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248426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在主扫描方向移动的移动滑架和在副扫描方向移动的 记录媒体,在发生记录媒体输送故障即卡纸时,移动滑架在退避动作上具有 特征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方法、以及解消输送故障的 控制程序和存放该程序的信息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一定的图像信息,用控制手段控制移动滑架在 主扫描方向移动,同时进行喷墨操作,用以在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的记录媒体 上进行图像形成。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发生记录媒体阻塞即纸张阻塞,也就是所谓卡纸的 输送故障时,如果移动滑架继续保持移动操作,则会使移动滑架以及其周围 元件负载过大。
以前有各种技术方案,建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引导执行卡纸处理的功 能,在发生输纸故障时,通知用户输纸故障的发生以及提供去除输送故障纸 张的方法。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卡纸去除方法有赖于用户的判断和操作,按照 这样的方法,如果用户在去除纸张时勉强推动移动滑架,或不推动移动滑架 而强行拉扯纸张,则会碰触到编码器等机械元件,成为比如编码器污染或机 械损伤等二次性故障的诱发原因。
为了防止上述二次性故障的发生,需要有不须用户手动的自动卡纸回避 机构。
根据上述思考方法,以往,比如在专利文献JP特开2004-280076号公报 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即首先判断卡纸类型,在确认了卡纸类型后,由计 算机驱动器自动发送解除卡纸指令,自动执行停止记录媒体的输送或排出。
然而,发生卡纸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卡纸发生时的记录媒体状态,有 可能发生无法自动排纸,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结果还是不得不要用户手动去 除。因此迫切需求可以可靠解消卡纸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主扫描方向移 动移动滑架的同时,在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的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当记录媒 体发生输送故障即卡纸时,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简单可靠地去除记录媒体。 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以及适用于该图像形成 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具体如下。
(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 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 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媒体;输送故 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其特 征为,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输送故 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该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 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 障时,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 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 位置。
(2) 根据(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移动滑架的退避方向 与发生输送故障时移动滑架的移动方向相反。
(3) 根据(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移动滑架 根据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按预定次数反复实行退避动作。
(4) 根据(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输送故障解除信号 中设定移动滑架如果在进行退避时未能退避到规定位置,则改变退避动作方 向,使移动滑架朝相反方向移动。
(5) 根据(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中设定移动滑架在退避动作结束后,向用户发送有关发生输送故障的信息。
(6) 根据(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输送故障解除信号 中设定当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结束后,通过输送装置排出记录媒体。
(7) 根据(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将记录媒体的排出速 度被设为低于该记录媒体在图像形成时的输送速度。
(8) 根据(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输送装置在不带电的 状态下排出记录媒体。
(9) 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
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其中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控制 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 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输送装置 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为包括以下工序,根据输 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 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将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 置;当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图像处理控 