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喷射装置以及流体喷射装置中的流体填充方法

文档序号:248425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喷射装置以及流体喷射装置中的流体填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喷射装置以及流体喷射装置中的流体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中,公知有一种向记录头内填充物流用墨水和M^ 出厂的方式(参照特开2002-2835卯号公:报、特开2004-114647号公才艮)。
另外,公知有一种将收容了墨水的墨7jC容器,不是配置在装栽了记录 头的滑架(carriage)上,而是配置在其他位置的喷墨打印机(所谓独立 滑架(off-carriage)型打印机)(参照特开2005-47258号公报)。
喷墨打印机中,在将物流用墨水等填充到记录头内而出厂的情况下, 可在开始使用制品后,使用不要的材料(物流用墨水等)。特别是独立滑 架型打印机,由于从墨水容器向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墨水流路的容积比较 大,所以可使用多量的物流用墨水等。如果将打印机在未安装墨水容器的 状态下出厂,则为了维持物流用墨水的填充状态,需要额外准备用于密封 墨水容器的作为安装部位的供给针的部件。
另外,如果在安装了墨水容器的状态下出厂,则在将物流用墨水等填 充到记录头内后出厂的情况下,物流用墨水等会^^到墨7K容器内,将造 成墨水品质的下降。此外,在不填充物流用墨水等出厂的情况下,墨水流 路内的空气会侵入到墨水容器内,也将造成墨水的品质(例如脱^JL)下 降。
而且,这样的问题不限于具有收容了液体墨水的墨水容器、和喷吐液 体墨水的记录头的喷墨打印机,在具有收容了液体的流体收容部和喷出该 流体的流体喷出部的流体喷射装置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流体喷 射装置中,能够抑制向开始使用前的流体收容部侵入异物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能够以如下的方式或应用例 来实现。
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具有收容流体的流体收容部;喷出上述流体的 流体喷出部;形成从上述流体收容部到上述流体喷出部的流体流路的流路 形成部;和可开闭上述流体流路的阀机构,其在上述流体^:部中收容了 上述流体后的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使用之前,处于在上述流体流路的 至少从上述流体收容部的位置到上述阀机构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有上述 流体,并且上述阀机构关闭了上述流体$; 的初始状态。
该装置中,在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流体后的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使用 之前,处于初始状态。即,在流体^i洛的至少从流体Jlt^部的位置到阀机 构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有流体,并且阀机构关闭了流体流路。因此,被填 充在流体$; 的从流体收容部的位置到阀机构的位置的部分中的流体,由 于阀机构关闭了流体流路,所以被维持在该部分中。因此,该装置可抑制 在开始4吏用前异物向流体收容部的4h。
该流体喷射装置也可以在上述初始状态下,在上述流体喷出部中填充 有不包含固形成分的使用前用液体。
该流体喷射装置中,由于在上述初始状态下,上述流体喷出部中填充 有不包含固形成分的使用前用液体,所以,即使在开始使用之前处于高温 环境下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流体喷出部的内压上升,从而可抑制流体的 泄漏。
并且,也可以在上述初始状态下,在上述流体流路的填充有上述流体 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中,填充上述使用前用液体。
该流体喷射装置中,由于也可以在初始状态下,在流体流路的填充有 流体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中,填充有使用前用液体,所以即使在开始使用之 前处于高温环境下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流体流路的内压上升,从而可抑 制流体的泄漏。
上述使用前用液体可以是不包含作为上述固形成分的着色材料的液体。
而且,可以还具有在从上述阀机构的位置靠向上述流体喷出部侧,能 够对上述流体流路内进行吸引的吸引装置,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上述初始
状态也可以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形成,该方法包括(a)利用上述阀 机构关闭上述流体流路的步骤;(b)通过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在从上述 岡 的位置靠向上述流体喷出部侧的上述流体^W内产生负压的步骤; (c)利用上述阀机构解除上述流体流路的关闭的步骤;和(d)在将收容 于上述流体收容部的上述流体填充到上述流体流路的上述阀机构的位置 后,利用上述阀机构关闭上述流体$1洛的步骤。
在该装置中,由阀机构关闭流体^W",通过利用吸引装置的吸引,在 从阀机构的位置靠向流体喷出部侧的流体流路内产生负压。当利用阀^ 开放了流体流路时,基于负压使流体填充到流体流路中。在流体被填充到 流体j;;(W的阀机构的位置后,利用阀机构关闭流体流路。从而,在该装置 中能够良好地形成初始状态。
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上述初始状态,可以采用还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 形成,该方法包括(e)在上述步骤(a)之前,向上述流体流路填充上述 使用前用液体,并将上述流体收容部与上述流体流路连接的步骤。
在该装置中,由于在流体流路中填充使用前用液体,并将流体收容部 与流体流路连接后,利用吸引装置进行吸引,所以,可良好地形成在流体 流路的从流体收容部的位置到阀机构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有流体,并且在 流体喷出部和流体流路的填充有流体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中填充有使用前 用液体的状态。
而且,也可以在上述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上述流体后的上述流体喷射 装置的最初使用之前,在上述流体喷出部中未填充有上述流体。
在该装置中,由于在流体喷出部中未填充有流体,所以,可抑制流体 喷出部中的流体的阻塞和流体的泄漏。
并且,可以具有收容了上述流体的多个上述流体收容部,上述流路形 成部形成与上述多个流体收容部的对应多个上述流体流路。
在该装置中,对于多个流体流路而言,可以抑制异物向开始使用前的
流体收容部的侵入。
进而,可以具有在装载了上述流体喷出部的状态下移动的滑架,上述 流体收容部被配置在与上述滑架上不同的位置。
在该装置中,即所谓的独立滑架型装置中,可抑制异物向开始4吏用前 的流体收容部的^。
上述流体可以是液体墨水。
该装置中,在喷射液体墨水的装置中,可抑制在开始4吏用后成为不要
的材料的使用,并且可抑制异物向开始使用前的液体收容部的^yV。
本发明也可以作为一种在流体喷射装置中填充流体的方法,上述流体 喷射装置具有收容流体的流体收容部;喷出上述流体的流体喷出部;形 成从上述流体收容部到上述流体喷出部的流体流路的流路形成部;可开闭 上述流体流路的阀机构;和在从上述阀机构的位置靠向上述流体喷出部 侧,对上述流体^^内进行吸引的吸引装置,上述方法包括(a)用上述 阀^关闭上述流体$; 的步骤;(b)通过上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在从上 述阀机构的位置靠向上述流体喷出部侧的上述流体流路内产生负压的步 骤;(c)利用上述阀机构解除上述流体流路的关闭的步骤;和(d)在将收 容在上述流体收容部中的上述流体填充到上述流体流路的上述阀机构的 位置后,利用上述阀机构关闭上述流体iti洛的步骤。
该方法能够使流体喷射装置成为在流体流路的至少从流体收容部的位 置到阀机构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有流体,并且由阀机构关闭了流体力ti洛的 状态。因此,采用该方法可抑制异物向开始4吏用前的流体收容部的侵入。
并且,可以还包括(e)在上述步骤(a)之前,向上述流体流路填充 不含有固形成分的^吏用前用液体,并将上述流体收容部与上述流体iti洛连 接的步骤。
