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响骨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2233发布日期:2020-10-02 09:0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响骨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响骨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对不同类型包装袋的需求,加工设备也随之需要进行不同的改进,而大范围的包装袋加工设备的改进会使得加工设备仅能处理一种类型的包装袋,无法再用于其他类型的包装袋加工,这严重造成了成本的提高及资源浪费。目前,为了防止包装袋被瞬间打开时过度用力而导致包装袋内的物品散落,响骨袋成为一些特殊客户的需求,为了适应这种响骨袋的加工,需要对现有的加工设备进行创新改造,且不可改变原设备的加工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响骨袋加工装置,可以提高响骨袋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并提高了加工装置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响骨袋加工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固定于机架上的上料辊和出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辊与出料辊之间设置有撑开辊;所述响骨袋的袋料经所述上料辊传输至所述出料辊处;所述袋料由一塑料膜折合后的双层膜组成,其中所述双层膜的开口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母扣槽及第一子扣条,所述第一子扣条卡入所述第一母扣槽中,所述袋料在所述上料辊至出料辊的传输过程中,第一子扣条处于所述第一母扣槽的下方;所述撑开辊的末端可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撑开辊的前端通过所述双层膜的开口端伸入到所述袋料内并将所述双层膜撑开,撑开后的双层膜传输至所述出料辊上;所述出料辊处设置有正棱柱体压辊,所述正棱柱体压辊的末端可转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正棱柱体压辊的前端伸入到所述袋料内,所述正棱柱体压辊的棱柱将所述第一子扣条按压在所述出料辊上,所述正棱柱体压辊的转动以及按压所述第一子扣条将间断性的在第一子扣条上按压出竹节槽。

进一步,所述正棱柱体压辊为正八棱柱体压辊。由此,在棱柱按压第一子扣条形成竹节槽,棱柱与棱柱之间的部分将不按压第一子扣条,从而使得正棱柱体压辊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子扣条被间隔按压出竹节槽。

进一步,所述撑开辊为圆柱性撑开辊,且所述撑开辊的前端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母扣槽及第一子扣条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从而防止袋料传输过程中偏离,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机架连接有一横轴,所述横轴固套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可转动的套装所述正棱柱体压辊的固定轴;所述固定杆上固设有螺栓,所述固定杆的后方设置有固定于机架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孔;所述螺栓在所述螺孔内的前后移动可带动所述固定杆的在所述横轴上进行前后转动,所述固定杆的前后转动将带动所述正棱柱体压辊与所述出料辊之间压力的变化。由于可以依据第一子扣条的厚度或者对竹节槽的深度的要求,来调整正棱柱体压辊与出料辊之间的距离或者压力的大小。

进一步,所述袋料的双层膜的开口端的内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母扣槽和第二子扣条;其中所述第二母扣槽与所述第一子扣条处于同一层膜上,且所述第一子扣条相对第二母扣槽更靠近所述双层膜的开口端;所述第二子扣条与所述第一母扣槽处于同一层膜上,且所述第一母扣槽相对第二子扣条更靠近所述双层膜的开口端;所述第二子扣条卡入所述第二母扣槽中。由此适应双开扣的响骨袋的加工。

进一步,所述撑开辊的前端处还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相对所述第一环形槽更靠近撑开辊的前端;所述第二母扣槽及第二子扣条卡均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由此,适应加工双开扣响骨袋加工过程中的袋料的导向,防止偏离后引起的正棱柱体压辊压不住第一子扣条。

进一步,所述撑开辊的末端通过滑块可活动式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滑块可在所述横轴上横向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撑开辊横向移动。由此,可以依据袋料的大小、宽度以及第一子扣条的位置来调节撑开辊伸入到袋料内长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棱柱体压辊以及撑开辊,可以一次性快速加工响骨袋的子扣条上的竹节槽,从而提高了响骨袋的加工效率,并且正棱柱体压辊及撑开辊可以方便组装拆卸,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加工不同类型的包装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响骨袋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棱柱体压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袋料敞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被按压后第一子扣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3,一种响骨袋加工装置100,包括机架1以及固定于机架1上的上料辊2和出料辊3,其中,上料辊2与出料辊3之间设置有撑开辊4;响骨袋的袋料5经上料辊2传输至出料辊3处。

本如图1及3所示,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袋料5为由一塑料膜折合后的双层膜51组成,其中双层膜51的开口端5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母扣槽512及第一子扣条513,第一子扣条513卡入第一母扣槽512中,袋料5在上料辊2至出料辊3的传输过程中,第一子扣条513处于第一母扣槽512的下方。

