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燥设有印刷油墨的印刷材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7807发布日期:2019-04-05 21:5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干燥设有印刷油墨的印刷材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是,使用通常是干燥机的组成部分的鼓风单元来干燥刚刚印刷的印刷材料。例如为此用经加热的空气对印刷材料进行加载,从而能够加速蒸发还未干的印刷油墨中存在的溶剂。印刷机可以装备多个这种干燥机,沿印刷材料的输送方向在每个印刷机构之后设置至少一个这种干燥机。

de102004051990b4给出一种用于干燥设有印刷油墨的印刷材料的装置,通过管接头给所述装置供应气态介质。所述气态介质接着通过开口从这个装置中流出。这种已知的装置这里主要包括四个构件。具体而言,这些构件是:空心体、管接头、封闭盖以及孔板或喷嘴板,所述气态介质从所述孔板或喷嘴板朝印刷材料的方向离开所述装置。这种已知的装置的突出之处在于,特别是在从该装置流出时实现了良好的流动状态,由此能够实现有效地干燥印刷材料。已经表明的是,这种装置的制造方法或制造成本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消除上文所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是,提供一种能更为经济地制造的装置。

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来实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细节由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出。这里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说明的特征和细节当然就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而言也适用,反之亦然,从而关于各个发明方面的公开内容始终相互参考或可以相互参考。

所述目的特别是通过用于印刷机的、用于干燥设有印刷油墨的印刷材料的装置来实现,所述装置具有空心体,所述空心体具有长形延伸的、带有开口的空气引导区域,用于将气态介质从空心体中朝印刷材料的方向引导;以及输入开口,用于将气态介质导入空心体中。这里设定,所述空心体和空气引导区域构成共同的、材料一致的构件。根据本发明,气态介质通过空心体的开口进入所述装置,在空心体的内部,所述气态介质进入空气引导区域,以便尽可能均匀地从空气引导区域中流出并流向印刷材料。特别有利的是,空心体和空气引导区域由一个构件构成,由此可以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因此,以少数几个工序就能够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空心体长形的延伸形状有利地对应于空气引导区域的长形延伸形状,从而印刷材料能够完整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干燥。有利地,所述空气引导区域直接连接在空心体上,空气引导区域可以设计成喷嘴状的,从而气态的介质能够由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可靠地朝印刷材料的方向离开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印刷机例如可以是柔版印刷机或凹版印刷机。

同样可以设定的是,所述空气引导区域具有两个壁部,所述壁部至少部分地相互隔开间距,所述壁部特别是至少部分地相互接触。所述壁部一方面构成用于气态介质的流动通道,两个壁部彼此相对置地设置。气态介质在运行中朝空气引导区域的方向离开空心体,在空气引导区域中,所述气态介质沿壁部朝印刷材料的方向流动。所述壁部在与空心体相对置的一侧上构造成敞开的,由此形成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所述壁部有利地在确定的位置处相互连接或相互固定。由此,构成稳定的空气引导区域,所述空气引导区域为流出的气态介质提供了均匀的流动以及空气引导区域的均匀的开口。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有利的是,所述空气引导区域在至少在两个壁部之一上具有空气阻力元件。所述空气阻力元件一方面用于,在空心体的内部和/或在空气引导区域中实现最佳的流动,由此能够实现朝印刷材料方向最佳的流体流出。这用于尽可能有效地干燥印刷材料。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能有利的是,所述空气阻力元件具有沿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的方向定向的长形的延伸形状。已经表明的是,这种长形的延伸形状实现了使介质流在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的出口处有利地均匀化,同时保持所述装置内部的压力损失较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可以设定,所述空气引导区域在其开口的附近具有通口部段,在所述通口部段中没有空气阻力元件。这种通口部段的优点是,通过空气引导区域引导的介质流动在所述通口部段中恢复平缓,由此在介质朝印刷材料流出时实现均匀化。通口部段有利地沿空心体的整个延伸长度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可以设定,所述壁部相互具有间距x,所述间距特别是在1mm≤x≤10mm之间。所述间距x有利地在空气引导区域的整个延伸上是恒定的。所述间距x有利地在1mm≤x≤5mm之间。

