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吸管成型包装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144发布日期:2019-06-19 00:2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吸管成型包装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纸吸管的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纸吸管的成型包装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意识提高,逐渐淘汰塑料吸管,纸吸管在生活的大量使用。由于纸吸管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批量高效生产的要求。

中国专利cn109203578a公开了一种纸吸管的纸条自动上胶水设备,包括纸架机构、自动上胶水机构、分体机头卷管机架、机头机构、卷管机构、分体追剪机架、加热系统、追剪机构、分切机构和收料机构,分体机头卷发机架、分体追剪机架和收料机构从左往右依次拼接,机头机构和卷管机构设置在分体机头卷发机架顶部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同步运动和卷管,纸架机构和自动上胶水机构设置在分体机头卷发机架的左侧,用于送至和上胶,加热系统、追剪机构和分切机构设置在分体追剪机架的顶部,用于加热纸管和切割纸管。

然而,上述纸条自动上胶水设备只能进行纸吸管的成型和分切操作,但是不能继续进行后续的工艺流程,如整理、计数和中封包装,因此仍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生成,也无法满足快速、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纸吸管成型包装一体机,所述成型包装一体机包括:进料机构、涂胶机构、成型机构、分切机构、传输机构、整理机构、计数机构和中封机构,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涂胶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和所述分切机构依次排列并构成制造线,所述整理机构、所述计数机构和所述中封机构依次排列并构成包装线,所述制造线位于传输机构的侧方,所述分切机构比所述进料机构更靠近所述传输机构,所述包装线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后端,所述整理机构比所述中封机构更靠近所述传输机构。

进一步,所述制造线为十条,五条制造线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位置,另外五条制造线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另一侧位置;所述包装线为两条,两条包装线都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后端位置。

进一步,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下传输带、上升装置、上传输带和上扬传输带,所述下传输带与所述上传输带相互平行,所述上升装置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前端并且从所述下传输带延伸至所述上传输带,所述上扬传输带位于所述上传输带的后端。

进一步,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微波杀菌及烘烤装置,所述微波杀菌及烘烤装置位于所述上传输带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整理机构包括:整理支架、接收传输带和转向传输带,所述接收传输带和所述转向传输带都位于所述整理支架上,所述接收传输带与所述转向传输带相互垂直,所述转向传输带位于所述接收传输带的后端。

进一步,所述计数机构包括:漏斗、计数轨道、限行器、计数器、放行器和斜导辊,所述漏斗、所述计数轨道和所述斜导辊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限行器位于所述计数轨道的上端,所述计数器位于所述计数轨道的中部,所述放行器位于所述计数轨道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计数机构还包括: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位于所述漏斗与所述计数轨道之间,所述计数轨道、所述限行器、所述计数器和所述放行器都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分配装置包括:分配马达、分配传动器、分配转轴和分配筒,分配马达通过所述分配传动器与所述分配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分配转轴穿过所述分配筒。

进一步,所述限行器包括:限行马达、限行传动器、限行转轴和叶轮,所述限行马达通过所述限行传动器与所述限行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限行转轴与所述叶轮形成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放行器包括:放行马达、放行传动器、放行转轴和放行齿轮,所述放行马达通过所述放行传动器与所述放行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放行转轴与所述放行齿轮形成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型包装一体机,不仅可以完成纸吸管的制造,开可以完成纸吸管的自动整理、统计和包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生产。减少了中途人工搬运,一方面能够避免搬运过程中污染产品,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卫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产量,节约人工成本及中途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成型包装一体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制造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包装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进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涂胶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成型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导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涉及的翻转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涉及的卷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涉及的分切机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涉及的分切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涉及的切割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涉及的分切机构的另一局部视图;

