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32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具备将卷状的记录纸切断的切割机构的印刷装置中较佳地使用的具备单向离合器的驱动力传
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提供了如下的印刷装置在将卷状的记录纸一边由供纸机构进行搬送一边由印刷机构进行印刷后,利用切割机构将记 录纸切断为所需长度。此种印刷装置中,记录纸的供纸是在由供纸机构的压纸辊压接记录纸的状态下,利用电动机使压纸辊旋转来进行。而且,记录纸的切断是在记录纸已通过切割机构的固定刀与可动刀之间的状态下,由电动机使可动刀朝向固定刀的方向滑动,从而由可动刀与固定刀夹住记录纸来进行。通常,用以使供纸机构的压纸辊旋转的电动机与用以使切割机构的可动刀滑动的电动机分开设置。而且,为了削减成本,还存在利用一个电动机来进行压纸辊的驱动与可动刀的驱动的类型。在如后者那样将驱动源设为一个电动机的情况下,一般是根据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来切换压纸辊的驱动与可动刀的驱动。也就是,在电动机朝一方向旋转时驱动压纸辊,朝另一方向旋转时则驱动可动刀。为了根据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来切换压纸辊的驱动与可动刀的驱动,而使用被称作单向离合器的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图10表示使用了单向离合器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10中,101为电动机轴,102为电动机齿轮,103为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4为棍驱动齿轮,105为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6为可动刀驱动齿轮。图11是表示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构成例的图。如图11所示,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是将第一齿轮105a与第二齿轮105b重叠而构成。在第二齿轮105b的内部的中央设置着柱状的环105c,在该环105c的周围配置着扭转弹簧105d。在扭转弹簧105d的一端设置着脚部105e,该脚部105e与设置在第一齿轮105a的内面的沟槽(未图示)嵌合。由此,第一齿轮105a与扭转弹簧105d —体地旋转。如果使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5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105d收紧的方向旋转,则扭转弹簧105d对于第二齿轮105b的环105c牢固地紧固。由此,第一齿轮105a、扭转弹簧105d、及第二齿轮105b均一体地旋转。另一方面,如果使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5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旋转,则扭转弹簧105d从第二齿轮105b的环105c离开而成为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由此,仅第一齿轮105a与扭转弹簧105d —体地旋转,而第二齿轮105b保持停止的状态(空转状态)。另外,虽未图示,但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也与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同样地构成。也就是,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是将第一齿轮103a与第二齿轮103b重叠而构成。在第二齿轮103b的内部的中央设置着柱状的环(未图示),且在该环的周围配置着扭转弹簧(未图示)。在扭转弹簧的一端设置着脚部(未图示),该脚部与设置在第一齿轮103a的内面的沟槽(未图示)嵌合。如图10所示,电动机齿轮102与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一齿轮103a及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此两者啮合。而且,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二齿轮103b与辊驱动齿轮104啮合,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与可动刀驱动齿轮106啮合。例如,如果使电动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一齿轮103a及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此两者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一齿轮103a的旋转成为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3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收紧的方向的旋转。在此情况下,如果扭转弹簧对于环牢固地紧固,则第二齿轮103b从动于第一齿轮103a而旋转。由此,驱动力从第二齿轮103b传递至辊驱动齿轮104,从而成为供纸机构动作的状态。 