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25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版印刷机,特别涉及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网版印刷机的自动送料构造,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137966号"网板印刷机的自动送料构造"内容,其主要是利用一可作上、中、下三段式垂直方向定位以及作水平定点位移的输送板,将已先经校正台面拨动定位的物料精确地送至印刷单元位置进行印刷,且所述的输送板并可在进料的同时将印刷完成的物料同步送出至集料区,而完成全自动化且能精确定位的物料输送。上述构造虽具自动输送功能,但其构造较为复杂, 一旦停机或维修保养时整个网版印刷机也会跟着停止运转。
近期网版印刷机送料装置,进一步利用卡匣结构作为存置印刷物使用,其主要由一输送机构输送卡匣10a至置料区,再凭借一推移机构以推移方式将卡匣10a中的印刷物推离卡匣10a至另一输送机构,其中所述的卡匣10a是一开放构造(如图l所示),使存置在卡匣10a中的印刷物容易受到灰尘污染而造成印刷物品质下降,又所述的推移机构在推移印刷物的过程中,印刷物的底面与卡匣会相对摩擦而使印刷物产生磨耗,特别是对于需要上、下两个面进行印刷的印刷物其不良影响更为显著;又所述的网版印刷机送料装置一般设计为单独
且分离的两个工作线(供料、收料),使所述的卡匣10a无论在空匣或满匣的情形下需凭借人工作更换卡匣的动作,如将满匣的卡匣10a送至供料区以供使用或是将空匣的卡匣10a送至收料区以待收料用。
上述现有构造虽具有收料以及供料的使用目的,但无法完全应用于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上使用,且其卡匣10a的设计结构也会对印刷物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由上可知,现有网版印刷机输送装置已普遍在高科技产品的印刷上使用,对于如何降低人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现有网版印刷机输送装置无法或难以同时兼顾上述多重条件;本发明即是针对现有网版印刷机的缺点而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难以同时兼顾降低人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条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架体、复数个卡匣、两个卡匣升降机构、两个卡匣载送机构、两个印刷物移载机构以及两个移位机构,其中.
架体,是一金属框材的结构体,用来容设卡匣、卡匣升降机构、卡匣载送才几构、印刷物移载4几构以及移位才几构;
卡匣,包括一 内匣以及一可容设内匣的外匣,所述的外匣的前侧面上设有一长开孔以对应于内匣的开口 ;
卡匣升降机构,左、右平行设置在架体上,包括一滑轨柱以及一滑动设置在滑轨柱的导轨上的卡匣移动机构,卡匣放置在卡匣移动机构上并可随卡匣移动才几构上、下移动;
卡匣载送机构,上、下间隔排列设置在卡匣升降机构的后侧的架体上且对应于卡匣位置,用来载送卡匣前后移动位置以将卡匣向前载送于卡匣升降机构或向后载离于卡匣升降机构;
印刷物移载机构,设置在卡匣升降机构的前侧,用来将印刷物移载至生产线的印刷作业区或储存作业区;
移位机构,对应于卡匣以及印刷物移载机构而设置在架体上,以将印刷物由卡匣内经由外匣的长开孔而移至印刷物移载机构上或由印刷物移载机构上经由外匣的长开孔而移至卡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凭借一移位机构可将一工作线上的印刷物由印刷物移载机构上移入至卡匣内以针对一工作线进行收料储存作业,或将印刷物由卡匣内移出至印刷物移载机构上以针对一工作线进行供
料储存的使用效果。


图1是现有卡匣的外观立体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3是图2的部份分解立体图4是卡匣的分解立体图5是卡匣升降机构的外观立体图6是卡匣移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7是卡匣载送机构的部份分解立体图8是印刷物移载机构的分解立体图9是支撑整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IO是升降整定旋转机构的外观立体图11是图10的分解立体图12是移位机构的外观立体图13是图12的分解立体图14是移位机构的取料臂向前移动的动作图15是移位机构的取料臂向后移动的动作图16是移位机构的取料臂再向后移动的动作图。
