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型纤维丝及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045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树枝型纤维丝及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纤维丝的丝面在物理装置的作用下形成犹如树枝叶面,从而达到丝面大、柔软、质轻、吸水吸汗、易洗速干且保暖性好的树枝型纤维丝及成型装置,属纤维丝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纤维丝在结构设计上,通过对喷丝板制造方面改进从而达到仿制各种天然纤维的目的。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异形纤维丝。其不足之处:由于喷丝板制造异形纤维丝受其喷丝板构造的制约,无法实现丝面外翻的喷丝。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将纤维丝的丝面在物理装置的作用下形成犹如树枝叶面,从而达到丝面大、柔软、质轻、吸水吸汗、易洗速干且保暖性好的树枝型纤维丝及成型装置。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纤维丝丝面不等间距分布着外翘树枝丝面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分布在纤维丝丝面的多个外翘的树枝丝面犹如弧形树叶,该弧形树叶将纤维丝丝杆包覆,从而使纤维丝直径大大增大,不仅具有超强的膨松性,手感强劲弹性柔软,富有立体感和丰满厚实感,而且抗起球,保暖性好。2、树枝型纤维丝成型装置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成型装置由多只直径相等的刀环自上而下地错位间距分布,且在外力的驱动下以每秒5~50次的频率左右、前后微动时,其纤维丝在通过多只刀环的纤维丝丝面被刀环中的刀刃割成带有弧形形状的上翻树枝丝面,上翻树枝丝面的多少取决于驱动频率,而刀环中的刀刃深度由于仅为纤维丝直径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因而则不会造成纤维丝被刀环刀刃割断。

技术方案1:一种树枝型纤维丝,纤维丝丝面不等间距分布着外翘树枝丝面。

技术方案2:一种树枝型纤维丝成型装置,多只直径相等的刀环自上而下地错位间距分布,刀环中的刀刃倾斜向下且刀刃深度为纤维丝直径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技术方案3:一种树枝型纤维丝的成型方法,纤维丝在自下而上通过树枝型纤维丝成型装置时,纤维丝成型装置中的多只刀环在外力装置的驱动下左右或前后微动,迫使多只刀环与纤维丝瞬间接触且被刀环中的刀刃剥出外翘树枝丝面,使纤维丝的丝面呈树枝型刀剥外翻面,然后加温定型。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实现了树枝叶面纤维丝的制造;二是树叶面纤维丝不仅使纤维丝的直径得到了极大地增大,而且具有超强的膨松性,手感强劲弹性且柔软,立体感强,丰满厚实感,抗起球,保暖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树枝型纤维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树枝型纤维丝成型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刀环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树枝型纤维丝,纤维丝1丝面不等间距分布着外翘树枝丝面2。所述树枝丝面2的面为刀剥外翻面。所述纤维丝是指化学纤维,包括涤纶丝、DTY加弹丝、FDY彩色丝,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2:参照附图2和3。一种树枝型纤维丝成型装置,多只直径相等的刀环3自上而下地错位间距分布且多只刀环3在外力装置4的驱动下左右或前后微动,外力装置是指气动驱动装置或电动驱动装置或磁动驱动装置。微动的频率为每秒5~50次。刀环中的刀刃倾斜向下且刀刃深度为纤维丝直径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且多只直径相等的刀环3自上而下地错位间距小于刀环直径的二份之一,以避免对纤维丝的伤害。

实施例3: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一种树枝型纤维丝的成型方法,纤维丝1在自下而上通过树枝型纤维丝成型装置时,纤维丝成型装置中的多只刀环3在外力装置的驱动下左右或前后微动,迫使多只刀环3与纤维丝瞬间接触且被刀环3中的刀刃剥出外翘树枝丝面2,使纤维丝的丝面呈树枝型刀剥外翻面,然后加温定型。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