图14为本发明涉及的传输机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涉及的整理机构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涉及的计数机构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涉及的分配装置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涉及的限行器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涉及的放行器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涉及的中封机构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涉及的推进器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涉及的包裹装置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涉及的压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涉及的卸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吸管成型包装一体机,结合图1-图3所示,成型包装一体机包括:进料机构1、涂胶机构2、成型机构3、分切机构4、传输机构5、整理机构6、计数机构7和中封机构8,进料机构1、涂胶机构2、成型机构3和分切机构4依次排列并构成制造线,整理机构6、计数机构7和中封机构8依次排列并构成包装线,制造线位于传输机构5的侧方,分切机构4比进料机构1更靠近传输机构5,包装线位于传输机构5的后端,整理机构6比中封机构8更靠近传输机构5。在纸吸管生成过程中,将纸卷放置在进料机构1上,纸张首先经过涂胶机构2,进行涂胶操作,然后接着成型机构3将纸张进行翻转以及进行卷管,胶水凝固后形成纸管,接着分切机构4对纸管进行切割,形成纸吸管;传输机构5接收制造线完成的纸吸管并传输至包装线;整理机构6接收传输机构5传输的纸吸管,整理好之后传输至计数机构7,计数机构7统计纸吸管的数量,最后中封机构8对纸吸管进行中锋包装。其中,本发明所指的“前”和“后”是根据纸张或者纸吸管的传输方向而定义的,下面关于各部件的“前”和“后”的描述均遵循此原则。上述成型包装一体机可以完成纸吸管的制造和包装,真正实现全自动生成,大大提高生成效率,可以满足快速、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制造线为十条,五条制造线位于传输机构5的一侧位置,另外五条制造线位于传输机构5的另一侧位置;包装线为两条,两条包装线都位于传输机构5的后端位置。采用十条制造线和两条包装线可以进一步提高纸吸管的生产效率。此外,合理的制造线和包装线分布能有效减小成型包装一体机的占地面积,也能使工人的操作更加便捷,从而提高生成效率。

如图4所示,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支架11、进料辊12、张紧辊13和导出辊14,进料辊12、张紧辊13和导出辊14都设置在进料支架11上,张紧辊13位于进料辊12的下方,导出辊14位于进料支架11的后端。纸卷放置在进料辊12上进行进料,张紧辊13保持纸张在进料过程中的张紧程度,导出辊14将纸张导出至涂胶机构2。在本实施例中,进料辊12、张紧辊13和导出辊14都为三个,进料机构1可以分别导入三种不同的纸张,三种纸张分别为内纸张、中纸张和外纸张。

如图5所示,涂胶机构2包括:单面涂胶器21、双面涂胶器22和编码器23,单面涂胶器21和编码器23都位于涂胶机构2的前端,双面涂胶器22位于涂胶机构2的后端,编码器23位于单面涂胶器21的正下方,编码器23沿上下方向位于比编码器23更低的位置。内纸张经过单面涂胶器21进行单面涂胶,中纸张经过双面涂胶器22进行双面涂胶,外纸张经过编码器23,利用编码器控制传输速率,实现三种纸张的同步传输以及与后续的成型操作协同。

如图6所示,成型机构3包括:导向装置31、翻转装置32和卷料装置33,导向装置31位于翻转装置32和卷料装置33之间。导向装置31首先将纸张引导至翻转装置32,翻转装置32对纸张进行翻转操作,纸张翻转后再次经过导向装置31,导向装置31将纸张弯曲成圆形并引导至卷料装置33,卷料装置33挤压并且使三种纸张贴合形成纸管,最后将纸管传输至分切机构4,在传输过程中,纸管同时在旋转。

如图7所示,导向装置31包括:导向支架311、导入辊312和卷管辊313,导入辊312和卷管辊313都位于导向支架311上,导入辊312与卷管辊313相互平行,卷管辊313上具有两个卷管块314,两个卷管块314相互正对。纸张经过导入辊312传输至翻转装置32进行翻转,翻转后的纸张经过卷管辊313的两个卷管块314之间,利用两个卷管块314的限制由扁平形状初步弯曲成圆形,并传输至卷料装置33。在本实施例中,导入辊312和卷管辊313都为三个。

