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刮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149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版印刷刮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刮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凹版印刷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生产加工过程中,印刷是其中一个重要工艺,要保证印刷质量,除了油墨控制精准之外,对印刷辊筒的清洁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现有工艺中,大多采用凹版印刷实现对薄膜的印刷,但是传统的印刷刮刀装置无法实现印刷辊筒多余油墨的完高度清洁,使多余油墨印刷到薄膜上,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高度清理印刷辊筒多余油墨的刮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高度清理印刷辊筒多余油墨的凹版印刷刮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凹版印刷刮刀装置包括固定架10、设置在固定架10上的凹版印刷辊筒80,所述的固定架10上还设置有刮刀72,刮刀72设置在活动板70上,所述的刮刀72在活动板70的作用下与凹版印刷辊筒80接触或者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架10上还设置有调节板11、支撑板20和纵向移动板40,活动板70设置在纵向移动板40上,支撑板20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滑轨21,调节板11上设置有调节器30,调节器30与纵向移动板40连接并控制纵向移动板40在纵向移动滑轨21上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支撑架50,所述的活动板70通过支撑架50设置在纵向移动板40上,所述的纵向移动板40上设置有水平移动滑轨,支撑架50通过水平移动滑轨设置在纵向移动板40上。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水平移动连接杆61,所述的水平移动连接杆61一端连接支撑架50,另一端通过偏心轮62连接在电机60上,电机60转动使支撑架50在纵向移动板40上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50上设置有支点51和气缸52,支点51与活动板70连接,气缸52伸缩使活动板70绕支点51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50上还设置有水平调节器53,所述的水平调节器53调节活动板70的伸出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板70上还设置有两个长圆形的调节凹槽74,所述的调节凹槽74上设置有固定件73,活动板70通过调节凹槽74调整与凹版印刷辊筒80的相对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板70上还设置有刮刀固定器71,刮刀72设置在刮刀固定器71上。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凹版印刷刮刀装置,该装置可上下左右随意调节刮刀与凹版印刷辊筒的相对位置,使用简单方便且效果良好,辊筒在经过油墨筒后粘上的多余油墨,可通过刮刀将多余油墨全部清洁,使凹版印刷辊筒在对薄膜印染时不会出现多余油墨影响印染效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缸伸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缸收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凹版印刷刮刀装置包括固定架10、设置在固定架10上的凹版印刷辊筒80,所述的固定架10上还设置有刮刀72,刮刀72设置在活动板70上,所述的刮刀72在活动板70的作用下与凹版印刷辊筒80接触或者分离。凹版印刷辊筒80旋转,凹版印刷辊筒80经过油墨筒后染上油墨,而刮刀72与凹版印刷辊筒80接触,将凹版印刷辊筒80上非凹槽处的多余油墨刮除,然后再对薄膜进行印染,刮刀72设置在活动板70上,活动板70控制刮刀72与印刷辊筒80的相对位置和接触力度,从而完美的将多余油墨全部清除,不致多余油墨影响产品质量和印刷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完善了活动板70相对凹版印刷辊筒80的上下移动方式。所述的固定架10上还设置有调节板11、支撑板20和纵向移动板40,活动板70设置在纵向移动板40上,支撑板20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滑轨21,调节板11上设置有调节器30,调节器30与纵向移动板40连接并控制纵向移动板40在纵向移动滑轨21上纵向移动。调节板11是固定在固定加10上的,调节板11上设置调节器30,调节器30转动,可以使纵向移动板40通过纵向移动滑轨21在支撑板20上上下移动,而活动板70是设置在纵向移动板40上的,因此纵向移动板40上下移动也导致活动板70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与凹版印刷辊筒80的上下相对位置。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完善了活动板70相对凹版印刷辊筒80水平移动的方式。本实施例设置有支撑架50,所述的活动板70通过支撑架50设置在纵向移动板40上,所述的纵向移动板40上设置有水平移动滑轨,支撑架50通过水平移动滑轨设置在纵向移动板40上。还设置有水平移动连接杆61,所述的水平移动连接杆61一端连接支撑架50,另一端通过偏心轮62连接在电机60上,电机60转动使支撑架50在纵向移动板40上水平移动。电机60上设置有偏心轮62,电机60转动,偏心轮62也转动,偏心轮62与水平移动连接杆61连接,因此会使水平移动连接杆61拉动支撑架50水平往复运动,从而使刮刀72与凹版印刷辊筒80之间水平位置也有相对移动,使凹版印刷辊筒80上不会因异物残留而在薄膜上留下印痕。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实施例4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架50上设置有支点51和气缸52,支点51与活动板70连接,气缸52伸缩使活动板70绕支点51转动。气缸52伸出,使活动板70下压,从而使刮刀72与凹版印刷辊筒80接触,达到清洁凹版印刷辊筒80的目的。而气缸52收缩,使活动板70上抬,从而使刮刀72于凹版印刷辊筒80分离。操作简单、在需要更换图案不一或者筒径大小不一的凹版印刷辊筒80时尤为方便。

实施例5

如图1-5所示,所述的支撑架50上还设置有水平调节器53,所述的水平调节器53调节活动板70的伸出长度。如果凹版印刷辊筒80的筒径小,那么水平调节器53将活动板70伸出部分调长一点,使刮刀72与凹版印刷辊筒80接触更紧密。如果凹版印刷辊筒80的筒径大,那么水平调节器53将活动板70伸出部分调短一点。

实施例6

如图1-5所示,所述的活动板70上还设置有两个长圆形的调节凹槽74,所述的调节凹槽74上设置有固定件73,活动板70通过调节凹槽74调整与凹版印刷辊筒80的相对角度。所述的活动板70上还设置有刮刀固定器71,刮刀72设置在刮刀固定器71上。需要对凹版印刷辊筒80哪一边的剩余油墨尽量刮的更干净,就可以通过调节凹槽74与固定件73共同作用来使刮刀72哪一边尽量与凹版印刷辊筒80接触更紧密。也可以尽量的使刮刀72与凹版印刷辊筒80达到平行。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