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以及,根据该输 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10) —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向该图像形成装置输出 图像信息的外部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 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 行图像形成,其中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 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媒体;输 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 其特征为,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输 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 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 故障时,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 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
位置。
(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解除输送故障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 序适用于以下图像形成装置,即,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 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 形成,其中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 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媒体;输送故障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上述计 算机程序在发生输送故障时,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记录媒体的 状态信息,判断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有 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 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 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 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存放(11)所述的用于解除输送故障的计 算机程序的信息记录媒体。
上述本发明,可以在发生输纸故障时,通过判断输纸故障的类型,并按 照判断结果而发出的输纸故障解除信号,将移动滑架退避到规定位置,确保 故障纸张得以去除,避免用户误操作导致发生二次性故障。


图l是简略显示喷墨型纪录装置的上视图。 图2是简略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喷墨型打印机纪录装置控制部即图像处理控制装置的模块图。
图4A是简略显示主扫描动作和副扫描动作的序列图。
图4B是简略显示使移动滑架在主扫描方向进行动作的装置要部的正视
图4C是简略显示记录媒体副扫描方向上动作的要部上视图。 图5A是简略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5B是简略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要部的上视图。
图6显示正常动作即未发生卡纸时移动滑架的移动速度与马达输出之间 的关系。
图7显示发生卡纸时移动滑架的移动速度与马达输出之间的关系。 图8A是概略显示了移动滑架退避时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8B是与图8A对应的上视图。 图9是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在输送记录媒体时发生卡纸时的装置要部概略正视图。 图1 l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图像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采用静电吸引型记录媒体输送部的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概略结 构图。
图13A简略显示单层结构的输送带截面图。
图13B简略显示双层结构的输送带截面图。
图14A是输送带上视图。
图14B是输送带侧视图。
图15A显示单层结构输送带的带电状态。
图15A显示双层结构输送带的带电状态。
图16是显示在对充电辊施加AC偏位电压后记录媒体输送动作顺序的流 程图。
图17是显示在开始输送记录媒体之前对充电辊施加AC偏位电压情况下 的流程图。
图18是显示在记录媒体停止输送期间停止对充电辊施加AC偏位电压情 况下的流程图。
图19显示输送带的驱动量即改行量与充电间隔之间的关系。
图20显示输送带的驱动量即改行量与充电间隔之间的另一关系。
图21A简略显示了输送带14的正视图。
图21B简略显示了输送带要部的放大图。
图22 A显示了读取传感器的设置例。
图22B显示了读取传感器的另 一设置例。
图23简略显示了透射型读取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4简略显示了反射型读取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5显示驱动系统的模块图。
图26是驱动辊周围结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27A是用于检测驱动辊转动量的读取传感器的概略示意图。 图27B是图27A读取传感器的栅尺的放大图。 图28A是简略显示夹紧辊的斜视图。 图28B是简略显示用同步带作为输送带的斜视图。 图29A是简略显示行式喷墨型打印机的斜视图。 图29B是简略显示行式喷嘴列的正视图。 图30是简略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作为一例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l是概略显示喷墨型纪录装置的上 视图,图2概略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的正视图。
图l所示喷墨型记录装置包括对来自外部装置的图像信息,比如来自用 于图像下载等计算机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并具有根 据该图像处理控制单元进行图像形成的功能。
具体为根据来自图像处理控制单元的信号,将具有喷墨用喷嘴的移动滑 架100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同时把记录媒体108沿副扫描方向输送,用以形成图像。
