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筛鼓的对流冲筛式筛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317发布日期:2018-11-09 20:3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双筛鼓的对流冲筛式筛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良浆生成装置实现良浆的生成及输出,通过对冲双筛装置实现料浆的对流增压冲击筛选,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为内筛鼓、外筛鼓和扰流板提供旋转动力,通过扰流破碎装置辅助料浆进行扰流剪切破碎分解并增加良浆量,属于筛浆设备的技术研发领域。



背景技术:

压力筛作为造纸工业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主要通过转子上的旋翼在旋转过程中,对筛鼓表面上的料浆产生压力,使筛鼓内外压差增大,料浆通过筛鼓;而旋翼离开时产生的负压将对筛鼓起到反冲洗,从而保证压力筛连续正常工作。但是由于目前压力筛工作方式以及结构的单一性,造成以下问题:一是筛选效率低,压力筛的筛选效率主要取决于筛转子和筛鼓内的压力及相对运动,在压力小及相对运动速度低的情况下不易筛选良浆,如充分筛选料浆需增加工作时间,从而使得料浆的筛选效率整体较低,此外,采用单筛鼓的筛选方式也对设备的筛选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二是良浆产量低,筛选料浆中的浆团、长纤维杂质等较多,严重影响良浆产量。

因此,针对现有压力筛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筛选效率低和良浆产量低等问题,应从压力筛工作方式及结构上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筛选效率高和良浆产量高的一种筛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压力筛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筛选效率低和良浆产量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双筛鼓的对流冲筛式筛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双筛鼓的对流冲筛式筛浆设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双筛鼓的对流冲筛式筛浆设备,主要包括良浆生成装置、对冲双筛装置、反向驱动装置和扰流破碎装置,对冲双筛装置安装在良浆生成装置内,反向驱动装置安装在对冲双筛装置上,扰流破碎装置安装在反向驱动装置上;所述良浆生成装置主要由料筒和筒盖组成,料筒底端内侧设有良浆出口A和粗渣出口,料筒底端外侧设有支柱,料筒侧面下端设有良浆出口B,料筒上端设有筒盖;所述对冲双筛装置主要由内筛鼓和外筛鼓组成,内筛鼓和外筛鼓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料筒底端,内筛鼓安装在外筛鼓内部,内筛鼓和外筛鼓同轴安装,内筛鼓和外筛鼓上分别设有筛孔和旋翼;所述反向驱动装置主要由主动轴、从动轴、齿轮、外齿环和内齿环组成,主动轴和从动轴对称安装在外筛鼓和内筛鼓间的料筒底端上,主动轴的底端设有电机,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上、下端分别设有齿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齿轮分别同时与外齿环和内齿环啮合;所述扰流破碎装置主要由扰流板和三角锯齿组成,扰流板分别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中部,三角锯齿安装在扰流板的侧端上。

所述料筒为圆筒形结构;支柱数量为4个且周向均布在料筒底端;筒盖为圆盘形结构且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半圆孔,筒盖通过2个对称螺钉安装在筒盖上。

所述内筛鼓和外筛鼓底端为长凸台结构,长凸台厚度值分别为内筛鼓和外筛鼓厚度值的1/2,内筛鼓和外筛鼓的长凸台穿过料筒底端且延伸到料筒外侧,长凸台的延伸值为料筒底端厚度值的1/3,内筛鼓和外筛鼓的长凸台中部的外侧分别设有密封圈A,内筛鼓和外筛鼓在长凸台与料筒接触处设有轴承,轴承上端依次设有密封垫、密封圈B和压盖,压盖通过4个周向均布的螺钉安装在料筒底端,压盘为阶梯盘形结构。

所述内筛鼓上设有4层8个周向均布的筛孔,筛孔为锥台形结构且小端面处于内筛鼓外侧面,筛孔大端面直径值为小端面直径值的2倍,内筛鼓外侧面上设有3层8个周向均布的旋翼,内筛鼓上的旋翼和筛孔交错布置。

所述外筛鼓上设有4层20个周向均布的筛孔,筛孔为锥台形结构且小端面处于外筛鼓内侧面,筛孔大端面直径值为小端面直径值的2倍,外筛鼓外侧面上设有3层20个周向均布的旋翼,外筛鼓上的旋翼和筛孔交错布置。