附图标记说明卡匣装置l;架体2;印刷物3;卡匣10、 10a;内匣ll;容置空间111;开口 112;承座113;外匣12;开口121;长开孔122;卡匣升降机构20;滑轨柱21;导轨211;动力件212;螺杆213;卡匣移动机构22;承板221;开孔222;导轨223;动力件224;传动轮225;螺杆226;传动块227;卡匣撑杆座228;卡匣撑杆229;移送机构230;卡匣载送机构30;输送带机构31;马达装置32;主动轴33;传动轴34;输送皮带35;印刷物移载机构40;输送座41;马达装置42;传动轮43;从动轮44;输送皮带45;支撑整定机构46;座体461;动作板462;撑轴463;第一气缸464;定位轴件465;第两个气缸466;升降整定旋转机构47;座体471;夹具气缸472;定位轴件473;旋转气缸474;移位机构50;动力件51;减速机构511;齿轮机构52;主动齿轮521;从动齿轮522;主动轴523;从动轴524;活动臂53;施力臂531;转动臂532;转动轮533;传动轴心534;取料臂54;导座块541;导轨座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明确详实,兹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图示,将本发明
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
请参考图2-图1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1,包 括一架体2、复数个卡匣10、两个卡匣升降机构20、两个卡匣载送机构30、两 个印刷物移载机构40以及两个移位机构50,其中,所述的架体2是一以金属框 材如铝挤型框材组合形成的结构体,其重量较轻且不易变形,供可容设卡匣升 降机构20、卡匣载送机构30、印刷物移载机构40以及移位机构50以减少其配 置空间(如图2所示),并可配合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设置位置的需要而移动 变换位置。
如图4所示,所述的卡匣IO是包括一内匣11以及一外匣12,其中所述的 内匣11的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lll,所述的容置空间111的前侧设有一开口 112 以面对移位机构50,所述的开口 112内側设有由上而下等距离排列的复数个承 座113供印刷物放置,并使印刷物可存》文在卡匣10中;所述的外匣12的顶面 设有一开口 121可供内匣11由开口 121置入并容设在外匣12内,其前侧面上 设有一长开孔122以对应于内匣11的开口 112并供移位机构50可经由穿过长 开孔122将印刷物移入或取出于卡匣内,又,所述的卡匣IO可凭借卡匣升降机 构带动其作上、下移动。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所述的两个卡匣升降机构20是左、右平行 设置在架体2上,其主要包括一滑轨柱21以及一-^匣移动机构22,所述的滑轨 柱21上至少设有导轨211以及一动力件212,所述的动力件212依不同设计需 要可为伺服马达、步进马达、直流DC无刷马达,凭借所述的动力件212转动以 带动一螺杆213转动并同步带动卡匣移动机构22在导轨211上作上、下滑动; 所述的卡匣移动机构22是滑动设置在滑轨柱21的导轨211上,其包括一承板 221供可放置一卡匣10,所述的承板221上设有至少一开孔222以对应卡匣撑 杆229,所迷的承板221下方至少设有导轨223以及一动力件224,所迷的动力 件224依不同设计需要可为伺服马达、步进马达、直流DC无刷马达,所述的动 力件224凭借传动轮225向下连结一螺杆226,所述的螺杆226的下端连结一传 动块227,所述的传动块227的一侧面上对应连结一-^"匣撑杆座228,所述的卡 匣撑杆座228的顶面上垂直设有至少一"^匣撑杆229并使其上端穿过承板221 的开孔222而顶触于内匣11的底面,其中,凭借所述的动力件224转动以带动 一螺杆226转动可使传动块227带动卡匣撑杆座228以及卡匣撑杆229沿导轨223作上、下滑动,并同步卡匣10内的内匣11作上、下滑动;又所述的卡匣升 降机构20的卡匣移动机构22内进一步设置一移送机构230可供将卡匣10由于 卡匣移动机构22的承板221上的位置移送至卡匣载送机构30上。
如图2、图3、图7所示,所述的两个卡匣载送机构30,是上、下间隔排列 设置在卡匣升降机构20的后侧的架体2上,其包括复数个输送带机构31,所述 的输送带机构31主要包括一马达装置32并横向连结一主动轴33,相距主动轴 33适当位置处平行设有一传动轴34,所述的主动轴33与传动轴34上套设一输 送皮带35如图7所示,凭借马达装置32转动以同步带动主动轴33转动并使输 送皮带35环绕主动轴33与传动轴34移动,用来载送卡匣IO前后移动位置以 将卡匣10向前载送在卡匣升降机构20或向后载离在卡匣升降机构20上。
如图2、图3、.图8所示,所述的两个印刷物移载机构40,是设置在卡匣升 降机构20的前側的架体2上,其包括一输送座41,其内至少设有一马达装置 42,所述的马达装置42的轴心至少一端连结一传动轮43,所述的传动轮43并 配合对应设有复数个从动轮44,所述的传动轮43与从动轮44上环设有至少一 输送皮带45如图8所示,凭借马达装置42的轴心转动以同步带动传动轴43转 动并使输送皮带45环绕传动轴43与从动轴44移动,以将在印刷物移载机构40 上的印刷物3移载至生产线的印刷作业区或储存作业区。
