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726发布日期:2019-03-27 09:5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纺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纺丝机是一种使成纤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形成丝状物的机器。纺丝机工作时,纺丝原液从输液管引入,由计量泵精确计量后,经过滤器过滤进入喷丝头,从喷丝孔基础细流,细流凝固后即为初生纤维,初生纤维再由筒管卷绕收集待用。

目前,大多数的纺丝机在工作时采用的是侧吹风装置,但这种冷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风机吹出的气流经过纺丝组件时,只能形成单一侧面的降温,容易使组件内的丝线发生降温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纺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纺丝装置,包括:蒸汽室、设置在所述蒸汽室内的熔体管道系统、与所述熔体管道系统出口端可拆卸连接的纺丝组件;其中,所述纺丝组件的一侧设置可调节风向的侧吹风窗,所述纺丝组件另一侧设置至少两组冷却管道。

优选的,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蒸汽室外的保温箱。所述保温箱用于保持所述蒸汽室的温度,使所述蒸汽室向外界散发的热量减少,熔体的加热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保温箱与所述纺丝组件连接端相接触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所述保温箱的热能传导在所述纺丝组件上,使所述纺丝组件与所述熔体管道系统出口端连接处的熔体温度不会骤然下降,从而影响纺丝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熔体管道系统包括:延伸在所述蒸汽室外的入口管道、与所述入口管道连接的熔体分配管道、与所述熔体分配管道连接的加热管道、与所述加热管道连接的计量泵及与所述计量泵连接的出口管道。

熔体由所述入口管道进入所述熔体管道系统,通过所述蒸汽室对熔体加热,使熔体保持一个很好的流动状态。所述分配管道将按比例将熔体分配,使所述熔体均匀,成形后得到的纺丝质量更好。

优选的,所述侧吹风窗下设置有冷却风入口及调节风门。所述冷却风入口用于吹入冷却风,使得所述侧吹风窗能够对所述纺丝组件吹出冷却风,从而使所述纺丝组件冷却下来。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道为U型设置,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冷却管道的进水口进入冷却液,对所述纺丝组件的一侧进行冷却,配合所述侧吹风窗,加强对所述纺丝组件的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纺丝组件包括:与所述熔体管道系统连接的连接端、与所述侧吹风窗正对的冷却段及与所述冷却段连接的出丝端。熔体通过所述纺丝组件后,冷却形成丝线,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熔体管道系统可拆卸,可以更换所述纺丝组件,在所述冷却段中,熔体的温度下降,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优选的,所述冷却段内为锥形的冷却甬道。所述冷却甬道为锥形,可使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且可以限定熔体的流量以及成丝后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出丝端内的出丝甬道的内径与所述冷却甬道最小端的内径相同。这样可以使丝线在出口时顺畅,且不会因为丝线和甬道间有间隙而产生线摩擦从而影响丝线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蒸汽室内用于加热的蒸汽为联苯蒸汽。通过联苯蒸汽的循环,对所述蒸汽室内的熔体管道系统进行加热,使所述熔体管道系统中的熔体流动性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纺丝组件两侧分别设置侧吹风窗与至少两组冷却管道,增加了冷却面,使纺丝组件的降温变得均匀,防止纺丝组件内因降温不均匀,从而解决了因降温不均匀产生的熔体流动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丝线的品质,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熔体管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纺丝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管道示意图。

图中:1、蒸汽室;2、熔体管道系统;21、入口管道;22、分配管道;23、加热管道;24、计量泵;25、出口管道;3、侧吹风窗;4、冷却管道;41、进水口;42、冷却泵;43、出水口;5、纺丝组件;51、连接端;52、冷却段;53、出丝端;6、保温箱;7、冷却风入口;8、调节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纺丝装置,包括:蒸汽室1、设置在所述蒸汽室1内的熔体管道系统2、与所述熔体管道系统2出口端可拆卸连接的纺丝组件5;其中,所述纺丝组件5的一侧设置可调节风向的侧吹风窗3,所述纺丝组件5另一侧设置至少两组冷却管道4。

纺丝组件5为可拆卸设置,具体为下装式,拆卸简单、迅速、停车时间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蒸汽室1外的保温箱6。所述保温箱6用于保持所述蒸汽室1的温度,使所述蒸汽室1向外界散发的热量减少,熔体的加热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箱6与所述纺丝组件5连接端51相接触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所述保温箱6的热能传导在所述纺丝组件5上,使所述纺丝组件5与所述熔体管道系统2出口端连接处的熔体温度不会骤然下降,从而影响纺丝的质量。

具体的,所述纺丝组件5与所述保温箱6的下表面接触,使得所述纺丝组件5上部受到所述保温箱6的传热,与所述保温箱6形成温度缓冲。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熔体管道系统2包括:延伸在所述蒸汽室1外的入口管道21、与所述入口管道21连接的熔体分配管道22、与所述熔体分配管道22连接的加热管道23、与所述加热管道23连接的计量泵24及与所述计量泵24连接的出口管道25。

具体的,熔体由所述入口管道21进入所述熔体管道系统2,通过所述蒸汽室1对熔体加热,使熔体保持一个很好的流动状态。所述分配管道22将按比例将熔体分配,使所述熔体均匀,成形后得到的纺丝质量更好。

具体的,通过设定所述计量泵24的参数,可以调整熔体的流量。

具体的,所述分配管道22包括流量可调节的四通阀或其他形式的分流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侧吹风窗3下设置有冷却风入口7及调节风门8。所述冷却风入口7用于吹入冷却风,使得所述侧吹风窗3能够对所述纺丝组件5吹出冷却风,从而使所述纺丝组件5冷却下来。

具体的,所述侧吹风窗3的风量、风向、风速等参数单独可调,风机用变频器控制电机驱动,确保输送的精确、风压适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道4为U型设置,一端为进水口41,一端为出水口43。所述冷却管道4的进水口41进入冷却液,对所述纺丝组件5的一侧进行冷却,配合所述侧吹风窗3,加强对所述纺丝组件5的冷却效果。

具体的,所述冷却管道4通过一冷却泵42对其内冷却液的流速进行控制。所述冷却液在所述U型管道内,先由下而上流动,流到最上方时,冷却液会升温,不会造成所述纺丝组件5上端突然降温的情况,既满足所述纺丝组件5下方的冷却要求,又保证所述纺丝组件5上方熔体的流动性。

所述冷却管道4设置在所述侧吹风窗3的盲区,弥补所述侧吹风窗3冷却面不足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冷却管道4优选为两组,使得冷却的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纺丝组件5包括:与所述熔体管道系统2连接的连接端51、与所述侧吹风窗3正对的冷却段52及与所述冷却段52连接的出丝端53。熔体通过所述纺丝组件5后,冷却形成丝线,所述连接端51与所述熔体管道系统2可拆卸,可以更换所述纺丝组件5,在所述冷却段52中,熔体的温度下降,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段52内为锥形的冷却甬道。所述冷却甬道为锥形,可使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且可以限定熔体的流量以及成丝后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丝端53内的出丝甬道的内径与所述冷却甬道最小端的内径相同。这样可以使丝线在出口时顺畅,且不会因为丝线和甬道间有间隙而产生线摩擦,从而影响丝线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室1内用于加热的蒸汽为联苯蒸汽。通过联苯蒸汽的循环,对所述蒸汽室1内的熔体管道系统2进行加热,使所述熔体管道系统2中的熔体流动性更佳。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