所述主动轴为由上到下直径不断增大的阶梯轴,主动轴上的上、下两个齿轮分别通过平键安装且通过轴肩轴向固定;从动轴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从动轴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从动轴上的上、下两个齿轮分别通过平键安装,从动轴上端齿轮通过轴肩轴向固定,从动轴下端齿轮通过螺母轴向固定;齿轮上设有4个周向均布的辐孔;内齿环和外齿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外筛鼓和内筛鼓的上、下端面,外齿环直径值和齿轮直径值相等,内齿环直径值为外齿环直径值的3倍。

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扰流板数量分别为4个且周向均布,三角锯齿的横截面成等腰三角形且尖角朝外。

本实用新型通过良浆生成装置实现良浆的生成及输出,即料浆在良浆生成装置中的料筒内过滤生成良浆,并分别通过粗渣出口输出粗渣,良浆出口A和良浆出口B输出良浆;通过对冲双筛装置实现料浆的对流增压冲击筛选,即通过对冲双筛装置中的内筛鼓和外筛鼓的反向旋转,并借助内筛鼓和外筛鼓上的旋翼,带动料浆实现反向对流增压冲击筛选;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为内筛鼓、外筛鼓和扰流板提供旋转动力,即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中的齿轮带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扰流板旋转,通过与齿轮配合的外齿环和内齿环分别带动内筛鼓和外筛鼓旋转;通过扰流破碎装置辅助料浆进行扰流剪切破碎分解并增加良浆量,即通过扰流破碎装置中的扰流板和三角锯齿分别对料浆中的浆团、长纤维等杂质进行扰流破碎分解和剪切破碎分解,增加料浆中的良浆含量,进而提高料浆的筛选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良浆生成装置实现良浆的生成及输出,即料浆在良浆生成装置中的料筒内过滤生成良浆,并分别通过粗渣出口输出粗渣,良浆出口A和良浆出口B输出良浆,具体为当设备工作时,料浆由筒盖的两侧进入到内筛鼓和外筛鼓间,料浆在内筛鼓和外筛鼓的双重作用下,经料浆筛选的良浆分别进入到内筛鼓内部和外筛鼓外部,良浆分别由内筛鼓内的良浆出口A输出,以及由外筛鼓外的良浆出口B输出,而经过筛选后的粗渣经内筛鼓和外筛鼓间的粗渣出口输出。

本实用新型将筒盖设计为圆盘形结构且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半圆孔,通过这种设计既可方便料浆进入料筒,又可防止料浆进入到内筛鼓内及外筛鼓与料筒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为内筛鼓、外筛鼓和扰流板提供旋转动力,即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中的齿轮带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扰流板旋转,通过与齿轮配合的外齿环和内齿环分别带动内筛鼓和外筛鼓旋转,具体为当设备工作时,电机驱动主动轴逆时针旋转,主动轴上的扰流板随之旋转,主动轴上的齿轮在平键的作用下随之逆时针旋转,因主动轴上的齿轮同时与外齿环和内齿环啮合,则外齿环呈现与齿轮反向的顺时针旋转,内齿环呈现与齿轮同向的逆时针旋转,外齿环安装在内筛鼓上,内筛鼓也随之顺时针旋转,而内齿环安装在外筛鼓上,外筛鼓也随之逆时针旋转;内齿环和外齿环经从动轴上的齿轮带动从动轴上的扰流板旋转。

本实用新型在料筒内对称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这种设计既能实现两区域扰流板的动力驱动,又能起到平衡内齿环和外齿环的作用,即通过从动轴上的齿轮与内齿环和外齿环的啮合,对内齿环、外齿环起到力平衡的作用,防止内齿环、外齿环在单一主动轴驱动下因局部受力失衡而引起倾斜,影响内筛鼓和外筛鼓的动力驱动。