另一方面,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的旋转成为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5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的旋转。在此情况下,扭转弹簧105d从环105c离开而成为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第二齿轮105b空转(不从动于第一齿轮105a而旋转)。由此,驱动力并未从第二齿轮105b传递至可动刀驱动齿轮106,从而成为切割机构不动作的状态。相反,如果使电动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一齿轮103a及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此两者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一齿轮103a的旋转成为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3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的旋转。在此情况下,扭转弹簧从环离开而成为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从而第二齿轮103b空转。由此,驱动力并未从第二齿轮103b而传递至辊驱动齿轮104,从而成为供纸机构不动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的旋转成为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5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105d收紧的方向的旋转。在此情况下,扭转弹簧105d对于环105c牢固地紧固,第二齿轮105b从动于第一齿轮105a而旋转。由此,驱动力从第二齿轮105b传递至可动刀驱动齿轮106,从而成为切割机构动作的状态。背景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37301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所述般,为了使单向离合器正常地动作,而在第一齿轮朝向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旋转时,第二齿轮必需完全空转。然而,在因削减成本等而无法使用精度高的扭转弹簧时,即便在第一齿轮朝向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旋转时,扭转弹簧也并未完全离开环,从而存在第二齿轮从动于第一齿轮的问题。该问题在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中不易引起,而在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中容易引起。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中不易引起该问题的原因在于因在印刷机构的感热头与供纸机构的压纸辊之间夹住记录纸而一直施加张力,所以从压纸辊通过辊驱动齿轮104而对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二齿轮103b施加适度的外部负载。也就是,利用从该压纸辊传递至第二齿轮103b的外部负载,而能够使第二齿轮103b保持停止的状态,且利用朝向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的第一齿轮103a的旋转,而成为扭转弹簧松弛的状态,由此扭转弹簧对环的紧固得以减轻,因而仅第一齿轮103a旋转而第二齿轮103b正常空转。与此相对,在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施加至第二齿轮105b的外部负载。因此,即便在第一齿轮105a朝向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旋转时,亦维持扭转弹簧105d紧固环105c的状态,从而容易发生第二齿轮105b从动于第一齿轮105a而旋转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使第一齿轮朝向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旋转时,使第二齿轮确实地空转,由此能够使单向离合器正常地动作。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中,在经由单向离合器及可动刀驱动机构而向可动刀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系统中的特定部位设置负载机构,该负载机构在使单向离合器的第一齿轮朝向配置在单向离合器的内部的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旋转时对第二齿轮施加旋转抑制负载。[发明的效果]根据如所述般构成的本发明,在使单向离合器的第一齿轮朝向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旋转时,即便成为扭转弹簧未完全离开环的状态,亦利用负载机构对第二齿轮施加旋转抑制负载来作为适度的外部负载,因而能够利用该外部负载而使第二齿轮保持停止的状态。由此,在使第一齿轮朝向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旋转时,仅使第一齿轮旋转而使第二齿轮空转,从而可使单向离合器正常地动作。


