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鞋面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5577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鞋面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面印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鞋面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鞋面的印刷层开始朝着多层、多颜色、多花纹发展。该种趋势对鞋面印刷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目前的鞋面印刷工序采用的机械手铺料或者真空铺料存在铺料精度低、对材料要求严苛、烤箱干燥烤制过程浪费能量等问题。

本申请人于2013年3月2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一份申请号为201310099116.0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公开的是一种鞋面自动印刷机,包括其上设有工作平台的组合机架体;所述组合机架体上设有环形传送带及其驱动装置,所述环形传送带的表面涂设有一层可改变粘贴强度的粘贴层;所述组合机架体的下方设有一用于将承印物往上顶压使其压贴在所述粘贴层的送料机构;所述组合机架体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印刷承印物的印刷机构。本发明让承印物暂时粘贴在环形传送带上,经过整理压平,然后对承印物进行印刷,再利用收料铲将承印物自动铲离环形传送带,最后进行产品收集处理,这种新的输送及印刷作业方式,提高了印刷机构的印刷精度和印刷质量。该发明受被印刷物印刷完成后的干燥速度影响,环形传送带长度长,占地面积大,影响了厂房的使用率,进而增加了机器的使用成本。而现有的在该方案基础上增加烤箱的方案同样存在烤箱一直保持在一定的功率运转,能量利用效率低且适用性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鞋面印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大多数鞋面印刷设备能量利用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鞋面印刷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复数个工装板以及印刷机构,印刷机构与传送机构配合设置。上述传送机构循环运转设置。上述工装板随着传送机构循环运转地设于传送机构内。该传送机构包括两个升降机构以及水平设置的两条传送带,两条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设置,两个升降机构分别设于传送带的两端。上述印刷机构还包括干燥箱,干燥箱邻近上述印刷机构地设于干燥箱与印刷机构所在的传送带传送方向上的一侧。上述干燥箱包括三维识别装置以及复数根干燥管,三维识别装置设于干燥箱邻近该印刷机构一侧的侧壁外沿,干燥管布设于干燥箱顶面内沿。

进一步地:

上述干燥管沿与上述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干燥管沿传送带传送方向均匀布设。

每一上述干燥管均配设有一聚光罩,聚光罩与上述工装板上的鞋面配合设置。

上述干燥管为紫外UV汞灯管或者为远红外石英灯管。

一种改进的鞋面印刷装置还包括一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上述传送机构、上述印刷机构以及上述干燥箱相连。上述控制机构通过收集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信息以及印刷机构在鞋面上形成的印刷层信息,通过上述三维识别装置对即将进入干燥箱内的上述工装板上的鞋面进行定位,从而控制印刷有印刷层的鞋面传送方向上的干燥管依次开启以及背离印刷有印刷层的鞋面的传送方向一侧的干燥管依次关闭。

上述工装板为透明玻璃平板。

每一上述传送带均由两条独立设置的侧沿传送带构成。同一传送带的两条上述侧沿传送带对称设于上述传送机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该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为与上述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同一传送带的两条侧沿传送带同步传送设置。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发明的立体循环的传送机构与印刷机构、干燥箱的配合设置,减小了机器的占地面积,且由环形铺开变为上下层叠放置,使得单位空间内可以放置更多的被印刷物,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第二,本发明通过控制机构对干燥箱内复数根干燥管的独立控制,实现了每一干燥管的精准开闭。通过三维识别装置、传送带以及控制机构的协同作用,减少了干燥箱内不必要的能量浪费,降低了本发明的鞋面印刷装置的使用能耗,更加节能环保。

第三,本发明通过控制机构对干燥箱内复数根干燥管的独立控制,可具体控制每种鞋面上的不同印刷层的干燥工序需要启动的干燥管的数量以及功率,实现了鞋面印刷装置的柔性生产需求,只需对控制机构进行参数的设置而不用调整硬件即可实现将鞋面印刷装置应用到不同的鞋面、不同的印刷层的干燥工序,增加了本发明的鞋面印刷装置的适用性,降低了本发明的鞋面印刷装置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鞋面印刷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鞋面印刷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鞋面印刷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局部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局部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局部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工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4,一种鞋面印刷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印刷机构、工装板3、干燥箱4以及控制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上传送带11、下传送带12、左升降机构13以及右升降机构14,上传送带11、下传送带12均水平设置,上传送带11、下传送带12传送方向相反设置,上传送带11设于下传送带12正上方。上传送带11与下传送带12传左端均延伸进左升降机构13内,上传送带11与下传送带12传右端均延伸进右升降机构14内。