该方法能够使流体喷射装置成为在流体流路的至少从流体收容部的位 置到阀机构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有流体,同时在流体喷出部和流体流路的 填充有流体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中填充有使用前用液体的状态。因此,采用 该方法,即使当流体喷射装置在开始使用之前处于高温环境下时,也可以 抑制流体喷出部和流体流路的内压上升,从而可抑制流体的泄漏。
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具有收容流体的流体收容部; 喷出上述流体的流体喷出部;和形成从上述流体收容部至上述流体喷出部 的流体流路的流路形成部,在上述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上述流体后的上述 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使用之前,在上述流体纟i^的包含与上述流体收容部 的连接位置的至少一部分中,填充有上述流体。
该装置在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流体后的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使用之 前,在流体;;W的至少包括与流体收容部的连接位置的一部分中填充有流 体。因此,该装置可以抑制在开始使用后成为不要的材料的使用,并且可
抑制异物向开始4吏用前的流体收容部的^v。
并且,流体喷射装置还具有可开闭上述流体流路的阀机构,其包括 提供用于进行上述流体流路的开闭动作的动力的DC马达;和构成为步进 马达用的马达驱动电路,即驱动上述DC马达的马达驱动电路,在上述流 体收容部中收容了上述流体后的上述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使用之前,上述 阀机构关闭上述流体流路,上述DC马达与上述马达驱动电路所具有的上 述步进马达的规定的相用的端子连接,上述马达驱动电路在基于上述阀机
构开闭上述流体i;;W的动作时,经由上述端子向上述DC马达施加规定的电流。
该装置由于在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流体后的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使用 之前,由阀机构关闭了流体流路,所以可良好地抑制异物向开始使用前的 流体收容部的侵入。另外,利用构成为步进马达用的马达驱动电路,可对
供给用于进行流体流路的开闭动作的动力的DC马达实施驱动,从而可有 效运用现有的电路、和现有的设计。
另外,上述马达驱动电路也可以在基于上述阀机构开闭上述流体流路 的动作结束时,经由上述端子,向上述DC马&逸加与上述流体流路的开 闭动作时相反方向的规定电流。
该装置由于在基于阀机构开闭流体流路的动作结束时,通过马达驱动 电路向DC马达施加与流体流路的开闭动作时相反方向的规定电流,所以 对DC马达的旋转起到制动作用,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停止马达的旋转。
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形态实现,例如,能够以流体喷射装置、流 体吐出装置、打印装置、以及这些装置的制造方法、向这些装置填充流体 的方法等形态实现。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0
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3 ^i表示打开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上部箱体30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打印机10的打印机构部50周围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滑架8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滑架80移动到能够与头盖740连接的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头盖(head cap ) 740上升,与滑架80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墨水填充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打印机IO的上部箱体30的内部结构的俯 视图。
图12是概略表示阻流阀(choke valve)机构900的结构的i兌明图。 图13是图12中的S1-S1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控制部40中包含的马达驱动电路42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的微步驱动信号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阻流用DC马达910的驱动定时的i兌明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墨水填充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第3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墨水填充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中的上部箱体30的内部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 结构的剖面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 结构的剖面图。
图22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 结构的剖面图。
图23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按照以下的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 第1实施例;
B. 第2实施例;
C. 第3实施例;
D. 变形例;
A. 第1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0 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打印机10是通过向作为记录介质的打印用纸P喷 射作为流体的液体墨水,来记录文字和图形的喷墨式打印机。
打印机10具有收容打印机构部50的主体箱体i20。在主体箱体20中,
给纸托盘12、和将从打印W^J部50排出的打印用纸P导出到主体箱体20 的外部的排纸托盘14。关于打印机构部5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 明。
在主体箱体20中,收容有控制打印机10的各部的控制部40。在本实
施例中,控制部40包括具有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 )、随;^取存储器(Random Acess Memory 、 RAM )等硬件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 在控制部40中,安装有实现打印机10的各种功能的软件。
在主体箱体20的上面,配置有作为收容多个墨水袋(ink pack) 310 的收容箱的上部箱体30。上部箱体30以转动轴350为中心可开闭地与主 体箱体20结合。在作为墨水供给源而发挥功能的多个墨水袋310的每个中, 分别收容有相互不同颜色的液体墨水。
在本实施例中,墨水袋310利用柔性薄料形成为具有截面为大致椭圆 形、俯视为大致长方形的扁平袋,并具有被配置在一方的短边侧的能导出 墨水的袋口60。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墨水袋310通过将其一方的长边侧抬 起,被保持成倾斜重叠的状态。本实施例中,在上部箱体30中收容有与黑、 青、洋红、黄4色墨水对应的4个墨水袋310。另外,对于墨水袋310的 数量和在墨水袋310中收容的墨水颜色可进行各种设定,例如,也可以在 上部箱体30中收容与在上述4色的基础上添加了淡青、淡红,共计6色墨 水对应的6个墨水袋310。
在上部箱体30中,配置有连接着墨水袋310的袋口 60的墨水供给部 330。墨7JC供^MP 330与将从墨水袋310导出到墨7jc供^15 330的墨水向打 印;IM^I部50导出的供给管340连接。在供给管340的内部,形成有与4 个墨水袋310对应的4个管状流路。墨7JC供^P 330和供给管340形成从 墨水袋310至打印机构部50的记录头810 (后述)的墨水流路的一部分。