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割单元的内部构成例的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机构的变形例的图。图10是表示使用了单向离合器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11是表示切割系单向离合器的构成例的图。[符号的说明]11 蜗齿轮12 驱动轴13 蜗轮14 可动刀15 HP检测用凸轮16 HP检测传感器
17 凸部17a 凸部的正旋转侧的面17b 凸部的逆旋转侧的面(接触面)17'凹部Ua1凹部的正旋转侧的面(接触面)Ub1凹部的逆旋转侧的面18板弹簧
19连杆21压缩弹簧22压接构件31凸部32板弹簧41压缩弹簧51凸部52板弹簧61孔62板弹簧71孔72板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I中,101为电动机轴,102为电动机齿轮,103为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4为辊驱动齿轮,105为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6为可动刀驱动齿轮。这些均与图10及图11所示的相同。另外,可动刀驱动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可动刀驱动齿轮106、图2所示的蜗齿轮11、蜗轮13、驱动轴12。10是作为切割机构的切割单元。图2是表示切割单元10的内部构成例的图,(a)为立体图,(b)为俯视图,(c)为前视图,(d)为该前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2中,11是与可动刀驱动齿轮106的转动连动的蜗齿轮,且安装在驱动轴12上。13是与蜗齿轮11啮合的蜗轮,14是经由连杆19而连结于蜗轮13的可动刀。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上的构成,通过电动机(未图示)旋转,而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可动刀驱动齿轮106动作。通过可动刀驱动齿轮106动作,而安装在可动刀驱动齿轮106的驱动轴12、及安装在驱动轴12的蜗齿轮11动作。蜗齿轮11中形成着螺旋状的沟槽,该沟槽与蜗轮13嚙合。结果,经由蜗齿轮11而将驱动力传递至蜗轮13,从而蜗轮13旋转。而且,连结于蜗轮13的可动刀14驱动。如果使蜗轮13向箭头A的方向恰好进行一次旋转,则可动刀14沿箭头B的方向滑动,且在静止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往返一次。当从电动机经由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而向辊驱动齿轮104传递驱动力以搬送记录纸时,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空转,从而驱动力并未传递至可动刀驱动齿轮106,可动刀14在静止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处待机。
另一方面,如果从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将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刀驱动齿轮106,则蜗轮13向箭头A的方向进行一次旋转,可动刀14在静止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往返一次。此时,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二齿轮103b空转而驱动力未传递至辊驱动齿轮104,从而用以搬送记录纸的压纸辊(未图示)并未旋转。在蜗轮13上设置着可动刀14的静止位置的检测用凸轮15(以下称作HP(homeposition)检测用凸轮)。该HP检测用凸轮15的一部分具有缺口部15a。在与该缺口部15a相向的位置上,具备检测可动刀14的静止位置的传感器16 (以下,称作HP检测传感器)。该HP检测传感器16具有突起状的推杆16a,在缺口部15a来到推杆16a的位置时,检测到可动刀14位于静止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到可动刀14为止的驱动力传递系统中的特定部位具备负载机构。该负载机构在使 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朝向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内部所具备的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旋转时,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具体来说,负载机构包括设置在蜗轮13上的凸部17 ;及作为旋转抑制件的板弹簧18,其与该凸部17接触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板弹簧18由切割单元10的切割框架(未图示)所支撑。在将蜗轮13朝向箭头A的方向的旋转设为正旋转的情况下,凸部17的正旋转侧(图2 (d)的右侧)的面17a及逆旋转侧(图2 (d)的左侧)的面17b (以下称作接触面)由具有角度小于90度的锥形的倾斜面形成。而且,板弹簧18的前端对应于接触面17b的锥形角度而弯曲成L字状。板弹簧8的前端优选以与接触面17b大致平行地接触的方式而形成。藉由所述构成,当蜗轮13欲朝向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凸部17的接触面17b与板弹簧18的前端接触,从蜗轮13经由蜗齿轮11、可动刀驱动齿轮106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蜗轮13上的凸部17设置在可动刀14位于静止位置时板弹簧18与接触面17b接触的位置上。