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9645发布日期:2018-09-08 00:5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存在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在墨盒安装部设置锁定杆和螺旋弹簧,并在将墨盒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插入到墨盒安装部中时,锁定杆将墨盒卡定(例如,专利文献1)。

在解除锁定杆的卡定时,墨盒通过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被推出到墨盒安装部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增强螺旋弹簧的作用力时墨盒的取出会变得容易,但是,插入墨盒时的阻力会变大,从而安装会变得困难。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登录实用新型第31837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进行液体收纳体的装拆操作的液体喷射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安装部,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液体收纳体,该液体收纳体能够收纳液体;以及液体喷射头,其被构成为喷射从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所述液体,所述安装部具有:卡定部,其能够将所述液体收纳体卡定;移动通道,其朝向所述卡定部延伸;和第一施力部及第二施力部,其能够对所述液体收纳体向从所述卡定部离开的方向施力,在所述液体收纳体从所述卡定部离开的所述移动通道上所述第二施力部对所述液体收纳体施力,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被所述卡定部卡定时,除了所述第二施力部之外还有所述第一施力部对所述液体收纳体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安装部和液体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安装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图1的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安装部和液体收纳体的俯视图。

图5为在图1的液体喷射装置中被安装的液体收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5的液体收纳体的主视图。

图7为与图6的液体收纳体宽度不同的其他的液体收纳体的主视图。

图8为从底面侧观察图6的液体收纳体所具备的托盘的立体图。

图9为从底面侧观察图7的液体收纳体所具备的托盘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液体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射装置为例如通过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的喷射而在纸张等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如图1所示,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壳体12、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液体收纳体40的安装部14、能够收纳介质99的盒体16、能够支承介质99的支承台15、和控制部100。液体被收纳在液体收纳体40中。盒体16相对于壳体12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进行安装。在与壳体12在重力方向z上并排的位置处,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增设单元17。在增设单元17中,安装能够收纳介质99的盒体19。

在壳体12中收纳:液体喷射头21、保持液体喷射头21并在宽度方向x上往复移动的滑架22、对滑架22的移动进行导引的引导轴18、和以向液体喷射头21供给液体的方式被配置的供给流道23。液体导入部20构成供给流道23的上游端。供给流道23包括能够挠性位移的管23a和刚性比管高的接头23b。

安装部14具有可导入液体的液体导入部20。在液体收纳体40被安装在安装部14时,被收纳在液体收纳体40中的液体通过液体导入部20而被导入供给流道23。由此,从液体收纳体40向液体喷射头21供给液体。

在安装部14上,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液体收纳体40。液体收纳体40随着向进深方向y的移动而被安装在安装部14,并随着向成为进深方向y的反方向的取出方向的移动而被从安装部14取下。在安装部14安装多个液体收纳体40的情况下,多个液体收纳体40可在宽度方向上并排安装。

液体喷射头21具有可喷射液体的喷嘴24,且液体喷射头21与滑架22一同移动。液体喷射头21被构成为,在移动的同时朝向被支承在支承台15上的介质99喷射液体。控制部100对液体喷射头21等液体喷射装置11的构成要素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安装部14具有:能够将液体收纳体40卡定的卡定部31、朝向卡定部31延伸的移动通道32、和能够对液体收纳体40向从卡定部31离开的方向上施力的第一施力部33及第二施力部37。在移动通道32中,将进深方向y的近前侧的端设为始端,并将进深方向y的里侧的端设为终端。在移动通道32中,将朝向卡定部31的方向表示为安装方向d1,将从卡定部31离开的方向表示为取出方向d2。第一施力部33被配置在移动通道32的终端处,第二施力部37被配置在移动通道32的中途。

安装部14也可以具有与控制部100电连接的基板连接部35以及与基板连接部35并排配置的定位突部36。基板连接部35优选配置在比液体导入部20靠上方处。在液体导入部20的下方,可以配置受液部25,该受液部25能够受纳从液体导入部20泄漏的液体。定位突部36可以在宽度方向x上并排设置两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两个定位突部36之间配置基板连接部35、液体导入部20以及卡定部31。