如图8、图9所示,所述的印刷物移载才几构40的输送座41内进一步可设置 一支撑整定机构46,包括一座体461,其内设有一动作板462,所述的动作板 462的周缘处设有相对称的复数个撑轴463,且在中间处设有一第一气缸464, 所述的第一气缸464上连接设有相对称的两个定位轴件465,所述的座体461的 底面向下连结设有一第两个气缸466,其轴心对应连结在作动板462的底面,凭 借所述的第一气缸464的轴心的伸缩动作可同时带动整定位轴件465同步向外 侧、内側伸缩移动,以调整印刷物3在印刷物移载机构40上的水平位置,再凭 借所述的第两个气缸466的轴心的伸缩动作可带动作动板462向上、下移动以 同步带动撑轴463向上、下移动以调整印刷物3在印刷物移载机构40上的垂直 位置,如此,可调整印刷物3在印刷物移载机构40上的水平以及垂直方向的位 置并达到定位的目的。
如图8、图10、图11所示所述的印刷物移载机构40的输送座41内再进一 步可设置一升降整定旋转机构47,包括一座体471,其上至少设有一夹具气缸 472,所述的夹具气缸472上连接设有相对称的复数个定位轴件473供可承置印刷物3;以及一旋转气缸474,凭借夹具气缸472驱动定位轴件473向外侧、内 侧伸缩移动以夹固印刷物3,再凭借旋转气缸474的转动动作以带动印刷物3转 动,用来配合具有斜向线条的印刷物3而需要将印刷物3转向以进行印刷作业。 如图2、图3、图12、图13所示,所述的两个移位机构50,分别对应于卡 匣10以及印刷物移载机构40而设置在架体2上,以将印刷物移入、出在卡匣 10内以及印刷物移载机构40上,其包括一动力件51,所述的动力件51依不同 设计需要可为伺服马达、步进马达、直流DC无刷马达或进一步配合设置减速机 构511,所述的动力件51向下连结一齿轮机构52,所述的齿轮机构52包括一 主动齿轮521以及与主动齿轮521对应齿合的从动齿轮522并分别凭借一主动 轴523与从动轴524向下连结两个活动臂53,所述的活动臂53包括一施力臂 531并利用一转动轮533与转动臂532连结,所述的两个活动臂.53分别利用传 动轴心534连结在一取料臂54,所述的取料臂54利用一导座块541以直线移动 方式连接于导轨座55如图12、 13所示,凭借动力件51转动而驱动主动齿轮521 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522转动,使两个活动臂53的施力臂531分别以主动轴 523与从动轴524为轴心且以转动轮533为支点,以连杆运动方式带动转动臂 532移动进而带动取料臂54沿导轨座55作前、后直线方向移动,以供将印刷物 3由卡匣10内移至印刷物移载机构40上或由印刷物移载机构40上移至卡匣10 内;又一般齿轮与齿轮在齿合时其齿厚与齿间距间会产生间隙而发生转动位置 的误差,而本发明的从动齿轮522进一步包括两个齿轮并以上下排列且些微错 位(也就是上、下齿轮的齿与齿是无完全重迭对正)方式组合形成,使主动齿 轮521可卡合在从动齿轮522的两个齿轮的齿间隔间而减少间隙产生,以提高 主动齿轮521与从动齿轮522的齿合效果,进而增进取料臂54前、后移动的准 确性。
如图14所示,所述的移位机构50凭借动力件51带动活动臂53以连杆运 动方式带动取料臂54作直线向前移动,可使取料臂54伸入卡匣IO内以将印刷 物3移、取在卡匣10内;如图15所示,所述的移位机构50凭借动力件51带 动活动臂53以连杆运动方式带动取料臂54作直线向后移动,以将印刷物3移、 取在印刷物移载机构40上;如图16所示,所述的移位机构50进一步带动取料 臂54再向后移动,而退至于卡匣10以及印刷物移载机构40的外侧处。
凭借上述,所述的卡匣装置1利用卡匣载送机构30将卡匣IO载送至卡匣 升降机构20,所述的卡匣升降机构20配合移位机构50的设置位置可作上、下
10移动以供移位机构50将卡匣10内的印刷物3取出并放置在印刷物移载机构40 上,所述的印刷物移载机构40将印刷物3移载至印刷作业区以形成一供料作业 工作线;又所述的移位机构50将印刷物移载机构40上的印刷物3移入并放置 在卡匣10内以形成一收料作业工作线;进一步将已收料的卡匣IO利用卡匣载 送机构30将卡匣IO载送至储存区以形成一储存作业工作线;又,所述的工作 线可单独进行供料、收料、储存作业或凭借两个工作线分别进行供料与收料、 储存作业,使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达到自动供料、收料、储存的使用效果;又, 进一步在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上需要暂停作业以进行清洗、保养、故障排除等 工作,凭借上述结构可适时调节供料、收料作业以使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可继 续运转而不需停机的使用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 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架体、复数个卡匣、两个卡匣升降机构、两个卡匣载送机构、两个印刷物移载机构以及两个移位机构,其中架体,是一金属框材的结构体,用来容设卡匣、卡匣升降机构、卡匣载送机构、印刷物移载机构以及移位机构;卡匣,包括一内匣以及一可容设内匣的外匣,所述的外匣的前侧面上设有一长开孔以对应于内匣的开口;卡匣升降机构,左、右平行设置在架体上,包括一滑轨柱以及一滑动设置在滑轨柱的导轨上的卡匣移动机构,卡匣放置在卡匣移动机构上并可随卡匣移动机构上、下移动;卡匣载送机构,上、下间隔排列设置在卡匣升降机构的后侧的架体上且对应于卡匣位置,用来载送卡匣前后移动位置以将卡匣向前载送于卡匣升降机构或向后载离于卡匣升降机构;印刷物移载机构,设置在卡匣升降机构的前侧,用来将印刷物移载至生产线的印刷作业区或储存作业区;