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转印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33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涂膜转印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将转印带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面上的涂膜转印具。



背景技术:

过去以来,提供有一种适用于修正带或带式胶等的涂膜转印具。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9-29054号中,揭示有一种可替换式的涂膜转印具。该涂膜转印具,具备交换用的替换件、以及作为主体侧的涂膜转印具主体。交换用的替换件则具有:卷装未使用的转印带的供给筒管、卷装已使用的转印带的卷取筒管、以及将转印带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面上的转印辊轮。在涂膜转印具主体中,具有使供给筒管与卷取筒管连动、由多个齿轮等所构成的旋转传递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般而言,具备涂膜转印具的转印带的制造方式为,将已在基材上积层转印层的卷料辊以指定宽度切断。从而,转印带在基材边缘也积层有转印层。如此,当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09-29054号所揭示的涂膜转印具时,通过转印辊轮按压转印带,会发生转印层从转印带的边缘露出,进而附着至转印辊轮的情况。会发生已附着至转印辊轮的转印层的渣屑,再度附着至依序送出的转印带上等情况,造成附着至旋转传递机构等内部机构上的情形。从而成为涂膜转印具动作不良的原因。

此外,当附着在转印辊轮上的转印层渣屑是粘着性高,例如,糊剂等的场合下,由于在使用涂膜转印具时,伴随着转印辊轮的旋转,会接触、远离作为转印面的纸张等处,因此会有阻碍转印辊轮的旋转,或是产生异音的情况。更甚者,当附着在转印辊轮上的转印层渣屑变大时,也有该转印层渣屑附着至转印面上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低动作不良、提升使用感的涂膜转印具。

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具具有:头部;转印辊轮,旋转自如地设于所述头部,抵接至转印带的里面,将所述转印带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面上;拾取渣屑辊轮,旋转自如地设于所述头部,拾取已附着于所述转印辊轮上的所述转印带的转印层的渣屑。

通过本发明,由于可通过拾取渣屑辊轮拾取附着于转印辊轮上的转印层的渣屑,因此可减低起因于转印层的渣屑所造成的动作不良等的发生。从而,可提供一种可减少动作不良、提升使用感的涂膜转印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立体图,(a)是由前左方向观察的立体图,(b)是由右后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主体与交换用替换件进行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中,当将交换用替换件装设至涂膜转印具主体时,组合第1头部与第2头部所形成的头部,(a)是由右上前方观察的立体图,(b)是由左下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沿图4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头部中的v-v截面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沿图5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头部中的vi-vi截面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拾取渣屑辊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c)是表示拾取渣屑辊轮的变形例的平面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根据附图进行说明。图1(a)、(b)是涂膜转印具10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转印具10构成为,以带式胶作为转印带t,该转印带t具备作为转印层的糊剂层,使糊剂层积层至基材。涂膜转印具10具备壳主体5。壳主体5于前端部形成有开口部。由该开口部突出有头部20。头部20设有旋转自如地进行轴支撑的转印辊轮23。转印辊轮23抵接至转印带t的里面,转印带t的转印层也即糊剂层则转印至被转印面上。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具备头部20的方向设为前,将其相反方向设为后。另外,由后方朝向前方观察涂膜转印具10时的左侧设为左、右侧设为右,且将图1(a)、(b)的上侧设为上、下侧设为下以进行说明。

壳主体5形成为在侧视图中,下侧较上侧还膨大,且上侧及下侧均形成凸弯曲状。壳主体5的前方侧形成为,在侧视图中比后方侧还窄。于壳主体5的前方下侧,转动自如地设置略平板状的盖件构件4。并且,壳主体5的前侧形成开口部,使头部20突出。另一方面,在壳主体5的左侧面处,从内部露出而设有盖件释放钮31a。于盖件释放钮31a的前下方侧中的盖件构件4的转动轴左端侧处形成有盖件卡止部31a1。

盖件构件4,在图1(a)的实线所示的「闭」位置,盖件构件4的前端部覆盖转印辊轮23。当盖件构件4覆盖转印辊轮23时,盖件释放钮31a的盖件卡止部31a1与设于盖件构件4的盖件被卡止部4a进行卡止,限制盖件构件4的转动。而当按压盖件释放钮31a的标注有「push」的圆形部分时,将解除盖件被卡止部4a与盖件卡止部31a1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盖件构件4的转动。并且,解除盖件释放钮31a的按压、转动盖件构件4,当盖件构件4位于图1(a)的两点链线所示的「开」位置时,再次卡止盖件被卡止部4a与盖件卡止部31a1,使盖件构件4的转动受到限制。在此种状态下使用涂膜转印具10。