如图8所示,翻转装置32包括:翻转驱动器321、第一翻转轴322、第二翻转轴323、翻转平移器324和翻转升降器235,第一翻转轴322和第二翻转轴323分别与翻转驱动器321形成转动连接,翻转平移器324与第二翻转轴323形成水平方向的移动连接,翻转升降器235同时与第一翻转轴322和第二翻转轴323形成竖直方向的移动连接。纸张经过第一翻转轴322后翻转,再经过第二翻转轴323,即在第一翻转轴322与第二翻转轴323之间形成翻转;翻转驱动器321控制第一翻转轴322和第二翻转轴323的旋转,从而驱动纸张的传输,翻转平移器324控制第一翻转轴322与第二翻转轴323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纸张发生翻转的长度,避免翻转长度过短而导致弯折面过大的情况,以及避免翻转长度过渡而导致弯折面过小的情况;翻转升降器235控制第一翻转轴322和第二翻转轴323的高度,保证其高度与导向装置31的高度保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翻转驱动器321由马达、皮带轮和皮带构成,利用马达和皮带驱使两个皮带轮转动,第一翻转轴322和第二翻转轴323分别与两个皮带轮共轴,从而实现转动控制。翻转平移器324由转环丝杆和滑块螺母构成,转环丝杆与滑块螺母啮合,第二翻转轴323与滑块螺母啮合形成固定,用户利用转动转环丝杆促使滑块螺母发生移动,从而控制第二翻转轴323的移动。翻转升降器235由气缸和升降支架构成,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支架形成固定,升降支架同时与第一翻转轴322和第二翻转轴323形成固定。

如图9所示,卷料装置33包括:卷料平移导轨331、伸缩器332、卷料螺杆333、卷料通道334、压合器335和两个限位轮336,卷料平移导轨331、压合器335和两个限位轮336依次排列,两个限位轮336比卷料平移导轨331更靠近分切机构4的位置,伸缩器332位于卷料平移导轨331上,卷料螺杆333从伸缩器332凸起并穿过压合器335与分切机构4抵接,两个限位轮336分别位于卷料螺杆333的两侧,卷料通道334位于伸缩器332上并且与压合器335正对。伸缩器332可以在卷料平移导轨331上往靠近或者远离分切机构4的方向移动。卷料螺杆333保证卷料装置33与分切装置之间有足够的距离,让胶水有充分的凝固时间。伸缩器332可以控制卷料螺杆333的凸起程度,用户可以根据纸质的硬度调节传输距离,避免纸管发生较大的弯折。卷料通道334用于纸管的塑形,使纸管形成更均匀的圆形。压合器335用于压合三种纸张,使三种纸张更紧密地贴合。两个限位轮336对纸管的传输起到导向作用,避免纸管在水平方向发生偏移。在本实施例中,伸缩器332由马达和齿轮箱构成,伸缩器332的齿轮箱内部的齿轮与卷料螺杆333啮合,利用马达控制卷料螺杆333移动从而设定卷料螺杆333的伸出程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继续参考图6,成型机构3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34,角度调节装置34与卷料装置33形成转动连接,利用角度调节装置34可以控制卷料装置33的卷料输出角度,从而使卷料装置33的卷料输出轨迹与分切机构4的输入轨迹成一条直线,避免纸管反生弯折。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34由转环丝杆、滑块螺母和摆杆构成,转环丝杆与滑块螺母啮合,摆杆的一端与滑块螺母形成固定,另一端与卷料装置33形成固定,用户利用转动转环丝杆使滑块螺母移动,促使摆杆发生摆动,并且使卷料装置33转动,从而完成卷料装置33的角度微调。具体地,角度调节装置34与压合器335形成转动连接。