移动滑架100由架设于未图示左右侧板上的导杆104支承,通过主扫描马 达105驱动,经由张架于驱动滑轮106和从动滑轮107之间的同步带102中介, 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扫描。
移动滑架100上设有记录头,该记录头由喷射各色液滴的喷射头,比如 喷射黄色(Y)、青色(C)、洋红色(M)、黑色(K)的四个喷射头形成,多个喷嘴 形成的喷嘴列沿垂直于主扫描方向即副扫描方向排列。
液滴喷射头也可设置为独立于移动滑架,还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具有多 列用于喷射各色记录液滴的喷嘴列的喷射头。
关于颜色种类以及排列顺序没有特殊限定。
液滴喷射头可使用公知技术,比如具备产生液滴喷射压力的压力发生装
置的喷射头,压力发生装置可以是使用压电元件的压电执行器、使用热阻 抗等的热电转换元件并利用液体模沸腾引起相变态的热执行器、利用温度变
化引起金属相组织发生变化的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以及利用静电力的静电 执行器等。
在移动滑架100中沿着主扫描方向设置具有狭缝的编码器栅尺103。
另外,在移动滑架100中还设有用于检测编码器栅尺103狭缝的未图示编
码传感器。这些构成了用于检测移动滑架ioo主扫描方向位置的线性编码器。
喷墨型记录装置具有输送图像形成用的记录媒体108的功能,具体为将 受到静电吸引的记录媒体108输送到面向记录头的位置。
用于输送记录媒体108的输送带101使用环状带,巻挂于输送辊109和张 力棍110之间,沿带输送方向即图中副扫描方向转动,在转动同时经充电棍 113充电而带电。
输送带101可使用单层结构,也可使用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使用单层结构时,因接触记录媒体108或充电辊113,整个层都由绝缘材 料构成。
多层结构时,与记录媒体108或充电棍113接触的层为绝缘层,而不与记 录媒体108或充电棍113接触的层则优选为导电层。
下面,利用图3所示模块图对上述喷墨型纪录装置中管理图像形成处理 的图像处理控制单元l进行说明。
图像处理控制单元l根据来自外部的图像信息,发送规定控制信号,负 责装置整体的驱动操作。
具体包括与记录媒体输送动作以及记录头移动动作有关的CPU、用于 存放该CPU的执行程序以及其他固定数据的ROM、用于暂时存放图像信息的 RAM、用于在装置电源断开期间保存数据的可改写不挥发性存储器NVRAM、以 及,用于进行各种图像信息处理或改变顺序等图像处理,或对控制其他装置 整体的输出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的ASIC。
另外,图像处理控制单元1还包括用于与主机之间收发信号的I/F;记录 头控制部,用于生成驱动记录头的驱动波形,同时将用于选择驱动记录头压
力发生装置的图像数据以及伴随该图象数据的各种数据输出到记录头驱动 器;用于驱动主扫描马达的主扫描马达驱动器;用于驱动副扫描马达的副扫 描马达驱动器;对充电棍提供AC偏位电压的AC偏位电压供给部;1/0,用于 输入来自线性编码器(linear encoder)、旋转编码器(wheel encoder)的检 测脉冲以及来自其它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等等。
此外,图像处理控制单元l连接操作显示面板,该操作显示面板用于输 入图像形成装置所需要的信息,并具有帮助用户进行操作的规定显示功能。
该图像处理控制单元l中,经由线路或网络在I/F接收图像数据,该图
像数据是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图像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数 码照相机等摄影装置等通过主机打印机驱动器而得的数据。
而后,CPU读出并解析置于所述I/F中信号接收缓冲区内的打印用图像数
据,进而在ASIC中进行必要的图像处理以及改变数据排列顺序处理等之后,
送往记录头控制部,记录头控制部按规定时机将图像数据以及驱动波形输往
记录头驱动器中。
此外,有关图像输出用的点图案的生成,比如既可在ROM中保存字体数 据后进行,也可在主机打印驱动器中将图像数据展开为位图数据后再转送到 喷墨型记录装置中。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打印驱动器中实行点图案的生成。
所述记录头控制部中的驱动波形生成部由D/A变换器,用于对存放于ROM 中的由CPU读出的驱动脉冲波形数据进行D/A变换;以及增幅器等构成,向记 录头驱动器输出由一个驱动脉冲或多个驱动脉冲形成的驱动波形。
记录头驱动器根据以串行方式输入的相当于一行记录头份量的图像数 据即点图案数据,对记录头压力发生装置选择性地施加驱动脉冲,该驱动脉 冲构成来自记录头控制部驱动波形生成部的驱动波形,用以驱动记录头。
另外,记录头驱动器还包括,比如,移位寄存器,用于输入时钟信号以 及图像数据的串行数据;锁存器电路,用锁存信号锁存位移寄存器的寄存值; 电平转换电路,即电平转换器,用于对锁定电路输出值进行电平转换;以及 模拟开关阵列,即开关单元,其接通/断开受该电平转换电路的控制,等等。 通过控制模拟开关阵列的接通/断开,选择性地对记录头压力发生装置施加 包含于驱动波形中的所需要的驱动脉冲。
下面参考图4说明喷墨型记录装置中有关主扫描方向的动作和副扫描方 向的动作。
图4A是简单显示主扫描动作和副扫描动作的序列图。 图4B是简单显示将移动滑架在主扫描方向进行动作的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4C是简单显示在副扫描方向上动作的记录媒体要部上视图。 首先,在输送带101停止转动的状态下,移动滑架100沿主扫描方向往返 动作,在打印区域中进行打印。打印区域中的打印结束后,移动滑架100开 始减速,输送带101输送记录媒体108。输送结束后,移动滑架100沿主扫描 方向往返动作,在打印区域中打印。通过反复操作上述打印以及输送,便可 形成所要的图像。
其次,参考图5说明在发生输纸故障时的状况。以下,将输纸故障简称 为卡纸。
图5A是简单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5B是要部的上视图。
当将记录媒体108朝Df方向输送,或者移动滑架100朝Dc方向扫描时,如 果发生输送故障,则记录媒体108会发生比如弯折等异常,造成移动滑架与 记录媒体冲突而发生卡纸。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移动滑架在扫描时的移动速度与马达输出值之间的 关系,用以考证上述卡纸的发生。
图6显示正常动作即未发生卡纸时,移动滑架的移动速度与马达输出值 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图像形成时,移动滑架100首先以规定速度为目标加速, 在达到目标速度后等速移动,继而减速停止。
在图6所示等速移动区域中,移动滑架100的位置变化不会引起马达负载 发生大的变动,因此主扫描马达105的输出值基本保持不变。
但是,在上述等速移动中,如果移动滑架100与记录媒体108发生冲突造 成卡纸,则如图7所示,会因冲突使移动速度下降,主扫描马达105的输出值 增加。卡纸检测装置检测到该马达输出值的变化后,发送信号促使进行卡纸 解除操作。
具体为,在检测到发生卡纸时,首先根据有关记录媒体状态的信息,判 断属于多种卡纸故障类型中哪一种类型。
