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版印刷用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188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版印刷用刮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版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版印刷用刮刀。



背景技术:

传统印刷工艺中,一般利用刮刀将浆料通过网版印刷于基片上。印刷过程中,将浆料倒在网版上,刮刀在一定压力下,紧贴网版表面,从图形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在此过程中,刮刀与网版成线接触,由于网版和基片始终保持一定离版间距,所以在刮刀下压后,网版会发生形变,并产生一个作用于刮刀的反作用力,即为回弹力。在刮刀移动过程中,浆料被刮刀推动,并挤压后通过网版上的透墨区域,并在回弹力的作用下淀积于基片上。当刮刀移动到图形另一端后,将刮刀抬起,同时,网版随即与基片脱离,即完成印刷过程。

一般情况,刮刀由支撑板和刮刀头两部分组成,支撑板可由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其他树脂等硬度较高的材质制成;而刮刀头一般由聚氨酯等弹性材料制成。一般制作方法为,首先在刮刀头开槽,再用胶水等粘结剂将支撑板整体插入槽中粘接,使其成为一体,最后打磨抛光,即完成。目前常规刮刀是将刮刀片与支撑板固定为一体的,每次更换刮刀时,支撑板作为刮刀整体的一部分也会做更换,但这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磨损的,频繁更换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提供可以可拆卸式的网版印刷用刮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版印刷用刮刀,包括支撑板、刮刀片和夹具组件,所述刮刀片通过夹具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刮刀片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固定栓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夹板上对应固定孔位置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刮刀片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固定栓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夹板上对应固定孔位置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栓为螺栓,所述通孔为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夹板夹持在刮刀片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夹具组件还包括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上对应固定孔位置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夹板设置在刮刀片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板的宽度小于刮刀片的厚度B,所述刮刀片的底端凹设有与第二夹板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板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刮刀片的宽度A不大于15mm。

优选的,所述刮刀片的厚度B不大于9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配合,可实现单独更换刮刀片而降低印刷成本,并且刮刀片不仅底部两侧可用,顶部两侧也可翻转下来使用,以使刮刀片寿命增倍。另外,通过第二夹板对刮刀片形成有效支撑,保证了刮刀片的强度,在印刷过程中,可以大大减少刮刀片的形变量,利于细线印刷;实验发现,这种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细线和微结构的印刷能力,改善线条完整性、连续性和线型,并降低浆料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网版印刷用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网版印刷用刮刀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网版印刷用刮刀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刮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支撑板、11为固定部、12为支撑部、2为刮刀片、22为固定孔、23为容置槽、3为夹具组件、31为第一夹板、311为夹板侧壁、312为通孔、32为固定栓、33为第二夹板、A为刮刀片的宽度、B为刮刀片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网版印刷用刮刀包括支撑板1、刮刀片2和夹具组件3,夹具组件3包括用于夹持刮刀片2的第一夹板31和用于将刮刀片2和第一夹板31固定在支撑板1上的固定栓32,刮刀片2和第一夹板31通过固定栓32连接在支撑板1上。通过第一夹板31的夹持,利用固定栓32将刮刀片2固定在支撑板1上,多个固定栓32的存在对刮刀片2形成有效支撑,保证了刮刀片2的强度,在印刷过程中,可以大大减少刮刀片2的形变量,利于细线印刷;实验发现,这种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细线和微结构的印刷能力,改善线条完整性、连续性和线型,并降低浆料使用量;且采用固定栓32固定连接的方式,刮刀片2不仅可两侧使用,且便于单独替换,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具体的,支撑板1包括固定部11和支撑部12,在保证与夹具固定稳定性的基础上,刮刀片2和第一夹板31通过固定栓32连接在支撑部12的前端。

具体的,如图3所示,刮刀片2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固定栓32的固定孔22,第一夹板31上对应固定孔22位置开设有通孔312。刮刀片2内部开设固定孔22,使得刮刀片2的底端两侧均可使用,且即便出现磨损,经打磨后还可继续使用;当底端磨损过于严重,还可将刮刀片2倒置固定,即将刮刀片2原顶端调换至底端位置,实现刮刀片2的充分使用。

本实施例中,固定栓32为螺栓,通孔312为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固定栓32穿过刮刀片2后,即在第一夹板31的通孔312处进行螺纹固定,将刮刀片2与第一夹板31紧密固定成为一体,再将二者固定在支撑部12的前端,保证刮刀片2使用时的稳定性。另外,该结构可以通过在第一夹板31和刮刀片2之间添加垫片的形式调节刮刀整体高度,保证刮刀打磨重复利用时保持总高度始终一致。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31的截面为U型结构,第一夹板31的两夹板侧壁311之间的距离等于刮刀片2的厚度B,第一夹板31夹持在刮刀片2的顶端,限制刮刀片2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在不影响印刷效果的情况下,刮刀片2的宽度A可小于15mm,刮刀片2的厚度B可小于9mm,以节省刮刀头2材料耗量,从而降低原材料及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补充,包含实施例一中的所有技术方案。

如图4、5所示,夹具组件3还包括第二夹板33,第二夹板33上对应固定孔22位置开设有固定槽,第二夹板33设置在刮刀片2的底端。第二夹板33的使用,可进一步加强夹具组件3对刮刀片2的固定作用,且由于固定栓32作用在第二夹板33上,减少了固定栓32顶部对刮刀片2的损伤。

具体的,第二夹板33的宽度小于刮刀片2的厚度B,刮刀片2的底端设有与第二夹板33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23。第二夹板33设置在容置槽23内,使刮刀片2底端平整,避免浆料在第二夹板33上残留。可以理解的,刮刀片2的底端可对应第二夹板33形状仅设置两个凹槽,使第二夹板33的两边能够嵌入即可,尽量减少对刮刀片的加工成本。

具体的,第二夹板33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第二夹板33嵌入容置槽23后,可以对刮刀片2形成更好的限制作用,使刮刀片2的固定更加稳定。可以理解的,第二夹板33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如L型、T型等,均可实现相同固定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31的尺寸并不是唯一的,其尺寸也可与和第二夹板33的尺寸相同,只需在刮刀片2上开设相应的凹槽实现第一夹板31的固定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栓32的数量可根据刮刀片2的长度进行调整,优选1-5个;刮刀片2可采用一片,也可采用多片折叠的方式设置,如两片刮刀片折叠在一起,通过夹具组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板31和支撑板1之间可采用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分体式结构,也可采用一体式结构,即,第一夹板作为支撑部12前端的固有结构,对刮刀片2形成夹持。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板31和固定栓32的结构和位置并不是唯一的,第一夹板31的结构也可根据刮刀片2的结构进行调整,如将第一夹板31设置为类似刮刀片外轮廓的形状,此时,固定栓32可看做是第一夹板31的一部分,共同对刮刀片2形成有效固定即可;当然,第一夹板31设置为类似刮刀片外轮廓的形状,此时,固定栓32作为单独部分配合第一夹板31共同对刮刀片2形成有效固定更佳;或者,第一夹板31和固定栓32共同形成T型结构,刮刀片2上开设T型槽,二者相互嵌合实现固定。总之,任何采用夹板形式对刮刀片2进行固定,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