可见,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型机构,不仅可以保证胶水有充分的凝固时间,而且用户还可以根据纸质的硬度来调节传输距离,有效地避免纸管发生较大的弯折,从而保证纸吸管的质量。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分切机构4包括:多个切割器41、切割驱动器42、摆动器43、分切底座44、分切平移器45、分切平移轨道46、两个导管轴47、三个导滑轮48和过渡装置49,多个切割器41呈一排的方式均匀排列,切割驱动器42与切割器41的刀具形成转动连接,切割器41设置在摆动器43上,切割驱动器42固定在分切底座44的前端,摆动器43固定在分切底座44的后端,导管轴47固定在分切底座44的中部,分切底座44位于分切平移轨道46上,两个导管轴47相互平行并位于多个切割器41的下方,其中两个导滑轮48分别位于两个导管轴47的两侧,另外一个导滑轮48位于两个导管轴47之间,过渡装置49与两个导管轴47正对,分切平移器45与分切底座44形成水平方向的移动连接。纸管到达两个导管轴47之间后,切割器41用于对纸管进行切割操作,切割驱动器42驱动切割器41的刀具转动,摆动器43控制切割器41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导管轴47的方向摆动,分切平移器45控制分切底座44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过渡装置49的方向移动,分切平移轨道46引导分切底座44的移动方向。当切割完成后,分切平移器45控制分切底座44朝向靠近渡传输装置49的方向移动,渡传输装置49接收纸吸管;然后分切平移器45控制分切底座44朝向远离传输装置49的方向移动,后续的纸管传输至两个导管轴47之间。由于纸管在传输过程中同时还发生转动,因此导管轴47也可以随之发生转动,使纸管的传输更加流畅,此时,三个导滑轮48可以防止导管轴47发生晃动,进一步保证纸管传输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分切平移器45由马达、马达丝杆和滑块螺母构成,马达的转轴与马达丝杆形成转动连接,滑块螺母与马达丝杆啮合,分切底座44固定在滑块螺母上。

具体地,分切底座4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底座板441,切割驱动器42固定在分切底座44前端的底座板441上,摆动器43固定在分切底座44后端的底座板441上,分切底座44前端的底座板441具有顶杆442,顶杆442朝向成型机构3的方向凸起并且与成型机构3抵接。更具体地,成型机构3的卷料螺杆333与分切机构4的顶杆442抵接,当分切底座44移动时,伸缩器332也相应地发生移动。

如图12所示,切割器41包括:刀具411、传动装置412、切割臂413、切割气缸414、升降杆415和切割支架416,切割驱动器42通过传动装置412与刀具411形成转动连接,刀具411位于切割臂413上,切割气缸414的活塞杆与切割臂413形成固定,升降杆415可移动地设置在切割支架416上,切割气缸414固定在升降杆415的下端,切割支架416设置在摆动器43上。利用切割气缸414可以对刀具411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保证对纸管进行有效的切割操作。利用升降杆415可以对切割气缸414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对刀具411的位置进行更精细的调节,进一步保证切割的有效性。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杆415具有外螺纹,切割支架416具有内螺纹,升降杆415的外螺纹与切割支架416的内螺纹啮合,从而实现升降杆415的升降操作。传动装置412由皮带和两个皮带轮构成,皮带环绕两个皮带轮,刀具411与其中一个皮带轮形成转动连接,切割驱动器42与另外一个皮带轮连接。

如图13所示,切割驱动器42包括:切割马达421、切割齿轮箱422和切割转轴423,切割马达421通过切割齿轮箱422与切割转轴423形成转动连接,切割转轴423通过传动装置412与刀具411形成转动连接,即切割转轴423与传动装置412的另一个皮带轮形成转动连接。

摆动器43包括:摆动气缸431、摆动臂432和摆动杆433,摆动臂432的一端与摆动气缸431的活塞杆形成固定,另一端与摆动杆433形成固定,切割器41设置在摆动杆433上,即切割器41的切割支架416设置在摆动杆433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切割器41还包括:碎屑挡板416,碎屑挡板416位于刀具411的上方。碎屑挡板416能有效地防止纸屑飞溅,避免纸屑卡住各个用于驱动和传动的部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继续参考图10,过渡装置49包括:过渡传输带491和两个限位板492,两个限位板492相互平行并且都位于过渡传输带491上。过渡传输带491将纸吸管从两个导管轴47之间传输至传输机构5上,两个限位板492限定纸吸管的位置,防止掉落。

可见,具有上述结构的分切机构,可以精确地控制切割位置,能有效地避免切割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保证纸管分切的流畅性。

