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811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存在一种通过喷射油墨的记录头进行转动而使擦拭器部件擦拭油墨喷射部(喷射记录头的油墨的下表面),从而实施对附着在油墨喷射部上的油墨等进行拂拭的擦拭的喷墨式打印机(例如,专利文献1)。

但是,在上述的记录头中,擦拭器部件所聚拢的油墨等污渍容易滞留在与擦拭器部件所接触的下表面交叉的侧面上。特别是,当记录头进行转动而使下表面相对于水平而倾斜时,存在如下可能,即,滞留于其下表面的上端侧的侧面等的油墨向下端侧滴落,从而弄脏记录用纸等。

另外,这样的课题并不限于喷射油墨而所述印刷的打印机,在具有朝向下方的液体喷射部相对于水平而倾斜的结构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大致相同。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平10-349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液体从相对于水平的倾斜度发生变化的液体喷射头滴落的情况进行抑制的液体喷射装置。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嘴以及所述喷嘴所开口的开口面;移位机构,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移位为所述开口面相对于水平而倾斜的第一姿态、和所述开口面相对于水平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一姿态相比而变小的第二姿态;拂拭部件,其对所述液体喷射头进行拂拭,在所述开口面上,当将所述第一姿态时的铅直下端设为第一端,将所述第一姿态时的铅直上端设为第二端时,所述拂拭部件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为所述第二姿态时,从所述第一端侧起朝向所述第二端侧而对所述液体喷射头进行拂拭。

根据该结构,尽管在液体喷射头的开口面为相对于水平而倾斜的第一姿态时,附着在液体喷射头上的液体从铅直上侧的第二端起朝向铅直下侧的第一端流动,但由于在液体喷射头为第二姿态时,拂拭部件从第一端侧起朝向第二端侧而实施拂拭,因此能够高效地去除滞留在第一端侧的液体。因此,能够对液体从相对于水平的倾斜度发生变化的液体喷射头滴落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开口面的相对于水平的倾斜度与第一姿态相比而变小的姿态”为,包括开口面成为水平的姿态。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移位机构通过进行转动而使所述液体喷射头移位为所述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

根据该结构,通过移位机构使液体喷射头转动,从而能够使液体喷射头的姿态平稳地发生变化。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上,设置有沿着所述开口面的外缘而延伸的槽。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液体喷射头的开口面上设置有沿着外缘而延伸的槽,因此在液体喷射头变为第一姿态时,液体沿着槽而从铅直上侧的第二端起朝向铅直下侧的第一端流动。因此,能够在对第一姿态时附着在液体喷射头上的液体流入喷嘴中进行抑制的同时,将沿着倾斜而流动的液体聚集在第一端侧。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液体喷射头从所述第一姿态起向所述第二姿态移位时的速度,与所述液体喷射头从所述第二姿态起向所述第一姿态移位时的速度相比而较快。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液体喷射头从第一姿态起迅速地移位且在第二姿态处停止时的惯性力,从而能够使附着在液体喷射头上的液体流向并聚集在第一端侧。此外,通过在使液体喷射头从第二姿态起向第一姿态时减小所移位的速度,从而能够使附着在液体喷射头上的液体不会从第一端侧起朝向第二端侧流动。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拂拭部件在所述移位机构使所述液体喷射头从所述第一姿态起移位至所述第二姿态之后,实施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拂拭。

根据该结构,当移位机构使液体喷射头从第一姿态起移位且在第二姿态处停止时,由于通过惯性力而使附着在液体喷射头上的液体向第一端侧流动,因此通过拂拭部件在其后实施拂拭,从而能够高效地去除聚集在液体喷射头的第一端侧的液体。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液体喷射头通过对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喷射液体从而实施记录处理,所述液体喷射头构成行式头,所述行式头具有以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使记录范围跨及整个所述介质的方式而配置的多个所述喷嘴。