此外有利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述空气引导区域从空心体出发到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具有长度lw,所述通口部段具有长度lm,该长度从空气阻力元件一直延伸到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其中,满足1.5≤lw/lm≤10,特别是满足2≤lw/lm≤5。根据本发明已经表明,为了实现流动技术上的稳定作用(beruhigung),通口部段的长度是重要的,这种稳定作用对于印刷材料上的干燥效果是有利的。与空气引导区域的长度相比,通口部段的长度可以选择得小得多,以便实现流动的均匀化。由此,可以实现结构尽可能小的总体布置系统。

此外有利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述空气阻力元件具有接触区,所述接触区固定在相邻的壁部上。根据本发明已经表明的是,为了可靠地将两个壁部相互固定,而在运行中不会影响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稳定性,只需要确定的接触区。所存在的接触区越少,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流动阻力就越小。

此外有利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设有多个空气阻力元件,这些空气阻力元件相互间具有间距y,其中特别是满足0.01≤x/y≤0.3,尤其是满足0.03≤x/y≤0.08。空气引导区域的也可以称为喷嘴间隙的开口的间距x可以相对于间距y是变化的,其中间距y是指两个空气阻力元件之间的间距。空气阻力元件之间的间距不允许选择得过小,因为否则会在装置中形成较大的压力损失。过大的间距y同样是不利的,因为空气阻力元件在接触区上用作固定机构。接触区的数量过小可能在运行中导致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出现可能的不稳定性,这意味着,例如由于在空气引导区域中所存在的介质流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涡流或材料振动。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有利地可以设定,两个壁部都具有空气阻力元件,所述空气阻力元件分别在其接触区上相互连接和/或固定。可能有利的是,两个相对置的壁部都设有空气阻力元件,由此得到稳定的空气引导区域并且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内部实现均匀的流动。在两个壁部上的空气阻力元件的几何形状有利地设计成相同的。各空气阻力元件位于空气引导区域的内部,就是说,位于相应壁部的内侧。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有利地可以设定,所述空心体和空气引导区域构成共同的金属件、特别是冲压弯曲件。这有这样的优点,即,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能够经济地构成。所述金属件这里形成一定的稳定性,为了均匀和可靠地将空心体以及空气引导区域的内部存在的介质流从喷嘴间隙中朝印刷材料方向引导,需要所述稳定性。冲压弯曲件能够用少数几个简单的制造步骤实现,其中,在空气引导区域上进行金属件确定区域的固定。

空心体的一个侧面至少通过盖元件封闭。与盖元件相对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相对应的输入开口,以便将气态的介质导入空心体中。盖元件有利地对于空心体和空气引导区域是单独的构件。所述盖元件可以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和/或材料锁合地固定在空心体上,特别是所述盖元件可以螺纹连接在所述空心体上。备选和/或附加地也可以设想卡接连接,如卡扣等。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同样有利地设定,输入开口同样具有盖元件,这个盖元件具有流动开口,通过所述流动开口,能够从外部将气态介质导入空心体中。这个盖元件可以以与相对置的盖元件相同的方式固定在空心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可以设定,空气阻力元件由金属件成形而成、特别是深冲或压制而成。这个设计方案的突出之处在较小的制造成本,其中,特别是能够以较短的制造时间执行所述成形法,并且成形结果的可再现性很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可以设定的是,所述壁部相互平行延伸或者所述壁部锥形地相向延伸,此时,所述间距x朝开口变小。根据安装条件可能合理的是,所述壁部锥形地相向延伸,由此,实现了聚导管(konfusor)的喷嘴效果。由于聚导管中逐渐变窄的横截面,介质的流动速度提高。这可以对印刷材料上的干燥过程产生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可以设定,所述空气阻力元件具有基本上均匀的深度t。例如当壁部相互平行延伸时,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设计方案,此时空气阻力元件用作壁部之间的间隔元件。深度t主要影响壁部之间的间距x或空气引导区域的介质流出的开口。

另外有利地可以设定,所述空气阻力元件具有朝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减小的深度t。当壁部例如锥形地相向延伸时,这种结构可能是合理的,此时,间距x朝开口变小。此外,这里可以设想的是,只有一个壁部装备有空气阻力元件或者两个壁部都具有空气阻力元件,一个壁部的空气阻力元件与另一个壁部的相对置的空气阻力元件相互固定、特别是在接触区处相互固定。