如图14所示,传输机构5包括:下传输带51、上升装置52、上传输带53、微波杀菌及烘烤装置54和上扬传输带55,下传输带51与上传输带53相互平行,上升装置52位于传输机构5的前端并且从下传输带51延伸至上传输带53,微波杀菌及烘烤装置54位于上传输带53的中部,上扬传输带55位于上传输带53的后端。分切机构4完成的纸吸管传输至下传输带51,下传输带51通过上升装置52将纸吸管传输至上传输带53,微波杀菌及烘烤装置54对纸吸管进行加热消毒,上扬传输带55将纸吸管传输至整理机构6。其中,利用上扬传输带55使纸吸管向上传输是为了方便后续的计数机构7进行计数操作。

如图15所示,整理机构6包括:整理支架61、接收传输带62和转向传输带63,接收传输带62和转向传输带63都位于整理支架61上,接收传输带62与转向传输带63相互垂直,转向传输带63位于接收传输带62的后端。接收传输带62的前端接收传输机构5上的纸吸管并在后端输出至转向传输带63,转向传输带63沿垂直于转向传输带63的方向将纸吸管传输至计数机构7。由于设置了转向传输带63,因此可以使制造线与包装线的流水线相互平行,一方面可以减小成型包装一体机的长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工人在成型包装一体机的两侧同时完成送料和收料的操作,提高效率。

如图16所示,计数机构7包括:漏斗71、分配装置72、计数轨道73、限行器74、计数器75、放行器76和斜导辊77,漏斗71、计数轨道73和斜导辊77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分配装置72位于漏斗71与计数轨道73之间,限行器74位于计数轨道73的上端,计数器75位于计数轨道73的中部,放行器76位于计数轨道73的下端。其中,计数轨道73、限行器74、计数器75和放行器76都为两个。纸吸管到达漏斗71后,分配装置72将纸吸管平均分配给两个计数轨道73,以提高计数效率。限行器74限制一次性进入计数轨道73的纸吸管数量,避免计数轨道73负载过重。计数器75统计经过计数轨道73的纸吸管数量。放行器76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释放纸吸管,方便后续的中封包装操作。斜导辊77将纸吸管导向中封机构8上。

如图17所示,分配装置72包括:分配马达721、分配传动器722、分配转轴723和分配筒724,分配马达721通过分配传动器722与分配转轴723形成转动连接,分配转轴723穿过分配筒724。利用分配马达721控制分配转轴723转动,分配筒724在分配转轴723上做圆周运动,从而使纸吸管均匀地分配至两个计数轨道73中。在本实施例中,分配传动器722由偏心轴轮、连接杆和摇臂构成,偏心轴轮的中心轴与分配马达721形成转动连接,偏心轴轮的偏心轴与连接杆的一端形成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摇臂的一端形成固定,摇臂的另一端与分配转轴723形成转动连接。

如图18所示,限行器74包括:限行马达741、限行传动器742、限行转轴743和叶轮744,限行马达741通过限行传动器742与限行转轴743形成转动连接,限行转轴743与叶轮744形成转动连接。利用限行马达741控制限行转轴743转动,从而带动叶轮744转动,叶轮744的叶片可以限制纸吸管的下落,以控制进入计数轨道73的纸吸管数量。也就是说,当计数轨道73中的纸吸管数量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再利用限行器74来释放漏斗71中的纸吸管,从而减轻计数轨道73的负载。在本实施例中,限行传动器742由皮带和两个皮带轮构成,皮带环绕两个皮带轮,一个皮带轮与后驱动齿轮形成转动连接,驱动齿轮与限行马达741转轴上的前驱动齿轮啮合,另一个皮带轮与限行转轴743形成转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限行器74共用一个限行马达741,两个限行器的限行传动器742通过两个齿轮啮合形成转动连接。

如图19所示,放行器76包括:放行马达761、放行传动器762、放行转轴763和放行齿轮764,放行马达761通过放行传动器762与放行转轴763形成转动连接,放行转轴763与放行齿轮764形成转动连接,放行齿轮764的齿距与纸吸管的直径相匹配。利用放行马达761驱动放行转轴763转动,从而带动放行齿轮764转动,放行齿轮764将纸吸管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释放至斜导辊77上,方便后续对单干纸吸管进行中封包装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放行传动器762由皮带和两个皮带轮构成,皮带环绕连个皮带轮,一个皮带轮与放行马达761的转轴形成转动连接,另一个皮带轮与放行转轴763形成转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放行器76共用一个放行马达761和放行传动器762,两个放行器76的放行转轴763通过两个齿轮形成转动连接。

