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385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转杯纺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自由端纺纱即转杯纺纱技术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转杯纺纱机有多个相邻排列的工作锭位。这种转杯纺纱机的多个工作锭位通常配有一台自动接头小车,它在某个工作锭位需要操作时投入工作。当纱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断头或因质量问题停车需要重启时,或在一个锭位上交叉卷绕的筒子已经达到其规定直径而必须更换一个新的空管时,小车移到工作位进行接头工作。

通常情况下小车所必须的负压由车尾箱内的附加风机产生,小车本身不携带气源装置,以减轻小车的整体重量。在转杯纺的每个纺纱锭位都有一个接口,当小车到达工作锭位时,通过气口接入装置连接转杯纺纱机上的接口,这样就可以给小车提供负压。由于负压气源本身体积较大,如果小车自身携带气源,将导致小车体积较大,并且增加小车的质量,不利于小车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实现小车负压插口快速准确的与转杯纺纱机上的插口相连,提高整个接头过程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轴向凸轮、转动从动件、气口接入机械手和橡皮套操作机械手,所述驱动装置与轴向凸轮相连,用于带动所述轴向凸轮沿轴向往复移动;所述轴向凸轮与转动从动件接触相连,所述轴向凸轮沿轴向往复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转动从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从动件上安装有所述气口接入机械手和橡皮套操作机械手;在初始位置时,所述气口接入机械手处于待命状态,所述橡皮套操作机械手处于工作状态,当轴向凸轮产生轴向移动时,转动从动件开始顺时针旋转,直到达到最终位置,此时气口接入机械手处于工作状态而橡皮套操作机械手处于待命状态。

所述气口接入机械手和橡皮套操作机械手转动半径相等且相位相差45度。

所述轴向凸轮与转动从动件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能够将轴向凸轮沿轴向的移动转为转动从动件的转动。

所述的转动从动件上装有扭矩弹簧,当轴向凸轮复位时,所述转动从动件能够在扭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所述的气口接入机械手上装有用于连接转杯纺纱机气口插口的软管。

所述的橡皮套操作机械手为爪形结构,所述爪形结构的一端手爪能够自由移动,另一端的手爪固定;能够自由移动的手爪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产生向内的压力,从而夹紧橡皮套,而当外力消失后,爪形结构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释放橡皮套。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通过使用机械手实现小车软管与转杯纺纱机气口的快速相连,避免了人工插拔气管,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减少了转杯纺纱机的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驱动装置、轴向凸轮2、转动从动件3、气口接入机械手4、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其中,驱动装置采用气缸1实现。所述的气缸1与轴向凸轮2相连,为轴向凸轮2提供沿轴向方向的动力,实现轴向凸轮2沿轴向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轴向凸轮2与转动从动件3接触相连,两者的接触面为斜面,当轴向凸轮2沿轴向方向移动时,带动转动从动件3转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转动从动件3还包括扭矩弹簧,当轴向凸轮2在气缸作用下沿轴向方向向前运动时,转动从动件3转动,扭矩弹簧受力被压紧,当轴向凸轮2在气缸1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时,转动从动件3依靠扭矩弹簧实现复位。所述的气口接入机械手4与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安装在转动从动件3上,气口接入机械手4与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转动半径相等,但相位相差45度。在初始位置时,气口接入机械手4处于待命状态,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处于工作状态,位于转杯纺纱机上橡皮套6的正前方,当轴向凸轮2沿轴向方向移动时,转动从动件3在接触面分力的作用下开始顺时针旋转,直到达到最终位置,此时气口接入机械手4处于工作状态而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处于待命状态。所述的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除了插拔动作外还需具有对橡皮套6的抓放功能,因此橡皮套操作机械手可以为爪形结构,所述爪形结构的一端手爪能够自由移动,另一端的手爪固定,本实施方式中,右侧的自由端手爪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向内的压力,从而夹紧橡皮套6,而当外力消失后,机械手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释放橡皮套6。所述的气口接入机械手4上固定一根软管,该软管为接头小车提供负压气源,在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完成相关操作后,气口接入机械手4通过直线运动,将软管接入转杯纺纱机的气口插口7中。

本发明使用时,当转杯纺纱机需要进行接头工作时,接头小车接收到接头指令信号,驱动装置驱动小车运动到指定锭位并通过定位装置在正确的位置定位。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移动到转杯纺纱机的气口插口7处,在外力作用下,机械手爪闭合,抓紧橡皮套6,随后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向后复位,拔出橡皮套6。气缸1推动轴向凸轮2向前运动,转动从动件3在接触斜面分力的作用下开始顺时针旋转,直到到达最终位置,即轴向凸轮2与转动从动件3接触斜面的终点,此时气口接入机械手4处于工作位置。同橡皮套操作机械手5运动方式相同,气口接入机械手将4软管插入转杯纺纱机的气口插口7中。随后,气缸1带动轴向凸轮2复位,转动从动件3在扭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气口接入工作完成,小车从转杯纺纱机上获得负压气源。

不难发现,本发明通过使用机械手实现小车软管与转杯纺纱机气口的快速相连,避免了人工插拔气管,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减少了转杯纺纱机的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轴向凸轮、转动从动件、气口接入机械手和橡皮套操作机械手,所述驱动装置与轴向凸轮相连,用于带动所述轴向凸轮沿轴向往复移动;所述轴向凸轮与转动从动件接触相连,所述轴向凸轮沿轴向往复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转动从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从动件上安装有所述气口接入机械手和橡皮套操作机械手。本发明实现小车负压插口快速准确的与转杯纺纱机上的插口相连,提高整个接头过程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勇;刘传群;彭达;卢斌;马晓建;费胜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3.29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