供给管340具有接头410。由于供给管340的从接头410靠向打印机 构部50侧的部分,如后述那样具有弯曲的部位,所以使用柔软性比较高的 材料(例如聚乙烯类合成橡胶(elastomer))形成。另外,供给管340的 从接头410靠向墨7jC供给部330侧的部分,使用柔软性比较低的材料(例 如聚丙烯)形成。
图2是表示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剖面 图。图3是打开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上部箱体30以转动轴350为中心可开闭地与主体箱体20结 合。通过打开上部箱体30,可露出被收容在主体箱体20中的打印机构部 50的上部。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IO中,可提高配置墨水袋310的
位置的自由度,并且能够将收容墨水袋310的上部箱体30作为打印机构部 50的盖使用,从而能够容易地对被收容在主体箱体20中的打印机构部50 进行维护。
如图2和图3所示,上部箱体30具有构成上部箱体30的内侧底面的 下部壳体360、和构成上部箱体30的内侧顶面的上部壳体370。在下部壳 体360上,与转动轴350大致平行Jbt目互大致等间隔地形成有由下部壳体 360构成的作为内侧底面的一部分的多个保持导向件362。
在上部箱体30的内部,配置有载置了墨水袋310的多个保持架380。 保持架380具有相对保持导向件362倾斜的倾斜板381。在保持架380的 倾斜板381的上面,以与墨水袋310的扁平袋部的一方的平面接触的状态 载置有墨水袋310。本实施例中,墨水袋310在与保持架380的倾斜板381 抵接的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利用双面胶带粘接。在保持架380的倾斜板381 的下方,形成有能够嵌插在保持导向件362的基底部382。保持架380的 基底部382在被嵌插到保持导向件362中后,如后述那样,利用作为连接 部件的固定螺钉388、 389,被连接固定在下部壳体360上。多个保持架380 沿着下部壳体360的内侧底面错开地排列设置,形成为一方的保持架380 的倾斜板381重叠于在倾斜板381倾斜一侧相邻的其他保持架380上载置 的墨水袋310的上方。如图2和图3所示,保持架380的倾斜板381从上 部箱体30的闭状态到开状态,相对下部壳体360的保持导向件362倾斜了 6h的倾斜角。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上部箱体30以转动轴350为中心可开 闭的可动角6c为45度,倾斜板381相对保持导向件362的倾斜角6h约 为40度。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墨水袋310分别被载置在保持架380的倾 斜板381上,所以能够将多个墨水袋310重叠,高效率地收容,同时能够 防止墨水袋310的重量施加于相邻的墨水袋310上。另外,由于从上部箱 体30的闭状态到开状态,墨水袋310净皮从下方保持,所以可防止墨水袋 310因自重而对相邻的保持架380形成过度的按压。
如图2所示,在保持架380的倾斜板381的背面,垂直设有沿着被载 置在相邻保持架380上的墨水袋310的板状背面辅助肋384。在下部壳体 360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板状保持架辅助肋364,该保持架辅助肋364朝向 位于并列设置的多个保持架380中倾斜板381倾斜侧的端的、保持架380
的倾斜板381的下方直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架辅助肋364的上部 与保持架380的倾斜板381的背面4&接。通过直立设置保持架辅助肋364, 能够增强保持架380抵抗倾斜板381倾斜方向的力。在上部壳体370的内 侧顶板上垂i更有板状的端部辅助肋374,该端部辅助肋374沿着并列i殳置
上所载置的墨水袋310 :上方。利用端部辅助肋374,'可^制在位于倾斜 板381倾斜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保持架380上载置的墨水袋310过度变形。 在上部壳体370的内侧顶板上,沿着被载置在保持架380的墨水袋310的 上方中被夹在2个保持架380之间的部位,垂设有板状的中间辅助肋376。 利用中间辅助肋376可抑制未被支撑的墨水袋310的上方在相邻保持架的 倾斜板381背面过度变形。在上部壳体370的内侧顶板上,配置有与保持 架380的倾斜板381的上端部383卡合的卡合部373。利用卡合部373,可 抑制保持架380过度变形。
如图2和图3所示,上部箱体30的底部(下部壳体360)形成为可设 置墨水袋310的部分向下方突出的形状。由此,可增大用于设置墨水袋310 的上部箱体30内部的空间。另外,本实施例的打印机IO由于是收容了墨 水的容器(墨水袋310 )被配置在与打印机构部50的滑架80 (参照图6 ) 上不同的位置的、所谓独立滑架方式的打印机,所以,与墨水收容容器被 配置在滑架上的所谓组合滑架(on - carriage)方式的打印机相比,可降 低打印机构部50的高度。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IO中,能够比较容 易实现使下部壳体360的一部分不干扰打印机构部50地向下方突出的结 构。从而,例如能够将在相当于上部箱体30的部分具备扫描机构的现有组 合滑架方式的打印机用箱体,只进行少许的变更地用作本实施例的打印机 10的箱体。
图4是表示上部箱体30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在上部箱 体30中,载置了墨水袋310的4个保持架380以相互堆叠的方式设置,并 利用固定螺钉388、 389被固定在下部壳体360上。此时,各个墨水袋310 的袋口 60位于墨7jC供给部330所具有的引导部302的内侧,成为被插入了 供给针320的状态。通过将供给针320插入到袋口 60,在墨7JC供^330 中,开通了从墨水袋310到供给管340的墨水流路。另外,在墨水供^HP 330上配置有对与墨水袋310的袋口 60的连接部的上方进行覆盖的保护板 332 (图5中用点虚线表示)。在保护板332上,形成有能够插入用于对将
保持架380固定在下部壳体360上的固定螺钉388进行紧固的工具的开口 部333。
图5是表示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剖面 图。图5表示了从与图2所示的剖面相反侧观察的剖面。另外,图6是表 示打印机10的打印机构部50周围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5和图6所示, 供给管340将墨水供给部330与打印机构部50的滑架80连接,向滑架80 供给墨水袋310内的墨水。供给管340由支撑部420和430支撑。支撑部 420和430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打印机10的主体箱体20上。因此,供 给管340通过支撑部420和430被支撑在打印机10主体上。
如图6所示,打印机构部50具有配置在可对打印用纸P实施墨滴喷射 的打印区域的长方形压板530。在压板530上,由送纸机构(未图示)送 来打印用纸P。打印机构部50具有与供给管340连接、并搭载有记录头 810的滑架80。滑架80形成从墨水袋310至记录头810的墨水流路的一部 分。滑架80被支撑为能够沿着导杆520在压板53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并 被作为滑架驱动部的滑架马达510借助同步皮带(timingbelt) 512驱动。 由此,滑架80在压板530上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记录头810通过滑架 80接受墨水的供给,并向打印用纸P喷出墨水。
主体箱体20的内部中,在从配置了压板530的打印区域向一端侧错开 的非打印区域中,设置有使滑架80待机的待机位置。在该待机位置配置有 对滑架80进行维护的维护机构部70。
维护机构部70如图6所示,具有覆盖记录头810的下面的头盖740、 可拆装地与滑架80的气体回收室821和841(后述)连接的拆装连接部750、 清除附着在记录头810的下面的墨水的擦除板760、和通过真空管715向 头盖740及拆装连接部750供给负压的作为减压部的真空泵710。头盖740、 拆装连接部750、和擦除板760被配置在升降^L 730上,升降141 730 被可升降地支撑在固定于主体箱体20的基座720上。
图7是表示滑架8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在滑架80的下部,配置有 通过压电振子(未图示)的伸缩,从喷嘴812喷出墨滴的记录头810。本 实施例中,在记录头810中对应4色的墨水,形成有由多个喷嘴812构成 的4个喷嘴组。具有喷嘴812的记录头8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流体喷射部。
在记录头810的上部,按顺序叠层有第2滑架部件820、第3滑架部