如图20所示,中封机构8包括:推进器81、包裹机构82、压紧装置83和卸料装置84,推进器81、包裹机构82、压紧装置83和卸料装置84依次排列,推进器81位于计数机构7的下方。纸吸管从计数机构7掉落至推进器81后,推进器81将纸吸管推向包裹机构82,包裹机构82用包装胶带包裹纸吸管并传输至压紧装置83,压紧装置83压紧包装胶带并传输至卸料装置84,卸料装置84对包装好的纸吸管进行卸料操作。

如图21所示,推进器81包括:容纳槽811、推进气缸812和推进板813,容纳槽811位于计数机构7的下方,推进板813位于容纳槽811中,推进气缸812与推进板813形成水平方向的移动连接。容纳槽811接收从计数机构7掉落的纸吸管,利用推进气缸812控制推进板813平移,将纸吸管推至包裹机构82。

如图22所示,包裹装置82包括:胶带辊821、包裹张紧辊822、剪切器823、两个贴合压轮824、两个热压轮825和包裹传输带826,包裹张紧辊822位于胶带辊821与剪切器823之间,两个贴合压轮824和两个热压轮825都位于包裹传输带826的上方,贴合压轮824比热压轮825更靠近剪切器823,包裹传输带826与推进器81正对。胶带辊821用于安装胶带卷,胶带从胶带辊821依次经过包裹张紧辊822、剪切器823、两个贴合压轮824之间以及两个热压轮825之间。包裹张紧辊822用于维持胶带的张紧程度,剪切器823用于剪断胶带,形成独立的包装胶带,两个贴合压轮824使包装胶带弯曲并与纸吸管的中部贴合,此时胶带的下端具有一字开口,热压轮825使包装胶带上的胶水溶解并粘贴在纸吸管上,包裹传输带826用于传输纸吸管。

如图23所示,压紧装置83包括:压紧升降器831、升降座832、下压板833、上压板834、旋转器835和旋转传动器836,压紧升降器831与升降座832形成竖直方向的移动连接,下压板833位于升降座832上,上压板834与下压板833正对,旋转器835与下压板833形成转动连接,下压板833通过旋转传动器836与上压板834形成转动连接。当被胶带包裹好的纸吸管到达压紧装置83后,利用压紧升降器831控制升降座832向下移动,从而使下压板833向下移动。当纸吸管位于下压板833与上压板834之间时,利用压紧升降器831控制下压板833向上移动,同时利用旋转器835和旋转传动器836控制下压板833和上压板834旋转(压板833和上压板834的旋转方向相反,一个为顺时针,另一个为逆时针),使胶带下端的一字开口从前端到后端均被压紧,完成包装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压紧升降器831由马达、皮带、两个皮带轮、转轴和摆杆构成,马达通过皮带和两个皮带轮与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摆杆的一端与转轴形成固定,另一端与升降座832形成固定。旋转传动器836由两个齿轮构成,两个齿轮啮合,一个齿轮与下压板833形成转动连接,另一个齿轮与上压板834形成转动连接。

如图24所示,卸料装置84包括:卸料传送带841和毛刷辊842,毛刷辊842位于卸料传送带841的上方。当包装好的纸吸管经过卸料传送带841时,利用毛刷辊842可以去除胶纸上的尘埃,减少静电,方便后续的装货操作。

可见,具有上述结构的中封机构,能够实现对纸吸管进行自动中封包装的操作,大大提高了中封包装的效率,可以满足大批量、快速生产的要求。

综上,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型包装一体机,不仅可以完成纸吸管的制造,开可以完成纸吸管的自动整理、统计和包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生产。减少了中途人工搬运,一方面能够避免搬运过程中污染产品,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卫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产量,节约人工成本及中途材料浪费。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