根据该结构,由于构成行式头的液体喷射头具有以记录范围跨及介质的整体的方式而配置的多个喷嘴,因此能够在停止的状态下对于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喷射液体。并且,如果介质在液体的喷射时移动,则与介质在液体的喷射时停止的情况相比,介质容易与液体喷射头接触。因此,当液体等污渍附着在液体喷射头上时,存在将会弄脏与液体喷射头发生了接触了的介质这样的课题。关于这一点,如果通过拂拭部件而适当地对液体喷射头进行拂拭,则即使所移动的介质与液体喷射头接触也不易弄脏介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式化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液体喷射头的仰视图。

图3为图2的液体喷射头的立体图。

图4为模式化地表示图2的液体喷射头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图1的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拂拭部件的改变例的模式图。

图6为表示图5的拂拭部件对开口面进行拂拭时的动作的模式图。

图7为在图5的改变例中拂拭部件与清洁部件接触时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液体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射装置为,例如通过在纸张等介质上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实施记录(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直下方设为重力方向z,将在水平的方向上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设为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

如图1所示,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筐体12;液体喷射头13,其在筐体12内喷射液体;维护装置31,其实施液体喷射头13的维护;移位机构14,其使液体喷射头13进行移位;供给盒17,其对多个介质s进行收纳;支承台18,其对从供给盒17所馈送出的介质s进行支承。

在筐体12的内部或外部设置有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安装有对向液体喷射头13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的一个或多个液体收纳体19。此外,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向液体喷射头13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通道21、和用于对液体进行加压的加压机构22。而且,加压机构22对被收纳在液体收纳体19中的液体进行加压,从而通过液体供给通道21而向液体喷射头13进行供给。另外,加压机构22也可以采用对液体供给通道21内的液体进行直接加压的结构。

移位机构14具备对液体喷射头13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15,并且通过以转动轴16为中心使保持部件15如箭头标记所示而进行转动,从而使液体喷射头13移位为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第一姿态、和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第二姿态。液体喷射头13具有在第二姿态时朝向铅直下方的开口面13b。

在第一姿态时,液体喷射头13的开口面13b成为相对于水平而倾斜的状态。第二姿态为,开口面13b相对于水平的倾斜度与第一姿态相比而变小的姿态。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姿态时液体喷射头13的开口面13b成为水平,但并非必须为水平,只要与第一姿态相比开口面13b接近水平即可。即,“开口面13b相对于水平的倾斜度与第一姿态相比而变小”,包括开口面13b相对于水平的倾斜度为零、即开口面13b成为水平的情况。

液体喷射头13通过在第一姿态时向被支承于支承台18上的介质s喷射作为液滴的液体,从而实施记录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支承台18上介质s所前进的方向设为输送方向f,将在第一姿态时液体喷射头13喷射液体的方向设为喷射方向j。此外,将与输送方向f及喷射方向j的双方均交叉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w。

维护装置31具备:对液体喷射头13进行拂拭的拂拭部件32;在与液体喷射头13之间形成封闭空间的盖33;对拂拭部件32及盖33进行保持并使这两者移动的移动机构34;与盖33连接的抽吸管35;通过抽吸管35而对盖33内进行抽吸的抽吸机构36。维护装置31在液体喷射头13为第二姿态时实施各种的维护动作。

移动机构34使盖33在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退避位置与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加盖位置之间移动。加盖位置为,盖33在与液体喷射头13的开口面13b之间形成封闭空间的位置。当在液体喷射头13为第二姿态时盖33向加盖位置移动之际,实施用于抑制液体喷射头13的干燥的加盖。

此外,由于当在实施了加盖的状态下对抽吸机构36进行驱动时,在封闭空间内将产生负压,从而实施将液体喷射头13内的液体作为废液而排出的抽吸清洗。另外,也可以分别设置用于抑制液体喷射头13的干燥的盖、和用于实施抽吸清洗的盖。此外,作为清洗的一种,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实施通过加压机构22的加压而使液体从液体喷射头13排出的加压清洗。

