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机的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050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梳理机的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梳理机的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梳理机也称梳棉机,是成套无纺织产品生产设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业界所知,成套无纺织产品如无纺布或无纺织毡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开松机、梳理机、铺网机和针刺机(或水刺机),梳理机的功用是将由开松机开松后的无纺织纤维梳理并且馈送至铺网机铺网,铺网机铺网后送针刺机针刺或者送水刺机水刺,形成无纺织产品。

关于梳理机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授权公告号CN1313660C(以纤维垫的形式多路喂给纤维的盖板梳理机)、CN2816061Y(全固定盖板梳棉机)和CN100510211C(一种梳理机的喂入和梳理系统),等等。通过对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梳理系统是梳理机的核心部分,其由主梳棉辊(习惯称其为锡林)、围绕主梳棉辊的圆弧方向以间隔状态配置的分梳辊构成。

上面提及的分梳辊实质上是指剥棉辊,具体可以参见并非限于例举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00510211C、CN1313660C、公布号CN103882563A、CN1811027A以及CN104451969A等等。由于分梳辊围绕主梳棉辊设置,因而业界还形象地将其称为卫星辊。

由前道工序中的开松机开松后的纤维经输送帘以及给棉辊输送至主梳棉辊(也称锡林),由主梳棉辊将纤维转移至工作辊,即由工作辊从主梳棉辊上梳取纤维,同时由剥棉辊从前述工作辊上剥取纤维并且将剥取的纤维转移即返回给主梳棉辊,直至由对应于主梳棉辊的出棉口处的道夫输出。前述主梳棉辊、工作辊和剥棉辊(也称剥毛辊)的工作原理以及配置方式可详见上面提及的CN100510211C。

进而如业界所知,工作辊以及剥棉辊是转动地支承在对应主梳棉辊两端的主梳棉辊侧护盖(也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上的,具体而言,在主梳棉辊侧护盖背对主梳棉辊的一侧分别以配成对的形式设置工作辊托脚和剥棉辊托脚,工作辊的两端各通过其工作辊轴转动地支承在工作辊托脚上,中部与主梳棉辊相配合,剥棉辊的两端各通过其剥棉辊轴转动地支承在剥棉辊托脚上。

更而如业界所知,作为梳理系统,前述的工作辊的作用是分梳,每个工作辊形成一个分梳作用区;剥棉辊的作用是从工作辊上剥取纤维,每个剥棉辊形成一个剥取作用区。工作辊、剥棉辊以及主梳棉辊三者之间形成梳理环或称梳理链。

