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箱生产用的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781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箱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箱生产用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瓦楞纸箱因为其重量轻、成本低、易于加工、便于储存和运输的特点,所以成为重要的运输包装容器,而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日用品、机电等产品中。在使用瓦楞纸箱进行包装时,通常需要在其外表面印刷文字、图案等,来表明内部包装的物品的型号、名称等。

在瓦楞纸箱的印刷中,通常使用瓦楞纸箱印刷机,其能够将所需的文字、图案及其它信息印至纸箱箱体表面,一般包括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工艺流程。该瓦楞纸箱印刷机通常包括将纸箱板搬运至工作台上的上料机构、由嵌入在工作台中的多条链条、安装在链条上的挡止件以及驱动链条滚动的链轮构成的送纸机构、主要由印刷滚筒、匀墨辊、网纹辊构成的印刷机构、通过泵将墨箱中的墨汁供给给印刷机构的油墨循环系统。

在这样的印刷机中,通常在送纸机构的两侧的工作台上,沿着纸箱板被搬运的方向安装引导条,这样被上料机构搬运至工作台上的纸箱板能够在送纸机构带动下沿着引导条所限定的位置进行输送,从而能够将纸箱板准确输送至印刷机构,在正确的位置进行印刷。但是,在这样印刷机中,通常工作台的宽度比较大,以便印刷大型的纸箱板,而工作台上引导条通常焊接在工作台的宽度方向上两端不能移动,这样在引导条损坏时,不易进行更换。另外,在印刷小型的纸箱板时,需要在与小型纸箱板对应的位置重新设置引导条,这样在更换不同的纸箱板进行印刷时,设置引导条的工序比较麻烦,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纸箱生产用的印刷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纸箱生产用的印刷装置,包括晶振柱、充电电极、高压板、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振柱的外侧设有墨池,晶振柱的底部设有喷嘴,喷嘴与墨池相通,墨池的底部充电电极,充电电极的下部设有高压板,充电电极与高压板的连接处设有检测电极,墨池通过取压管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墨池的进墨口通过管道与电磁阀相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与供墨泵的进口相连接,电磁阀的控制端口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相连接,充电电极的控制端与充电电压控制器相连接,充电电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高压板的控制端与高压控制模块相连接,高压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极通过信号转换电路与控制模块的电极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的显示数据输出端口与显示屏相连接,控制模块的数据存储端口与存储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口与电源模块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通过存储在存储模块的印刷数据控制充电电极的电压和高压板的电压,将油墨喷涂在纸箱上,实现自动化印刷;墨池的压力通过电磁阀控制,避免墨池压力不足导致印刷质量差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效率高、维修率低、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箱生产用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晶振柱,2、墨池,3、喷嘴,4、充电电极,5、检测电极,6、高压板,7、纸箱,8、电磁阀,9、压力传感器,10、充电电压控制器,11、供墨泵,12、控制模块,13、显示屏,14、存储模块,15、电源模块,16、高压控制模块,17、信号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纸箱生产用的印刷装置,包括晶振柱1、充电电极4、高压板6、控制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振柱1的外侧设有墨池2,晶振柱1的底部设有喷嘴3,喷嘴3与墨池2相通,墨池2的底部充电电极4,充电电极4的下部设有高压板6,充电电极4与高压板6的连接处设有检测电极5,墨池2通过取压管与压力传感器9相连接,压力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2相连接,墨池2的进墨口通过管道与电磁阀8相连接,电磁阀8的另一端与供墨泵11的进口相连接,电磁阀8的控制端口与控制模块12相连接相连接,充电电极4的控制端与充电电压控制器10相连接,充电电压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12相连接,高压板6的控制端与高压控制模块16相连接,高压控制模块16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12相连接。

所述检测电极5通过信号转换电路17与控制模块12的电极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12的显示数据输出端口与显示屏13相连接,控制模块12的数据存储端口与存储模块14相连接,控制模块12的电源输入端口与电源模块1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