参考图1、图2、图9,工装板3为透明玻璃平板,工装板3底部设有两个定位栓31,定位栓31为中部设有环状凹槽的柱状结构。上传送带11与下传送带12均由两条独立设置的侧沿传送带构成。同一传送带的两条上述侧沿传送带对称设于鞋面印刷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该鞋面印刷装置宽度方向为与上传送带11或者下传送带12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同一传送带的两条侧沿传送带同步传送设置。工装板3底面与侧沿传送带贴合的放置于侧沿传送带上,工装板3的长度方向与鞋面印刷装置宽度方向一致,定位栓31设于两条对称设置的侧沿传动带中间。

参考图1、图2、图5、图7,印刷机构可以为丝网印刷机构2a或者喷墨印刷机构2b,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设有一丝网印刷机构2a以及一喷墨印刷机构2b。丝网印刷机构2a可以印制例如鞋面基材层等厚度较厚且颜色单一的印刷层,丝网印刷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印刷层的效率更快,但是对于颜色种类多等印刷层,丝网印刷需要较多数量的网板,印制成本高且网板的频繁更换清洗浪费资源的同时还污染环境。而喷墨印刷机构2b虽然印制具有一定厚度的印刷层印制效率低,但是对于颜色多种的印刷层,喷墨印刷机构2b不需要网板,印刷效率高且节省成本不说,还更为环保。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种印刷机构各一台的方式,可以集合两种印刷方式的长处且避免两种印刷方式的短处。

参考图1、图2、图5,上述上传动带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左升降机构13、丝网印刷机构2a、干燥箱4、喷墨印刷机构2b以及右升降机构14,该上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为由左升降机构13位置往右升降机构14位置传送。丝网印刷机构2a与喷墨印刷机构2b内均配设有与所述定位栓31相配适的零点定位装置21以及识别鞋面与工装板3的相对位置的鞋面识别装置(图中未画出)。零点定位装置21和鞋面识别装置的使用实现了本发明的鞋面印刷机印制位置的精准定位。

参考图1、图2、图5、图8,上述干燥箱4邻近上述丝网印刷机构2a一侧以及邻近上述喷墨印刷机构2b一侧的侧壁均设有一三维识别装置41。干燥箱4内设有复数根沿鞋面印刷装置长度方向均匀布设的干燥管42,干燥管42沿鞋面印刷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上述干燥管42为紫外UV汞灯管或者为远红外石英灯管,优选为紫外UV汞灯管。每一干燥管42均配设有一聚光罩43,聚光罩43用于将干燥管42发出的光线聚合投射至干燥管42下方的工装板3上,聚光罩43投射出的照射面与工装板3上的鞋面相配适。

参考图1、图2、图3,上述左升降机构13与上述右升降机构14均包括升降与横移两部分结构,左升降机构13与右升降机构14的横移结构设于左升降机构13与右升降机构14的顶部。右升降机构14用于将上传送带11上的工装板3向上提升然后横移大于一个工装板3的位置,然后下降至下传送带12上。左升降机构13与右升降机构14相反将地下传送带12上的工装板3经过同类的步骤提升至上传送带11上。左升降机构13的左侧侧壁与右升降机构14的右侧侧壁均设有一用于工装板3的离开或者进入该鞋面印刷装置的进出料门15。左升降机构13与右升降机构14上端均套设有一烤箱16,烤箱16用于对左升降机构13与右升降机构14上端的工装板3上的鞋面印有的印刷层进行烘烤干燥处理。

参考图1至图9,鞋面印刷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将前一工序的生产线通过进出料门15接入本发明的鞋面印刷装置,此处优选从左升降机构13的进出料门15接入。当工装板3布满整个传送机构后撤出前一工序的接入端,印刷完成后,再从任一进出料门15转至下一工序。承载有鞋面的工装板3沿左升降机构13进入上传送带11,进而进入丝网印刷机构2a后,丝网印刷机构2a的零点定位机构与工装板3的定位栓31结合,并通过丝网印刷装置的鞋面识别装置识别工装板3上的鞋面,定位后进行印刷。承载有印刷后的鞋面的工装板3靠近干燥箱4并被干燥箱4的三维识别装置41对印刷层进行定位后,控制机构结合该定位信息、丝网印刷装置的印刷信息以及上传送带11的传送速度信息,控制干燥管42的开闭,使得干燥管42在上传送带11的照射面始终位于印刷层的位置,避免了不必要的干燥管42的启动,达到节能的目的。工装板3离开干燥箱4进入喷墨印刷机构2b,完成与丝网印刷机构2a相同的结合定位步骤后,进行喷墨印刷,完成后进入右升降机构14,并由右升降机构14上端的烤箱16对喷墨印刷的印刷层进行烘烤干燥后进入下传送带12,沿下传送带12又回到左升降机构13,循环数次直至完成所有印刷。本发明的鞋面印刷机还可以通过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改变从而改变两种印刷方式顺序或者暂停其中一种印刷机构的工作,从而在循环的印刷装置内印出结合两种印刷方式优势的任一结构的鞋面,进一步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