剥棉辊和工作辊的上下调整实质上是间隔距的调整,间隔距小,作用区变大,梳理弧长变大,梳理效果好,主梳棉辊转移给工作辊的纤维增多,且主梳棉辊上的针布的齿更清晰,对于改善梳理效果具有帮助作用。如果间距距太小,虽然梳理效果较好,但是由于一定长度的辊体在一定的转速下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弯曲(挠度)变形,从而使工作辊、剥棉辊以及主梳棉辊三者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针布干涉现象。因此不同的无纺织纤维对工作辊、剥棉辊的间隔距调整不尽相同。鉴此,从满足不同工艺要求的角度考虑,对剥棉辊上下、左右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已有技术仅能对分梳辊上下调整而无法对分梳辊作圆弧方向的位移性调整,因而梳理机的梳理效果不足以达到业界之预期。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分梳辊实现上下调整以及圆弧方向的位移调整而藉以满足与工作辊之间的间隙变化要求的梳理机的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梳理机的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所述的梳理机包括主梳棉辊支承墙板,该主梳棉辊支承墙板有一对并且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设置;机罩,该机罩的左侧和右侧各具有一机罩侧挡板,该机罩侧挡板的下部与所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的上部固定;分梳辊,该分梳辊的数量有复数个并且在机罩的机罩腔内以圆弧状态间隔分布,分梳辊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在分梳辊固定座上,在分梳辊固定座上并且位于分梳辊固定座的中央位置各具有一分梳辊支承轴,该分梳辊支承轴穿过机罩侧挡板伸展到所述机罩腔外并且转动地支承在分梳辊轴承座上,所述的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包括一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总成,该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总成包括轴承座托臂、定位座、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径向调整螺杆、第一周向调整螺钉和第二周向调整螺钉,轴承座托臂在对应于所述分梳辊轴承座的下方的位置与定位座固定,定位座固定在所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上,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在对应于定位座的下方的位置以水平悬臂状态支承在主梳棉辊支承墙板上,径向调整螺杆与轴承座托臂螺纹配合并且该径向调整螺杆还同时支承于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上,第一周向调整螺钉旋配在轴承座托臂的前侧并且与定位块的前侧壁接触,第二周向调整螺钉在与第一周向调整螺钉保持对应的状态下旋配在轴承座托臂的后侧并且与定位块的后侧壁接触,所述的分梳辊轴承座通过一对分梳辊轴承座固定螺钉与所述轴承座托臂的顶部固定,当顺时针或逆时针操作所述的径向调整螺杆时,所述的轴承座托臂连同所述分梳辊轴承座向上或向下位移,当对所述的第一周向调整螺钉以及第二周向调整螺钉操作时,所述的轴承座托臂的上部连同分梳辊轴承座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圆弧摆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轴承座托臂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分梳辊轴承座固定螺钉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定位销,在所述分梳辊轴承座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定位销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销配合孔,定位销探入该定位销配合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托臂的中部和下部并且朝向所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的一侧是不封闭的,在轴承座托臂内固定有一隔腔螺母板,在该隔腔螺母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径向调整螺杆配合螺纹孔,位于隔腔螺母板的上方的空间构成为定位座容纳腔,而位于隔腔螺母板的下方的空间构成为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容纳腔,该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容纳腔的底部是不封闭的,所述的定位座对应于定位座容纳腔内,所述的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对应于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容纳腔内,所述的径向调整螺杆的下端伸展到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容纳腔外,中部支承于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上,而径向调整螺杆的上端在对应于径向调整螺杆配合螺纹孔的位置与隔腔螺母板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一周向调整螺钉以及第二周向调整螺钉探入到所述定位座容纳腔内并且分别与所述定位座的前后侧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定位座的上部固定有一定位座定位销,中部开设有一托臂固定螺钉孔,而下部配设有一定位座固定螺钉;在所述的主梳棉辊支承墙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定位座定位销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销接应孔,在对应于托臂固定螺钉孔的位置开设有一托臂固定螺钉探入孔,以及在对应于定位座固定螺钉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座固定螺钉孔,所述的定位座定位销插入定位销接应孔内,所述的定位座固定螺钉旋入定位座固定螺钉孔内;在所述轴承座托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定位座容纳腔的位置开设有一托臂固定螺钉调整槽,该托臂固定螺钉调整槽与定位座容纳腔相通并且在该托臂固定螺钉调整槽上配设有一托臂固定螺钉,该托臂固定螺钉旋入所述的托臂固定螺钉孔内并且还探入到所述托臂固定螺钉探入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轴承座托臂前侧中部和后侧中部并且在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周向调整螺钉螺孔,该周向调整螺钉螺孔与所述定位座容纳腔相通,所述的第一周向调整螺钉旋配在位于轴承座托臂的前侧中部的所述周向调整螺钉螺孔上并且与所述定位块的前侧壁的中部接触,而所述的第二周向调整螺钉旋配在位于轴承座托臂的后侧中部的周向调整螺钉螺孔上并且与定位块的后侧壁的中部接触,其中:在第一周向调整螺钉上配设有一第一同向调整螺钉锁定螺母,而在第二周向调整螺钉上配设有一第二周向调整螺钉锁定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朝向所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的一侧构成有一定位块支承销轴,而在主梳棉辊支承墙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定位块支承销轴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块支承销孔配合孔,定位块支承销轴探入该定位块支承销轴配合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径向调整螺杆朝所述径向调整螺杆的一侧的下部构成有一对定位块托脚,该对定位块托脚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螺杆颈配合槽,在所述径向调整螺杆的中部构成有一螺杆颈,该螺杆颈与螺杆颈配合槽转动配合,并且构成于螺杆颈的上部和下部的螺杆颈凸台分别与定位块托脚的上下表面贴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的形状呈L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径向调整螺杆上配设有一锁紧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分梳辊的表面绕复有针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由径向调整螺钉通过隔腔螺母板对轴承座托臂作上下调整,通过第一、第二周向调整螺钉在抵挡于定位座的状态下实现轴承座托臂的圆弧方向的位移调整,因而得以满足分梳辊与工作辊之间的间隙变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分梳辊轴承座调整装置总成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和图2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梳理机的结构体系的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该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有一对并且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设置,一对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主梳棉辊腔15,图中未示出的主梳棉辊对应于该主梳棉辊腔15转动地却在于墙板1上(属于公知技术)。示出了分梳辊轴承座密封装置的结构体系的机罩2,该机罩2的左侧和右侧各具有一机辊侧挡板21,该机罩侧挡板21的下部通过机罩侧挡板固定螺钉211与前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的上部固定;示出了分梳辊3,该分梳辊3的数量有复数个并且在机罩2的机罩腔22内以圆弧状态间隔分布,分梳辊3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在分梳辊固定座31上,在分梳辊固定座31上并且位于分梳辊固定座31的中央位置各具有一分梳辊支承轴311,该分梳辊支承轴311穿过前述机罩侧挡板21伸展到前述机罩腔22外并且转动地支承在分梳辊轴承座4上。

