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428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毛毯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毛毯是一种常用的床上用品,具有保暖功能,与被子相比较薄。其原料多采用动物纤维(如羊毛、马海毛、兔毛、羊绒、驼绒、牦牛绒)或腈纶、粘胶纤维等化学纤维,也有的是动物纤维与化纤混纺制成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毛毯的材质不仅有所改变,其颜色也从传统的单一色到多彩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毛毯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检验、编织、剖绒、染色、印花、汽蒸、水洗、柔软、烘干等步骤,其中,为了保证汽蒸的效果,往往在印花结束后进行简单的烘干以确保汽蒸的效果,使颜色能够更好的融入原料中。

为了提高汽蒸的效果,人们针对印花之后的烘干程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方案,例如,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公开了一种带有烘干灯的印花机{申请号201220275739.X},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机架上位于工作台的上方设有若干烘干灯。

上述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蒸的效果,但其在烘干过程中,由于其烘干不均匀,导致其汽蒸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烘干效果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烘干效果好、均匀的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包括呈箱状的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入辊和导出辊,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将装置本体的内腔分割为三个腔室,所述烘干箱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个导向辊,所述导向辊通过与导入辊和导出辊配合使毛毯能够在三个腔室内移动,所述烘干箱包括呈箱装的烘干箱本体以及设置在烘干箱本体两侧贯穿装置本体伸出装置本体外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烘干箱本体连通,所述烘干箱本体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烘干孔,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箱以及用于空气流通的风机,所述风机与加热箱相通,所述风机和加热箱分别连通装置本体左右两侧的连通管。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箱本体前后两端的烘干孔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本体内还设置有辅助烘干箱,所述辅助烘干箱设置在装置本体前后内壁上,所述辅助烘干箱与风机和加热箱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烘干箱包括呈箱装的辅助烘干箱本体以及设置在辅助烘干箱本体两侧贯穿装置本体伸出装置本体外的辅助连通管,所述辅助烘干箱本体上远离装置本体内壁的端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烘干孔。

作为优选,所述导入辊和导出辊设置在装置本体前后两端面的中间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利用导入辊、导向辊导出辊配合,实现毛毯在装置内的移动,利用烘干箱和辅助烘干箱的设置确保烘干的均匀性,进而达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烘干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装置本体;11、导入辊;12、导出辊;13、导向辊;2、烘干箱;21、烘干箱本体;22、连通管;23、烘干孔;3、加热箱;4、风机;5、辅助烘干箱;51、辅助烘干箱本体;52、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毛毯印花机用烘干装置,包括呈箱状的装置本体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本体1主要连接在毛毯印花机的后方,汽蒸设备之前,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本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入辊11和导出辊12,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导入辊11和导出辊12设置在装置本体1前后两端面的中间位置处,本实施例所指的中间位置是指装置本体1高度的中间,导入辊11和导出辊12的轴线和装置本体1前后两端面的横向线处于水平,在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烘干箱2,当然,烘干箱2也与装置本体1的前后两个端面水平,这样,两个烘干箱2的设置就将装置本体1的内腔分割为三个腔室,为了实现毛毯在装置本体1内的长距离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在烘干箱2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个导向辊13,具体的说,靠近导入辊11的那个烘干箱2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导向辊13,靠近导出辊12的那个烘干箱2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导向辊13,导向辊13均固定在装置本体1上这样,两个导向辊13通过与导入辊11和导出辊12配合使毛毯能够在三个腔室内呈S型移动。

为了达到均匀烘干的效果,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烘干箱2包括呈箱装的烘干箱本体21以及设置在烘干箱本体21两侧贯穿装置本体1伸出装置本体1外的连通管22,连通管与烘干箱本体连通,在烘干箱本体21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烘干孔23,在装置本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箱3以及用于空气流通的风机4,风机4与加热箱3相通,风机4和加热箱3分别连通装置本体1左右两侧的连通管22,在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通管22并不是管状结构,而是长方体状,在装置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护罩(图中未标注),将连通22管包裹在内,这样,风机4和加热箱3分别通过管子连通在护罩内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将烘干箱2、风机4、加热箱3设置呈循环结构,主要考虑到节能,加热箱3加热已经具有一定温度的空气要比加热外部的空气的速度更快,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消耗,加热箱3和风机4为现有技术,故在本实施例中,对其结构不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均匀烘干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烘干箱本体21前后两端的烘干孔23交错设置,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热空气的从烘干箱内的流出来的方式发生改变,进而提高烘干效果。

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烘干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装置本体1内还设置有辅助烘干箱5,辅助烘干箱5设置在装置本体1前后内壁上,辅助烘干箱5与风机4和加热箱3连通,具体的说,设置在导入辊11这一面的辅助烘干箱5仅设置在导入辊11上方的内壁上,设置在导出辊12这一面的辅助烘干箱5仅设置在导出辊12下方的内壁上,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为了更进一步的降低资源消耗,在本实施例中,在辅助烘干箱5包括呈箱装的辅助烘干箱本体51以及设置在辅助烘干箱本体51两侧贯穿装置本体1伸出装置本体1外的辅助连通管52,在辅助烘干箱本体51上远离装置本体1内壁的端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烘干孔23,这样烘干孔23只设置在朝向毛毯的一面,减少了不要的能源效果。

通过上述的设置,毛毯从导入辊进入到装置本体内,经导向辊作用,在装置本体内的三个腔室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烘干孔内释放的热空气进行烘干,由于烘干孔的均匀设置,这就导致毛毯的烘干面也较为均匀,进而达到均匀烘干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