件830、第4滑架部件840、和第5滑架部件850。第5滑架部件850构成 滑架80的上面,并具有通过与供给管340连接而形成墨水流路的一部分的 4个墨水导入口 859。第4滑架部件840被叠层在第5滑架部件850与第3 滑架部件830之间,具有与第5滑架部件850的墨水导入口 859连通的4 个上游贮墨室842。第3滑架部件830被叠层在第4滑架部件840与第2 滑架部件820之间,具有通过过滤器846与第4滑架部件840的上游贮 墨室842连通的4个墨水流路834、对向记录头810流下的墨水的压力进 行减压调整的4个调压阀836、和4吏来自调压岡836的墨水向记录头810 流下的4个墨水流路838。第2滑架部件820被叠层在第3滑架部件830 与记录头810之间,具有与第3滑架部件830的墨水流路838连通的4个 下游贮墨室822。下游贮墨室822通过过滤器826与喷嘴812连通。
滑架80中形成隔着透过壁844与上游贮墨室842邻接的气体回收室 841、和隔着透过壁824与下游贮墨室822邻接的气体回收室821。气体回 收室821和气体回收室841用于除去混入到墨水流路内的墨水的气泡。即, 滑架80具有能够与拆装连接部750 (图6)连接的中空针852,在滑架80 的中空针852与拆装连接部750连接后,气体回收室821和841通过减压 中继室851与拆装连接部750连通。此时,如果进行基于真空泵710的吸 引,则向气体回收室821和841提供负压,可除去混入在墨水流路内的墨 水中的气泡。
图8是表示滑架80移动到能够与头盖740连接的位置的状态的说明 图。图9是表示使头盖740上升,与滑架80连接的状态的说明图。在维护 机构部70的升降M 730上,配置有对头盖740向上方施力进行支撑的施 力支撑部734、和对拆装连接部750向上方施力进行支撑的施力支撑部735。 维护机构部70的基座720上配置有升降马达722,当升降马达722借助传 动齿轮724和725使螺杆726旋转时,与螺杆726螺合的升降1^L 730对 应螺杆726的旋转进行升降。
在维护机构部70上,设置有将真空管715 (图6 )分支给头盖740和 拆装连接部750的分支部716,在分支部716与头盖740之间连接有分支 管717,在分支部716与拆装连接部750之间连接有分支管718。如图9 所示,头盖740在上升到与滑架80连接时,在与记录头810的下面之间, 形成与和分支管717连接的连接口 742连通的墨水吸引室741。当在该状 态下进行基于真空泵710 (图6)的吸引时,墨7jC吸引室741被提供负压。
由此,通过记录头810的喷嘴812,可进行墨水流路内的吸引。另外,在 墨水吸引室741的底面,配置有对从喷嘴812向墨水吸引室741排出的墨 7jC进行吸收的海绵744。
图IO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打印机IO的墨水填充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墨7jC填充处理例如在打印机10的制造工序的最后阶段(出厂准备阶段), 即印字检查和墨水供给系统的清洗后进行。
在步骤S110中,将收容了墨水的墨水袋310与墨水供给部330连樹参 照图4)。另外,在步骤S110中,也可以进行未收容墨水的墨水袋310与 墨水供给部330的连接、和向墨水袋310的墨水收容(填充)。
在步骤S120 (图10 )中,将维护机构部70的头盖740与滑架80连接 (参照图9)。在步骤S130中,进行基于真空泵710 (图6)的吸引。当进 行基于真空泵710的吸引时,墨水吸引室741(图9)被提供负压,通过记 录头810的喷嘴812进行墨水流路内的吸引。结果,从墨水袋310流出墨 水,4吏得墨7]<被填充到墨水流路内。此时被填充墨水的墨水流路的范围随 着进行真空泵710的吸引动作的时间而变化。也可以按照墨水从与墨水袋 310连接的墨7jC供给部330被填充到供给管340的中途位置的方式,进行 真空泵710的吸引动作,还可以按照墨水被填充到滑架80的记录头810(图 7)的方式(即,使墨水充满整个墨水流路),进行真空泵710的吸引动作。
通过以上说明的墨水填充处理,打印机10成为在从墨水袋310到记录 头810的墨水流路、和记录头810自身的至少一部分中填充了墨水的状态 (以下称为"第l初始状态")。然后,将打印机出厂,由用户开始使用。 即,打印机10在墨水袋310中收容了墨7jC后的打印机10的最初使用之前, 处于第l初始状态。因此,不需要^f吏用例如物流用墨水和M液那样在打 印机IO的使用开始后成为不要的材料。而且,在打印机IO的使用开始前, 可抑制物流用墨7jC或空气等4^到墨水袋310内,从而可抑制墨水袋310 内的墨水品质(例如脱D的下降。另外,在用户开始^f吏用时,由于已 经将墨水袋310设置在打印机10中,所以不需要用户进行墨水袋310的安 装作业,减轻了用户的负担。此外,在用户使用开始时之前,由于打印机 IO被维持成墨水流路内填充了墨水的状态(第1初始状态),所以,形成 墨水流路的材料表面浸润了墨水,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用户使用开始后的 向墨水流路的墨水填充。
另外,本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图10),也可以在用户开始^f吏用后, 当设置在打印机10中的1个或多个墨水袋310内的墨水用完时进行。此时 的墨水填充处理中,在除去用完墨水的墨水袋310后,进行步骤S110的墨 水袋310的连接。或者,也可以进行向用完墨水的墨水袋310收容(填充) 墨水。然后,执行步骤S120和S130.这种情况下,打印机10在(用完墨 水的)墨水袋310收容墨水后的打印机10的最初使用前,也处于第1初始 状态。
B.第2实施例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上部箱体30的内部结构的俯 视图。其与图4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是,第2实施例的打印机10 具有阻流阀机构卯0。阻流阀^卯0被配置在墨水供^M5 330与供给管 340的连接位置附近。如后述那样,阻流阀机构卯0构成为能够开闭从墨 水袋310到记录头810的墨水流路。
图12是概略表示阻流阀机构卯0的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图13是图 12中的S1-S1剖面图。阻流阀机构卯0如图12所示,具有阻流用DC马 达910、传递阻流用DC马达910的旋转扭矩的齿轮组920、和基于由齿轮 组920传递的旋转扭矩进行接近或远离墨7jC供给部330的移动的磁铁部 930。图13 ( a)表示磁铁部930处于最远离墨水供给部330的状态(以下 称为"最远离状态"),图13 (b)表示磁铁部930处于最接近墨水供^P 330的状态(以下称为"最接近状态")。另外,在磁铁部930处于最远离 状态时,并且被传递了使磁铁部930远离墨水供给部330的方向的旋转扭 矩的情况下,让齿轮组920空转,使扭矩不传递到磁铁部930。对于在磁 铁部930处于最接近状态时,并且被传递了使磁铁部930接近墨7JC供^P 330的方向的旋转扭矩的情况也同样。
并且,阻流阀机构卯0如图13所示,具有设置在墨7jC供给部330的 内部的阀体932。阀体932能够进行滑动,以开闭为了构成墨水流路而形 成在墨水供给部330内部的中空流路335,并被弹簧934推压在将中空流 路335开放的位置(参照图13 (a))。阀体932由铁等金属形成,如图13 (b )所示,当磁铁部930接近墨水供^P 330时,阀体932在磁力的作 用下向关闭中空流路335的方向移动。这样,阻流阀机构900能够在从 100% (完全开放的状态)到0% (完全关闭的状态)的范围内,增减形成
在墨水供给部330中的中空流路335的截面中的可实际流通墨水的截面的 比例。其中,图13中虽然只图示了与1色墨7jC对应的1个中空流路335 和阀体932,但阻流阀机构卯0可以具有对应4色墨水的4个中空流路335 和阀体932,通过使磁铁部930移动,可开闭4个中空流路335。
图14是表示控制部40 (图1)中所包含的马达驱动电路42的结构 的说明图。马达驱动电路42包括驱动滑架80 (图6)的滑架马达510 用的DC马达驱动电路43、和进行送纸的送纸马达540用的DC马达驱动 电路44。
本实施例的马达驱动电路42还包括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本实施 例的打印机10通过沿用在相当于上述箱体30的部分具备了扫描机构的现 有组合滑架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而构成,马达驱动电路42包括作为扫描用 马达SM用的驱动电路的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扫描用马达SM例如是4 相步进马达,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例如采用通过Wl-2相激磁,进行扫 描用马达SM的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阻流用DC马达910由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驱动。 阻流用DC马达910与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的A相端子连接。利用步进 马达驱动电路45的微步驱动信号,对阻流用DC马达910进行驱动。图 15是表示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的微步驱动信号的一例的说明图。如图15 所示那样,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通过A相和B相的电流值的组合,可精 细设定扫描用马达SM用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通过向阻流用DC 马达910施加A相的电流值E1,来驱动阻流用DC马达910。