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在收到有关卡纸信息并确认了卡纸类型后,发送解除 卡纸的卡纸解除信号。
本发明根据卡纸解除信号,驱动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 规定位置。
图8简单显示了移动滑架退避时的示意图。图8A为正视图,图8B为上视图。
当检测到发生卡纸时,根据卡纸解除信号,使移动滑架朝与卡纸发生时
的移动方向Dc相反方向-Dc退避。
然而,根据卡纸状态的不同,有时会发生移动滑架无法顺利地朝图中-Dc 方向移动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情况,优选在卡纸解除信号中设定移动滑架100按照预定次 数反复进行退避动作。
如图8A和8B所示,移动滑架100退避到离开记录媒体108的位置,比如退 避到导杆端部,这样就有容易去除处于卡纸状态的记录媒体108。
优选通过输送带输送来去除卡纸。
另一方面,如果移动滑架未能充分退避到能够去除记录媒体108的位置, 则优选在卡纸解除信号中设定改变移动滑架退避方向,使移动滑架100向相 反的Dc方向移动。
移动滑架100如果在相反方向上处于离开记录媒体108的位置,比如移动 到导杆端部,同样可以去除记录媒体108。
优选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显示装置,用于在按照上述卡纸解除 信号结束移动滑架退避动作后,向用户显示有关卡纸发生的信息。根据该显 示信息,用户采取措施去除发生输送故障的记录媒体。
此外,优选在上述卡纸解除信号中包含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结束后由输送 装置执行排除记录媒体的指示。自动排除记录媒体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可减 轻操作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记录媒体作低速排除动作,其速度较通常打印动作
时的输送速度慢。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简单去除记录媒体108,确保防止用户强行移动移 动滑架造成零件破损。
下面用图9所示流程图说明移动滑架100离开记录媒体108的退避操作。
如上所述,当发生卡纸,移动滑架IOO退避时,有时会发生移动滑架IOO 因受记录媒体108阻碍而不能退避的情况。对此,可在卡纸解除信号中设定 再次试行退避动作。
也就是说,当检测到发生卡纸时,根据卡纸解除信号,将移动滑架试着 朝上述图8所示-Dc方向移动(SlOl),并判断是否到达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 A(S102)。在此,规定位置A是指移动滑架100离开记录媒体108的位置,具体 可设在套记录头盖的位置或导杆端部。下述的规定位置B也与此相同。
确认移动滑架100到达规定位置后,结束移动滑架的移动动作。而如果 没有到达规定位置,则以设定次数为限反复试行。在试行时,并不仅仅是重 复图8中-Dc方向的操作,也可以先将移动滑架向Dc方向移动,而后利用惯性 使移动滑架朝-Dc方向移动。
艮P,当移动滑架朝-Dc方向移动但没能到达规定位置A的时候(S102),将 移动滑架朝反方向即Dc方向移动(S103),并判断是否到达规定位置B(S104)。 此时,规定位置B是指位于与上述规定位置A相反方向并离开记录媒体108的 位置,比如支承移动滑架100的导杆端部。如果移动滑架100没有能够移动到 达规定位置B,则再试行朝-Dc方向移动(S105),并判断是否到达规定位置 A(S106)。
上述一系列操作以预定次数为限度,反复执行到移动滑架100到达规定 位置A或B为止(S107)。
另外,S104的操作中,在判断移动滑架是否到达Dc方向的规定位置B时, 如果移动滑架100受到记录媒体108的轻度阻碍,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移 动滑架100移动到规定位置,以此去除输送故障的记录媒体。
还有在先使移动滑架100朝Dc方向移动,而后利用其惯性使移动滑架朝 相反的-Dc方向移动的操作中,如果将S103和S105作为一对配套操作,则可 省略S104的判断操作。上述中,包括反复动作在内的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结束后,经由规定的显 示装置向用户发送有关卡纸发生信息。这样可以防止在移动滑架退避动作完 毕之前发生用户造成的误动作。
下面对因记录媒体规格不同而发生的卡纸进行说明。 图10简单显示本实施例中在输送记录媒体时发生卡纸时的上视图。 如图10所示,在输送带101朝Df方向输送记录媒体108时,测定记录媒体
的前端与后端通过传感器200的输送量,用以计算记录媒体108的大小规格。 当实际上的记录媒体大小不同于设定规格时,由卡纸检测装置将其作为 卡纸来进行检测。
另外还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电源接通时取得传感器200的信息,在 检测到记录媒体108时,将其视为卡纸进行检测。
这样的卡纸与上述实施例中因输送故障而引起记录媒体弯折的卡纸不 同,只不过是因与设定的记录媒体规格不同而被检测到的卡纸。此时,记录 媒体108中发生弯折的可能性非常小,可以在卡纸发生后立刻排纸。
另一方面,在发生已经说明了的如同图5所示的记录媒体108阻碍的那种 卡纸时,如果立即实行排除卡纸动作,可能会对装置元件施加过大的负载, 需要在此之前进行移动滑架移动操作。
另外,如果因没有正确设置记录媒体而不能获得供纸时,也会将此视为 卡纸而被检测到。即所谓不供纸卡纸的情况。因不存在记录媒体所以不必进 行排纸操作。
对于这样的卡纸,设定卡纸解除信号立即通知用户发生卡纸。 在上述说明中,检测到的卡纸有多种类型,既有可以立刻去除的卡纸也
有不能立刻去除的卡纸。本发明根据卡纸类型设定卡纸解除信号,用以自动
进行适当的卡纸解除操作。
在排除卡纸动作时,优选在此之前去除输送带101所带的电荷。 去除电荷可使得即使在记录媒体108与机械元件处于接触状态下进行排
纸动作,也能够确保输送带101与记录媒体108之间的滑动状态,避免对机械
元件施加负载。
关于排除卡纸,可按照预先编入于卡纸接触信号中的指令自动驱动输送
带来实行,也可以由用户通过操作按钮或开闭框盖等规定的手动造作来实 行。
但是,为了防止发生因解除卡纸而对元件过度施加负载,优选对发生一 次卡纸用户可进行的排除卡纸操作次数作出限定。
以上例举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喷墨型记录装置为具备在记录媒体上形成 图像功能的装置,本发明还可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与向该图像形成装置发 送预定图像信息的输入装置所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
以下,参考图ll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
该图像形成方法由以下工序构成即,卡纸检测装置根据有关输出的记 录媒体状态的信息判断卡纸类型的工序;将有关该卡纸的信息送往图像形成 装置的控制机构即图像处理控制单元的工序;当该图像处理控制单元接到的 有关卡纸信息显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卡纸时,发送解除该类卡纸的卡纸解除 信号的工序;以及按照卡纸解除信号,使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 分上的规定位置的工序。