安装部14也可以具有沿着移动通道32延伸的引导部34。第二施力部3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着引导部34配置。引导部34例如能够形成为线条的凹部或突部。在安装部14安装多个不同种类的液体收纳体40的情况下,通过使引导部34的配置、形状不同,而能够允许安装与各形状相适应的特定的液体收纳体40。

在安装部14具有形成移动通道32的底板38的情况下,可以在底板38上设置作为引导部34发挥功能的槽,并且在该槽内设置能够供第二施力部37以突出的状态而进行移动的引导孔38a。对于引导孔38a来说,安装方向d1成为长边方向。引导孔38a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相当于,在移动通道32中液体收纳体40在从第二施力部37受到了作用力的状态下而能够移动的距离l2(参照图4)。将该距离l2设为第二施力部37的施力距离。

液体收纳体40具有:沿着进深方向y延伸的四个外表面即底面41、顶面42及侧面43、44;和与这四个面交叉的安装面45及背面46。液体收纳体40位于移动通道32上时,安装面45位于移动通道32的终端侧。液体收纳体40优选在安装面45上具有导出液体的液体导出部50和能够与第一施力部33卡合的施力承受部53。

在安装面45上,可以设置在向安装部14安装时与定位突部36卡合的定位孔56。在顶面42侧,可以设置在向安装部14安装时与基板连接部35电连接的电路基板55。在底面41上,可以设置在向安装部14安装时能够与卡定部31卡合的卡合凹部51。卡合凹部51可以设为例如心形凸轮的形状。

在液体收纳体40的底面41上,可以设置能够与第二施力部37卡合的卡合部47。在底面41上,也可以设置能够与引导部34卡合的卡合突部48。在这种情况下,卡合突部48和卡合部47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一并参照图8及图9)。卡合部47优选为在宽度方向x上配置于比液体收纳体40的两端更靠近中心的位置处。

如图3所示,安装部14可以具备向第二施力部37施加作用力的第二施力部件39。第二施力部件39例如能够利用螺旋弹簧、空气弹簧或板簧等构成。在第二施力部件39为螺旋弹簧的情况下,可以在底板38上设置第一卡定部38b,并且在第二施力部37上设置第二卡定部37b,且将第二施力部件39的两端挂在第一卡定部38b和第二卡定部37b上。

安装部14可以具备向第一施力部33施加作用力的第一施力部件26。第一施力部件26例如能够利用螺旋弹簧、空气弹簧或板簧等构成。在第一施力部件26为螺旋弹簧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施力部33形成为圆筒状,且在第一施力部33的内周侧收纳液体导入部2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施力部33可以构成为伴随着第一施力部件26的伸缩而相对于液体导入部20进行相对移动。

在图4所示的在宽度方向x上排列的三个液体收纳体40中的、正中间的液体收纳体40,示意性图示了底面41的结构。

如图4所示,第一施力部33伴随着第一施力部件26的伸缩而移动的距离,相当于液体收纳体40在从第一施力部33受到了作用力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移动的距离l1。在将该距离l1设为第一施力部33的施力距离时,第二施力部37的施力距离l2比第一施力部33的施力距离l1长。

在液体收纳体40进入移动通道32而在进深方向y上前进时,在移动通道32的中途,卡合部47与第二施力部37卡合。因此,在液体收纳体40进一步在移动通道32上向里侧前进时,液体收纳体40受到第二施力部件39的作用力。在此时,液体收纳体40没有从第一施力部33受到作用力。

在液体收纳体40靠近移动通道32的终端时,定位突部36进入定位孔56中,从而确定液体收纳体40的宽度方向x及重力方向z的位置。当液体收纳体40进一步向里侧前进时,卡合凹部51与卡定部31卡合,液体导出部50与液体导入部20连接,并且电路基板55与基板连接部35连接。