移动机构34使拂拭部件32从远离第二姿态的液体喷射头13的位置(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起向拂拭部件32与液体喷射头13的开口面13b接触的拂拭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方向y)移动。在开口面13b中,当将第一姿态时的铅直下端设为第一端e1,将第一姿态时的铅直上端设为第二端e2时,拂拭部件32在液体喷射头13为第二姿态时,通过向拂拭方向的移动,从而从第一端e1侧朝向第二端e2侧而对液体喷射头13进行拂拭。将拂拭部件32对液体喷射头13进行拂拭的维护动作称为擦拭。

拂拭部件32优选为,由例如橡胶部件或弹性体等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板状部件构成。在该情况下,在拂拭部件32对液体喷射头13进行拂拭时,当以拂拭部件32的顶端侧的预定长度dh与开口面13b发生干涉的方式而放置时,通过拂拭部件32进行弹性变形,从而能够移除附着在开口面13b上的污渍。此外,以此方式,当以拂拭部件32与开口面13b发生干涉的方式而放置时,在液体喷射头13中,在与开口面13b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端e1侧的侧面13f也能够通过拂拭部件32而被拂拭。

另外,由于当实施擦拭时,有时因发生了弹性变形的拂拭部件32从液体喷射头13远离时的力而使污渍向周围飞散,因此,优选为,不在成为第二姿态的液体喷射头13的下方配置介质s的输送路径。在第二姿态的液体喷射头13的下方配置有介质s的输送路径的情况下,优选为,在维护装置31与输送路径之间配置防止液体的飞散的壁等。

优选为,在液体等污渍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时实施擦拭。例如,由于在抽吸清洗或加压清洗之后,从液体喷射头13被排出的液体附着在开口面13b上,因此实施擦拭。此外,当液体喷射头13朝向介质s而喷射液体时,伴随该喷射而产生细微的雾沫并附着在开口面13b或侧面13f等上。当雾沫的附着量增多时,有时所附着的液体成为液滴而垂落,从而弄脏周围。因此,在记录处理消耗较长时间等的情况下,有时以预定的时刻而在记录处理的中途实施擦拭,以使液体不会垂落。

除此之外,液体喷射头13在发生了轻微的喷射不良时或擦拭之后等,与记录处理无关地实施喷射液体并将其吐出的冲洗以作为维护动作。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支承台18上设置有对介质s进行支承的肋18a、和被设置在肋18a的周围的凹状的液体容纳部18b,并且在支承台18上没有介质s时朝向液体容纳部18b而实施冲洗(一并参照图4)。

当在支承台18上设置有液体容纳部18b时,例如在向多个介质s实施记录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在所输送的介质s与介质s之间(纸张间)以维持第一姿态的方式而实施冲洗。因此,通过液体喷射头13在记录处理的中途移位为第二姿态并朝向盖33等的液体容纳部而实施冲洗,从而能够以液体喷射头13未发生移位的量来缩短维护动作的时间。

如图2所示,液体喷射头13具有在喷射方向j上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23。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头13构成行式头,所述行式头具有以在与输送方向f交叉的宽度方向w上使记录范围跨及整个介质s的方式而配置的多个喷嘴23。

如图3所示,液体喷射头13具有形成有喷嘴23的喷嘴板24和保护部件25,所述保护部件25具有使喷嘴23露出的开口并且与喷嘴板24相比而向喷射方向j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嘴23在液体喷射头13的长度方向上排列而形成喷嘴列n,并且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列)喷嘴列n形成喷嘴组。保护部件25的开口针对每个该喷嘴组而设置有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喷嘴板24的喷嘴23所开口的下表面与保护部件25的下表面结合,以作为喷嘴23所开口的开口面13b。优选为,在液体喷射头13上,以包围喷嘴23所开口的区域的方式而设置沿着开口面13b的外缘而延伸的槽26。

如图4所示,当具有保护部件25时,虽然在喷嘴板24的喷嘴23所开口的下表面与保护部件25的下表面之间产生高度差,但拂拭部件32在越过该高度差的同时,对开口面13b进行拂拭。

此外,在向液体喷射头13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通道21以横跨作为不同部件的上游侧部件27和下游侧部件28的方式而形成,并且在上游侧部件27与下游侧部件28之间存在空间sp的情况下,液体有时会从上游侧部件27与下游侧部件28的接合处漏出而滞留在空间sp内。