进一步有利地可以设定,一个壁部的所述空气阻力元件的接触区基本上平行于相对置的壁部延伸,或者一个壁部的所述空气阻力元件的接触区基本上平行于另一个壁部的相对置空气阻力元件的接触区。这意味着,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或者在每个壁部上都具有空气阻力元件或者在一个可能的变型方案中在一个壁部上具有空气阻力元件,此时相对置的壁部没有空气阻力元件。在两种情况下,两个壁部的固定都通过空气阻力元件进行。

可能有利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述两个壁部相互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和/或材料锁合地连接,所述两个壁部特别是焊接或咬合连接。上面所述的两种固定形式的突出之处特别是在于可靠性,这意味着,这涉及长效的固定作用,即使当在空气引导区域中存在较高的流动速度时。

可能有利的是,一个壁部的空气阻力元件固定在相对置的另一个壁部上,或者一个壁部的空气阻力元件与另一个壁部的空气阻力元件相固定。分别在每个空气阻力元件的接触区上实现所述固定,接触区域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如例如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

在另一种可能性中可以设定的是,一个壁部的接触区的固定区域用于与另一个壁部相固定。所述固定区域有利地在几何上构造成小于接触区。特别是在焊接或咬合连接时,固定区域可以构造成明显小于实际的接触区。但这也意味着,接触区的其余区域仍可以贴靠在相对置的壁部上。

在另一种可能性中可以设定,所述固定区域设置在空气引导区域的朝向空心体的一侧上。由此可以实现提高壁部之间的固定作用。另一个优点是,尽管在空气引导区域内有较高的流动速度仍能够保持噪声排放较小。在流动测试中已经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前面所述的这种现象,即通过将固定区域尽可能靠近空心体设置而在空气阻力元件之间可靠地引导流动并且在空气阻力元件的区域内不会形成不必要的涡流,这对于降低噪声起有利的作用。

可能有利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述空气阻力元件朝开口的方向渐缩。这意味着,一个壁部的两个相邻的空气阻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可以增大。这种布置结构类似于一种扩散式的喷嘴。这个实施形式可以与壁部之间恒定存在的间距x相结合或与沿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方向变小的间距x相结合。上面所述的两个实施备选方案实现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出口处均匀的流动状态,在所述出口处,所述介质离开空气引导区域。

可能有利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空气阻力元件是液滴形或圆形或椭圆形的或者空气阻力元件的宽度沿其朝开口方向的延伸是近似恒定的。空气阻力元件的这类形状可以通过成形法在金属件上容易地实现。构成空心体以及空气引导区域的金属件有利地在所述成形法之前是平坦的金属件或金属板,所述金属件或金属板有利地具有矩形的形状。在第一方法步骤中,在金属的确定区域上进行成形,以便将空气阻力元件引入所述金属中。接着,在确定的位置弯曲所述金属件,这例如通过辊轧成形来进行。在另一个步骤中,实现在空气引导区域上的固定,并且有利地通过焊接或通过咬合连接实现所述固定。

根据本发明可以设定,至少一个壁部具有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和第二空气阻力元件,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在几何上不同于第二空气阻力元件,特别是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对于气态介质产生比第二空气阻力元件更大的空气阻力。几何形状的不同的设计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在印刷材料上实现良好的干燥效果,特别是能实现均匀的干燥。在印刷材料的宽度上不会形成“条状干燥”。

此外可以设定,所述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具有所述固定区域。通常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具有大于第二空气阻力元件的构造上的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可靠的固定。

本发明同样可以包括,一个壁部的空气阻力元件相对于相对置的壁部的空气阻力元件错开地设置,此时,各空气阻力元件特别是在共同的高度上定位在空气引导区域中。由此可以设想的是,每个壁部都具有一定数量的空气阻力元件,所述固定区域有利地存在于第一空气阻力元件上。

已经表明的是,当错开量为一个壁部的两个相邻的空气阻力元件之间的间距y的50%时,能实现好的干燥结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可以构造成,所述空心体具有开口,该开口与输入开口相对置地定位,在所述开口上和/或在所述输入开口上固定盖元件,从而封闭空心体,所述盖元件特别是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和/或材料锁合地固定在空心体上。盖元件可以构造成注塑件。所述盖元件有利地由塑料制成。所述塑料有利地具有提高的导电性,从而在干燥过程中可以避免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方面出现电荷。例如盖元件由耐高温的热塑性塑料构成,如例如由聚苯硫醚(pps)构成。

