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及成品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01278阅读:来源:国知局
2向内前进,使其承接槽521共同到达该中间成品100的外侧等待,并由承接槽521的顶部尖端抵到尚未成型的外覆缘43的起始点位置处,及由承接槽521的底部尖端抵住该倒钩槽44 ;然后即启动该外接动力542,推动该成型模54前进去抵到该中间成品400预备成型出外覆缘43处的表面,并继续前进使该中间成品400的表面受到该成型缘541的挤压而变形出一外覆缘43的轮廓,并即进入该承接槽521内停留,此时更进一步可由一外在动力使该内模53及成型模54共同与该外模50、滑块52及中间成品400间产生相对转动运动,亦即可令该内模53及成型模54共同转动,而该外模50、滑块52及中间成品400则停止不动;或令该外模50、滑块52及中间成品400共同转动,而该内模53及成型模54则停止不动,由该成型模54的成型缘541在该中间成品400的内表面上挤压成形出一外覆缘43,并即进入该承接槽521内停留,此即如图9所示。最后,启动该外接动力542带动该成型模54后退回位,同时令该等滑块52向外退开,则夕卜模50及内模53即可朝闭模的反方向开模,使如图10所示,产生出一完整的模塑杯盖50。
[0054]本发明的模塑杯盖50在使用上,具有可与纸杯杯口紧密盖合的优异功效,完全可以满足内装热液不渗漏的需求性。而本发明的所以能够具有此等优异功效,是因该外覆缘43乃由挤压加工而自内向外形成,因此静置后,该外覆缘43会因材料塑性作用而产生些微的自然向内退缩现象(反挤压方向),使得外覆缘43相形缩小,此即如图11所示的状态,因其退缩度颇为微小,故外观上是看不出来。除该外覆缘43会有自然向内退缩现象外,本发明模塑杯盖50中的倒钩槽44,是在经过「吸浆塑形」及「热压整形」二道制造过程,制造出中间成品400时即已存在的结构部位,所以其结构及位置已稳定定型。
[0055]因此当模塑杯盖40被使用来盖合于纸杯杯体20的杯口上时,纵使面临施力使该外覆缘43稍外扩旋即还原的强制性越过杯体20的受覆环21,及面临杯体20内装热液会推动该外覆缘43外扩双重作用,但由于该外覆缘43自然内缩的量恰即抵销受力及受热推动的量,加上该倒钩槽44结构及位置稳定,使得该模塑杯盖40盖合于纸杯杯体20的杯口上后,该模塑杯盖40的外覆缘43可以对纸杯杯体20的受覆环21达致确实紧密包覆住的程度,完全免除饮料渗漏,甚或突然松脱的可能性,得以满足模塑杯盖40对纸杯杯体20的杯口紧密盖合的需求性。
[0056]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的主要诉求在于申请一种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及成品,主要是针对由植物纤维为材料,采「吸浆塑形」及「热压整形」二道制造技术后产生的模塑杯盖中间成品,进一步在该「中间成品」周缘上更加工成型出一圈自内向外突出的外覆缘的制造方法,以及经该制造方法制成的模塑杯盖成品。经查本发明所揭示制造出模塑杯盖上外覆缘的制造方法,不曾公开,更不曾有人实行过;而所制造出的模塑杯盖成品,因外覆缘部位可以对纸杯杯体的受覆环达致确实紧密包覆住的程度,所以防止渗漏及防止松脱的功效,比起同类产品,效果较佳。
【主权项】
1.一种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针对由植物纤维为材料,采「吸浆塑形」及「热压整形」二道制造技术后产生的模塑杯盖的中间成品,对该中间成品进行如下步骤: (1)、由一外模盖合该中间成品,该外模与该中间成品的侧面轮廓相搭配,该外模上于对应该中间成品预备成型出外覆缘的处容设有一组可前进成环状体的滑块,该滑块的内缘具有一对应于预备成型的外覆缘轮廓的承接槽,令该滑块前进,使该承接槽到达该中间成品预备成型出外覆缘处的外侧表面; (2)、由一内模容设入该中间成品内部,该内模与该中间成品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中间容设一可横向移动的成型模,该成型模的前端设为与预备成型的外覆缘轮廓对应的成型缘,后端设有可带动该成型模进退移动的外接动力,令该外接动力推动该成型模前进去抵到该中间成品预备成型出外覆缘处的内侧表面; (3)、该外接动力推动该成型模继续前进,使该中间成品的表面受到该成型缘的挤压而变形出一外覆缘的轮廓,并进入该承接槽内停留; (4)、该内模及成型模共同与该外模、滑块及中间成品间产生相对转动运动,以由该成型模的成型缘在该中间成品的内表面上挤压成形出一外覆缘,并进入该承接槽内停留; (5)、该外接动力带动该成型模后退回位,同时该滑块向外退开,以及该外模及内模开模,产生出一模塑杯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塑杯盖的中间成品具有一顶环部位,外侧由一圆弧外缘处渐降并外扩为一周环部位,至一圆弧内缘后向外延伸,到达一属于尚未成型的外覆缘的起始点位置处向下直切成型出一倒钩槽,再向外偏出为一掀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滑块前进,使该承接槽到达该中间成品预备成型出外覆缘处的外侧表面时,该承接槽的顶部抵到尚未成型的外覆缘的起始点位置处,该承接槽的底部抵住该倒钩槽。4.一种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产生的模塑杯盖成品,其特征在于:是针对由植物纤维为材料,采「吸浆塑形」及「热压整形」二道制造技术后产生的模塑杯盖的中间成品,对该中间成品进行如下步骤: (1)、由一外模盖合该中间成品,该外模与该中间成品的侧面轮廓相搭配,该外模上于对应该中间成品预备成型出外覆缘的处容设有一组可前进成环状体的滑块,该滑块的内缘具有一对应于预备成型的外覆缘轮廓的承接槽,令该滑块前进,使该承接槽到达该中间成品预备成型出外覆缘处的外侧表面; (2)、由一内模容设入该中间成品内部,该内模与该中间成品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中间容设一可横向移动的成型模,该成型模的前端设为与预备成型的外覆缘轮廓对应的成型缘,后端设有可带动该成型模进退移动的外接动力,令该外接动力推动该成型模前进去抵到该中间成品预备成型出外覆缘处的内侧表面; (3)、该外接动力推动该成型模继续前进,使该中间成品的表面受到该成型缘的挤压而变形出一外覆缘的轮廓,并进入该承接槽内停留; (4)、该内模及成型模共同与该外模、滑块及中间成品间产生相对转动运动,以由该成型模的成型缘在该中间成品的内表面上挤压成形出一外覆缘,并进入该承接槽内停留; (5)、该外接动力带动该成型模后退回位,同时该滑块向外退开,以及该外模及内模开模,产生出一模塑杯盖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产生的模塑杯盖成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塑杯盖的中间成品具有一顶环部位,外侧由一圆弧外缘处渐降并外扩为一周环部位,至一圆弧内缘后向外延伸,到达一属于尚未成型的外覆缘的起始点位置处向下直切成型出一倒钩槽,再向外偏出为一掀壁。6.根据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产生的模塑杯盖成品,其特征在于:当该滑块前进,使该承接槽到达该中间成品预备成型出外覆缘处的外侧表面时,该承接槽的顶部抵到尚未成型的外覆缘的起始点位置处,该承接槽的底部抵住该倒钩槽。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模塑杯盖外覆缘制造方法及成品,主要是针对由植物纤维为材料,采「吸浆塑形」及「热压整形」二道制造技术后产生的模塑杯盖中间成品,进一步在该「中间成品」周缘上更加工成型出一圈自内向外突出的外覆缘的制造方法,以及经该制造方法制成的模塑杯盖成品。
【IPC分类】D21J3/10, A47G19/22
【公开号】CN105019315
【申请号】CN201410151021
【发明人】赖宗伸, 陈建锋
【申请人】赖宗伸, 陈建锋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