因此,优选为,在下游侧部件28上,设置使包围上游侧部件27和下游侧部件28的接合处的空间sp与外部连通的贯穿孔29,从而使从接合处漏出的液体从贯穿孔29被排出。在该情况下,如果贯穿孔29以在液体喷射头13为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第一姿态时向作为铅直下端的第一端e1侧的侧面13f开口的方式进行配置,则在液体喷射头13成为第一姿态时,能够使滞留在空间sp内的液体从贯穿孔29向侧面13f流动。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而构成的液体喷射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移位机构14在实施记录处理时,使液体喷射头13移位为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第一姿态。此外,在作为维护动作而实施加盖、抽吸清洗以及擦拭时,移位机构14使液体喷射头13从第一姿态起进行转动而移位为图4中的实线所示的第二姿态。

虽然维护动作也可以分别单独地实施抽吸清洗、擦拭、冲洗,但在记录处理的前后或产生了喷射不良的情况下,有时也以抽吸清洗、擦拭、冲洗这样的顺序将三种维护动作设为一组来实施。

例如,在记录处理之后以一组的方式实施三种维护动作的情况下,首先,使液体喷射头13从第一姿态起向第二姿态移位并执行抽吸清洗,接着实施擦拭。并且之后,液体喷射头13实施冲洗。该情况下的冲洗,既可以维持第二姿态而朝向盖33来实施,也可以使液体喷射头13从第二姿态起向第一姿态移位并朝向支承台18的液体容纳部18b来实施。

在继续实施抽吸清洗和擦拭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作为抽吸清洗的执行后且擦拭的执行前的时刻处,使液体喷射头13在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往复移位一次或多次。以此方式,当通过使液体喷射头13转动而进行往复移位时,在液体喷射头13从第二姿态起移位为第一姿态之后,利用从第一姿态起移位而在第二姿态处停止时的惯性力,而使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的液体从作为铅直上端的第二端e2侧流向作为铅直下端的第一端e1侧,从而聚集在第一端e1侧。在该状态下,通过拂拭部件32从第一端e1侧起朝向第二端e2侧而实施液体喷射头13的拂拭,从而能够高效地去除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的液体。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与液体喷射头13在擦拭前从第二姿态起向第一姿态前进移位时的速度相比,加快液体喷射头13在之后从第一姿态起向第二姿态进行返回移位时的速度。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在液体喷射头13从第二姿态起朝向第一姿态进行移位时抑制液体的流动,另一方面,在液体喷射头13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返回时,增大液体喷射头13在第二姿态处停止时的惯性力,从而能够使液体流向第一端e1侧。

另外,当拂拭部件32从第一端e1侧起朝向第二端e2侧而实施液体喷射头13的拂拭时,虽然附着在第一端e1侧的侧面13f上的液体通过拂拭部件32而被移除,但由于第二端e2侧的侧面13f不易与拂拭部件32接触,因此如图4所示而容易残留污渍ds。

当在第二端e2侧的侧面13f上附着有包含液体在内的污渍ds,而液体喷射头13仍然成为第一姿态来实施记录处理时,在该污渍ds从作为铅直上端的第二端e2侧起朝向作为铅直下端的第一端e1侧而流动的过程中,可能进入到喷嘴23中而导致喷射不良的情况。

关于这一点,当沿着开口面13b的外缘而设置槽26时,由于在液体喷射头13为第一姿态时,即使液体从包括第二端e2侧的侧面13f在内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侧面13f流向开口面13b,该液体也会沿着槽26而流动,因此,液体不易进入喷嘴23中。此外,通过将液体聚集在槽26中,从而液体容易向下端侧流动。

