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细纱用废料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468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细纱用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机是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免的会产生大量废料,若不及时清理会进入细纱机内部,从而造成细纱机的损坏,减少其使用寿命,同时废料也会混在细纱产品中,降低产品质量,所以收集废料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细纱机用废料收集装置一般是采用吸风机直接将废料吸至废料箱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清理废料箱中的废料,在清理的过程中,不得不关闭风机,停止吸料,给生产过程带来了不便。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生产细纱用废料收集装置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在可在清理回收箱的同时持续吸收废料,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生产细纱用废料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生产细纱用废料收集装置,包括工作台、吸风机和回收箱,吸风机的吸风口设置于工作台一侧,吸风口通过进料管道连接回收箱的进料口,回收箱内部设有挡板,挡板的下表面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且挡板下表面的中部焊接有转轴,转轴的左侧与回收箱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转轴的右侧穿过回收箱的右侧壁与旋转手柄固定连接,旋转手柄驱动转轴的转动以带动挡板的转动。

优选地,前述挡板的尺寸与回收箱内壁的尺寸相同。

更优选地,前述转轴右侧与回收箱右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选用O形密封圈,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漏气。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回收箱上还设有报警器,报警器通过导线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可以提醒工作人员集中清理废料。

具体地,前述进料口设置于回收箱的一侧顶部,回收箱的底端中部设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细纱用废料收集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挡板可以集中收集废料毛絮,且在工作人员清理废料时,可不用关闭风机,直接打开出料口,可在清理的同时持续吸收废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工作台,2、吸风机,3、回收箱,4、进料口,5、出料口,6、挡板,7、转轴,8、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细纱用废料收集装置,包括工作台1、吸风机2和回收箱3,吸风机2的吸风口设置于工作台1一侧,吸风口通过进料管道连接回收箱3的进料口4,进料口4设置于回收箱3的一侧顶部,回收箱3的底端中部设有出料口5。回收箱3内部设有挡板6,挡板6的尺寸与回收箱3内壁的尺寸相同。

挡板6的下表面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且挡板6下表面的中部焊接有转轴7,转轴7的左侧与回收箱3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转轴7的右侧穿过回收箱3的右侧壁与旋转手柄8固定连接,旋转手柄8驱动转轴7的转动以带动挡板6的转动。转轴7右侧与回收箱3右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选用O形密封圈,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漏气。

在回收箱3上还设有报警器,报警器通过导线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可以提醒工作人员集中清理废料。

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

工作时,打开吸风机2开关,吸风机2将废料吸至回收箱3中的挡板6上,在挡板6上的废料越来越多,达到压力传感器的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则发送信号给报警器,报警器发出声音提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手柄8转动转轴7,以带动挡板6的转动,即将废料倾倒至回收箱3底部,然后再将挡板6转回原位,打开出料口5,集中清理废料,在此过程中,不需关闭吸风机2,收集废料的过程可以持续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细纱用废料收集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挡板可以集中收集废料毛絮,且在工作人员清理废料时,可不用关闭风机,直接打开出料口,可在清理的同时持续吸收废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劳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