移位机构,对应于卡匣以及印刷物移载机构而设置在架体上,以将印刷物由卡匣内经由外匣的长开孔而移至印刷物移载机构上或由印刷物移载机构上经由外匣的长开孔而移至卡匣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是以铝挤型框材组合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匣的内匣内部另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的容置空间的前侧设有一开口以面对于移位机构,所述的开口内侧设有由上而下等距离排列的复数个承座供印刷物放置;又卡匣的外匣顶面另设有一开口可供内匣由所述的开口置入并容设在夕卜匣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匣升降机构的滑轨柱另设有一动力件,所述的动力件可为伺服马达或步进马达或直流DC无刷马达,凭借所述的动力件转动并带动一螺杆转动以同步带动卡匣移动机构在滑轨柱的导轨上作上、下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匣移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承板,以供放置一-^匣,承板上设有对应卡匣撑杆的至少一开孔,承板下方设置一移送机构以将卡匣由卡匣移动机构移送至卡匣载送机构上,承板下方至少设有一导轨以及一动力件,所述的动力件是伺服马达或步进马达或直流DC无刷马达,其并凭借传动轮向下连结一螺杆,所述的螺杆的下端连结一传动块,所述的传动块的一侧面上对应连结一卡度撑杆座,所述的卡匣撑杆座的顶面上垂直设有至少一卡匣撑杆并使卡匣撑杆的上端穿过承板的开孔而顶触于内匣的底面,凭借所述的动力件转动以向下带动一螺杆转 >动可使传动块带动卡匣撑杆座以及卡匣撑杆沿导轨作上、下移动,并同步带动卡匣内的内匣作上、下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匣载送机构,进一步包括复数个输送带机构,所述的输送带机构主要包括一马达装置并横向连结一主动轴,相对主动轴适当位置处平行设有一传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传动轴上套设一输送皮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物移栽机构进一步包括一输送座,其内至少设有一马达装置,所述的马达装置的轴心至少一端连结一传动轮,所述的传动轮并配合对应设有复数个从动轮,所述的传动轮与从动轮上环设有至少一输送皮带。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位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动力件,所述的动力件是伺服马达或步进马达或直流DC无刷马达,其向下连结一齿轮机构,所述的齿轮机构包括一主动齿轮以及两个从动齿轮,所述的两个从动齿轮以上、下且些微错位排列方式组合而与主动齿轮对应齿合,又,所述的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并分别凭借一主动轴与从动轴向下连结两个活动臂,所述的活动臂包括一施力臂并利用一转动轮与转动臂连结,所述的两个活动臂分别利用传动轴心连结在一取料臂,所述的取料臂利用一导座块以直线移动方式连接于导轨座;所述的动力件再进一步配合设置一减速机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物移载机构内进一步可设置一支撑整定机构,包括一座体,其内设有一动作板,所述的动作板的周缘处设有相对称的复数个撑轴,且在中间处设有一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上连接设有相对称的两个定位轴件,所述的座体的底面向下连结设有一第两个气缸,其轴心对应连结在作动板的底面,用来调整印刷物在印刷物移载机构上的水平以及垂直方向的位置并形成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物移载机构内进一步可设置一升降整定旋转机构,包括一座体,其上至少设有一夹具气缸,所述的夹具气缸上连接设有相对称的复数个定位轴件供可承置印刷物;以及旋转气缸,用来夹固印刷物以及带动印刷物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网版印刷生产线的卡匣装置,其包括一架体;复数个卡匣用来存放印刷物;两个卡匣升降机构是以左、右平行方式设置在架体上,供可带动卡匣上、下移动;两个卡匣载送机构是设置在架体上的卡匣升降机构的后侧,用来载送卡匣前后移动位置;两个印刷物移载机构是设置在架体上的卡匣升降机构的前侧,用来移载印刷物移动位置;以及两个移位机构是分别对应设置在架体上的两个印刷物移载机构的上方处,用来将印刷物移入、出在卡匣内以及印刷物移载机构上,以形成一可供两个工作线使用的卡匣装置。
文档编号B41F15/08GK101648454SQ20081013339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3日
发明者陈东钦 申请人:东远精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