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8881发布日期:2020-12-25 08:1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属于纱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生活领域,传统纱线主要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随着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健康环保等需求的提高,传统纱线由于功能比较单一,缺乏抗菌、抗辐射等性能且吸湿透气性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的外表面缠绕有棉纤维,所述芯层包括第一基线、第二基线、第三基线和蚕丝纤维,所述蚕丝纤维缠绕在第一基线、第二基线和第三基线的外侧,所述第一基线包括竹炭纤维、纳米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所述纳米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竹炭纤维缠绕在纳米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的外侧,所述第二基线包括亚麻纤维、粘胶纤维和竹原纤维,所述粘胶纤维和竹原纤维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亚麻纤维缠绕在粘胶纤维和竹原纤维的外侧,所述第三基线包括芳纶纤维、金属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所述金属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芳纶纤维缠绕在金属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棉纤维以s型捻向缠绕在芯层上。

优选的,所述竹炭纤维以20°-40°的包覆角螺旋包覆在纳米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线、第二基线和第三基线呈s型相互螺旋交织。

优选的,所述芯层上设有若干芳香微胶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由竹炭纤维、纳米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组成的第一基线,在使用过程中能大大提高该纱线的抗菌抑菌性能,可杀灭多种表皮真菌和细菌,保健功效突出,而且采用三种不同的抗菌纤维相互配合,抗菌效果更好,减少因某些细菌适应某种抗菌纤维而继续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避免细菌滋生,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由亚麻纤维、粘胶纤维和竹原纤维组成的第二基线,该三种纤维都具有很好的透气吸湿性能,能及时调节人体皮肤表层的生态温度环境,能快速吸收人体的汗液和热量,并将吸收到的汗液及热量均匀传导出去,保证该纱线的干爽性,提高该纱线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由芳纶纤维、金属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组成的第三基线,金属纤维具有导电性,使得静电荷的逸散能力强,不易产生静电,避免静电的积累,可以起到抗静电的作用,而且配合亚麻纤维和棉纤维等天然纤维,还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芳纶纤维能增强该纱线的耐磨性和强度,避免该纱线出现断线的情况;通过设置蚕丝纤维,对人体的肌肤有着营养和保护作用,提高舒适度,而且在蚕丝纤维外侧缠绕棉纤维,能起到保护蚕丝纤维的作用,避免蚕丝纤维断线,增强该纱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中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中第一基线、第二基线和第三基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芯层;11、第一基线;111、竹炭纤维;112、纳米银纤维;113、甲壳素纤维;12、第二基线;121、亚麻纤维;122、粘胶纤维;123、竹原纤维;13、第三基线;131、芳纶纤维;132、金属纤维;133、牛奶蛋白纤维;14、蚕丝纤维;2、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复合纱线,包括芯层1,芯层1上设有若干芳香微胶囊,芯层1的外表面缠绕有棉纤维2,棉纤维2以s型捻向缠绕在芯层1上,芯层1包括第一基线11、第二基线12、第三基线13和蚕丝纤维14,第一基线11、第二基线12和第三基线13呈s型相互螺旋交织,蚕丝纤维14缠绕在第一基线11、第二基线12和第三基线13的外侧,第一基线11包括竹炭纤维111、纳米银纤维112和甲壳素纤维113,纳米银纤维112和甲壳素纤维113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竹炭纤维111缠绕在纳米银纤维112和甲壳素纤维113的外侧,竹炭纤维111以20°-40°的包覆角螺旋包覆在纳米银纤维112和甲壳素纤维113的外表面,第二基线12包括亚麻纤维121、粘胶纤维122和竹原纤维123,粘胶纤维122和竹原纤维123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亚麻纤维121缠绕在粘胶纤维122和竹原纤维123的外侧,第三基线13包括芳纶纤维131、金属纤维132和牛奶蛋白纤维133,金属纤维132和牛奶蛋白纤维133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芳纶纤维131缠绕在金属纤维132和牛奶蛋白纤维133的外侧。

通过设置由竹炭纤维111、纳米银纤维112和甲壳素纤维113组成的第一基线11,在使用过程中能大大提高该纱线的抗菌抑菌性能,可杀灭多种表皮真菌和细菌,保健功效突出,而且采用三种不同的抗菌纤维相互配合,抗菌效果更好,减少因某些细菌适应某种抗菌纤维而继续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避免细菌滋生,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由亚麻纤维121、粘胶纤维122和竹原纤维123组成的第二基线12,该三种纤维都具有很好的透气吸湿性能,能及时调节人体皮肤表层的生态温度环境,能快速吸收人体的汗液和热量,并将吸收到的汗液及热量均匀传导出去,保证该纱线的干爽性,提高该纱线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由芳纶纤维131、金属纤维132和牛奶蛋白纤维133组成的第三基线13,金属纤维132具有导电性,使得静电荷的逸散能力强,不易产生静电,避免静电的积累,可以起到抗静电的作用,而且配合亚麻纤维121和棉纤维2等天然纤维,还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芳纶纤维131能增强该纱线的耐磨性和强度,避免该纱线出现断线的情况;通过设置蚕丝纤维14,对人体的肌肤有着营养和保护作用,提高舒适度,而且在蚕丝纤维14外侧缠绕棉纤维2,能起到保护蚕丝纤维14的作用,避免蚕丝纤维14断线,增强该纱线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