更详细来说,也如图2所示,盖件卡止部31a1具备朝右方突出的突起部。另一方面,盖件被卡止部4a形成为,板状部的前端具弯折的形状。在盖件构件4的「闭」位置处,盖件被卡止部4a的弯折的内角侧与盖件卡止部31a1的突起部进行卡止。而当按压盖件释放钮31a后,便解除该卡止状态。当解除盖件释放钮31a的按压、持续盖件构件4的转动时,沿着盖件被卡止部4a的弯折的外角侧,盖件卡止部31a1的突起将与盖件被卡止部4a进行卡止。对于盖件构件4的由「开」位置移动至「闭」位置的动作,可用手转动盖件构件4来进行。

此外,如图1(a)所示,位于转印辊轮23的下方前侧,设有转印时导引构件8。转印时导引构件8则形成为,可通过图1(b)所示的露出于涂膜转印具10右侧面的导引构件出没杆8a而呈可出没状。转印时导引构件8的前端部形成略l字状。转印时导引构件8的前端部通过弹性部8b,如图2弹出。该转印时导引构件8在使用涂膜转印具10时,自壳主体5突出。而略l字状的平板状前端部潜入纸等被转印面下侧,使涂膜转印具10沿着作为被转印面的纸等边缘移动、同时进行转印操作。

涂膜转印具10的壳主体5包括左壳件51与右壳件52。左壳件51及右壳件52分别形成为略贝壳状。左壳件51与右壳件52于后端部处,以枢接部5a而连结。如图1(b)所示,在开启壳主体5时,首先,将位于右壳件52上侧、设置成由内部露出的开闭操作部9a朝前方侧移动。接着,按压设于壳主体5下面的卡止部51a、解除与右壳件52之间的卡止状态时,如图2所示,便可开启壳主体5。

图2是表示开启涂膜转印具主体100的壳主体5、并已取出交换用替换件30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在以下图2的说明中,将上下及左右的方向作为以图1(a)、(b)所示的组装状态下的上下及左右方向来进行说明。由涂膜转印具主体100的左壳件51的下侧边缘,立设有朝向右方侧的平板状的卡止部51a。此外,在右壳件52的下侧边缘处,则设有被卡止部52a。被卡止部52a被形成为贯通孔,其可插入在左壳件51的卡止部51a中的钩状前端部。另一方面,配置在右壳件52前上方侧的略平板状的开闭构件9处,设有开闭操作部9a,参照图1(b)。开闭构件9被设置成,将平坦面朝左右方向、且前后移动自如。在开闭构件9左侧,平坦面朝向上下方向的平板状的卡止部9b朝左方而立设。当开闭操作部9a为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则使卡止部9b卡止于设在左壳件51上缘处的钩状的被卡止部51b。

此外,于左壳件51上缘,朝向左方而立设有平板状的卡合板部51c。而在右壳件52的上缘处形成有卡合凹部52c。在关闭壳主体5的状态下,使左壳件51的卡合板部51c对上右壳件52的卡合凹部52c,从而使左壳件51与右壳件52相互定位。

于右壳件52即壳主体5的内部,设有由多个齿轮或离合器等所形成的旋转传递机构60。旋转传递机构60的各齿轮,通过自右壳件52内面立设于左方的齿轮支撑轴,例如,对应于齿轮61的齿轮支撑轴61a,被设置成可旋转自如。通过旋转传递机构60,使后述供给筒管32的旋转力传递至卷取筒管33。

在右壳件52的前端部设有第1头部22。在此,以下参照图4~图6,不过,在图4~图6中,将交换用替换件30装设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组合第1头部22与第2头部26而形成头部20的情况下,揭示头部20、转印辊轮23及拾取渣屑辊轮24。