撑开辊4的末端可固定于机架1上,撑开辊4的前端通过双层膜51的开口端511伸入到袋料5内并将双层膜51撑开,撑开后的双层膜51传输至出料辊3上。

出料辊3处设置有正棱柱体压辊6,正棱柱体压辊6的末端可转动固定于机架1上,正棱柱体压辊6的前端伸入到袋料内,正棱柱体压辊6的棱柱61将第一子扣条513按压在出料辊3上,正棱柱体压辊6的转动以及按压第一子扣条513将间断性的在第一子扣条513上按压出竹节槽514。

其中,附图1中为了表示第一子扣条513以及袋料5的传输过程中第一子扣条513被正棱柱体压辊6的挤压过程,其中袋料5通过虚线表示,且仅示出了第一子扣条513,在第一子扣条513被正棱柱体压辊6挤压之前为实线表示,在第一子扣条513被正棱柱体压辊6和出料辊3挤压后,通过虚线表示。其中袋料5的结构可以见图2所示的结构,图2示出的是具有双锁扣的袋料5,显然也可以为仅有一个锁扣或多个锁扣的袋料5。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正棱柱体压辊6优选为正八棱柱体压辊6。由此,在正棱柱体压辊6的棱61柱按压第一子扣条513时将压出竹节槽514,而相邻的棱柱61之间的部分将不按压第一子扣条513,从而使得正棱柱体压辊6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子扣条513被间隔按压出竹节槽514。见图4所示的被正棱柱体压辊6的棱61按压后的示意图。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撑开辊4为圆柱性撑开辊4,且撑开辊4的前端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槽41,第一母扣槽512及第一子扣条513位于第一环形槽41内。从而防止袋料5传输过程中偏离,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优选地,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机架1连接有一横轴11横轴11上固套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顶端可转动的套装正棱柱体压辊6的固定轴62;固定杆12上固设有螺栓22,固定杆12的后方设置有固定于机架1上的固定板7,固定杆12通过螺栓22与固定板7固定连接,固定板7上设置有与螺栓22配合的螺孔(图中未进行示出);螺栓22在螺孔内的前后移动可带动固定杆12的在横轴11上进行前后转动,固定杆12的前后转动将带动正棱柱体压辊6与出料辊3之间压力的变化。通过螺栓22与螺孔的配合调节,可以正棱柱体压辊6与出料辊3之间的距离微调,由此可以依据第一子扣条513的厚度或者对竹节槽514的深度的要求,来调整正棱柱体压辊6与出料辊4之间的距离或者压力的大小。

优选地,见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袋料5的双层膜51的开口端511的内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母扣槽515和第二子扣条516;其中第二母扣槽515与第一子扣条513处于同一层膜上,且第一子扣条513相对第二母扣槽515更靠近双层膜51的开口端511;第二子扣条516与第一母扣槽512处于同一层膜上,且第一母扣槽512相对第二子扣条516更靠近双层膜的开口端511;第二子扣条516卡入第二母扣槽515中,由此可以加工具有双开扣的响骨袋,使得第一道密封扣为具有竹节槽的密封扣,第二道密封扣为卡入式密封扣,从而在刚开始打开响骨袋时具有撕裂的响声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愉悦感,且可以防止瞬间全部打开后引起的物品掉落。

优选地,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撑开辊4的前端处还设置有第二环形槽42,第二环形槽42相对第一环形槽41更靠近撑开辊4的前端;第二母扣槽515及第二子扣条516卡均位于第二环形槽42内。由此,适应加工双开扣响骨袋加工过程中的袋料的导向,防止偏离后引起的正棱柱体压辊压不住第一子扣条。

优选地,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撑开辊4的末端通过滑块43可活动式固定于机架1上,滑块43可在横轴11上横向滑动从而带动撑开辊4横向移动。由此,可以依据袋料的大小、宽度以及第一子扣条513等的位置来调节撑开辊4伸入到袋料内长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棱柱体压辊6以及撑开辊4,可以一次性快速加工响骨袋的第一子扣条513上的竹节槽514,从而提高了响骨袋的加工效率,并且正棱柱体压辊6及撑开辊4可以方便组装拆卸,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加工不同类型的包装袋,即在加工正常包装袋时,可以将撑开辊或者正棱柱体压辊6拆卸或者活动到其他地方,从而使得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的损耗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