图16 ;|_表示阻流用DC马达910的驱动定时的"^兌明图。图16 ( a) 表示通过使磁铁部930 (参照图13)从最远离状态向最接近状态移动,来 关闭中空流路335的IMt时的向阻流用DC马达910施加的电流,图16(b) 表示此时的阻流用DC马达910的输出电流。如图16 (a)所示,在从操 作开始到经过300ms的期间(称为"期间T1"),由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 向阻流用DC马达910施加一定的电流。此时,阻流用DC马达910的旋 转扭矩通过齿轮组920被传递到磁铁部930,使磁铁部930向墨7JC供^p 330接近,直到成为最接近状态。
从期间Tl的结束到经过80ms的期间(称为"期间T2")中,由步 进马达驱动电路45向阻流用DC马达910施加与期间Tl中的施加电;jM目
反方向的电流。其中,此时的电流的大小优选无限接近O。在期间T2中,
之所以施加与期间ti中的施加电;;M目反方向的电流,是为了使阻流用dc
马达910迅速停止。即,如果在期间T2中不向阻流用DC马达910施加 电流,则如图16 (b)中虚线所示那样,在停止了电流施加后,阻流用DC 马达910在惯性作用下将继续旋转,例如在从开始操作约ls后才停止。此 时,会产生噪声。另一方面,当在期间T2中施加了与期间Tl中的施加电 j;;M目反方向的电流时,如图16 (b)中实线所示那样,产生对马逸旋转的 制动作用,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马达的旋转停止,从而可抑制噪声的产 生。
另外,通过使磁铁部930从最接近状态向最远离状态移动,来进行
方向的电流。而且,期间Tl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为300ms),被预先诏二 定为使磁铁部930从最远离状态移动到最接近状态(或者相反)而充分的 阻流用DC马达910的驱动时间。另外,期间T2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 为80ms)被预先设定为为了在期间Tl中的电流施加停止后,使阻流用 DC马达910的旋转停止而充分的时间。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阻流用DC马达910由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 驱动。因此,可有效i^用现有的电路,而不需要增加新的电路部件。而 且,可有效转用现有的设计,从而可削减新增设计的工序数。另外,对于 像阻流用DC马达910那样不需要进行高精度旋转控制的马达,可以进行 无反馈控制的控制。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墨水填充处理流程的流程 图。第2实施例中的墨水填充处理与第1实施例的墨7jC填充处理(图10 ) 同样,例如在打印机10的制造工序的最后阶段(出厂准备阶段),即在印 字检查和墨7JC供给系统的清洗后执行。在步骤SllO中,与第1实施例的墨 水填充处理(图10)同样,将收容了墨水的墨水袋310与墨水供^P330 连接(参照图11 )。
在步骤S112(图17)中,通过操作阻流阀机构卯O,关闭中空流路 335 (图13 )。在步骤S120中,将维护机构部70的头盖740与滑架80连 接(参照图9)。在步骤S132中,利用真空泵710(图6)进行吸引。在进行基于真空泵710的吸引时,墨水吸引室741 (图9)被提供负压,可通过 记录头810的喷嘴812,进行墨水流路内的吸引。此时,由于墨水供^P 330的中空流路335被阻流阀机构卯0关闭,所以,在从阻流阀机构卯0 的位置到记录头810侧的部分产生负压。另外,此时墨水流路内残留的清 洗液被排出。另一方面,在墨水流路的从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到墨水袋 310侧的部分未被供给负压,墨水袋310内的墨7jC原样保留在墨水袋310 内。步骤S140中,在该状态下待机规定的时间,维持着在墨水流路的从 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到记录头810侧的部分中产生的负压。
在步骤S150 (图17)中,通过操作阻流阀机构卯O,开放中空流路 335 (图13 )。由此,墨水流路的从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到墨水袋310侧 的部分也被供给负压,由此从墨水袋310内流出墨水,使墨水填充到墨水 流路内。在墨;;M^填充到墨水流路的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后,通过操作 阻流阀M卯0将中空流路335 (图13)关闭(步骤S160)。另外,利用 阻流阀机构卯0关闭中空流路335的操作,是在墨水还未被填充到滑架80 内的记录头810的定时进行的。
通过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例中的墨水填充处理,打印机10成为在墨 水流路的至少从面对墨水袋310的位置到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的部分中 填充有墨水,并且阻流阀机构卯0关闭了中空流路335的状态(以下称为 "第2初始状态")。然后,将打印机10出厂,由用户开始使用。即,打印 机10在墨水袋310中收容了墨7jC后的打印机10的最初使用前,成为第2 初始状态。因此,不需要使用例如物流用墨水和保存液那样的在打印机IO 的使用开始后成为不要的材料。另夕卜,在打印机10的使用开始前,可抑制 物流用墨水或空气等侵入到墨水袋310内的情况,从而可抑制墨水袋310 内的墨水品质(例如脱^JL)的下降。特别是在第2初始状态中,由于阻 流阀机构卯0关闭了中空流路335,所以,墨水流路的从面对墨水袋310 的位置到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的墨水,即4吏在出厂后也维 持在该部分。因此,可切实地抑制异物向墨水袋310内的侵入。而且,在 用户开始使用时,由于已经将墨水袋310设置在打印机10中,所以不需要 用户进行墨水袋310的安装作业,减轻了用户的负担。并且,在用户开始 使用时之前,由于打印机10维持着墨水流路内填充了墨水的状态(第2 初始状态),所以,形成墨水流路的材料表面浸润了墨水,从而能够良好 地进行用户使用开始后的向墨水流路的墨水填充。
另外,第2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中,在墨水袋310中收容了墨水 后的最初使用打印机10之前,墨水未填充到记录头810内的喷嘴812中。 因此,可抑制例如在打印机10出厂后到4吏用开始前的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 响而导致喷嘴812发生阻塞,并且在因掉落等的冲击使记录头810的盖脱 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墨水泄漏的发生。
此外,在第2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中,通过利用真空泵710的吸 引(图17的步骤S132 ),在对应4色墨水的4个墨水流路的从阻流阀机构 卯0到记录头810侧的部分中,产生同样的负压。然后,通过^Mt阻流阀 机构卯0,开放与4个墨水流路对应的中空流路335 (图17的步骤S150 ), 可使墨水填充到4个墨水流路中。因此,可抑制4色墨水的每个墨水流路 的填充状态的不均匀,从而可实现良好的墨水填充处理。
而且,第2实施例中的墨水填充处理中,在通过操作阻流阀机构900 关闭了中空流路335 (图17的步骤S112)后,进行利用真空泵710的吸引 (图17的步骤S132 )。由此,可确i人阻流阀机构卯0的故障(泄漏等)的 有无。另外,由于可排出墨水流路内的残留清洗液,所以可抑制因受残留 清洗液的影响而发生的墨水吸引(填充)不良。
此外,第2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图17)也和第1实施例的墨水 填充处理同样,可以在用户开始使用后,当设置在打印机IO中的1个或多 个墨水袋310中的墨水用完时进行。在此时的墨水填充处理中,在除去用 完了墨水的墨水袋310和洗净墨7jc供给系统之后,进行步骤S110的墨水袋 310的连接。或者,也可以进行向用完墨水的墨水袋310的墨水收容(填 充)。然后,执行步骤S112以后的处理。这种情况下,打印机10在(用完 墨水的)墨水袋310收容了墨水后的最初使用打印机10之前,成为在墨水 流路的至少从面对墨水袋310的位置到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的部分填充 了墨水,并且由阻流岡机构卯0关闭了中空流路335的状态。