如图4(a)、(b)所示,第1头部22在左右支撑板22a、22b相对向的平面之间连结左右板连结部22c而形成。左右板连结部22c形成有下侧面突出于上方的纵截面为略弧状的空间,参照图5。左右支撑板22a、22b形成为朝向前方而越加变窄的形状,在其前端则以旋转自如地支撑有转印辊轮23。如图5及图6所示,转印辊轮23以由树脂材料所形成的轴部23a、以及硅胶製的辊轮部23b所形成。于第1头部22的右侧支撑板22b右侧面处,形成有小齿轮部22d。于小齿轮部22d的右侧面处形成有段差部22d1。于小齿轮部22d中心处形成有贯通小齿轮部22d及右支撑板22b的轴承孔22e。

也如图4(b)及图3所示,由右壳件52前端附近上方侧的内面朝向左方立设有支撑轴52d。该支撑轴52d被插通至第1头部22的轴承孔22e。此外,虽然未图示,不过在支撑轴52d的基端部形成有突起,被构成为,可抵接至形成在小齿轮部22d右侧面上的段差部22d1。从而,第1头部22通过支撑轴52d转动自如地被悬臂支撑。此外,如图2所示,于开闭构件9的前端部,以内齿状形成有齿条部9c。该齿条部9c啮合至第1头部22的小齿轮部22d。另外,当交换用替换件30未安装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的状态下,第1头部22的转印辊轮23位于后方侧。

如同以上说明,在所揭示的壳主体5中设置旋转传递机构60、盖件构件4、开闭构件9、转印时导引构件8、第1头部22,形成涂膜转印具主体100。

另一方面,在交换用替换件30中设有呈略平板状的座板31。在座板31中,于上下两处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固定部31b、31c。固定部31b、31c的作用在于,当将交换用替换件30安装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之际,插入分别自右壳件52内面朝向左方而立设的固定轴52e、52f的前端部分,使交换用替换件30定位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

在座板31形成有所述盖件释放钮31a。盖件释放钮31a具有单侧固定式的板弹簧部,使得设有盖件卡止部31a1的端部可弹开。

于座板31上方侧前端部设有第2头部26。如图4(a)、(b)所示,第2头部26在平坦面相对向的左右支撑板26a、26b之间形成左右板连结部26c,连结左右支撑板26a、26b。左右支撑板26a、26b形成为后方侧较窄状。左右板连结部26c于左右方向配置有多个后方侧呈纵截面凸圆弧状的板状部26c1。从而,左右板连结部26c之一方的端部侧,由上面观察呈梳齿状。

此外,在第2头部26的左支撑板26a中,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轴承孔26d。在轴承孔26d中,插入由座板31前端部的右侧面立设于右方的支撑轴31d,参照图2,转动自如地悬臂支撑第2头部26。支撑轴31d设定成,当将交换用替换件30安装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之际,与悬臂支撑第1头部22的支撑轴52d形成为同轴状,参照图3。此外,当交换用替换件30未安装于涂膜转印具主体100的状态下,第2头部26之左右板连结部26c配置成位于前侧。

此外,在第2头部26中旋转自如地设有拾取渣屑辊轮24。如图5及图6所示,拾取渣屑辊轮24由硬质塑胶材料所形成。拾取渣屑辊轮24位于转印辊轮23的后方。该位置即为拾取渣屑辊轮24未对转印带t接触的位置,也即,对转印带t的非接触位置。转印辊轮23与拾取渣屑辊轮24则靠近配置以形成间隔s的缝隙。在此,于本实施方式中,间隔s设为约0.1mm。此外,拾取渣屑辊轮24配置成对转印辊轮23偏移左右方向的中心。

如图2所示,于座板31前端附近,在第2头部26的后方处设有限制片31e。限制片31e形成为略平板状,前后方向的中央与座板31连接。从而,限制片31e形成为,前后两端部将与座板31的连接部分作为中心而仅些许摇动。限制片31e的前端部,在交换用替换件30未装设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的状态下,与第2头部26,具体而言,于左支撑板26a处的形成略凹状的抵接部26a1相抵接,参照图4(b)、限制第2头部26的转动。而当交换用替换件30装设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关闭左壳件51后,突设至左壳件51内面而使解除突起51g按压限制片31e后端之凸部31e1,使限制片31e之前端部朝上方移动。据此,解除第2头部26的转动限制状态。