由图1所示,在前述分梳辊固定座31朝向前述机罩侧挡板21的一侧构成有一密封盘配合腔312,在该密封盘配合腔312内设置有一密封盘6,在该密封盘6的盘缘上并且围绕密封盘6的圆周方向嵌设有一密封盘密封圈7(本实施例采用橡胶圈),该密封盘密封圈7与密封盘配合腔312腔壁密封配合,在密封盘6朝向机罩侧挡板21的一侧的中央位置伸延构成有一密封盘轴承座61,该密封盘轴承座61空套在前述的分梳辊支承轴311上并且穿过机罩侧挡板21伸展到前述分梳辊轴承座4与机罩侧挡板21之间,在该密封盘轴承座61内设置有一密封盘轴承611,该密封盘轴承611与分梳辊支承轴311固定,具体而言,密封盘轴承611的内圈与分梳辊支承轴311固定并随分梳辊支承轴311的转动而转动,而密封盘轴承611的外圈是不转动的,内、外圈之间设置有滚珠。

在前述的密封盘轴承座6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密封盘轴承611所在的位置通过密封盘防转板螺钉6121固定有一密封盘防转板612的一端,而密封盘防转板61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连接螺钉6122与前述的分梳辊轴承座4固定。

在前述密封盘6的盘缘上并且围绕盘缘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密封圈嵌槽62,前述的密封盘密封圈7嵌置在密封圈嵌槽62内。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示出了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的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总成5,该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总成5包括轴承座托臂51、定位座52、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53、径向调整螺杆54、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和第二周向调整螺钉56,轴承座托臂51在对应于前述分梳辊轴承座4的下方的位置与定位座52固定,定位座52固定在前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上,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53在对应于定位座52的下方的位置以水平悬臂状态支承在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上,径向调整螺杆54与轴承座托臂51螺纹配合并且该径向调整螺杆54还同时支承于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53上,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旋配在轴承座托臂51的前侧并且与定位块52的前侧壁接触,第二周向调整螺钉56在与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保持对应的状态下旋配在轴承座托臂51的后侧并且与定位块52的后侧壁接触,前述的分梳辊轴承座4通过一对分梳辊轴承座固定螺钉41与前述轴承座托臂51的顶部固定。