也就是,当蜗轮13向箭头A的方向进行一次旋转时,旋转开始后凸部17立即向离开板弹簧18的方向移动。并且,在一次旋转的最后凸部17接近板弹簧18,经过板弹簧18越过凸部17的动作后凸部17回到原来的位置。另外,为了使板弹簧18尽可能地顺利越过凸部17,优选凸部17的正旋转侧的面17a由具有角度比逆旋转侧的接触面17b小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另外,以如下方式来设定凸部17的设置位置及大小,即,当蜗轮13进行一次旋转时,伴随其旋转而移动的凸部17不会与HP检测传感器16的本体及推杆16a发生干扰。也就是,将凸部17的设置位置及大小设成可通过HP检测传感器16的推杆16a的下侧的空间。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沿着HP检测用凸轮15的圆周部设置凸部17,但只要不与HP检测传感器16发生干扰,也可将凸部17设置在从圆周部离开的位置(蜗轮13的靠外周侧处)。以下说明如所述般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动作。例如,如果使电动机(未图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一齿轮103a及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此两者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一齿轮103a的旋转成为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3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的旋转。在此情况下,扭转弹簧从环离开而成为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
而且,因在印刷机构的感热头与供纸机构的压纸辊之间夹住记录纸而一直施加张力,所以从压纸辊通过辊驱动齿轮104而对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二齿轮103b施加适度的外部负载。从该压纸辊传递至第二齿轮103b的外部负载成为对第二齿轮103b的旋转抑止负载,从而仅第一齿轮103a旋转而第二齿轮103b空转。由此,驱动力不会从第二齿轮103b传递至辊驱动齿轮104,从而成为供纸机构不动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的旋转成为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5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105d收紧的方向的旋转。在此情况下,连结于第一齿轮105a的扭转弹簧105d对于第二齿轮105b的环105c牢固地紧固,第二齿轮105b从动于第一齿轮105a而旋转。由此,驱动力从第二齿轮105b传递至可动刀驱动齿轮106,从而成为切割机构动作的状态。
如果驱动力被传递至可动刀驱动齿轮106,则蜗齿轮11及蜗轮13旋转,可动刀14滑动而在静止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往返一次。此时,蜗轮13向图2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由此,凸部17在蜗轮13开始旋转后立即向离开板弹簧18的方向移动。并且,最后板弹簧18越过凸部17后,蜗轮13的旋转结束。当板弹簧18越过凸部17时,板弹簧18与凸部17的正旋转侧的面17a接触,但正旋转侧的面17a与接触面17b相比,倾斜角较小,因而并未施加接触所引起的大的负载。该负载的大小与电动机的驱动力的大小相比,小至可忽略的程度,因此不会抑制蜗轮13的旋转,蜗轮13可顺畅地旋转至最后为止。也就是,几乎未施加负载便可使可动刀14滑动。相反,如果使电动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搬送系单向离合器103的第一齿轮103a及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此两者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此情况下,连结于第一齿轮103a的扭转弹簧对于第二齿轮103b的环牢固地紧固,第二齿轮103b从动于第一齿轮103a而旋转。由此,驱动力从第二齿轮103b传递至辊驱动齿轮104,从而成为供纸机构动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一齿轮105a的旋转成为朝向位于第二齿轮105b的内部的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的旋转。在此情况下,扭转弹簧105d从环105c离开而成为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然而,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中并未施加来自夹在感热头与压纸辊之间的记录纸的张力这样的外部负载,因此成为扭转弹簧105d并未完全离开环105c的状态,从而存在第二齿轮105b从动于第一齿轮105a的可能性。假如第二齿轮105b从动于第一齿轮105a而旋转,则蜗轮13向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旋转。对此,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包含凸部17及板弹簧18的负载机构,对于使蜗轮13向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旋转施加负载。对该蜗轮13的旋转抑制负载经由蜗齿轮11而传递至第二齿轮105b。