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纺分梳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5926发布日期:2019-12-10 20:49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纺分梳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流纺纱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流纺分梳辊。



背景技术:

气流纺纱是通过转杯高速旋转将分离的单纤维在转杯凝聚槽集聚成纤维束,纤维束被引出,在引出过程中加捻使单纤维包缠形成纱线。分梳辊作为气流纺纱的重要零部件安装于分梳腔中,进行旋转分梳的工作,分梳辊辊体与分梳腔壁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间隙以保证分梳辊能旋转顺畅,但是,由于间隙的存在也就使纤维和一些杂质容易在间隙中积留,影响分梳辊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所纺纱线的品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纺分梳辊,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流纺分梳辊,所述分梳辊呈圆柱形结构,由上挡圈、辊体和下挡圈组成,所述上挡圈外侧设置有倾斜的上凹槽,所述下挡圈外侧与上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倾斜的下凹槽,所述上凹槽与下凹槽倾斜的角度相反;所述下挡圈往辊体的一侧凹进形成倒扣的碗状结构,所述碗状结构延伸到辊体部分;所述分梳辊内部设置有轴承安装卡槽和轴承套孔,所述轴承安装卡槽的直径大于轴承套孔的直径。

所述上凹槽与上挡圈的水平面成45-60°夹角。

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的数量均为1个以上。

所述上挡圈、辊体和下挡圈为一体式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上挡圈外侧设置倾斜的上凹槽、下挡圈外侧设置倾斜的下凹槽、上下凹槽倾斜角度相反,有利于分梳辊辊体与分梳腔壁之间的气流排出,并且上下倾斜凹槽的设计便于纤维、杂质的排出,防止堵塞分梳辊,影响生产;下挡圈的倒扣碗状结构的设计既可以保证分梳辊的强度,又可以减轻分梳辊的重量,在节约原材料的同时还有利于分梳辊的高速旋转;轴承安装卡槽和轴承套孔的设计可以提高轴承在分梳辊中的安装强度,保证分梳辊运行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流纺分梳辊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流纺分梳辊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上挡圈、11-上凹槽、2-辊体、21-轴承安装卡槽、22-轴承套孔、3-下挡圈、31-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2所示,一种气流纺分梳辊,所述分梳辊呈圆柱形结构,由上挡圈1、辊体2和下挡圈3组成,所述上挡圈1外侧设置有倾斜的上凹槽11,所述下挡圈3外侧与上凹槽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倾斜的下凹槽31,所述上凹槽11与下凹槽31倾斜的角度相反;所述下挡圈3往辊体2的一侧凹进形成倒扣的碗状结构,所述碗状结构延伸到辊体2部分;所述分梳辊内部设置有轴承安装卡槽21和轴承套孔22,所述轴承安装卡槽21的直径大于轴承套孔22的直径。

所述上凹槽11与上挡圈1的水平面成45-60°夹角。

所述上凹槽11和下凹槽31的数量均为1个以上。

所述上挡圈1、辊体2和下挡圈3为一体式结构。

实施时,将轴承装到分梳辊中并装到气流纺机的分梳腔中,由于实用新型的上挡圈1外侧设置倾斜的上凹槽11、下挡圈3外侧设置倾斜的下凹槽31、上下凹槽倾斜角度相反,有利于分梳辊辊体2与分梳腔壁之间的气流排出,并且上下倾斜凹槽的设计便于纤维、杂质的排出,防止堵塞分梳辊,影响生产;下挡圈3的倒扣碗状结构的设计既可以保证分梳辊的强度,又可以减轻分梳辊的重量,在节约原材料的同时还有利于分梳辊的高速旋转;轴承安装卡槽21和轴承套孔22的设计可以提高轴承在分梳辊中的安装强度,保证分梳辊运行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