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当图像形成装置中开始打印动作时,主扫描方向的移动滑架和副 扫描方向的记录媒体交错动作进行图像形成。
如果不发生卡纸,则判断为打印完毕(S2)时,动作结束。
如果在打印中发生卡纸(Sl),则进行卡纸类型判断。
卡纸类型有以下三种, ' (一) 不能自动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但可移动移动滑架,
(二) 可自动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
(三) 既不能自动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也不能保证能动移动滑架 够移。
上述(一)相当于没有必要实行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的不供纸卡纸。上 述(二)相当于因记录媒体大小规格不同于设定的大小规格时发生的卡纸。 上述(三)相当于移动滑架于记录媒体冲突,记录媒体上出现弯折时发生的 卡纸。
上述(一)至(三)的卡纸可以通过已经说明了的图8所示的设于输送
通道中的传感器信息,或图7所示的主扫描马达105控制输出值大小等数据进 行判断。
严格地说,采用如图7所示根据主扫描马达105的输出值大小来判断卡纸
发生的方法时,在发生编码器栅尺103污染等引起输入到PID控制演算部中的
信号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会判断为发生这种类型的卡纸。此时,实际上并 未发生卡纸,所以可以自动排除记录媒体。然而,如果设定图像形成装置使 得可以正确辨别是发生卡纸还是编码器信号异常,则会延迟操作,在实际应 用中并不希望这样的设定,因此,优选一并作出不能自动排除的判断,实行 规定卡纸解除处理。
在卡纸类型判断工序(S3)中,当判断卡纸类型为上述(一)时,由于可 以使移动滑架移动,所以将移动滑架100退避到规定位置(S4),指示用户去 除卡纸的记录媒体(S5),当用户去除了卡纸的记录媒体(S6)后,确认卡纸的 媒体是否已被去除(S7)。
此时,通过转动经由输送辊109中一个以上的齿轮中介而结合的可转动 的圆盘进行输送动作,可简单地去除卡纸的记录媒体。
如果卡纸的记录媒体没有被去除,则再次指示用户去除卡纸的记录媒体 (S7至S5)。
在卡纸类型判断工序(S3)中,当判断卡纸类型为上述(二)时,由于可 以使移动滑架移动,所以将移动滑架100退避到规定位置(S8),进行排除卡 纸的记录媒体的动作(S9),而后判断卡纸的媒体是否已被去除(S10)。如 果已被排除则结束动作,而如果未被排除,则指示用户去除卡纸的记录媒体 (S10至S5)。
关于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既可根据预先编入卡纸解除信号中的指令, 驱动输送带进行自动排除,也可经用户的按钮操作或开闭壁盖等规定手动操 作来实施。
关于S9和S10的处理已在图10中作了说明。
在卡纸类型判断工序(S3)中,当判断卡纸类型为上述(三)时,因不能 够保证移动滑架可以移动,所以将移动滑架100朝相反于卡纸发生时的移动 方向退避(S11)。
此后,如果完成排除则结束动作,而未能排除时则再次指示用户去除卡 纸的记录媒体(S11至S5)。
关于S11的处理已在图8和图9中作了说明。
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通过控制程序得以实现,该控制程序控制向图 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发送驱动信号。
采用的控制程序具备以下指令系统,即在发生卡纸时,卡纸检测装置将 有关所述记录媒体状态的信息,即判断所述卡纸是多种卡纸类型中的哪一种 类型的判断信息送往所述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如果收到的上述信息表示某一 卡纸发生时,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发送卡纸解除信号,根据该卡纸解除信号, 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上规定位置。
该控制程序既可以预先编入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从存放该控制 程序的信息存储媒体读取后实行。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中的记录 媒体输送部。
输送部可以使用输送带,输送带既可是环状带,也可是在端部结合的带。 .为了让记录媒体紧贴输送带,可以对带付与静电,用于吸引记录媒体, 也可用规定的按压辊按压记录媒体。
图12是采用静电吸引型记录媒体输送部的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1概略结构图。
该输送部包括可作转动的输送带14,巻挂于驱动辊12和从动辊13上;
压辊15,用于防止驱动辊12于输送带14之间打滑,利用弹簧等弹性部件的弹 力按压输送带14与驱动辊12的接触部分;输送导体16,设置在驱动辊12与从 动辊13之间位于记录头3的一侧;带充电辊19,设于驱动辊12的对面,在驱 动辊12转动方向上相比记录媒体17与输送带14的接触位置更上流的位置与 输送带14接触,其中,堆积于供纸盒5中的记录媒体17在分离部18分离并被 送往巻挂于驱动辊12上的输送带14。驱动辊12接地。
输送带14既可采用其截面为如图13A所示的单层结构,也可釆用如图13B 所示的双层结构。其中,与记录媒体17或带充电辊19接触的面由绝缘层20构 成,而双层结构时,不与记录媒体17或带充电辊19接触的面可以采用导电层21。
绝缘层20使用不含有导电控制成份的材料,比如PET、 PEI、 PVDF、 PC、 ETFE、 PTFE等树脂或弹性体高分子材料,其体积电阻率为1012Qcra以上、优 选10"Qcm以上。
导电层21由体积电阻率为105 107Qcm的含碳树脂或含碳弹性体高分子 材料形成。
输送带14如图14A的上视图和如图14B的侧视图所示,其宽度小于记录媒 体的宽度,巻绕于驱动辊12和从动辊13的大致中间部分。
输送导体16设于输送带14宽度方向的两侧,另外沿记录媒体17输送方向 交错设置多个肋22和漕23。
如图13所示,带充电辊19与AC偏位电压供给部24相连接,AC偏位电压供 给部可带有比如2 3kV的AC偏位电压。
如果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l中发生图像输出指令,则
未图示驱动马达驱动记录媒体输送装置8的驱动辊12,使输送带14作逆时针 转动,同时AC偏位电压供给部24对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位电压。
如图13所示,经该带充电辊19上所施加的AC偏位电压,输送带14的绝缘 层20在输送带14的移动方向上交错带正负电荷。该带有正负电荷的输送带14 的绝缘层20因其体积电阻率为10 cm以上并优选l(y5Qcm以上,所以可以阻 止绝缘层20所带正负电荷在其边界移动,使得绝缘层20能够交错并稳定地带 有正负电荷。
如图15所示,在分离部18被分离后的记录媒体17被送到与该输送带14接 触时,输送带14的绝缘层20所带的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的微小电场25对记录 媒体17施加静电力,通过该静电力的作用,输送带14吸住记录媒体17的中间 部分。