由此,仅第一齿轮105a旋转而第二齿轮105b空转。结果,驱动力不会从第二齿轮105b传递至可动刀驱动齿轮106,从而成为切割机构不动作的状态。如以上详细说明般,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着凸部17及板弹簧18来作为负载机构,该负载机构是在使第一齿轮105a朝向配置在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内部的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旋转时,对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因此,当使第一齿轮105a朝向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旋转时,仅使第一齿轮105a旋转而使第二齿轮105b确实地空转,从而可使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正常地动作。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使凸部17的正旋转侧的面17a及逆旋转侧的面17b此两者由具有角度小于90度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尤其,其特征在于也对逆旋转侧的接触面17b赋予锥形而设为倾斜面。如果使接触面17b也倾斜,则通过施加一定以上的力,不会使凸部17或板弹簧18破损而可使蜗轮13向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旋转。也就是,可允许板弹簧18越过凸部17而使蜗轮13逆旋转。如果接触面17b不倾斜,而是相对于蜗轮13垂直,则在以一定以上的力使强制地蜗轮13逆旋转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凸部17或板弹簧18破损。例如,预先设置用以通过手动来使蜗齿轮11旋转的操作部,当在记录纸的切断过程中引起纸堵塞时等,有时使用者想通过手动来操作操作部,以强制地使与蜗齿轮11嚙合的蜗轮13逆旋转。即便在此时,根据本实施方式,也不会导致凸部17或板弹簧18破损,通过手动操作操作部而可使蜗齿轮11及蜗轮13逆旋转,从而可消除纸堵塞。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仅通过在蜗轮13上的一个部位设置凸部17来构成负载机构。当在蜗轮13进行一次旋转的最后板弹簧18越过凸部17时,板弹簧18抵住蜗轮13而发出「咔」的声音,可将该撞上时的动作音的发生抑制在最低限度的I次。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蜗轮13上设置凸部17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如图3所示,也可设置凹部17'来代替凸部17。此情况下的凹部17'的蜗轮13的正旋转侧的面17a'及逆旋转侧的面17b'也由具有角度小于90度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然而,与凸部17的情况相反,凹部17'的正旋转侧的面17a'与板弹簧18的前端接触。凹部17'的逆旋转侧的面17b'优选由具有角度比施加旋转抑制负载的正旋转侧的接触面17a'小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使凸部17的正旋转侧的面17a的锥形角小于逆旋转侧的接触面17b的锥形角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各面17a、17b的锥形角也可相同。例如,可将与接触面17b相同的锥形角赋予正旋转侧的面17a。这样,在蜗轮13向正旋转方向进行一次旋转的最后,板弹簧18越过凸部17时所施加的负载稍微变大,获得电动机的较大的驱动力后蜗轮13旋转,因而板弹簧18良好地越过凸部17。另一方面,当使第一齿轮105a朝向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旋转时,本来第二齿轮105b完全空转,并未对蜗轮13传递驱动力。然而,如果在扭转弹簧105d未完全离开环105c的状态下,第二齿轮105b欲从动于第一齿轮105a而旋转,则电动机的驱动力的一部分会传递至蜗轮13。然而,此时传递至蜗轮13的驱动力比使蜗轮13正旋转时传递的驱动力小,即便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蜗轮13发生逆旋转,则板弹簧18亦无法越过凸部17。也就是,凸部17的接触面17b与板弹簧18的前端接触,而无法施加足以阻止蜗轮13的逆旋转的旋转抑制负载。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在蜗轮13上设置凸部17且使用与该凸部17接触的作为旋转抑制件的板弹簧18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使用压缩弹簧21及压接构件22来代替板弹簧18。压接构件22具有上侧开放的中空部,压缩弹簧21的一部分进入该中空部内。压接构件22的正旋转侧的侧面22a与凸部17的接触面17b的倾斜角相对应而被赋予锥形。压缩弹簧21的一端被固定在切割框架23,另一端被固定在压接构件22的中空部的底面。由此,压接构件22受到压缩弹簧21欲伸长的力(朝向图4的下侧的力)而压接至蜗轮13。在使蜗轮13正旋转时,在一次旋转的最后,压接构件22的内部的压缩弹簧21收缩而越过凸部17。另一方面,在使蜗轮13逆旋转的方向上,凸部17的逆旋转侧的接触面17b与压接构件22的侧面22a接触,从蜗轮13经由蜗齿轮11及可动刀驱动齿轮106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对将凸部17 (或凹部17')设置在蜗轮13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图5所示,也可在蜗齿轮11上设置凸部31 (或者,也可为凹部)。