一种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透底纱的生物酶法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20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的透底纱,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麻纤维重量含量为45-75%,其余为竹纤维,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和竹纤维分别松散开堆放,采用棉麻整理剂与水混匀后均匀地喷洒在亚麻纤维上,采用预处理剂A均匀地喷洒在竹纤维上,分别密封堆置;

步骤2,清花:将预处理后的亚麻纤维和竹纤维分别打散后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并去除亚麻纤维和竹纤维自身所附带的杂质;

步骤3,梳棉:将混合后的亚麻纤维和竹纤维梳理成棉网,去除杂质和短纤维;

步骤4,并条:采用三道工艺将多条棉网均匀混合后形成直径均匀的线条;

步骤5,粗纱:将步骤4所得线条拉伸、搓捻后缠绕到筒子上,使所述线条的直径变小,强度变大,捻度变大,制得粗纱;

步骤6,脱胶:将步骤5所得粗纱浸入复合酶溶液中,保持复合酶溶液温度45-55摄氏度,浸润1-2小时后取出,并堆置8-24小时,制得脱胶粗纱;

步骤7,漂白:将步骤6所得脱胶粗纱浸入由双氧水、稳定剂、湿润剂组成的漂白溶液中,并加入适量烧碱调节溶液pH至10.5,对漂白溶液加热温度至90-95摄氏度进行漂白,制得漂白粗纱;

步骤8,酸洗:将步骤7所得漂白粗纱用浓度为2g/L的硫酸进行酸洗中和有效氧,制得酸洗粗纱;

步骤9,清洗:将步骤8所得酸洗粗纱用热水洗涤后再使用冷水洗涤,制得清洗粗纱;

步骤10,细纱:将步骤9所得清洗粗纱拉伸、搓捻后缠绕到筒子上,使线条的强度、捻度和线径均达到产品规格的要求,制得细纱;

其中,所述预处理剂A为七水硫酸钠和碳酸氢钾的水溶液,七水硫酸钠和碳酸氢钾摩尔浓度共0.05~0.07mol/L,二者摩尔浓度之比为4~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的透底纱,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麻纤维的重量含量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的透底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产品规格的要求为:细度为30英支,捻度为每英寸27.91捻,伸长率为10~13%,强度不低于200厘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的透底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复合酶溶液浸润温度为5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的透底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复合酶溶液的复合酶含量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的透底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亚麻纤维在复合酶溶液中浸润时间为1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的透底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粗纱浸润混合酶溶液后密封堆置时间为16个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的透底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复合酶溶液包括果胶酯酶、聚半乳糖醛酸酶、半纤维素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所述复合酶溶液在脱胶时各种没的酶活如下:果胶酯酶100U/mL~2000U/mL、聚半乳糖醛酸酶100U/mL~2000U/mL、半纤维素酶100U/mL~1000U/mL、蛋白酶20U/mL~800U/mL、脂肪酶20U/mL~1100U/mL。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