本实用新型将内齿环直径值为外齿环直径值的3倍,通过这种设计实现外筛鼓和内筛鼓的差速旋转,进而为外筛鼓和内筛鼓间的料浆对流冲筛提供条件。

本实用新型将齿轮上设有4个周向均布的辐孔,通过这种设计降低齿轮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冲双筛装置实现料浆的对流增压冲击筛选,即通过对冲双筛装置中的内筛鼓和外筛鼓的反向旋转,并借助内筛鼓和外筛鼓上的旋翼,带动料浆实现反向对流增压冲击筛选,具体为当设备工作时,内筛鼓在外齿环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外筛鼓在内齿环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内筛鼓和外筛鼓将带动周边的料浆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使料浆呈现对流的运动,因外筛鼓的旋转速度高压内筛鼓的旋转速度,使料浆在外筛鼓和内筛鼓的带动下呈现反向对流冲击运动,又因两对流的速度不同,使两对流间产生压差,而内筛鼓和外筛鼓上的旋翼在旋转过程中,亦在旋翼的前、后端分别产生增压和负压的效果,在方向对流,旋翼增、负压的双重作用下,料浆经内筛鼓和外筛鼓上的筛孔分别筛选入内筛鼓内和外筛鼓与料筒间,实现料浆中良浆的筛选。

本实用新型将筛孔设计为锥台形结构,通过这种设计防止料浆在筛孔内堵塞,即逐渐增大的筛孔便于良浆的快速通过。

本实用新型通过扰流破碎装置辅助料浆进行扰流剪切破碎分解并增加良浆量,即通过扰流破碎装置中的扰流板和三角锯齿分别对料浆中的浆团、长纤维等杂质进行扰流破碎分解和剪切破碎分解,增加料浆中的良浆含量,进而提高料浆的筛选率;具体为当设备工作时,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扰流板将搅动周围料浆,并对料浆中的浆团、长纤维等杂质进行扰流破碎分解;而扰流板上三角锯齿对料浆中不易分解的浆团、长纤维等杂质产生剪切、撕扯的作用,从而对料浆进行剪切破碎分解,对料浆的扰流、剪切破碎双重作用分解,将增加料浆中的良浆含量,进而提高设备的整体良浆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良浆生成装置实现良浆的生成及输出,通过对冲双筛装置实现料浆的对流增压冲击筛选,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为内筛鼓、外筛鼓和扰流板提供旋转动力,通过扰流破碎装置辅助料浆进行扰流剪切破碎分解并增加良浆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筛鼓和外筛鼓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筛孔和旋翼的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筛鼓和内筛鼓与料筒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齿环、外齿环分别与外筛鼓、内筛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分别与内齿环、外齿环啮合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盖的主视和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和三角锯齿在主动轴上的布置示意图。

其中:1、支柱,2、外筛鼓,3、从动轴,4、内筛鼓,5、良浆出口A,6、主动轴,7、电机,8、料筒,9、良浆出口B,10、螺钉,11、滤孔,12、扰流板,13、三角锯齿,14、外齿环,15、齿轮,16、内齿环,17、筒盖,18、平键,19、垫片,20、密封圈A,21、螺母,22、轴承,23、压盖,24、密封垫,25、密封圈B,26、旋翼,27、粗渣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双筛鼓的对流冲筛式筛浆设备,主要包括良浆生成装置、对冲双筛装置、反向驱动装置和扰流破碎装置,对冲双筛装置安装在良浆生成装置内,反向驱动装置安装在对冲双筛装置上,扰流破碎装置安装在反向驱动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良浆生成装置实现良浆的生成及输出,即料浆在良浆生成装置中的料筒8内过滤生成良浆,并分别通过粗渣出口27输出粗渣,良浆出口A5和良浆出口B9输出良浆;通过对冲双筛装置实现料浆的对流增压冲击筛选,即通过对冲双筛装置中的内筛鼓4和外筛鼓2的反向旋转,并借助内筛鼓4和外筛鼓2上的旋翼26,带动料浆实现反向对流增压冲击筛选;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为内筛鼓4、外筛鼓2和扰流板12提供旋转动力,即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中的齿轮15带动主动轴6和从动轴3上的扰流板12旋转,通过与齿轮15配合的外齿环14和内齿环16分别带动内筛鼓4和外筛鼓2旋转;通过扰流破碎装置辅助料浆进行扰流剪切破碎分解并增加良浆量,即通过扰流破碎装置中的扰流板12和三角锯齿13分别对料浆中的浆团、长纤维等杂质进行扰流破碎分解和剪切破碎分解,增加料浆中的良浆含量,进而提高料浆的筛选率。