另外,优选为,喷嘴板24的下表面(喷嘴23所开口的表面)设置防液膜等,从而与构成保护部件25的开口面13b的下表面相比而提高防液性。这是由于,如果喷嘴板24的防液性较高,则即使液体沿着开口面13b而流动,也不会在喷嘴板24的下表面上滞留有液体,从而能够使液体朝向第一端e1侧流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在液体喷射头13的开口面13b为相对于水平而倾斜的第一姿态时,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的液体有时从铅直上侧的第二端e2起朝向铅直下侧的第一端e1流动。关于这一点,由于在液体喷射头13为第二姿态时,拂拭部件32从第一端e1侧起朝向第二端e2侧而实施拂拭,因此能够高效地去除滞留在第一端e1侧的液体。因此,能够对液体从相对于水平的倾斜度发生变化的液体喷射头13滴落的情况进行抑制。

(2)通过移位机构14使液体喷射头13转动,从而能够使液体喷射头13的姿态流畅地发生变化。此外,通过在从开口面13b远离的位置处配置转动轴16,从而能够在抑制液体喷射头13的移动量的同时,使液体喷射头13向开口面13b与支承台18对置的位置、和开口面13b与维护装置31对置的位置移动。

(3)由于在液体喷射头13的开口面13b上设置有沿着外缘而延伸的槽26,因此在液体喷射头13成为第一姿态时,液体沿着槽26而从铅直上侧的第二端e2起朝向铅直下侧的第一端e1流动。因此,能够在对第一姿态时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的液体流入喷嘴23中进行抑制的同时,将顺着倾斜而流动的液体聚集在第一端e1侧。

(4)通过使液体喷射头13从第一姿态起迅速地移位且在第二姿态处停止时的惯性力,从而能够使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的液体流向并聚集在第一端e1侧。此外,通过在使液体喷射头13从第二姿态起向第一姿态移位时减小所移位的速度,从而能够使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的液体不会从第一端e1侧朝向第二端e2侧流动。

(5)当移位机构14使液体喷射头13从第一姿态起移位且在第二姿态处停止时,由于通过惯性力而使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的液体向第一端e1侧流动,因此通过拂拭部件32在随后实施拂拭,从而能够高效地去除聚集在液体喷射头13的第一端e1侧的液体。

(6)由于构成行式头的液体喷射头13具有以记录范围跨及整个介质s的方式而配置的多个喷嘴23,因此能够在停止的状态下对于输送方向f上所输送的介质s喷射液体。并且,如果介质s在液体的喷射时移动,则与介质s在液体的喷射时停止的情况相比,介质s容易与液体喷射头13接触。因此,当液体等污渍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时,存在将会弄脏与液体喷射头13接触了的介质s这样的课题。关于这一点,如果通过拂拭部件32而适当地对液体喷射头13进行拂拭,则即使移动的介质s与液体喷射头13接触也不易弄脏介质s。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改变例而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与下述改变例也能够进行任意地组合。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液体喷射头13不具备保护部件25。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液体喷射头13中,多个喷嘴23不形成喷嘴列n,而以记录范围跨及整个介质s的方式而随意地配置。或者,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喷嘴23不形成喷嘴组,而形成记录范围跨及整个介质s的较长的喷嘴列n。

·在拂拭部件32进行擦拭时的移动方向上,盖33既可以被配置在与拂拭部件32相比而靠移动方向前侧,也可以被配置在与拂拭部件32相比而靠移动方向后侧。在盖33被配置在与拂拭部件32相比而靠移动方向前侧的情况下,拂拭部件32在结束拂拭后因从液体喷射头13远离的力而弹性变形,从而即使液体向移动方向的前方飞散,也能够利用盖33而容纳该飞散出的液体。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盖33被配置在与拂拭部件32相比而靠移动方向后侧的情况下,能够在拂拭部件32进行移动并实施了擦拭之后,迅速地对盖33实施冲洗,或者实施加盖。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维护装置31分别具备使拂拭部件32移动的移动机构和使盖33移动的移动机构。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采用通过一个移动机构34而使拂拭部件32和盖33移动的结构时,由于能够简化维护装置31的结构,因此较为优选。

·除了拂拭部件32从第一端e1起至第二端e2为止而对开口面13b的整体进行拂拭的整体擦拭以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实施在拂拭部件32拂拭了附着在第一端e1侧的侧面13f上的污渍以后,于到达喷嘴23之前结束拂拭的部分擦拭。在部分擦拭中,不易发生从侧面13f等去除了的污渍进入喷嘴23内而引发喷射不良这样的情况。在实施部分擦拭的情况下,当通过布或海绵等可吸收液体的部件来构成拂拭部件32时,由于擦拭结束后污渍不易残留在开口面13b上,因此较为优选。