C.第3实施例
图18是表示第3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墨水填充处理流程的流程 图。第3实施例中的墨水填充处理与第2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图17) 同样,例如在打印机10的制造工序的最后阶段(出厂准备阶段)执行。不 过在图18所示的流程中,与图17所示的流程的不同点是,还记载了墨水 供给系统的清洗工序(步骤S60 S卯)。
在步骤S60 (图18)中,安装清洗工具,清洗墨水供给系统。在步 骤S70中,向墨7jC供给系统中填充清洗液。本实施例中,使用物流用墨水 作为清洗液。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物流用墨水,包含作为主剂的水、和保 湿剂及界面活性剂,但不包含作为固形成分的着色材料(染料或颜料)。 物流用墨水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使用前用液体。在步骤S80中,将维护^J 部70的头盖740与滑架80连接(参照图9 )。在步骤S卯中,取下清洗工 具。
在墨水供给系统的清洗工序(步骤S60 ~ S卯)后,与第2实施例的 墨7jO真充处理同样,将收容了墨水的墨水袋310与墨水供给部330连樹步 骤S110(图18)、参照图ll)。然后,通过操作阻流阀机构卯O,关闭中空 流路335 (图13 )(步骤S112 ),通过开始真空泵710 (图6)的驱动,开 始墨水供给系统的吸引(步骤S134)。在进行基于真空泵710的吸引时, 墨水吸引室741 (图9)被提供负压,可通过记录头810的喷嘴812,进行 墨水流路内的吸引。此时,虽然从阻流阀^卯0的位置到记录头810侧 的墨7jC供给系统被供给负压,但由于墨水供^p 330的中空流路335被阻 流阀机构卯O关闭,所以,墨水流路的从阻流阀机构卯O的位置到墨水袋 310侧的部分未被供给负压。在该状态下待机规定的时间(步骤S144)。
在步骤S150 (图18)中,通过^Mt阻流阀机构卯O,开放了中空流 路335 (图13)。由此,开通了从滑架80到供^Ht"320 (图12 )的墨水流 路,通过真空泵710 (图6)的吸引,将被填充在墨7jC供给系统中的清洗液 排出到头盖740内,同时使墨7jc从墨水袋310内流出到墨水流路内。在墨 7jC^t填充到墨水流路的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附近后,停止真空泵710的 驱动(步骤S151),以规定的待机时间维持该状态(步骤S152)。由此, 形成了至少在墨水流路的从面对墨水袋310的位置到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 置的部分中填充有从墨水袋310供给的墨水,并且,在墨水流路的其他部 分和记录头810中填充有清洗液的状态。该状态下,从墨水袋310供给的 墨水与在清洗工序中被填充到墨水流路中的清洗液的交界面,位于墨水流 路的比阻流阀^ 900的位置靠近记录头810侧的位置。
然后,将维护机构部70的头盖740与滑架80分离(步骤S153 (图 18)、参照图8)。在该状态下,再次开始真空泵710 (图6)的驱动(步骤 S154)。由此,将滞留在头盖740内的清洗液排出。也将此时的基于真空 泵710的吸引称为空吸引。在完成了头盖740内的清洗液的排出后,停止
真空泵710的驱动(步骤S155)。然后,再次将维护机构部70的头盖740 与滑架80连接(步骤S156),通过操作阻流阀机构卯O,关闭中空流路335 (图13 )(步骤S160 )。另外,利用阻流阀机构卯0关闭中空流路335的 操作,也可以在步骤S152的待机步骤之后进行。
通过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例中的墨水填充处理,使得打印机10成为 至少在墨水流路的从面对墨水袋310的位置到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的部 分中填充有从墨水袋310供给的墨水,在包括记录头810的墨水流路的其 他部分中填充有清洗液(物流用墨水),并且阻流阀;^ 900关闭了中空流 路335的状态(以下称为"第3初始状态")。然后,将打印机10出厂,由 用户开始使用。即,打印机10在墨水袋310中收容了墨7jC后的最初使用打 印机10之前,成为第3初始状态。因此,在打印机10开始使用前,可抑 制清洗液或空气等异物^曼入到墨水袋310内,从而可抑制墨水袋310内的 墨水品质(例如脱M)的下降、和墨水袋310内的墨水与清洗氣t生混 合。即,在第3初始状态中,由于阻流阀机构卯0关闭了中空流路335, 所以,墨水流路的从面对墨水袋310的位置到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的部 分中填充的墨水,即使在出厂后也维持在该部分,因此,可切实地抑制异 物向墨水袋310内的4^V。
而且,在用户开始使用时,由于已经将墨水袋310设置在打印机10 中,所以不需要用户进行墨水袋310的安装作业,减轻了用户的负担。另 外,在用户开始使用时之前,由于打印机10维持着墨水流路内填充了墨水 (从墨水袋310供给的墨水和物流用墨水)的状态(第3初始状态),所以, 在形成墨水流路的材料表面浸润了墨水,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用户开始使 用后的向墨水流路的墨水填充。
并且,在第3初始状态中,由于在墨水流路中的除了被填充了从墨 水袋310供给的墨水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和记录头810中,填充有清洗液 (物流用墨水),所以,即使在例如打印机IO出厂后到开始使用前的期间 处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相比在该部分未填充清洗液(即,存在空气)的 情况,能够抑制墨水供给系统和记录头810的内压上升,从而可抑制接头 部分等的墨水的泄漏。而且,由于清洗液(物流用墨水)不包含固形成分 的着色材料(染料和颜料),所以,即使在打印机10处于高温环境的情况 下,也不会发生喷嘴812阻塞的情况。
另外,在第3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中,与第2实施例相同,通过 利用真空泵710的吸引,在与4色墨7jC对应的4个墨水流路的从阻流阀机 构卯0到记录头810侧的部分中,共同产生负压。然后,通过操作阻流阀 机构900,开放与4个墨水流路对应的中空流路335 (图18的步骤S150), 由此使得墨^L填充到4个墨水流路中。因此,可抑制4色墨水的每个墨 水流路的填充状态的不均匀,从而可实现良好的墨水填充处理。
此外,在第3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中,与第2实施例相同,在通 过操作阻流阀机构卯0关闭了中空流路335 (图18的步骤S112)后,进行 利用真空泵710的吸引(图18的步骤S134)。因此,可确认阻流阀;^ 卯O的故障(泄漏等)的有无。
另外,第3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图18)也和第1实施例及第2 实施例的墨7jC填充处理同样,可以在用户开始使用后,当设置在打印机IO 中的1个或多个墨水袋310内的墨水用完时进行。在此时的墨水填充处理 中,进行用完了墨水的墨水袋310的除去、和墨7JC供给系统的清洗(包括 清洗液的填充),然后进行步骤S110的墨水袋310的连接。或者,也可以 进行向用完了墨水的墨水袋310的墨水收容(填充)。然后,执行步骤S112 以后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机10在(用完墨水的)墨水袋310收容 了墨水后的最初使用打印机10之前,成为在墨水流路的至少从面对墨水袋 310的位置到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了从墨水袋310供给的 墨水,在包括记录头810的墨水流路的其他部分填充了清洗液(物流用墨 水),并且由阻流阀机构卯0关闭了中空流路335的状态。
D.变形例
其中,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在不超出其主导思 想的范围内,还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可进行如下的变形。
Dl.变形例1