结合图2所示,良浆生成装置主要由料筒8和筒盖17组成,料筒8底端内侧设有良浆出口A5和粗渣出口27,料筒8底端外侧设有支柱1,料筒8侧面下端设有良浆出口B9,料筒8上端设有筒盖17。

料筒8为圆筒形结构;支柱1数量为4个且周向均布在料筒8底端;筒盖17为圆盘形结构且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半圆孔,筒盖17通过2个对称螺钉10安装在筒盖17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良浆生成装置实现良浆的生成及输出,即料浆在良浆生成装置中的料筒8内过滤生成良浆,并分别通过粗渣出口27输出粗渣,良浆出口A5和良浆出口B9输出良浆,具体为当设备工作时,料浆由筒盖17的两侧进入到内筛鼓4和外筛鼓2间,料浆在内筛鼓4和外筛鼓2的双重作用下,经料浆筛选的良浆分别进入到内筛鼓4内部和外筛鼓2外部,良浆分别由内筛鼓4内的良浆出口A5输出,以及由外筛鼓2外的良浆出口B9输出,而经过筛选后的粗渣经内筛鼓4和外筛鼓2间的粗渣出口27输出。

本实用新型将筒盖17设计为圆盘形结构且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半圆孔,通过这种设计既可方便料浆进入料筒8,又可防止料浆进入到内筛鼓4内及外筛鼓2与料筒8间。

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对冲双筛装置主要由内筛鼓4和外筛鼓2组成,内筛鼓4和外筛鼓2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料筒8底端,内筛鼓4安装在外筛鼓2内部,内筛鼓4和外筛鼓2同轴安装,内筛鼓4和外筛鼓2上分别设有筛孔和旋翼26。

内筛鼓4和外筛鼓2底端为长凸台结构,长凸台厚度值分别为内筛鼓4和外筛鼓2厚度值的1/2,内筛鼓4和外筛鼓2的长凸台穿过料筒8底端且延伸到料筒8外侧,长凸台的延伸值为料筒8底端厚度值的1/3,内筛鼓4和外筛鼓2的长凸台中部的外侧分别设有密封圈A20,内筛鼓4和外筛鼓2在长凸台与料筒8接触处设有轴承22,轴承22上端依次设有密封垫24、密封圈B25和压盖23,压盖23通过4个周向均布的螺钉10安装在料筒8底端,压盘为阶梯盘形结构。

内筛鼓4上设有4层8个周向均布的筛孔,筛孔为锥台形结构且小端面处于内筛鼓4外侧面,筛孔大端面直径值为小端面直径值的2倍,内筛鼓4外侧面上设有3层8个周向均布的旋翼26,内筛鼓4上的旋翼26和筛孔交错布置。

外筛鼓2上设有4层20个周向均布的筛孔,筛孔为锥台形结构且小端面处于外筛鼓2内侧面,筛孔大端面直径值为小端面直径值的2倍,外筛鼓2外侧面上设有3层20个周向均布的旋翼26,外筛鼓2上的旋翼26和筛孔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冲双筛装置实现料浆的对流增压冲击筛选,即通过对冲双筛装置中的内筛鼓4和外筛鼓2的反向旋转,并借助内筛鼓4和外筛鼓2上的旋翼26,带动料浆实现反向对流增压冲击筛选,具体为当设备工作时,内筛鼓4在外齿环14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外筛鼓2在内齿环16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内筛鼓4和外筛鼓2将带动周边的料浆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使料浆呈现对流的运动,因外筛鼓2的旋转速度高压内筛鼓4的旋转速度,使料浆在外筛鼓2和内筛鼓4的带动下呈现反向对流冲击运动,又因两对流的速度不同,使两对流间产生压差,而内筛鼓4和外筛鼓2上的旋翼26在旋转过程中,亦在旋翼26的前、后端分别产生增压和负压的效果,在方向对流,旋翼26增、负压的双重作用下,料浆经内筛鼓4和外筛鼓2上的筛孔分别筛选入内筛鼓4内和外筛鼓2与料筒8间,实现料浆中良浆的筛选。