这样,为了让输送带14吸住记录媒体17,在驱动辊12转动方向上流并位 于纪录媒体17与输送带14接触位置的附近,设置对输送带14付与正负电荷的 带充电棍19,由于带充电辊19向输送带14提供正负电荷,因此记录媒体17在 与输送带14接触的位置能够可靠地产生微小电场25,使得记录媒体17被稳定 地吸附在输送带14上。
受输送带14吸附的记录媒体17跟随输送带14转动,在受按压辊15按压的 同时被送往打印部7。
当记录媒体17的图像形成区域前端到达记录头3的正下方时,停止转动 驱动辊12,使得输送带14停止转动。此时,在停止输送记录媒体17的状态下, 移动滑架使记录头3沿主扫描方向作往复移动并喷射墨滴,在记录媒体17上 形成图像。
当记录媒体17的图像形成区域前端结束图像形成后,重新驱动驱动辊 12,使输送带14转动并输送记录媒体17,当下一个图像形成区域到达记录头 3的正下方时,停止转动驱动辊12,使输送带14停止输送,在记录媒体17上 再次进行图像形成。
这样,该输送带14反复进行输送及停止记录媒体17,在记录媒体17上形 成图像。
如上所述,在反复进行输送及停止记录媒体17的用以形成图像时,微小 电场25的静电力吸引记录媒体17,使其固定在输送带14上,同时由按压辊15 以一定的作用力,将静电吸附在输送带14上的记录媒体17紧贴在输送带14 上,这样可以更加可靠地把记录媒体17输送到记录头3的位置。
另外,对驱动辊12上的输送带14施加一定的作用力按压,用以增大输送 带14与驱动辊1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驱动辊12与输送带14之间发生打滑,这 样可以良好的精度来输送及停止记录媒体l 7 。
进而,如图15A、 15B所示,使输送带14以一定间隔,比如4mm的间隔交 错带电的正负电荷间歇产生微小电场25,该微小电场25产生的静电力使得记 录媒体17吸附在输送带14上,这样可以解消静电力对记录头3喷射的墨滴产 生影响,使得墨滴能够喷射到预定的喷射位置,在记录媒体17上形成没有位 置偏离的高质量图像。
当记录头3在该记录媒体17上喷射墨滴形成图像时,记录媒体17吸入墨 滴而延伸,发生起皱。如图14B所示,该产生延伸的记录媒体17的高度因输 送导体16的肋22得以维持,而在肋22以外的区域则向漕23下垂,这样便抑止 了由墨滴吸入造成记录媒体17整体上浮。
这样不但防止了因起皱的影响而使得墨滴在记录媒体17上的喷射位置
发生偏离,还避免了记录媒体17与记录头3接触,污染记录头3的喷嘴和记录 媒体17,可以稳定地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记录媒体17结束了上述图像形成后,随着输送带14移动被送往记录头3 的下流。当驱动辊12驱动改变输送带14的走纸方向时,该记录媒体17出于其 自身的刚性离开输送带14,被引导至排出部。
记录媒体17离开输送带14时,由于记录媒体17是通过输送带14上以一定 间隔交错带电的正负电荷间歇形成的微小电场25而产生的静电力而吸附在 输送带14上的,因此,不需要复杂的纪录纸分离机构,便可简单地将记录媒 体从输送带14上分离。
而且,被排出的记录媒体14上仅仅施加了间歇发生的微小电场25,因此 可以防止在被排出的记录媒体l 7上残留静电荷。
进而,当输送带14是由绝缘层20和导电层21所形成的双层结构时,在输 送带14从记录头3移动到从动辊13的位置的期间,绝缘层20所带的正负电荷 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放电,因此,可以简单地把记录媒体17从输送带14上分 离。
在上述例举中,出于让记录头3通过移动滑架在扫描方向作来回移动喷 射墨滴,在记录媒体17上形成图像,而在停止输送带14期间,也对带充电辊 19施加AC偏压电压。但不必受此限制,也可在停止输送带14期间停止对带充 电辊19施加AC偏压电压。
如果在停止输送带14期间停止向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压电压,可以以此 去除输送带14在与带充电辊19接触部分的电荷,防止在不期望的方向上发生 带电,并在之后转动输送带14时稳定地吸引记录媒体17。
另外,虽然带电时通过输送带14的电流十分微小,但对一部分输送带14 持续施加电荷会造成输送带14发热,诱发形成微孔,进而有可能发展到漏电, 因此,上述在停止输送带14期间停止向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压电压还可以防 止输送带14发生损伤。
另外,上述采用以绝缘材料形成按压辊15,并且,当喷墨型打印机l收 到图像输出指令后提供记录媒体17时,对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压电压为例进 行了说明。但不必受此限制,也可以在喷墨型打印机l收到图像输出指令时,
持续转动输送带14,同时对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位电压,用以对输送带14施 加正负电荷,使输送带整体在持有正负电荷的状态下,停止施加于带充电辊
19上的AC偏位电压,而后提供记录媒体17。
这样,通过对输送带14在连续转动同时付与正负电荷,能够稳定地对输 送带14付与正负电荷。
另夕卜,还可以在持续转动带的同时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在充电棍带电 后输送记录媒体,还可以在输送记录媒体之前对充电棍施加AC电压使其带 电,进而还可以在停止送纸期间停止向充电辊施加AC电压。上述各种情况的 动作顺序如图16至图18所示。
图16显示了在持续转动输送带的期间在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后输送记 录媒体的流程图。当喷墨型打印机接通电源或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接到打印 指令后,计算与前一次打印相隔的时间,并判断是否需要对充电辊施加AC电 压。如果判断需要,则施加AC电压。在施加AC电压期间,驱动输送带转动一 周以上用以使输送带充分带电。当输送带得到充分的充电后停止施加AC电压 并停止驱动输送带。之后,因停止施加AC电压期间会有放电,因此计算与前 一次打印相隔的时间,并判断是否需要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而后,开始输 送记录媒体进行打印。
图17显示了在开始输送及路媒体之前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情况下的流
程图。在这种情况是在记录媒体前端到达记录位置之前的期间中对充电辊施 加AC电压,而在打印期间则停止施加。
图18显示了在记录媒体停止输送期间停止对充电辊施加AC偏位电压情 况下的流程图。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打印之前外在打印中停止输送记录媒体 的期间也施加AC电压。
在图像形成时出于改行,驱动输送带的驱动量即改行量既可以是充电间 隔的整数倍,也可以不是整数倍,还可以如图19所示,在图像形成时的改行 量不是充电间隔的整数倍,而且, 一行改行量要比带电间隔短的情况下,正 值驱动输送带之际,高压输出由正输出改变为负输出, 一行改行量所需要的 充电间隔未充满便在途中结束改行,此时,未充足的残余充电部分将留到下 一次改行。
记录媒体如果是普通纸、光泽纸、涂层纸、明信片、信封等,充电间隔 为8mm,如果是OHP (投影仪)薄片,则充电间隔为4mm。
像这样在具有一定幅度的充电间隔的途中,即使停止改行,也可形成所 需要的充电间隔。
因稳定地形成了充电间隔,可获得稳定的记录媒体吸引力。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可设定充电间隔,使改行量成为充电间隔的整 数倍,这种情况要比不是整数倍的更加优选。