实施这种部分擦拭的拂拭部件,也可以独立于实施整体擦拭的拂拭部件32而设置。例如,将实施部分擦拭的拂拭部件设为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板状部件,并且利用布或海绵等可吸收液体的部件来构成实施整体擦拭的拂拭部件32。而且,如果在利用板状部件而实施了部分擦拭之后,利用可吸收液体的拂拭部件32来实施整体擦拭,则在擦拭结束后污渍不易残留在开口面13b上,因此较为优选。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拂拭部件32在从第一端e1起朝向第二端e2的前进移动时拂拭了开口面13b之后,在从第二端e2起朝向第一端e1的返回移动时也对开口面13b进行拂拭。

·如图5至图6所示的改变例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拂拭部件32在从第一端e1起朝向第二端e2的前进移动时拂拭了第一端e1侧的侧面13f以后,在从第二端e2起朝向第一端e1的返回移动时对开口面13b进行拂拭。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5中的实线的箭头标记所示,在拂拭部件32为了对侧面13f进行拂拭而进行了移动之后,如图5中的虚线的箭头标记所示,拂拭部件32从开口面13b远离并移动至穿过第二端e2的位置。并且之后,如图6中的实线的箭头标记所示,拂拭部件32进行往复移动,并从第二端e2起至第一端e1为止而对开口面13b的整体进行拂拭。

另外,如图5所示,当拂拭部件32在拂拭了侧面13f之后且到达开口面13b的喷嘴23之前而从开口面13b远离时,由于拂拭部件32不会将附着在液体喷射头13上的污渍等按入喷嘴23内,因此较为优选。

·如图7所示,也可以设置将附着在拂拭部件32上的污渍去除的清洁部件37。例如,当在拂拭部件32的移动路径的终端配置清洁部件37时,通过在用于拂拭的移动的最后使拂拭部件32与清洁部件37接触,从而能够使附着在拂拭部件32上的污渍向清洁部件37的一方移动。在该情况下,当利用可吸收液体的材料来构成清洁部件37时,由于能够迅速地吸收附着在拂拭部件32上的液体,因此较为优选。在拂拭部件32利用前进移动和返回移动的双方来实施拂拭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前进移动路径的终端和返回移动路径的终端的双方上配置清洁部件37。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第一姿态时,液体喷射头13的开口面13b相对于水平而垂直地倾斜。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液体喷射头13为,通过在与介质s的输送方向f交叉的宽度方向w上往复移动的同时喷射液体从而执行记录处理的液体喷射头。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液体喷射头13为第二姿态时实施记录处理,而在液体喷射头13为第一姿态时实施维护动作。

·液体喷射头13所喷射的液体并不限于油墨,例如也可以是在液体中分散或混合有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状体。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对液晶显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所使用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而含有电极材料或颜色材料(像素材料)等的材料的液状体进行喷射并实施记录的结构。

·介质s并不限于纸张,既可以为塑料薄膜或较薄的板材等,也可以为在印染装置等中所使用的布帛。

符号说明

11…液体喷射装置;12…筐体;13…液体喷射头;13b…开口面;13f…侧面;14…移位机构;15…保持部件;16…转动轴;17…供给盒;18…支承台;18a…肋;18b…液体容纳部;19…液体收纳体;20…安装部;21…液体供给通道;22…加压机构;23…喷嘴;24…喷嘴板;25…保护部件;26…槽;27…上游侧部件;28…下游侧部件;29…贯穿孔;31…维护装置;32…拂拭部件;33…盖;34…移动机构;35…抽吸管;36…抽吸机构;37…清洁部件;f…输送方向;j…喷射方向;n…喷嘴列;s…介质;w…宽度方向;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重力方向;dh…长度;e1…第一端;e2…第二端;sp…空间。

本申请参考并援引了于2016年2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25616号的所有公开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