在上述第2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图17)中,也可以在将墨水填 充到滑架80内的记录头810后,关闭中空流路335。不过,若如第2实施 例那样,在将墨水填充到墨水流路的阻流阀机构卯0的位置后关闭中空流 路335,则由于被填充在墨水流路的从面对墨水袋310的位置到阻流阀机 构卯0的位置的部分中的墨水4皮维持在该部分中,所以,从能够抑制墨水 品质下降的方面考虑是理想的。而且,如果在墨水未填充到滑架80内的记 录头810的定时关闭中空流路335,则从能够抑制喷嘴812的阻塞和墨水 泄漏方面考虑是理想的。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例的墨7jC填充处理(图17)中,通过在利用 阻流阀机构卯0关闭中空流路335、和基于真空泵710的吸引后,开放中 空流路335,将墨水填充到墨水流路内,但也可以通过在维持中空流路335 的开放状态下进行基于真空泵710的吸引,来将墨水填充到墨水流路内。
D2.变形例2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打印机10的结构只是一例,作为打印机10 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打印机IO的马达驱动电路42 (图 14)没有必要包括步进马达驱动电路45,也可以采用由DC马达驱动电路 驱动阻流用DC马达910的结构。而且,向图16所示的阻流用DC马达 910施加的电流和施加时间只是一例,可以任意设定施加电流和施加时间。 另外,不是必须在期间T2中施加电流。
而且,不是必须将阻流阀机构900设置在墨水供给部330中,只要 设置在从墨水袋310到记录头810的墨水流路的任意处即可。另外,关于 阻流阀机构卯O的结构,只要能够开闭墨水流路即可,可釆用任意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墨水填充处理中,虽然利用真空泵进行 了墨水iti^的吸引,但如果打印机10具有可吸引墨水流路的其他泵,则也 可以使用该其他泵进行墨水填充处理中的墨水流路的吸引。该情况下,在 墨水填充处理中,不是必须将头盖740与滑架80连接。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滑架80的结构(图7)只是一例,作为 滑架80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滑架80不是必须具有气体回 收室841、 821、中空针852、以及调压阀836等。
此外,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使多个墨水袋310收容互不相同颜色 的墨水,但也可以使多个墨水袋310收斜目同颜色的墨水。
D3.变形例3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可以不釆用以轴连的方式将上部箱体30安装 在主体箱体20上,而将上部箱体30可滑动地安装在主体箱体20上。由此, 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将墨水袋310收容在上部箱体30中。
而且,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在下部壳体360上配置保持
架380的方向,如图19所示那样,沿着转动轴350的轴向来配置保持架 380。根据图19的形态,由于从上部箱体30的闭状态到开状态,被保持在 上部箱体30中的墨水袋310的各自高^4^目同,因此,能够使被收容在 各个墨水袋310中的墨水的压力水头大致相同。由此,可提高从记录头810 喷射的墨水的喷射品质。
另外,如图20所示,也可以4吏倾斜板381倾斜的方向朝向转动轴 350来配置保持架380。根据图20的形态,与图2和图3所示那样4吏倾斜 板381倾斜的方向朝向转动轴350相反侧来配置保持架380的情;;U目比, 在使上部箱体30成为开状态时,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将墨水袋310载置在 保持架380的倾斜板381上。
D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流体喷射装置,具体举出了喷墨式记录装 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具体是喷射或喷吐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除了液 体以外,还包括分散有功能材料的颗粒的液状体、凝胶那样的流状体)或 液体以外的流体(能够作为流体流动的可进行喷射的固体等)的流体喷射 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在液晶显示器、EL (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 显示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喷射以^L或溶解的形态包含电极材料或着色 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的液状体喷射装置、在生物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喷射 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滴管使用的喷射液体试剂的液体
喷射装置。并且,也可以是在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中利用针头喷射润 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镜(光 学透镜)等而在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 置、为了蚀刻M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腐蚀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皿的 流状体喷射装置、喷射例如调色剂等粉状体的固体的粉状体喷射式记录装 置。而且,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这些中的任意一种喷射装置中。另外,墨水 包括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
D5.变形例5
图21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10的概 略结构的剖面图。在图21所示的变形例中,墨水袋310的设置形态与图2 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即,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釆用了将墨水袋310固 定设置在设于上部箱体30的保持架380上的方式,而在图21所示的变形
例中,釆用不设置保持架380,而以个体的形式将墨水袋310设置在上部 箱体30内的形态。这样,在向上部箱体30内设置墨水袋30不是必须使用 保持架380,也可以将墨水袋310直接载置在上部箱体30内。
另外,图22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关闭了上部箱体30的状态的打印机 IO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在图22所示的变形例中,墨水袋的形状和设置 形态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即,在图22所示的变形例中,采用了箱形 形状的墨水袋310,而且,墨水袋310与图21所示的变形例同样地被直接 栽置在上部箱体30内。这样,墨水袋的形状不限于由柔性薄料形成的袋形 状,也可以采用例如箱形形状等其他的形状。
此外,图23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图 23所示的变形例中,墨水袋310的i殳置形态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即, 在图23所示的变形例中,墨水袋310未被收纳在上部箱体30的内部,而 配置在打印机10的外部。在图23所示的变形例中,墨水袋310的袋口60 也通过设在上部箱体30上的孔32,与墨水供给部330连接。这样,墨水 袋310不是必须收纳在上部箱体30的内部,也可以配置在打印机IO的外 部。
另外,图24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图 24所示的变形例中,墨水的供给方式与图l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即,图24 所示的变形例中,墨7jC供给部330与墨水袋310的袋口 60连接,在袋口 60与收容了墨水的墨7jc罐990之间设置有管980。墨7JC罐9卯内的墨7JC通 过管980、袋口 60、墨7K供给部330向打印机构部50供给。图24所示的 变形例,例如在墨水袋310内的墨水用完后,通过只保留墨水袋310的袋 口 60而除去墨水袋310,并设置管980和墨7jc罐990来实现墨7jc供给。
D6.变形例6