本实用新型将筛孔设计为锥台形结构,通过这种设计防止料浆在筛孔内堵塞,即逐渐增大的筛孔便于良浆的快速通过。

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反向驱动装置主要由主动轴6、从动轴3、齿轮15、外齿环14和内齿环16组成,主动轴6和从动轴3对称安装在外筛鼓2和内筛鼓4间的料筒8底端上,主动轴6的底端设有电机7,主动轴6和从动轴3的上、下端分别设有齿轮15,主动轴6和从动轴3上的齿轮15分别同时与外齿环14和内齿环16啮合。

主动轴6为由上到下直径不断增大的阶梯轴,主动轴6上的上、下两个齿轮15分别通过平键18安装且通过轴肩轴向固定;从动轴3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从动轴3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从动轴3上的上、下两个齿轮15分别通过平键18安装,从动轴3上端齿轮15通过轴肩轴向固定,从动轴3下端齿轮15通过螺母21轴向固定;齿轮15上设有4个周向均布的辐孔;内齿环16和外齿环14分别通过螺钉10固定在外筛鼓2和内筛鼓4的上、下端面,外齿环14直径值和齿轮15直径值相等,内齿环16直径值为外齿环14直径值的3倍。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为内筛鼓4、外筛鼓2和扰流板12提供旋转动力,即通过反向驱动装置中的齿轮15带动主动轴6和从动轴3上的扰流板12旋转,通过与齿轮15配合的外齿环14和内齿环16分别带动内筛鼓4和外筛鼓2旋转,具体为当设备工作时,电机7驱动主动轴6逆时针旋转,主动轴6上的扰流板12随之旋转,主动轴6上的齿轮15在平键18的作用下随之逆时针旋转,因主动轴6上的齿轮15同时与外齿环14和内齿环16啮合,则外齿环14呈现与齿轮15反向的顺时针旋转,内齿环16呈现与齿轮15同向的逆时针旋转,外齿环14安装在内筛鼓4上,内筛鼓4也随之顺时针旋转,而内齿环16安装在外筛鼓2上,外筛鼓2也随之逆时针旋转;内齿环16和外齿环14经从动轴3上的齿轮15带动从动轴3上的扰流板12旋转。

本实用新型在料筒8内对称设有主动轴6和从动轴3,通过这种设计既能实现两区域扰流板12的动力驱动,又能起到平衡内齿环16和外齿环14的作用,即通过从动轴3上的齿轮15与内齿环16和外齿环14的啮合,对内齿环16、外齿环14起到力平衡的作用,防止内齿环16、外齿环14在单一主动轴6驱动下因局部受力失衡而引起倾斜,影响内筛鼓4和外筛鼓2的动力驱动。

本实用新型将内齿环16直径值为外齿环14直径值的3倍,通过这种设计实现外筛鼓2和内筛鼓4的差速旋转,进而为外筛鼓2和内筛鼓4间的料浆对流冲筛提供条件。

本实用新型将齿轮15上设有4个周向均布的辐孔,通过这种设计降低齿轮15的重量。

结合图9所示,所述扰流破碎装置主要由扰流板12和三角锯齿13组成,扰流板12分别安装在主动轴6和从动轴3中部,三角锯齿13安装在扰流板12的侧端上。

主动轴6和从动轴3上的扰流板12数量分别为4个且周向均布,三角锯齿13的横截面成等腰三角形且尖角朝外。

本实用新型通过扰流破碎装置辅助料浆进行扰流剪切破碎分解并增加良浆量,即通过扰流破碎装置中的扰流板12和三角锯齿13分别对料浆中的浆团、长纤维等杂质进行扰流破碎分解和剪切破碎分解,增加料浆中的良浆含量,进而提高料浆的筛选率;具体为当设备工作时,主动轴6和从动轴3上的扰流板12将搅动周围料浆,并对料浆中的浆团、长纤维等杂质进行扰流破碎分解;而扰流板12上三角锯齿13对料浆中不易分解的浆团、长纤维等杂质产生剪切、撕扯的作用,从而对料浆进行剪切破碎分解,对料浆的扰流、剪切破碎双重作用分解,将增加料浆中的良浆含量,进而提高设备的整体良浆产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