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卸式印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4805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装卸式印章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装卸式印章机。



背景技术:

印章是一种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签章或盖印,广泛地应用在银行、政府、企业、学校等行业中。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有效力的法律凭证,印章的规范使用和安全保管在各行各业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印章大多由管理人员或授权人员锁在保险柜中,甚至是办公室的抽屉中,需要签章或盖印随拿随用。

许多关键业务的盖章办理缺乏有效监管,也没有使用纪录可追溯;因此,利用职务之便或其他秘密手段进行印章盗用、越权盖章等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另外,印章保管在固定人员手中,无法灵活实现远程控制与使用,特别是有很多分支机构的单位,下级文件的盖章需求无法即时得到响应,层层上报甚至要将文件邮递,往来程序复杂繁琐,严重影响办公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盖章操作所产生的风险与矛盾,出现了智能盖章设备,智能盖章设备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印章的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自动装卸式印章机结构复杂,必须采用专业的工具将盖章部进行拆卸才能取下盖章部或更换印章;同样,盖章部的安装也需要采用专业工具才能安装到智能自动装卸式印章机上,这使得自动装卸式印章机的使用很不方便。另外,还有一种将多个印章集成在一个能够水平旋转的旋转支架上通过旋转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来选取相应的印章进行盖章的自动装卸式印章机;这种自动装卸式印章机虽然解决了人工换章的问题,但是,同样存在整个盖章装置结构相对复杂,体积庞大的问题,对空间要求较高;同时,其盖章部不能取下单独使用,利用率大大降低,限制了盖章设备的适用范围,不利于盖章设备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装卸式印章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装卸式印章机结构复杂、盖章部装卸不方便从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装卸式印章机,其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升降部,所述升降部连接有印章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安装有印章机构;所述安装座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端的座体和设置于所述座体顶部的安装杆,所述座体内设有与所述印章机构适配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沿其径向做往复运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连接有限位开关;所述印章机构包括印章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印章本体上部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安装部适配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安装部为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若干个钢珠,所述限位机构为套设在所述座体外部并可沿所述座体上下移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下部设有与所述钢珠适配的限位块;所述座体的底部外向延伸形成折边,所述折边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凸块,所述限位开关为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凸块适配的压板;所述压板的末端可沿竖直方向上向下摆动,所述压板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其向上移动的定位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印章机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方的上盖、设置于所述印章机构下方的下盖、用于包裹所述印章机构的前盖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后部的后盖,所述下盖上设有用于所述印章机构出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防护罩,所述下盖上还设有锁孔,所述锁孔内设有与所述压板适配的钥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座体的顶部还设有顶盖,所述顶盖通过螺钉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顶盖上设有弹簧针,所述印章机构上设有与所述弹簧针适配的母座连接器;所述前盖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设有盖章按钮、取章按钮、复位按钮和加印油按钮,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有喇叭;所述上盖上设有主机开关和指纹开关,所述锁孔的一侧设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底座内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图像采集器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喇叭和所述指纹开关也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升降部为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连接架与所述安装杆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杆通过安装套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杆的外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套的底部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所述座体的顶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与所述印章机构适配的海绵垫,所述底座的侧面还设有把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印章本体为翻斗式印章本体,所述翻斗式印章本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有印章,所述印章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底部设有翻斗支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升降机构为同步带模组,所述同步带模组与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的步进电机连接,所述底座内部还设有失电刹车,所述失电刹车与所述同步带模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同步带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连接有同步带,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同步带上并与所述滑道适配。

工作原理:

(1)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使用时,由升降机构带动升降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安装在安装座内的印章机构的上下移动,印章机构向下移动完成盖章工作,印章机构向上移动,印章机回复原位;当需要拆卸印章机构时,通过限位开关使限位机构打开,此时,可以将印章机构从安装座内取出;当印章机构需要安装时,将印章机构插入安装座,关闭限位开关,限位机构推动安装部沿座体径向向内移动,使安装部与印章机构的外壳上的凹槽连接,在限位机构和凹槽的作用下,安装部无法进行径向移动,从而使印章机构牢固地安装在安装座内,以完成印章机构的安装工作。

(2)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智能印章和装卸方案,其在正常使用时,取下下盖底部的防护罩,接通电源,通过上盖的主机开关打开电源,通过指纹开关进入授权的操作界面,根据显示屏上的指示和喇叭的语音提示,通过盖章按钮进行文件盖章,这是一个智能盖章操作。

当需要取下印章机构时,按下显示屏上的取章按钮,取章按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号之后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模组带动连接架上升,使安装在连接架底部的安装座上升,此时,安装座上套筒的凸块与压板相遇,在压板的压力作用下,套筒沿座体下移,使套筒内的限位块与钢珠脱离,这时,可以从下盖的通孔中往下将印章机构取出。