当液体收纳体40被卡定部31卡定时,除了第二施力部37之外,还有第一施力部33对液体收纳体40施力。当卡合凹部51与卡定部31挂住时,液体收纳体40在从第一施力部33及第二施力部37受到作用力的状态下被保持于安装部14。

在卡合凹部51为心形凸轮的情况下,当将卡定于卡定部31上的液体收纳体40向安装方向d1压入时,卡定部31相对于卡合凹部51的卡合被解除。在卡定部31从卡合凹部51离开时,液体收纳体40通过从第一施力部33及第二施力部37受到的作用力,而在取出方向d2上朝向移动通道32的始端移动。在因液体收纳体40向取出方向d2的移动而使施力承受部53从第一施力部33离开时,液体收纳体40不再受到第一施力部件26的作用力,而通过第二施力部件39的作用力向取出方向d2移动。这样,在液体收纳体40从卡定部31离开的移动通道32上,第二施力部37对液体收纳体40施力。

当将液体收纳体40从安装部14取下时,可以在液体导出部50和液体导入部20的连接被解除后,使液体收纳体40从第一施力部33离开。根据该结构,在进行需要较强的力的液体导出部50和液体导入部20的连接解除时,能够通过第一施力部33和第二施力部37这两者来对液体收纳体40施力。若在液体导入部20的下方设置有受液部25,则在液体导出部50和液体导入部20的连接被解除时漏出的液体能够由受液部25受纳。

当将液体收纳体40从安装部14取下时,可以在电路基板55和基板连接部35的连接被解除后,使液体收纳体40从第一施力部33离开。根据该结构,在进行需要较强的力的电路基板55和基板连接部35的连接解除时,能够通过第一施力部33和第二施力部37这两者来对液体收纳体40施力。

如图5所示,液体收纳体40也可以具有:收纳容器57,其具有收纳液体的袋49;和托盘58,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有收纳容器57。在该情况下,在补给液体时,从托盘58取下收纳容器57,并更换新的收纳容器57。因此,可在更换收纳容器57的同时,原样继续使用托盘58。

在托盘58构成底面41及侧面43、44、和安装面45的下侧部分时,收纳容器57构成安装面45的上侧部分、和顶面42。在这种情况下,托盘58具有施力承受部53及定位孔56,收纳容器57具有液体导出部50、电路基板55、和定位孔56。

如图6及图7所示,关于液体收纳体40,当存在宽度不同的多个变形体的情况下,优选为,以宽度方向x的中心为基准,使液体导出部50、卡合凹部51、施力承受部53、电路基板55及定位孔56的配置一致。

在宽度不同的液体收纳体40之间,可以使施力承受部53及卡合部47相对于液体导出部50的配置一致。例如,在图6及图7所示的主视图中,能够将两个施力承受部53配置于在宽度方向x上夹持液体导出部50的位置处。

如图8和图9所示,卡合凹部51可以设置于托盘58上。在这种情况下,图2所示的卡定部31以将托盘58卡定的方式而被构成。因此,托盘58在没有安装收纳容器57的状态下也能够安装于安装部14(图2参照)。相反,没有被安装于托盘58上的收纳容器57不能安装于安装部14上(图2参照)。在没有被安装于托盘58上的收纳容器57进入移动通道32而按压第一施力部33时,收纳容器57从第一施力部33受到作用力而被推回。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施力承受部53、卡合部47及卡合突部48可以设置于托盘58上。在这种情况下,图2所示的第一施力部33及第二施力部37被构成为对托盘58施力。虽然收纳容器57的袋49有时会根据液体的收纳量而发生形状改变,但是托盘58形状不变。因此,如果将施力承受部53及卡合部47设置于托盘58,则能够使作用力切实地作用于液体收纳体40。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卡合突部48的底处形成槽48a、并以将槽48a填充的方式形成卡合部47时,能够将卡合部47和卡合突部48形成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当使槽48a的靠近安装面45侧的端部敞开时,能够使第二施力部37从敞开的端部进入槽48a内(参照图2)。