改行量取决于所要形成的图像的像素密度、记录头喷嘴间隔、以及喷嘴 的使用数量。
通常,在喷墨型打印机的串行式图像形成装置中,有多种像素密度可供 选择。以相对该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所有改行量的公约数l/n (n为整数) 作为充电间隔,则如图20所示,在一行改行量中必定会结束形成充电间隔。
这样,就没有必要进行如图19所示的在极短时间内的充电。极短时间内 的充电即使使高压电源达到规定电位,由于中介充电辊,因此输送带也不可 能达到所需的充电电位。这样,可以避免发生所达到的充电电位低于所需电 位水准的情形,有利于稳定电位水准。
如上所述,在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1中以输送带14吸引并输送记录媒体 17至记录头3的过程中,输送带14间歇地反复进行停止与移动,此时,为了 稳定打印时的改行精度,需要准确控制输送带14的停止位置。
对此,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检测输送带14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量,根据该 检测到的输送速度和输送量对输送带14的输送量进行控制。
比如,在直接检测输送带14的输送速度和输送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下 述部件,艮卩,如图21A的输送带14的正视图和图21B的放大图所示,在输送带 14的一部分表面或者背面上设置二进制编码器栅尺26,该二进制编码器栅尺 的间隔对应于喷墨型打印机l的最大分辨率,而且如图22A所示,在不会影响 输送带14输送记录媒体17的部分,设置透射型或反射型读取传感器27,或者 如图22B所示,在打印部7附近设置具有透射型读取传感器27的编码器28。
图23和图24分别简略显示了透射型读取传感器和反射型读取传感器的 示意图。图23显示检测光发信器127向编码器123发射检测光129,在受光部
128检测到该检测光的反射光。图24显示检测光发信器兼用受光部125向编码 器123发射的检测光123,该检测光123的反射光被检测光发信器兼用受光部 125检测到。
如图25模块图所示,收到驱动指令信号后,来自读取传感器28的脉冲信 号被送往计算处理电路30,该计算处理电路用于计算驱动驱动辊12转动的伺 服马达29的转动速度,在计算处理电路30中算出输送带14的输送速度后,将 该计算所得的输送速度信号送往驱动伺服马达29的伺服马达驱动电路31,用 以控制伺服马达29以等速转动速度来驱动驱动辊12转动。
这样,通过控制驱动驱动辊12转动的伺服马达29的转动速度,使输送带 14所吸引并保持的记录媒体17的输送量精度得到良好的控制。
用于检测该输送带14输送量的编码器的二进制编码器栅尺27设于输送 带14上,其刻度便成为输送精度的单位。
另外,在输送并打印记录媒体17时,输送的改行量以喷墨型打印机l可 能输出的最大分辨率为最小单位量。
例如,设喷墨型打印机l的最大分辨率为1200dpi,则由最大分辨率决定 的输送的最小单位便为25.4ram/ 1200=21. 2 um。此刻,二进制编码器栅尺27 的刻度间隔即控制单位为21.2um/n, n为l以上的整数。比如,当『2时,二 进制编码器栅尺27的刻度间隔即为10.6um。这样,读取该二进制编码器栅 尺27获得脉冲信号用以控制输送带输送量,此时即使有一个脉冲发生偏离, 也不会对记录媒体17上形成的图像造成不利影响,可以稳定地形成高质量的 图像。
另一方面,在间接检测输送带14的输送数度以及输送量的情况下,可使 用旋转编码器检测驱动辊12的转动量,用以计算输送带14的输送速度或输送 量。如图26所示,在驱动输送带14的驱动辊12的转动轴上设置圆板32。在该 圆板上设置图27所示的旋转编码器35。图27A和B分别为旋转编码器35的正视 图和放大图。该旋转编码器35由沿圆板32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排设的栅尺33 和用于读取栅尺33的透射型或反射型读取传感器34形成。
一般,旋转编码器的栅尺刻度间隔P有100LPI、 150LPI、 200LPI、 300LPI 等数种。该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是实际的栅尺脉冲的四倍。比如,当栅尺 33—周具有2400刻度时,如果使用可以以四倍输出的读取传感器34,则可获 得9600脉冲。
而输送并打印记录媒体17时的输送改行量以喷墨型打印机1可能输出的 最高分辨率为其最小单位。比如,最高分辨率为600dpi时,25. 4mm/600二42. 3 U m为输送量的最小单位。而实际所输送的量为该42. 3 ii m的整数倍。
在喷墨型打印机1中输送带14的输送量取决于最大分辨率。比如,具有 以2400间隔分割一周的栅尺33的旋转编码器35,如果以四倍输出的信号控制 驱动输送带14的驱动辊12,则旋转编码器35—周转的输出脉冲数为2400X 4=9600脉冲。
而该喷墨型打印机l的最大分辨度为1200dpi则该输出脉冲的的输送量 为25. 4mm/1200=21. 2um。
由于驱动辊12转动一圈具有栅尺33的圆板32也转动一圈,因此,可根据 (驱动辊直径X ji ) /9600=21.2 11111的关系式中得出驱动辊12的直径为 64. 5mm。
也就是说,使用直径为64.5mm的驱动辊12,并在其转动轴上设置具有 2400刻度间隔的栅尺33的旋转编码器35,便可相对一个脉冲在控制上获得 21.2"m的输送量。
由上述最大分辨率得出的输送量21.2iim既可以在每发生一个脉冲时输 出,也可以根据以旋转编码器35每个脉冲的输送量除以最大图像密度n所得 值来设定驱动辊12的直径。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比如,11=2时,从(驱 动辊直径X :x ) /9600=10. 6um的关系式中得到驱动辊12的直径为32. 4ram。 采用直径为32. 4mm的驱动辊12,并在该驱动辊12的转动轴上设置具有2400刻 度间隔的栅尺33的旋转编码器,便可相对一个脉冲在控制上获得IO. 6 ii m的 输送量。
以此,即便驱动辊12的输送量偏离控制上的一个脉冲,也不会对记录媒 体17上的图像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可以稳定获得高精度的图像。
在驱动辊12和输送带14之间可以设置打滑防止机构。该打滑防止机构可 以如图28A所示,将驱动辊12或驱动辊12与从动辊12的双方形成为表面具有 多个凸起135的夹紧辊36,或者如图28B所示,对输送带14使用同步带37,确
保避免驱动辊12或从动辊13与输送带14之间发生打滑,使得在记录媒体17上
形成图像时能过对停止位置进行高精度的控制,并在输送带14逆向输送时也
可保持良好的输送精度。
上述说明中采用了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l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如图30 的结构图中所示记录媒体输送装置8也同样可适用于行式喷墨型打印机la, 如图29A的斜视图和22B的喷嘴列正视图所示,该行式喷墨型打印机la使用行 式记录头,即沿记录媒体17整个宽度方向设置喷嘴列40,墨水供应管41提供 的墨水根据记录头驱动信号线42输出的驱动信号在记录媒体17的整个打印 宽度上喷射墨水。通过输送带14静电吸引并输送记录媒体17,可稳定地将记 录媒体17输送到打印部7,提高改行速度精度,并获得优质图像。