在座板31的右侧面处,于前侧设有供给筒管32,于后侧设有卷取筒管33。在供给筒管32中卷装有未使用的转印带t。供给筒管32则旋转自如地悬臂支撑于座板31。在供给筒管32的左侧面处形成有呈环状的棘轮齿32a。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不过在座板31右侧面处形成有朝左右方向反弹的棘轮爪。通过该棘轮爪与棘轮齿32a,防止供给筒管32朝与转印带t传送方向逆向旋转,也即形成有防止逆转机构。

此外,卷取筒管33卷装已使用的转印带t。卷取筒管33旋转自如地悬臂支撑于座板31的右侧面。在卷取筒管33的左侧面外周缘,以环状设有波浪状的握持部33a,握持部33a的作用在于,当转印带t因故固结、无法旋转供给筒管32的情况下,用以强制性的以手动搬送转印带t。以手动操作卷取筒管33的旋转方向,可朝在座板31以箭头形状的贯通孔来开口的箭头31f方向旋转。此外,朝与卷取筒管33的箭头31f方向逆向的旋转则通过未图示的防止逆转机构所限制。

当将交换用替换件30装设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的情况下,将齿轮61的轴插入至供给筒管32的旋转中心,使齿轮61相对性的固定在供给筒管32。另外在此时,卷取筒管33由形成于右壳件52后方内侧的支撑部52g所支撑。此外,虽未图示,不过在卷取筒管33的右侧面处形成有齿轮。该齿轮与旋转传递机构60的齿轮62啮合。

此外,于座板31的前侧上缘处设有朝向右方而呈平板棒状延伸的糊剂附着片6,也参照图1。糊剂附着片6的作用在于,当使用涂膜转印具10时,用以附着发生牵丝现象时飞散的转印层,也即糊剂,减低飞散的转印层朝上侧壳主体5的前方开口缘附着。在此,所谓的牵丝现象是指,实施转印层的转印时,在已通过转印辊轮23上方且残留于转印带t上面的转印层、以及已被转印至被转印面上的转印带之间,转印层如同丝线般牵引的现象。当从转印带t飞散的转印层附着在上侧壳主体5的前方开口边缘处时,会导致已飞散的转印层进入到壳主体5内部,此种情况便会造成动作不良的原因。糊剂附着片6用以防止此种情况。

如上所述,交换用替换件30具备座板31、供给筒管32、卷取筒管33、具有拾取渣屑辊轮24的第2头部26。而在由涂膜转印具主体100取下的状态,也即图2的状态下,交换用替换件30的转印带t挂在第2头部26的左右板连结部26c的端部。

使用将交换用替换件30装设至涂膜转印具主体100的涂膜转印具10时,从图2所示的状态而将交换用替换件30装设至右壳件52、关闭左壳件51。并且,使开闭构件9的开闭操作部9a朝后方侧移动,参照图1(b)。如此,开闭构件9的齿条部9c也会朝后方移动。由于齿条部9c与第1头部22的小齿轮部22d啮合,参照图4,因而转动第2头部26的小齿轮部22d。此时,第2头部26与第1头部22组合而构成头部20。从而,通过小齿轮部22d的转动反转头部20。据此,位于后方侧的转印辊轮23将如图3所示而被配置在前方侧。另外,当取出交换用替换件30的情况下,将开闭操作部9a朝前方移动,使头部20反转。如此,如图2所示,头部20,即第2头部26的左右板连结部26c定位在前方侧、并使转印辊轮23定位在后方侧。

当利用涂膜转印具10将转印带t的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面上时,将转印辊轮23以一定程度的按压力而按压至被转印面的同时、进行移动。此时,如图5所示,转印层,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糊剂,有时由转印带t的左右边缘t1露出,作为转印层的渣屑而附着在转印辊轮上。已附着在转印辊轮23上的转印层的渣屑,在旋转转印辊轮23后,朝后侧旋转,定位在转印辊轮23与拾取渣屑辊轮24之间。在此,由于转印辊轮23的辊轮部23b由硅胶材料所形成,且拾取渣屑辊轮24由硬质塑胶所形成,因此,形成拾取渣屑辊轮24的材料比形成转印辊轮23即辊轮部23b的材料还硬。换句而言,拾取渣屑辊轮24以比转印辊轮23即辊轮部23b更具易粘着性的材质所形成。从而,附着在转印辊轮23上、且位于转印辊轮23与拾取渣屑辊轮24之间的转印层渣屑,移动至拾取渣屑辊轮24。

