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除毛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8687发布日期:2020-03-31 17:43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除毛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除毛絮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与身体接触的贴身面料的舒适性有更高的要求。

在纺织过程中,由于纱线上粘附着绒状或颗粒状的毛絮,采用非常细的纱线进行编制布料时,由于粘附在纱线上的毛絮的阻碍,使高速行进的纱线容易断裂,影响面料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重新接好的纱线由于有接头,也影响面料的舒适性,此外,纱线在进入纺织机沉降片时,毛絮会堆积在沉降片的进入孔或通道中,导致沉降片断裂。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吹风方式对织布机进行清洁,吹出的毛絮释放在生产环境中,造成生产环境污染和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或者吹出释放的毛絮再次粘附在成品面料上,给面料造成污染影响面料质量,现有技术除尘并不能有效的清洁粘附在纱线上的毛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线除毛絮装置,这种纱线除毛絮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更有效地清除纱线上的毛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纱线除毛絮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纱线输送路径上的一级毛絮清除机构和二级毛絮清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毛絮清除机构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吹风机、吸风机、集尘箱和刷毛隔垫;刷毛隔垫可拆卸安装在下套筒的上端;下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各个进风口均处于刷毛隔垫下方,并且各个进风口均倾斜向上朝向刷毛隔垫;吹风机通过第一气管与各个进风口连接;上套筒的下端可拆卸套接在下套筒的上端外面;上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风口,吸风机通过第二气管连接在各个第一排风口与集尘箱之间。

纱线自上套筒进入,依次穿过刷毛隔垫、下套筒、二级毛絮清除机构,刷毛隔垫以摩擦的方式将毛絮阻隔在刷毛隔垫上方,而吹风机往刷毛隔垫方向吹风,避免毛絮随纱线的输送而积聚在刷毛隔垫中间或带到刷毛隔垫下方,吸风机则将刷毛隔垫上方的毛絮吸走并储存在集尘箱中,二级毛絮清除机构对纱线上残存的少量毛絮进一步清除。由于,采用刷毛隔垫以摩擦的方式清除毛絮,远比普通的吹风方式清除更彻底,清除更有效,在此基础上,采用吹风机向刷毛隔垫方向吹风,完全将毛絮阻隔在刷毛隔垫上方,再配合吸风机将清除出来的毛絮吸入集尘箱,避免毛絮飘飞重新落在纱线上及污染车间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刷毛隔垫包括边框和多条刷毛,多条刷毛密集且交叉地设置在边框中,各条刷毛的一端均与边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二级毛絮清除机构包括外套筒、内套筒、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内套筒处于外套筒中,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有间隙,内套筒的上端与外套筒的上端之间通过上密封环密封连接,内套筒的下端与外套筒的下端之间通过下密封环密封连接,内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外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排风口,第二排风口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吸风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这种纱线除毛絮装置采用刷毛隔垫以摩擦的方式清除毛絮,远比普通的吹风方式清除更彻底,清除更有效,在此基础上,采用吹风机向刷毛隔垫方向吹风,完全将毛絮阻隔在刷毛隔垫上方,再配合吸风机将清除出来的毛絮吸入集尘箱,避免毛絮飘飞重新落在纱线上及污染车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刷毛隔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纱线除毛絮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纱线输送路径上的一级毛絮清除机构1和二级毛絮清除机构2;一级毛絮清除机构1包括上套筒101、下套筒102、吹风机103、吸风机104、集尘箱105和刷毛隔垫106;刷毛隔垫106可拆卸安装在下套筒102的上端;下套筒10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107,各个进风口107均处于刷毛隔垫106下方,并且各个进风口107均倾斜向上朝向刷毛隔垫106;吹风机103通过第一气管108与各个进风口107连接;上套筒101的下端可拆卸套接在下套筒102的上端外面;上套筒10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排风口109,吸风机104通过第二气管110连接在第一排风口109与集尘箱105之间。

如图2所示,上述刷毛隔垫106包括边框1061和多条刷毛1062,多条刷毛1062密集且交叉地设置在边框1061中,各条刷毛1062的一端均与边框1061连接。刷毛1062可以采用牛毛、猪毛、软质塑料条、橡胶条等。边框1061一般采用硬质塑料边框。刷毛1062与边框1061的连接可以采用植入、压合等方式。

如图1所示,上述二级毛絮清除机构2包括外套筒201、内套筒202、上密封环203和下密封环204,内套筒202处于外套筒201中,内套筒202与外套筒201之间有间隙205,内套筒202的上端与外套筒201的上端之间通过上密封环203密封连接,内套筒202的下端与外套筒201的下端之间通过下密封环204密封连接,内套筒20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206,外套筒20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排风口207,第二排风口207通过第三气管208与吸风机103连接。

上述刷毛隔垫106与下套筒1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在下套筒102的上端内侧壁设置环形卡槽,在刷毛隔垫106的周边设置环形凸边,刷毛隔垫106的环形凸边处于环形卡槽中实现刷毛隔垫106与下套筒1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也可以,在下套筒102的上端内侧壁设置弹簧卡扣,弹簧卡扣与刷毛隔垫106的边缘扣接配合,实现刷毛隔垫106与下套筒1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上述上套筒101的下端与下套筒102的上端之间的可拆卸套接一般是通过螺钉将上套筒101的下端锁紧在下套筒102的上端上,其中,上套筒101的内径与下套筒102的外径相匹配;上套筒101与下套筒102之间也可以通过卡扣进行可拆卸连接。

纱线100自上套筒101进入,依次穿过刷毛隔垫106、下套筒102、二级毛絮清除机构2的内套筒202,刷毛隔垫106以摩擦的方式将毛絮200阻隔在刷毛隔垫106上方,而吹风机103往刷毛隔垫106方向吹风,避免毛絮200随纱线100的输送而积聚在刷毛隔垫106中间或带到刷毛隔垫106下方,吸风机104则将刷毛隔垫106上方的毛絮200吸走并储存在集尘箱105中,二级毛絮清除机构2通过吸风机104进一步清除纱线100上残留的少量毛絮200,使毛絮200的清除更彻底。由于,采用刷毛隔垫106以摩擦的方式清除毛絮200,远比普通的吹风方式清除更彻底,清除更有效,在此基础上,采用吹风机103向刷毛隔垫106方向吹风,完全将毛絮200阻隔在刷毛隔垫106上方,再配合吸风机104将清除出来的毛絮200吸入集尘箱105,避免毛絮200飘飞重新落在纱线100上及污染车间环境。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