本说明书通篇使用了静电吸引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使记录媒体紧贴的 方法并不局限于此。比如,可在带上设吸引孔,通过该吸引孔吸引空气,使 得记录媒体紧贴在带上。还可以采用辊按压记录媒体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所述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由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其特征为,根据所述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所述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该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所述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所述移动滑架退避到所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2. 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动滑架的退 避方向与发生所述输送故障时移动滑架的移动方向相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动滑架根据所述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按预定次数反复实行退避动作。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输送故障 解除信号中设定所述移动滑架如果在进行退避时未能退避到规定位置, 则改变退避动作方向,使所述移动滑架朝相反方向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输送故障 解除信号中设定所述移动滑架在退避动作结束后,向用户发送有关发生输送故障的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输送故障 解除信号中设定当所述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结束后,通过所述输送装置排 出所述记录媒体。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将所述记录媒体 的排出速度被设为低于该记录媒体在图像形成时的输送速度。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输送装置在不带电的状态下排出所述记录媒体。
9. 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 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其中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 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所述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 体的状态信息,所述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为包括以下工序, 根据所述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所述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秀型中的哪一种类型; 将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 当所述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以及,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所述移动滑架退避到所述主扫描方向延 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10. —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向该图像形成装置输出 图像信息的外部输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 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 形成,其中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 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所述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 体的状态信息, 其特征为,根据所述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所述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 判断所述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有关 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所述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所 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 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所述移动滑架退避到所述主扫描方向延 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用于在发生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时简单可靠地去除输送故障记录媒体。该图像形成装置具体为,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于记录媒体108的状态信息,判断记录媒体108的输送故障属于哪一种故障类型,并将该有关于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如果收到的该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则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的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100退避到主扫描线方向延长部分上的规定位置。
文档编号B41J11/00GK101352976SQ2008101340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7日
发明者中田哲美, 吉谷茂, 小仓庆满, 山城俊裕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