接下来,对如以上那样被构成的液体喷射装置11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1)液体容纳体40进入移动通道32而暂时受到第二施力部37的作用力,且在到达移动通道32的终端而被卡定部31卡定时受到第一施力部33的作用力。因此,与在移动中一直从第一施力部33及第二施力部37受到作用力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减少使液体收纳体40朝向卡定部31移动的安装操作所需的力。在卡定部31对于液体收纳体40的卡定被解除时,液体收纳体40通过从第二施力部37受到的作用力而从安装部14被推出,因此,容易取下液体收纳体40。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液体收纳体40的装拆操作。

(2)液体收纳体40在接近卡定部31时,通过位于安装面45的施力承受部53而受到第一施力部的作用力。因此,在卡定部31相对于液体收纳体40的卡定被解除时,液体收纳体40可以在施力承受部53处受到第一施力部33的作用力,而朝向移动通道32的始端移动。

(3)由于卡合部47被设置于沿着液体收纳体40的移动通道32而延伸的底面41上,因而能够增加第二施力部37对液体收纳体40施力的距离l2。因此,通过调整第二施力部37的施力距离l2,而能够改变从安装部14取下时的液体收纳体40从移动通道32的弹出量。

(4)液体收纳体40在卡合突部48与引导部34卡合的状态下沿着移动通道32移动。因此,当在沿着卡合突部48的位置处配置卡合部47、且在沿着引导部34的位置处配置引导孔38a时,能够使第二施力部37相对于沿着引导部34移动的液体收纳体40切实地卡合。

(5)由于对于液体收纳体40来说安装方向d1成为长边方向,因此安装部14的移动通道32在安装方向d1上变长。在将第二施力部37配置于沿着移动通道32的位置时,能够根据移动通道32的长度来调整第二施力部37对液体收纳体40施力的距离l2。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以下所示的改变例那样进行改变。此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所包括的结构和下面改变例所包括的结构任意进行组合,也可以将下面改变例所包括的结构彼此任意进行组合。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已出现的结构要素具有同样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第一施力部33与第一施力部件26一体化。

·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第二施力部37与第二施力部件39一体化。

·第二施力部37也可以在液体收纳体40的安装面45进入移动通道32时马上与卡合部47卡合,或者也可以在液体收纳体40进入移动通道32一半以上后与卡合部47卡合。

·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两个以上第一施力部33对一个液体收纳体40进行卡合。

·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两个以上第二施力部37对一个液体收纳体40进行卡合。例如,在安装部14上安装宽度较大的一个液体收纳体40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在宽度方向x上排列的两个以上的第二施力部37来对液体收纳体40施力。

·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第二施力部37与液体收纳体40的安装面45、侧面43、44或顶面42卡合,从而对液体收纳体40施力。

·在使第一施力部33的施力距离l1变长的空间位于安装部14的情况下,第一施力部33的施力距离l1和第二施力部37的施力距离l2也可以相同。

·液体喷射头21喷射的液体不限于油墨,例如也可以是功能材料的粒子在液体中分散或混合而形成的液状体等。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液体喷射头21喷射如下的液状体,即,分散或溶解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或颜色材料(像素材料)等材料而形成的液状体。

·介质99不限于纸张,也可以是塑料膜或薄板材等,或者,亦可以是印染装置等所使用的布帛。介质99也可以是t恤等任意形状的衣服等,亦可以是餐具或文具那样的任意形状的立体物。

以下记载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改变例总结出来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

思想1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部,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液体收纳体,该液体收纳体能够收纳液体;以及液体喷射头,其被构成为喷射从所述液体收纳体供给的所述液体,所述安装部具有:卡定部,其能够将所述液体收纳体卡定;移动通道,其朝向所述卡定部延伸;和第一施力部及第二施力部,其能够对所述液体收纳体向从所述卡定部离开的方向施力,在所述液体收纳体从所述卡定部离开的所述移动通道上所述第二施力部对所述液体收纳体施力,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被所述卡定部卡定时,除了所述第二施力部之外还有所述第一施力部对所述液体收纳体施力。