当需要安装印章机构时,由于印章机构在往下取出来的过程中,钢珠被挤压至座体的内部,钢珠不再凸露在座体的空腔内;此时,通过下盖上的通孔将印章机构往上即可很轻松地将印章机构安装在座体内,并按下显示屏上的复位按钮,复位按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号之后控制步进电机反向转动,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模组带动连接架下降,带动安装在连接架底部的安装座一起下降,此时,安装座上套筒的凸块与压板分离,在座体与套筒之间的弹簧的作用下,套筒沿座体上移,使套筒内的限位块挤压钢珠沿座体的径向向内运动,使钢珠与印章机构的外壳上的凹槽适配,这时,在限位块、钢珠和凹槽的作用下,印章机构牢固地安装在座体的空腔内,从而完成印章机构的安装工作。

当需要对印章进行加印油时,按下显示屏上的加印油按钮,加印油按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号之后控制步进电机反向转动,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模组带动连接架下降,带动安装在连接架底部的安装座一起下降,当印章机构下降至印章露出通孔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取出印章,即可进行加印油操作。

(3)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利用锁孔来实现印章机构的自动安装和拆卸,将与锁孔适配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钥匙,钥匙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使压板与套筒上的凸块接触连接,从而使套筒沿座体下移,使套筒内的限位块与钢珠脱离,这时,可以从下盖的通孔中往下将印章机构取出;当印章机机构插入安装座后,反方向转动钥匙,压板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此时,安装座上套筒的凸块与压板分离,在座体与套筒之间的弹簧的作用下,套筒沿座体上移,使套筒内的限位块挤压钢珠沿座体的径向向内运动,使钢珠与印章机构的外壳上的凹槽适配,这时,在限位块、钢珠和凹槽的作用下,印章机构牢固地安装在座体的空腔内,从而完成印章机构的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开关打开或关闭限位机构使安装部和凹槽脱离或连接,从而使印章机构从安装座内取出或安装,无需对印章机的机械结构进行拆卸,也不需要专业的工具,操作简单,安装牢固可靠;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盖体,采用压铸铝喷涂件包裹印章机的受力部分,采用塑料件包裹印章机的非受力部分,全面保护了印章机的内部结构,使其外观整洁美观;同时,还采用高精度压铸铝和拉伸铝零部件,保证了装配的精度,托盘上增加海绵垫进一步保证了印章的清晰度;在显示屏的作用下,更加方便地完成了印章机构的自动安装、拆卸和其它印章和加印油等工作,使用方便,装卸安全。

(2)本实用新型设有指纹开关,这种智能印章方案充分保证了未经授权时无法盖章,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失电刹车,充分保证了在断电的时候,滑块不能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座体的顶部设有减震弹簧,充分保证了具有一定厚度文件在盖章时,印章机的安全性,大大延长了印章机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设有图像处理器,对图像采集器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保证了图像文件的完整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盖章速度快,机械噪音小,盖章清晰,印章安全,图像文件完整,记录明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内部压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安装座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安装座的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安装座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安装座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印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同步带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托盘;3-后盖;4-上盖;5-指纹开关;6-主机开关;7-显示屏;8-喇叭;9-防护罩;10-海绵垫;11-把手;12-步进电机;13-印章机构;14-安装座;15-连接架;16-滑块;17-支撑架;18-同步带模组;19-失电刹车;20-压板;21-定位机构;

140-安装套;141-卡簧;142-安装孔;143-安装杆;144-第一弹簧;145-顶盖;146-套筒;147-螺钉;148-弹簧针;149-凸块;150-钢珠;151-限位块;152-折边;153-座体;154-第二弹簧;

131-外壳;132-凹槽;133-印章本体;

181-滑道;182-皮带轮;183-同步带;184-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至附图9,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升降部,升降部连接有印章安装座14,安装座14内部安装有印章机构13。本实用新型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升降部带动安装在安装座14内的印章机构13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完成盖章工作。

参阅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为同步带模组18,同步带模组18与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步进电机12连接,底座1内部还设有失电刹车19,失电刹车19与同步带模组18连接;本实施例中,升降部为滑块16,滑块16通过连接架15与安装座14连接;底座1的侧面还设有把手11,把手11的设置方便印章机的搬运,失电刹车19的设置保证了印章机在断电时的安全性。

参阅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安装座14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端的座体153和设置于座体153顶部的安装杆143,座体153内设有与印章机构13适配的空腔,安装杆143为圆柱型,座体153呈U型设置;空腔内设有可沿其径向做往复运动的安装部,安装部的外侧连接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连接有限位开关;在限位开关的作用下,当限位机构与安装部分离时,可以实现安装部在座体153内沿其径向进行往复运动;当限位机构与安装部接触连接时,限制了安装部在座体153内沿其径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完成了印章机构13的安装与拆卸工作,使其安装牢固可靠。