图5的例中,在蜗齿轮11上设置多个突起而将凸部31构成为齿轮的形状。而且,将作为旋转抑制件的板弹簧32设置在与凸部31相向的位置上,该板弹簧32与该凸部31接触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板弹簧32由切割框架(未图示)所支撑。形成如此构成的凸部31的齿轮的每个突 起中,蜗齿轮11的正旋转(使蜗轮13正旋转方向的旋转)侧的面及逆旋转(使蜗轮13逆旋转方向的旋转)侧的面由具有角度小于90度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而且,逆旋转侧的面与板弹簧32接触而对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而且,凸部31的正旋转侧的面优选由具有角度小于逆旋转侧的面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而且,如图6所示,也可将压缩弹簧41组装在蜗齿轮11的驱动轴12上,利用该压缩弹簧41的伸长力来对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也就是,以卷绕在蜗齿轮11的驱动轴12的周围的方式来设置压缩弹簧41,使压缩弹簧41的一端与切割框架接触,使另一端与蜗齿轮11接触。由此,在压缩弹簧41的作用下对蜗齿轮11的旋转施加负载,且经由与该蜗齿轮11哨合的可动刀驱动齿轮106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而且,如图7所示,也可在可动刀驱动齿轮106设置凸部51 (或者,也可为凹部)。在图7的例子中,在可动刀驱动齿轮106设置多个突起而将凸部51构成为齿轮的形状。并且,将作为旋转抑制件的板弹簧52设置在与凸部51相向的位置上,该板弹簧52与该凸部51接触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板弹簧52由切割框架(未图示)所支撑。另外,在图4 图7所示的变形例中,即便在使切割机构动作时,也可对可动刀14的滑动施加负载。在图5及图7的变形例中,为了使该负载减小而减小凸部31、51的正旋转侧的面的倾斜角,即便如此也施加一定的负载。结果,与施加的负载相应地降低可动刀14的切断力。与此相对,在图I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蜗轮13上仅设置一个凸部17。并且,在可动刀14位于静止位置时与板弹簧18接触的位置上设置凸部17。因此,在可动刀14移动至切断位置而切断记录纸时并未施加凸部17的负载,从而可避免切断力的降低。而且,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图8所示,也可由设置在可动刀14的一部分的孔61、及作为旋转抑制件的板弹簧62来构成负载机构,该板弹簧62与该孔61接触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板弹簧62由切割框架(未图示)所支撑。孔61与板弹簧62设置在可动刀14位于静止位置时接触的位置上。孔61中形成着可动刀14滑动的箭头B的切断位置侧(图8的上侧)的截面61a及静止位置侧(图8的下侧)的截面61b,板弹簧62与切断位置侧的截面61a及静止位置侧的截面61b接触。尤其通过静止位置侧的截面61b与板弹簧62接触,而产生摩擦所引起的负载或板弹簧62的弹力所引起的负载,从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另外,板弹簧62也可不必与孔61的切断位置侧的截面61a接触,如图8所示,板弹簧62的前端也可不弯曲。在如所述般构成的情况下,当第一齿轮105a朝向扭转弹簧105d收紧的方向旋转而蜗轮13正旋转时,在蜗轮13开始旋转时板弹簧62越过孔61的截面61b。这是因为蜗轮13获得了电动机的较大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当第一齿轮105a朝向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旋转而蜗轮13欲逆旋转时,因孔61的截面61b与板弹簧62接触,所以会产生摩擦引起的负载或板弹簧62的弹力引起的负载,而板弹簧62未越过孔61的截面61b。这是因为,在所述情况下传递至蜗轮13的驱动力与在使蜗轮13正旋转时所传递的驱动力相比非常小。另外,此处,使用了作为旋转抑制件的板弹簧6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构成为在切割框架自身设置突起而通过可动刀14的孔61与突起接触来施加负载。而且,也可构成为对孔61的切断位置侧的截面61a与静止位置侧的截面 61b设置锥形。而且,也可构成为仅使静止位置侧的截面61b与板弹簧62接触。而且,如图9所示,也可由孔71及作为旋转抑制件的板弹簧72来构成负载机构,该孔71设置在连结蜗轮13与可动刀14的连杆19的一部分,该板弹簧72与该孔71接触而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板弹簧72由切割框架(未图示)所支撑。孔71与板弹簧72设置在可动刀14位于静止位置时接触的位置上。如所述般构成的孔71也与图8所示的孔61同样地,形成着可动刀14滑动的箭头B的切断位置侧(图9的上侧)的截面71a及静止位置侧(图9的下侧)的截面71b,板弹簧72与切断位置侧的截面71a及静止位置侧的截面71b接触。尤其通过静止位置侧的截面71b与板弹簧72接触,而产生摩擦引起的负载或板弹簧72的弹力引起的负载,从而可对切割系单向离合器105的第二齿轮105b施加旋转抑制负载。另外,板弹簧72也可不必与孔71的切断位置侧的截面71a接触,板弹簧72的前端也可不弯曲。在如所述般构成时,当第一齿轮105a朝向扭转弹簧105d收紧的方向旋转而蜗轮13正旋转时,在蜗轮13开始旋转时板弹簧72越过孔71的截面71b。