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9110发布日期:2020-05-12 19:0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现有的纱线由于不具备高弹性和轻薄的特点,造成纱线的舒适度和质感较差,韧性和强度低,使得纱线的使用寿命降低,不方便使用,为此,我们提出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具备高弹性和轻薄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纱线由于不具备高弹性和轻薄的特点,造成纱线的舒适度和质感较差,韧性和强度低,使得纱线的使用寿命降低,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包括芯纱,所述芯纱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轻薄层,所述轻薄层由府绸层与山羊绒层组成,所述轻薄层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高弹性层,所述高弹性层由聚氨酯纤维层、高弹涤纶纤维层和莱卡纤维层组成,所述高弹性层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山羊绒层位于府绸层的外表面,所述府绸层与山羊绒层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弹涤纶纤维层位于聚氨酯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莱卡纤维层位于高弹涤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聚氨酯纤维层与高弹涤纶纤维层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所述高弹涤纶纤维层与莱卡纤维层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为开纱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聚酯纤维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轻薄层、府绸层、山羊绒层、高弹性层、聚氨酯纤维层、高弹涤纶纤维层和莱卡纤维层的配合使用,通过府绸层的配合,府绸质地细密、轻薄、布面柔软、滑爽、挺括,光泽莹润,有好的质感,通过山羊绒层的配合,山羊绒质地轻盈,纤细,滑糯、轻薄、富有弹性,有天然柔和的色泽,而且吸湿性好,耐磨性好,通过高弹性层、聚氨酯纤维层、高弹涤纶纤维层和莱卡纤维层的配合,使得纱线具有很好的弹性,从而使得纱线整体的弹性优良,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解决了现有的纱线由于不具备高弹性和轻薄的特点,造成纱线的舒适度和质感较差,韧性和强度低,使得纱线的使用寿命降低,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纱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轻薄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弹性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纱;2、轻薄层;201、府绸层;202、山羊绒层;3、抗菌层;4、高弹性层;401、聚氨酯纤维层;402、高弹涤纶纤维层;403、莱卡纤维层;5、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芯纱1、轻薄层2、府绸层201、山羊绒层202、抗菌层3、高弹性层4、聚氨酯纤维层401、高弹涤纶纤维层402、莱卡纤维层403和耐磨层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包括芯纱1,芯纱1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轻薄层2,轻薄层2由府绸层201与山羊绒层202组成,山羊绒层202位于府绸层201的外表面,府绸层201与山羊绒层202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通过府绸层201的配合,府绸质地细密、轻薄、布面柔软、滑爽、挺括,光泽莹润,有好的质感,通过山羊绒层202的配合,山羊绒质地轻盈,纤细,滑糯、轻薄、富有弹性,有天然柔和的色泽,而且吸湿性好,耐磨性好,轻薄层2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3,抗菌层3为开纱纤维层,抗菌层3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高弹性层4,高弹性层4由聚氨酯纤维层401、高弹涤纶纤维层402和莱卡纤维层403组成,高弹涤纶纤维层402位于聚氨酯纤维层401的外表面,莱卡纤维层403位于高弹涤纶纤维层402的外表面,聚氨酯纤维层401与高弹涤纶纤维层402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高弹涤纶纤维层402与莱卡纤维层403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通过高弹性层4、聚氨酯纤维层401、高弹涤纶纤维层402和莱卡纤维层403的配合,使得纱线具有很好的弹性,从而使得纱线整体的弹性优良,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高弹性层4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耐磨层5,耐磨层5为聚酯纤维层。

在使用时,通过府绸层201的配合,府绸质地细密、轻薄、布面柔软、滑爽、挺括,光泽莹润,有好的质感,通过山羊绒层202的配合,山羊绒质地轻盈,纤细,滑糯、轻薄、富有弹性,有天然柔和的色泽,而且吸湿性好,耐磨性好,通过高弹性层4、聚氨酯纤维层401、高弹涤纶纤维层402和莱卡纤维层403的配合,使得纱线具有很好的弹性,从而使得纱线整体的弹性优良,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解决了现有的纱线由于不具备高弹性和轻薄的特点,造成纱线的舒适度和质感较差,韧性和强度低,使得纱线的使用寿命降低,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包括芯纱(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1)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轻薄层(2),所述轻薄层(2)由府绸层(201)与山羊绒层(202)组成,所述轻薄层(2)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高弹性层(4),所述高弹性层(4)由聚氨酯纤维层(401)、高弹涤纶纤维层(402)和莱卡纤维层(403)组成,所述高弹性层(4)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耐磨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山羊绒层(202)位于府绸层(201)的外表面,所述府绸层(201)与山羊绒层(202)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涤纶纤维层(402)位于聚氨酯纤维层(401)的外表面,所述莱卡纤维层(403)位于高弹涤纶纤维层(402)的外表面,所述聚氨酯纤维层(401)与高弹涤纶纤维层(402)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所述高弹涤纶纤维层(402)与莱卡纤维层(403)的连接处通过胶粘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3)为开纱纤维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5)为聚酯纤维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弹轻薄型复合纱线,包括芯纱,所述芯纱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轻薄层,所述轻薄层由府绸层与山羊绒层组成,所述轻薄层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高弹性层,所述高弹性层由聚氨酯纤维层、高弹涤纶纤维层和莱卡纤维层组成,所述高弹性层的外表面通过胶粘剂连接有耐磨层,所述山羊绒层位于府绸层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轻薄层、府绸层、山羊绒层、高弹性层、聚氨酯纤维层、高弹涤纶纤维层和莱卡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纱线由于不具备高弹性和轻薄的特点,造成纱线的舒适度和质感较差,韧性和强度低,使得纱线的使用寿命降低,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沈一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市弘元布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