第3实施例中的墨水填充处理(图18)中,在清洗工序中向墨水供 给系统填充了清洗液(物流用墨水)(步骤S70),但只要是不包含固形成 分的液体,则也可以填充清洗液(物流用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另外, 第3初始状态也可以是在记录头810中填充有清洗液(物流用墨水),在墨 水流路中未填充清洗液的状态,相反还可以是在墨水流路中填充有清洗 液,在记录头810中未填充清洗液的状态。
D7.变形例7
在表示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中的墨水填充处理的流程图(图10 和图17)中,虽然表示出墨水供给系统的清洗工序(图18的步骤S60 S卯), 但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的墨7JO真充处理中,在图10和图17所示的工 序之前,也可以执行同样的清洗工序。不过在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的 清洗工序中,与第3实施例不同,清洗液未经过填充而祐:排出(参照图18 的步骤S70 )。而且,在图10和图17所示的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的墨 水填充处理结束后,也可以与第3实施例同样,执行所谓的空吸引(图18 的步骤S154、 155)。在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中,由于在清洗工序中不 向墨水供给系统填充清洗液,所以,不会向头盖740排出比较多量的液体, 在清洗工序结束后,可通过空吸引排出^l存的清洗液。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流体的流体收容部;喷出所述流体的流体喷出部;形成从所述流体收容部到所述流体喷出部的流体流路的流路形成部;和可开闭所述流体流路的阀机构,该流体喷射装置在所述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所述流体后的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使用之前,处于在所述流体流路的至少从所述流体收容部的位置到所述阀机构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有所述流体,并且所述阀机构关闭了所述流体流路的初始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下,在所述流体喷出部中填充有不包含固形成分的使用 前用液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下,在所述流体流路的填充有所述流体的部分以外的部 分中,填充有所述使用前用液体。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前用液体是不包含作为所述固形成分的着色材料的液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从所述阀机构的位置靠向所述流体喷出部侧,能够对所述流 体i;jW内进行吸引的吸引装置,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所述初始状态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而形成, 该方法包括(a) 利用所述阀机构关闭所述流体流路的步骤;(b) 通过所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在从所述阀机构的位置靠向所述流 体喷出部侧的所述流体流路内产生负压的步骤;(c) 解除所述阀机构对所述流体^^的关闭的步骤;和 (d )在将收容于所述流体收容部的所述流体填充到所述流体流路的 所述阀机构的位置后,利用所述阀机构关闭所述流体流路的步骤。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所述初始状态,釆用还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形 成,该方法包括(e)在所述步骤(a)之前,向所述流体it^填充所述使用前用液体, 并将所述流体收容部与所述流体流路连接的步骤。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所述流体后的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 使用之前,在所述流体喷出部中未填充所述流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容了所述流体的多个所述流体收容部,所述流路形成部形成与所述多个流体收容部对应的多个所述流体流路。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搭载了所述流体喷出部的状态下移动的滑架, 所述流体收容部被配置在与所述滑架上不同的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流体是液体墨水。
11. 一种在流体喷射装置中填充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喷射装置具有 收容流体的流体收容部;喷出所述流体的流体喷出部;形成从所述流体收容部到所述流体喷出部的流体流路的流路形成部; 可开闭所述流体流路的阀机构;和在从所述阀^的位置靠向所述流体喷出部侧,对所述流体流路内进 行吸引的吸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a) 利用所述阀机构关闭所述流体流路的步骤;(b) 通过所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在从所述阀机构的位置靠向所述流 体喷出部侧的所述流体流路内产生负压的步骤;(c) 解除所述阀机构对所述流体力ti洛的关闭的步骤;和(d) 在将收容于所述流体收容部的所述流体填充到所述流体5^的 所述阀机构的位置后,利用所述阀机构关闭所述流体iiW的步骤。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e) 在所述步骤U)之前,向所述流体流路填充不含有固形成分的 使用前用液体,并将所述流体收容部与所述流体流路连接的步骤。
13. —种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收容流体的流体收容部; 喷出所述流体的流体喷出部;和在所述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所述流体后的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 使用之前,在所述流体流路的包含与所述流体收容部的连接位置的至少一 部分中,填充有所述流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可开闭所述流体流路的阀机构,其包括提供用于进行所述流 体流路的开闭动作的动力的DC马达;和构成为步进马达用的马达驱动电路,即驱动所述DC马达的马达驱动 电路,在所述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所述流体后的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 使用之前,所述阀机构关闭了所述流体流路,所述DC马达与所述马达驱动电路所具有的所述步进马达的规定的相 用的端子连接,所述马达驱动电路在基于所述阀机构开闭所述流体流路的动作时,经 由所述端子向所述DC马达施加规定的电流。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驱动电路在基于所述阀机构开闭所述流体流路的动作结束时,经由所述端子,向所述DC马达施加与所述流体iti洛的开闭动作时相 反方向的规定电流。
16.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 在于,还具有在搭载了所述流体喷出部的状态下移动的滑架,所述流体收容部被配置在与所述滑架上不同的位置。
17.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流体是液体墨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具有收容流体的流体收容部;喷出流体的流体喷出部;形成从流体收容部到流体喷出部的流体流路的流路形成部;和可开闭流体流路的阀机构。该流体喷射装置在流体收容部中收容了流体后的流体喷射装置的最初使用之前,处于在流体流路的至少从流体收容部的位置到阀机构的位置的部分中填充有流体,并且由阀机构关闭了流体流路的初始状态。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348041SQ2008101335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
发明者六波罗宪纲, 小林范久, 情野健朗, 竹腰太郎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