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组件、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77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液体供给组件、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供给组件,其配置和构成为通过液体供给装置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该液体供给装置具有液体导入部;可动支撑部,其具备第一被接合部和第二被接合部;以及电连接部,

所述液体供给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液体容纳体和电接触单元,其中,

所述液体容纳体配置成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液体供给装置上,并具有:液体容纳部,其配置成容纳所述液体;液体导出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并配置成将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所述液体引导至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外部;以及第一接合部,其配置成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所述第一被接合部接合,

所述电接触单元独立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并具有:电接触部,其配置成与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装置上的所述电连接部接触;保持部,其配置成保持所述电接触部;以及第二接合部,其设置在所述保持部,并配置成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所述第二被接合部接合,其中,

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一被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可动支撑部沿着将所述液体供给组件向所述液体供给装置安装的方向从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彼此分开的解除位置位移至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彼此连接的连接位置,

在所述电接触单元的所述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二被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电接触部在所述连接位置与所述电连接部接触,在所述解除位置与所述电连接部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纳体上设置有大气连通路径,大气通过该大气连通路径被导入所述液体容纳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纳体上设置有液体导入路径,液体适于通过该液体导入路径被导入所述液体容纳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单元构成为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体上。

6.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配置和构成为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容纳体,其配置成容纳所述液体;

液体导入部,其从所述液体容纳体导入所述液体;

电连接部;

电接触单元,其配置成与所述电连接部接触;以及

可动支撑部,其配置成支撑所述液体容纳体以及所述电接触单元,其中,

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其配置成容纳所述液体;液体导出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上,配置成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所述液体导入部连接;以及第一接合部,其配置成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接合,

所述电接触单元具有:电接触部,其配置成与所述电连接部接触;保持部,其配置成保持所述电接触部;以及第二接合部,其设置在所述保持部,并配置成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接合,

所述液体容纳体与所述电接触单元彼此独立,并且,

在所述可动支撑部上,形成有与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一被接合部、以及与所述电接触单元的所述第二接合部接合的第二被接合部,

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一被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可动支撑部配置成沿着将所述液体容纳体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安装的方向从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彼此分开的解除位置位移至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彼此连接的连接位置,

在所述电接触单元的所述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二被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电接触部在所述连接位置与所述电连接部接触,在所述解除位置与所述电连接部分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的罩。

8.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

液体喷射部,其配置成能够喷射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经由所述液体导入部供给的所述液体;以及

泵,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液体喷射部之间,并且从所述液体导入部侧向所述液体喷射部侧对所述液体施加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单元,所述电接触单元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液体容纳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供给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单元具有手柄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