据此,已附着至转印辊轮23的转印层渣屑,依序移动至拾取渣屑辊轮24。此外,由于转印带的渣屑所附着的拾取渣屑辊轮24,以比转印辊轮23即辊轮部23b更易粘着的硬质材料所形成,因此附着在其上的转印层渣屑,在附着于拾取渣屑辊轮24上后,将不会容易的剥离。从而,可减低转印层渣屑再度附着至已转印的转印带t等进入旋转传递机构60等内部构造、进而引起涂膜转印具10动作不良的事态发生。

此外,也不会发生已附着至转印辊轮23上的转印层渣屑随着转印辊轮23的旋转而触碰、分离转印面的纸等的声音。此外,还可减低已附着至转印辊轮23上的转印层渣屑阻碍转印辊轮23的旋转、已积层的转印层渣屑附着于纸上等情况。从而,可提升涂膜转印具10的使用感。

此外,拾取渣屑辊轮24如上所述,设于交换用替换件30中所具备的第2头部26。从而,若使用完交换用替换件30时,已附着转印层渣屑的拾取渣屑辊轮24,便可连同交换用替换件30一同丢弃。

以上,虽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并非因本实施方式而受到限制,可加诸各种变化加以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转印辊轮23与拾取渣屑辊轮24配置在靠近的位置上,但随着转印层的种类或转印带t的状态,也可将双方配置在相互接触的位置上。

此外,拾取渣屑辊轮24的形状并非仅能形成如本实施方式所揭示的略圆柱状,例如,也可如图7(a)所示,形成为在轴向安装有多个圆板的呈梳齿状的拾取渣屑辊轮24a。或是如图7(b)所示,可将拾取渣屑辊轮24b的轴向表面形状形成为波浪状。抑或如图7(c)所示,也可在拾取渣屑辊轮24c的表面上,以随机或是规则性的排列的方式配置多个小突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拾取渣屑辊轮24的直径虽然形成为小于转印辊轮23的直径,不过并非仅限于此,拾取渣屑辊轮24的直径也可形成与转印辊轮23的直径相同、或是大于转印辊轮23的直径。当转印辊轮23的直径形成为小于拾取渣屑辊轮24的直径的情况下,可使更多的转印层渣屑附着于拾取渣屑辊轮。相反的,如本实施方式所揭示,当将拾取渣屑辊轮24的直径形成小于转印辊轮23的直径的情况下,则可将头部20形成较小型状。

此外,拾取渣屑辊轮24及转印辊轮23即辊轮部23b的材质方面,若是拾取渣屑辊轮24材质为比转印辊轮23更易粘着性的材质时,则可适当选择其材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印带t为带式胶,不过也可为修正带或是具备其他转印层的转印带。

产业上之可利用性

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涂膜转印具10将可减低动作不良、提升使用感。

符号说明

4:盖件构件4a:盖件被卡止部

5:壳主体5a:枢接部

6:糊剂附着片8:转印时导引构件

8a:导引构件出没杆8b:弹性部

9:开闭构件9a:开闭操作部

9b:卡止部9c:齿条部

10:涂膜转印具20:头部

22:第1头部22a:支撑板

22b:支撑板22c:左右板连结部

22d:小齿轮部22d1:段差部

22e:轴承孔23:转印辊轮

23a:轴部23b:辊轮部

24:拾取渣屑辊轮24a:拾取渣屑辊轮

24b:拾取渣屑辊轮24c:拾取渣屑辊轮

26:第2头部26a:左支撑板

26a:支撑板26b:支撑板

26c:左右板连结部26c1:板状部

26d:轴承孔30:交换用替换件

31:座板31a:盖件释放钮

31a1:盖件卡止部31b:固定部

31c:固定部31d:支撑轴

31e:限制片31e1:凸部

31f:箭头32:供给筒管

32a:棘轮齿33:卷取筒管

33a:握持部51:左壳件

51a:卡止部51b:被卡止部

51c:卡合板部51g:解除突起

52:右壳件52a:被卡止部

52c:卡合凹部52d:支撑轴

52e:固定轴52f:固定轴

52g:支撑部60:旋转传递机构

61:齿轮61a:齿轮支撑轴

62:齿轮100:涂膜转印具主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