当顺时针或逆时针操作前述的径向调整螺杆54时,前述的轴承座托臂51连同前述分梳辊轴承座4向上或向下位移,当对前述的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以及第二周向调整螺钉56操作时,前述的轴承座托臂51的上部连同分梳辊轴承座4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圆弧摆移。

在前述轴承座托臂5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一对分梳辊轴承座固定螺钉41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定位销511,在前述分梳辊轴承座4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定位销511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销配合孔42(图3示),定位销511探入该定位销配合孔42内。

请重点见图2,前述轴承座托臂51的中部和下部并且朝向前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的一侧是不封闭的,在轴承座托臂51内固定有一隔腔螺母板512,在该隔腔螺母板51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径向调整螺杆配合螺纹孔5121,位于隔腔螺母板512的上方的空间构成为定位座容纳腔513,而位于隔腔螺母板512的下方的空间构成为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容纳腔514,该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容纳腔514的底部是不封闭的,前述的定位座52对应于定位座容纳腔513内,前述的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53对应于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容纳腔514内,前述的径向调整螺杆54的下端伸展到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容纳腔514外,中部支承于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53上,而径向调整螺杆54的上端在对应于径向调整螺杆配合螺纹孔5121的位置与隔腔螺母板512螺纹配合;前述的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以及第二周向调整螺钉56探入到定位座容纳腔513内分别与前述定位座52的前后侧壁接触。

仍见图2,在前述的定位座52的上部固定有一定位座定位销521,中部开设有一托臂固定螺钉孔522,而下部配设有一定位座固定螺钉523;在前述的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上并且在对应于定位座定位销521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销接应孔11,在对应于托臂固定螺钉孔522的位置开设有一托臂固定螺钉探入孔12,以及在对应于定位座固定螺钉523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座固定螺钉孔13,前述的定位座定位销521插入定位销接应孔11内,前述的定位座固定螺钉523旋入定位座固定螺钉孔13内。在前述轴承座托臂5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定位座容纳腔513的位置开设有一托臂固定螺钉调整槽515,该托臂固定螺钉调整槽515与定位座容纳腔513相通并且在该托臂固定螺钉调整槽515上配设有一托臂固定螺钉5151,该托臂固定螺钉5151旋入前述的托臂固定螺钉孔522内并且还探入到前述托臂固定螺钉探入孔12内,图中还示出了套在托臂固定螺钉5151上的压圈5152。

在前述轴承座托臂51前侧中部和后侧中部并且在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周向调整螺钉螺孔516,该周向调整螺钉螺孔516与前述定位座容纳腔513相通,前述的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旋配在位于轴承座托臂51的前侧中部的前述周向调整螺钉螺孔516上并且与定位块52的前侧壁的中部接触,而前述的第二周向调整螺钉56旋配在位于轴承座托臂51的后侧中部的周向调整螺钉螺孔516上并且与定位块52的后侧壁的中部接触。其中:在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上配设有一第一同向调整螺钉锁定螺母551,而在第二周向调整螺钉56上配设有一第二周向调整螺钉锁定螺母561。

在前述的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53朝向前述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的一侧构成有一定位块支承销轴531,而在主梳棉辊支承墙板1上并且在对应于定位块支承销轴531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块支承销孔配合孔14,定位块支承销轴531探入该定位块支承销轴配合孔514内。

在前述径向调整螺杆53朝前述径向调整螺杆54的一侧的下部构成有一对定位块托脚532,该对定位块托脚53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螺杆颈配合槽5321,在前述径向调整螺杆54的中部构成有一螺杆颈541,该螺杆颈541与螺杆颈配合槽5321转动配合,并且构成于螺杆颈541的上部和下部的螺杆颈凸台5411分别与定位块托脚532的上下表面贴触。