根据该结构,液体收纳体在进入移动通道后暂时受到第二施力部的施力,且在到达移动通道的终端而被卡定部卡定时受到第一施力部的施力。因此,与在移动中一直受到第一施力部及第二施力部的作用力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减少液体收纳体朝向卡定部移动的安装操作所需的力。在卡定部对于液体收纳体的卡定被解除时,液体收纳体因第二施力部的作用力而从安装部被推出,因此,容易取下液体收纳体。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液体收纳体的装拆操作。

思想2

如思想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纳体在位于所述移动通道上时在所述移动通道的终端侧的端处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施力部卡合的施力承受部。

根据该结构,液体收纳体在靠近卡定部时能够在施力承受部处从第一施力部受到作用力。

思想3

如思想1或思想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纳体具有沿着所述移动通道延伸的外表面,在所述外表面上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二施力部卡合的卡合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卡合部被设置于液体收纳体的沿着移动通道延伸的面上,因此能够使第二施力部对液体收纳体施力的距离变长。

思想4

如思想1至思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纳体具有:收纳容器,其收纳所述液体;以及托盘,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所述收纳容器,所述第一施力部及所述第二施力部被构成为与所述托盘卡合从而对所述液体收纳体施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更换收纳容器的同时长久使用托盘。

思想5

如思想1至思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纳体在位于所述移动通道上时在所述移动通道的终端侧的端处具有导出所述液体的液体导出部,所述安装部具有能够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的液体导入部,当将所述液体收纳体从所述安装部取下时,在所述液体导出部和所述液体导入部的连接被解除后,所述液体收纳体从所述第一施力部离开。

根据该结构,在进行需要较强的力的液体导出部和液体导入部的连接解除时,能够由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这两者来对液体收纳体施力。

思想6

如思想1至思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纳体具有电路基板,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的基板连接部,当将所述液体收纳体从所述安装部取下时,在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基板连接部的连接被解除后,所述液体收纳体从所述第一施力部离开。

根据该结构,在进行需要较强的力的电路基板和基板连接部的连接解除时,能够由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这两者来对液体收纳体施力。

思想7

如思想1至思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沿着所述移动通道延伸的引导部,所述第二施力部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引导部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使第二施力部与沿着引导部移动的液体收纳体卡合。

思想8

如思想1至思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通道中,所述液体收纳体在从所述第二施力部受到作用力的状态下能够移动的距离,比所述液体收纳体在从所述第一施力部受到作用力的状态下能够移动的距离长。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移动通道的长度来调整第二施力部对液体收纳体施力的距离。

于2017年2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33038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照而并入。

符号说明

11…液体喷射装置,12…壳体,14…安装部,15…支承台,16…盒体,17…增设单元,18…引导轴,19…盒体,20…液体导入部,21…液体喷射头,22…滑架,23…供给流道,23a…管,23b…接头,24…喷嘴,25…受液部,26…第一施力部件,31…卡定部,32…移动通道,33…第一施力部,34…引导部,35…基板连接部,36…定位突部,37…第二施力部,37b…第二卡定部,38…底板,38a…引导孔,38b…第一卡定部,39…第二施力部件,40…液体收纳体,41…底面,42…顶面,43…侧面,44…侧面,45…安装面,46…背面,47…卡合部,48…卡合突部,48a…槽,49…袋,50…液体导出部,51…卡合凹部,53…施力承受部,55…电路基板,56…定位孔,57…收纳容器,58…托盘,99…介质,100…控制部,x…宽度方向,y…进深方向,z…重力方向,d1…安装方向,d2…取出方向,l1…第一施力部的施力距离,l2…第二施力部的施力距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