参阅附图6和附图7,本实施例中,安装部为设置于座体153上的若干个钢珠150,钢珠150的个数为4个;限位机构为套设在座体153外部并可沿座体153上下移动的套筒146,套筒146的下部设有与钢珠150适配的限位块151;座体153的底部外向延伸形成折边152,折边152上设有弹簧即第二弹簧154,第二弹簧154的另一端与限位块151连接;套筒146的顶部设有凸块149,限位开关为设置于支撑架17上并与凸块149适配的压板20。套筒146和座体153通过第二弹簧154连接,在压板20和凸块149的适配作用下,套筒146向下移动,使限位块151与钢珠150脱离,此时,钢珠150可以沿座体153的径向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印章机构13的拆卸与安装;当印章机构13装入安装座14之后,压板20与凸块149进行分离,套筒146在第二弹簧154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沿着座体153向上移动,限位块151与钢珠150接触连接,从而限制了钢珠150的径向往复运动,使印章机构13牢固地安装在安装座14内。

参阅附图4和附图5,滑块16通过连接架15与安装杆143连接,连接架15上设有安装孔142,安装杆143通过安装套140安装在安装孔142内,安装杆143通过轴用卡簧141与安装套140连接,安装套140也通过轴用卡簧141与安装孔142连接,安装杆143的外部设有减震弹簧即第一弹簧144,减震弹簧即第一弹簧144的一端与安装套140的底部连接,减震弹簧即第一弹簧144的另一端与座体153的顶部连接;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安装杆143可以在安装套140的内部实现上下移动。因此,减震弹簧即第一弹簧144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套140的底部和顶盖145的表面,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安装座14及其连接的印章机构13可以实现整体向上或向下移动,在对具有一定厚度的文件进行盖章时,充分保证了印章机的安全性能。

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当然,压板20的末端可沿竖直方向上向下摆动,压板20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其向上移动的定位机构。印章机还包括盖体,盖体包括设置于安装座14上方的上盖4、设置于印章机构13下方的下盖、用于包裹印章机构13的前盖和设置于支撑架17后部的后盖3,本实用新型采用压铸铝喷涂件包裹印章机的受力部分,采用塑料件包裹印章机的非受力部分,全面保护了印章机的内部结构,使其外观整洁美观。下盖上设有用于印章机构13出入的通孔,通孔上设有防护罩9,下盖上还设有锁孔,锁孔内设有与压板20适配的钥匙。钥匙穿过锁孔与压板20适配,从而带动压板20向下移动,以与套筒146上的凸块149接触连接,从而完成限位机构的开启工作;相反,钥匙松开之后,压板2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使压板20与套筒146上的凸块149分离,从而完成限位机构的关闭工作。同时,底座1的顶部设有托盘2,托盘2上设有与印章机构13适配的海绵垫10,底座1的侧面还设有把手11,海绵垫10对印章文件进行了充分的保护。

另外,座体153的顶部还设有顶盖145,顶盖145通过螺钉147与座体153连接,顶盖145上设有弹簧针148,印章机构13上设有与弹簧针148底部的针适配的母座连接器,弹簧针148的顶部连接数据线。前盖上还可以设有显示屏7,显示屏7上设有盖章按钮、取章按钮、复位按钮和加印油按钮,显示屏7的一侧设有喇叭8;上盖4上设有主机开关6和指纹开关5,锁孔的一侧设有图像采集器,底座1内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图像处理器,控制器连接有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与图像采集器连接;显示屏7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步进电机12电连接,喇叭8和指纹开关5也均与控制器连接。印章机构13与显示屏7之间通过POGOPIN连接器通信连接,在显示屏7、控制器和指纹开关5的作用下,实现了智能印章方案,可以智能装卸印章机构13,且未经授权时无法盖章,提高了盖章的安全性能;同时,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文件经过图像处理器进行有效处理,使所得图像文件不变形,保持了图像文件的完整性。

参阅附图8,印章机构13包括印章本体133和设置于印章本体133上部的外壳131,外壳131上设有与安装部适配的凹槽132。印章本体133为翻斗式印章本体,翻斗式印章本体包括顶板,顶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即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底部连接有印章,印章连接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底部设有翻斗支架。印章机构13是现有的印章机构13,可以单独直接使用,这时为动手盖章;当印章机构13安装于本实用新型的印章机内部时,则实现的自动盖章。当然,印章机构13也可以是其它现有的印章机构13,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参阅附图9,同步带模组18包括设置于支撑架17上的滑道181,滑道181内设有皮带轮182,皮带轮182连接有同步带183,滑块16安装于同步带183上并与滑道181适配,同步带模组18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步进电机12的连接口184,以方便步进电机12的连接;步进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插入连接口184内并与同步带183连接。