由图2所示,前述的径向调整螺杆定位块53的形状呈L字形;在前述的径向调整螺杆54上配设有一锁紧螺母542;在前述分梳辊3的表面绕复有针布32。

请参见图3并且继续结合图1和图2,当要将由图1和图2所示的分梳辊3与设在主梳棉辊腔15内的主梳棉辊之间的间隙(也可称距离)增大时,也就是说当要将分梳辊3作向上位移的调整时,那么由操作者如保钳工采用五金工具如扳手对径向调整螺杆54的下部即基部的六角头进行操作,使径向调整螺杆54作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轴承座托臂51是通过隔腔螺母板512的径向调整螺杆配合螺纹孔5121与径向调整螺杆54相配合的,换言之,该径向调整螺杆54通过径向调整螺杆配合螺纹孔5121与隔腔螺母板512相配合,因而在径向调整螺杆54顺时针转动时,隔腔螺母板512在径向调整螺杆54上向上位移,使整个轴承座托臂51相应向上位移。由于分梳辊轴承座4固定于轴承座托臂51的顶部,又由于分梳辊3的分梳辊固定座31的分梳辊支承轴311转动地支承于分梳辊轴承座4上,因而在轴承座托臂51向上位移时,分梳辊轴承座4以及分梳辊支承轴311也相应向上位移,分梳辊3同样向上位移。反之亦然。在径向调整螺杆54调整完毕后由配设于径向调整螺杆54上的锁紧螺母542锁定,使锁紧螺母542紧贴于一对定位块托脚532的下侧面(图3示)。

当要使分梳辊3向前侧作圆弧方向的位移性调整时,那么顺时针旋动前述的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由该第一周向调整螺钉55将轴承座托臂51的上部(也可称上端)向前作圆弧方向的摆移,此时的第二周向螺钉56则反向操作,随着轴承座托臂51作前述圆弧方向的摆移,由其带动分梳辊轴承座4,按前述原理而使分梳辊3得到所需的调整,反之同例。在第一、第二周向调整螺钉55、56调整完毕后,分别由第一、第二周向调整螺钉锁定螺母551、561锁定(具体可参见图3)。

此外,在表面绕复有针布32(图2示)的分梳辊3工作状态下,由于密封盘6的存在并且由于密封盘密封圈7与密封盘配合腔312的腔壁形成密封,因而无纺织纤维不会在气流的影响下从分梳辊3的两端端部途经机罩侧挡板21与分梳辊支承轴311之间的隙缝中钻出并对分梳辊轴承座4产生侵袭影响,因为前述机罩侧挡板21与分梳辊支承轴311之间的隙缝已被密封盘6的密封盘轴承座61隔开。这种结构的积极意义如下:其一,由于在分梳辊3的分梳辊固定座31朝向机罩2的机罩侧挡板21的一侧构成有一密封盘配合腔312,在该密封盘配合腔312内设了一密封盘6,又由于在密封盘6朝向机罩挡板21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空套在分梳辊支承轴311上的并且伸展到分梳盘轴承座4与机罩侧挡板21之间的密封盘轴承座61,因而在分梳辊3处于工作状态时,无纺织纤维不会从分梳辊3的端部途经机罩侧挡板21与分梳辊支承轴311的配合间隙向分梳辊轴承座4的方向游动,能有效地避免纤维对分梳辊轴承座4的侵袭;其二,由于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使用配有动力的吸边花装置,因而可体现良好的节能效果;其三,由于由密封盘6阻止无纺织纤维从分梳辊3的端部逃逸,因而可保障后续工位上的铺网机铺出的棉网的厚度均匀进而保证无纺织产品的质量;其四,由于密封盘6以隐蔽状态位于密封盘配合腔312内,又由于密封盘6的结构简练并且成本低,因而有助于方便制作并且同时得以确保梳理机的整体简洁与观瞻效果;其五,由于无需密封盘6具有良好的持久使用性并且趋于免维护,因而可以显著减轻无纺织产品生产厂商的设备检护成本以及检护工作强度。

此外,通过申请人在上面的描述可知:前述的分梳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完全适用于工作辊轴承座支承调整装置,也就是说如果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工作辊的工作辊轴支承座的支承调整,那么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