另一方面,当第一齿轮105a朝向扭转弹簧105d松弛的方向旋转而蜗轮13欲逆旋转时,通过孔71的截面71b与板弹簧72接触,而产生摩擦引起的负载或板弹簧72的弹力引起的负载,从而板弹簧72未越过孔71的截面71b。另外,图9中也使用了作为旋转抑制件的板弹簧7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构成为在切割框架自身设置突起,通过连杆19的孔71与突起接触而施加负载。而且,也可构成为对孔71的切断位置侧的截面71a及静止位置侧的截面71b设置锥形,锥形也可为比90度小的倾斜面。而且,也可构成为仅使静止位置侧的截面71b与板弹簧72接触。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已列举可动刀14为闸刀方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动刀也可为剪刀方式或比萨切刀方式。总之,只要有对可动刀传递驱动力时进行旋转的零件,则可应用本发明。此外,所述实施方式均只不过表示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例,而不应限定性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也就是,本发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或主要特征则可以各种形态来实施。
权利要求
1.ー种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カ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向离合器,其为重叠着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构成,且在设置在内部的环的周围配置扭转弹簧而成; 可动刀驱动齿轮,其与所述单向离合器啮合;及 可动刀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可动刀驱动齿轮连动;且 利用传递至所述单向离合器及所述可动刀驱动齿轮的驱动カ来使所述可动刀驱动机构驱动,以驱动与所述可动刀驱动机构连结的可动刀; 在从所述单向离合器到所述可动刀为止的驱动カ传递系统中的特定部位更包括负载机构,所述负载机构在使所述第一齿轮朝向所述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旋转时对所述第二齿轮施加旋转抑制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カ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且与所述可动刀驱动齿轮连动的蜗齿轮及与所述蜗齿轮嚙合且进而与所述可动刀连结的蜗轮; 所述负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蜗轮上的凸部及与该凸部接触而对所述第二齿轮施加所述旋转抑制负载的旋转抑制件; 所述凸部的所述蜗轮的正旋转侧的面及逆旋转侧的面由具有角度小于90度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所述逆旋转侧的面与所述旋转抑制件接触而对所述第二齿轮施加所述旋转抑制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カ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所述正旋转侧的面由具有角度比所述逆旋转侧的面小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カ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且与所述可动刀驱动齿轮连动的蜗齿轮及与所述蜗齿轮嚙合且进而与所述可动刀连结的蜗轮; 所述负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蜗轮上的凹部及与该凹部接触而对所述第二齿轮施加所述旋转抑制负载的旋转抑制件; 所述凹部的所述蜗轮的正旋转侧的面及逆旋转侧的面由具有角度小于90度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所述正旋转侧的面与所述旋转抑制件接触而对所述第二齿轮施加所述旋转抑制负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カ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所述逆旋转侧的面由具有角度比所述正旋转侧的面小的锥形的倾斜面而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的对切割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本发明在使切割机构动作时,能够使单向离合器确实地空转而正常地进行离合器动作。在从单向离合器向可动刀驱动齿轮(106)、蜗齿轮(11)、蜗轮(13)、可动刀(14)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系统的特定部位设置负载机构(凸部(17)及板弹簧(18)),该负载机构在使单向离合器的第一齿轮朝向配置在单向离合器的内部的扭转弹簧松弛的方向旋转时对第二齿轮施加旋转抑制负载,在使第一齿轮旋转时,利用负载机构来对第二齿轮施加旋转抑制负载,由此将扭转弹簧设为从环离开的状态,第二齿轮不随第一齿轮旋转而确实地空转,从而驱动力未从第二齿轮传递至切割机构。
文档编号B41J11/66GK102673185SQ20121004817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岩田和之 申请人:星精密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