工作原理:

(1)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使用时,由升降机构带动升降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安装在安装座14内的印章机构13的上下移动,印章机构13向下移动完成盖章工作,印章机构13向上移动,印章机回复原位;当需要拆卸印章机构13时,通过限位开关使限位机构打开,此时,可以将印章机构13从安装座14内取出;当印章机构13需要安装时,将印章机构13插入安装座14,关闭限位开关,限位机构推动安装部沿座体153径向向内移动,使安装部与印章机构13的外壳131上的凹槽132连接,在限位机构和凹槽132的作用下,安装部无法移动,从而使印章机构13牢固地安装在安装座14内,以完成印章机构13的安装工作。

(2)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智能印章和装卸方案,其在正常使用时,取下下盖底部的防护罩9,接通电源,通过上盖4的主机开关6打开电源,通过指纹开关5进入授权的操作界面,根据显示屏7上的指示和喇叭8的语音提示,通过盖章按钮进行文件盖章,这是一个智能盖章操作;当需要取下印章机构13时,按下显示屏7上的取章按钮,取章按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号之后控制步进电机12转动,步进电机12通过同步带模组18带动连接架15上升,使安装在连接架15底部的安装座14上升,此时,安装座14上套筒146的凸块149与压板20相遇,在压板20的压力作用下,套筒146沿座体153下移,使套筒146内的限位块151与钢珠150脱离,这时,可以从下盖的通孔中往下将印章机构13取出。

当需要安装印章机构13时,由于印章机构13在往下取出来的过程中,钢珠150被挤压至座体153的内部,钢珠150不再凸露在座体153的空腔内;此时,通过下盖上的通孔将印章机构13往上即可很轻松地将印章机构13安装在座体153内,并按下显示屏7上的复位按钮,复位按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号之后控制步进电机12反向转动,步进电机12通过同步带模组18带动连接架15下降,带动安装在连接架15底部的安装座14一起下降,此时,安装座14上套筒146的凸块149与压板20分离,在座体153与套筒146连接的弹簧154的作用下,套筒146沿座体153上移,使套筒146内的限位块151挤压钢珠150沿座体153的径向向内运动,使钢珠150与印章机构13的外壳131上的凹槽132适配,这时,在限位块151、钢珠150和凹槽132的作用下,印章机构13牢固地安装在座体153的空腔内,从而完成印章机构13的安装工作。

当需要对印章进行加印油时,按下显示屏7上的加印油按钮,加印油按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号之后控制步进电机12反向转动,步进电机12通过同步带模组18带动连接架15下降,带动安装在连接架15底部的安装座14一起下降,当印章机构13下降至印章露出通孔时,步进电机12停止转动,取出印章,即可进行加印油操作。

(3)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利用锁孔来实现印章机构13的自动安装和拆卸,将与锁孔适配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钥匙,钥匙带动压板20向下移动,使压板20与套筒146上的凸块149接触连接,从而使套筒146沿座体153下移,使套筒146内的限位块151与钢珠150脱离,这时,可以从下盖的通孔中往下将印章机构13取出;当印章机机构13插入安装座14后,反方向转动钥匙,压板2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此时,安装座14上套筒146的凸块151与压板20分离,在座体153与套筒146之间的弹簧的作用下,套筒146沿座体153上移,使套筒146内的限位块151挤压钢珠150沿座体153的径向向内运动,使钢珠150与印章机构13的外壳131上的凹槽132适配,这时,在限位块151、钢珠150和凹槽132的作用下,印章机构13牢固地安装在座体153的空腔内,从而完成印章机构13的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开关打开或关闭限位机构使安装部和凹槽132脱离或连接,从而使印章机构13从安装座14内取出或安装,无需对印章机的机械结构进行拆卸,也不需要专业的工具,操作简单,安装牢固可靠;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盖体,采用压铸铝喷涂件包裹印章机的受力部分,采用塑料件包裹印章机的非受力部分,全面保护了印章机的内部结构,使其外观整洁美观;同时,还采用高精度压铸铝和拉伸铝零部件,保证了装配的精度,托盘2上增加海绵垫10进一步保证了印章的清晰度;在显示屏7的作用下,更加方便地完成了印章机构13的自动安装、拆卸和其它印章和加印油等工作,使用方便,装卸安全。

(2)本实用新型设有指纹开关5,这种智能印章方案充分保证了未经授权时无法盖章,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失电刹车19,充分保证了在断电的时候,滑块16不能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座体153的顶部设有减震弹簧,充分保证了具有一定厚度文件在盖章时,印章机的安全性,大大延长了印章机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设有图像处理器,对图像采集器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保证了图像文件的完整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盖章速度快,机械噪音小,盖章清晰,印章安全,图像文件完整,记录明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