根据本发明可以设定,所述盖元件具有双层壁的固定部段,空心体延伸到该固定部段中,其中,所述空心体被所述固定部段包围。所述双层壁的固定部段朝一侧敞开,从而空心体能够伸入该固定部段中,这对于装配是有利的。

此外可以设想,所述固定部段具有内部段和外部段,在所述内部段和外部段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空心体延伸到所述空隙中。有利地所述空隙在其尺寸上构造成大于空心体的壁厚,从而能够可靠地且在不会复杂化的情况下将空心体导入所述空隙中。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设定,在所述固定部段中设有固定元件,这些固定元件同时直接作用连接在固定部段上和空心体上。固定元件有利地固定地作用在空心体的内侧上并且同时作用在盖元件的双层壁的固定部段中。

为了实现盖元件在空心体上更大的固定作用,可以设定,所述内部段和/或外部段具有至少一个突起,所述突起伸入所述空隙中。所述突起有利地与盖元件材料统一和/或一体地构成。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突起向空心体上施加附加的保持力。

根据本发明可以设定,在所述空心体的内部设置导流元件,所述导流元件使得气态介质能在所述空心体的内部朝开口的方向转向,所述导流元件特别是具有向所述空心体中的插入深度,所述插入深度小于空心体的总宽度的10%,所述总宽度通过输入开口和所述空心体的开口之间的间距确定。导流元件使得可以在空心体的内部实现气态介质的均匀分布。特别是在开口的起始处就已经强迫流入空心体中的气态的介质沿空气阻力元件流动,以便在这里为了在印刷材料的整个宽度上可靠地干燥印刷材料而离开空心体。

所述盖元件有利地可以具有所述导流元件。导流元件有利地与盖元件一起构成材料统一和/或一体的构件。

空气引导区域有利地具有多个空气阻力元件,这些空气阻力元件沿空心体的宽度设置。这里可以设想的是,空气引导区域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同样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和第二空气阻力元件,所述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和第二空气阻力元件在不同的变型方案中可以并排设置。例如可以交替地设置一个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并接着设置一个第二空气阻力元件,接着又设置一个第一空气阻力元件,以此类推。同样也可以采用组合的方式,即,可以首先设置第二空气阻力元件,接着设置第一空气阻力元件,以及此后设置第二空气阻力元件,等等。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设想的允许形成一定的不规则性的组合。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在两个第一空气阻力元件后面跟随三个第二空气阻力元件,并跟随一个第一空气阻力元件等等。在所有可设想的组合形式中已经表明的是,由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条状干燥。

此外通过一种印刷机来实现本发明,所述印刷机具有多个上色机构,所述干燥单元具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这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已经说明的所有实行的实施形式可以用于印刷机。

所述干燥单元有利地具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干燥印刷材料的装置。可以设定的是,空心体的空气阻力元件与相邻空心体的空气阻力元件错开地设置。这里可以设置这样的错开量,所述错开量例如为间距y的50%,间距y是空心体内部的两个相邻的空气阻力元件之间的间距。由此同样可以避免出现条状干燥。所述错开量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大小,例如y/4或y/3。

所述印刷机有利地这样构造而成,即所述干燥单元具有多个导向辊,每个导向辊配设一个所述装置,所述干燥单元具有入口和出口,通过所述入口能将印刷材料导入所述干燥单元,印刷材料通过所述出口离开干燥单元,所述装置的每个开口特别是都朝导向辊的旋转轴线定向,所述装置的与所述出口和所述入口具有最小间距的开口朝相邻的导向辊定向。设置边缘上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的定向有这样的优点,即,尽可能少的溶剂能通过入口或出口从干燥单元中离开。根据本发明可以设定,设有单独的溶剂导出结构。设置在边缘上的装置实现了气态介质的反向于入口或反向于出口定向的流动方向。由此实现了这样的目的,即位于空心体内部的溶剂不会朝出口或入口的方向流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面的说明得出,下面的说明中参考附图具体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这里,在权利要求和在说明书中提及的特征可以分别本身单独地或按任意的组合构成本发明的重要内容。其中:

图1示出用于在印刷机中干燥设有印刷油墨的印刷材料的装置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按图1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按图1的装置的另一个布置方式;

图4以另一个实施例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

图5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以及

图6示出根据图1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7示出设定为用于印刷机的根据图1至6以及根据图8至15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按图1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按图1的带有盖元件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0示出根据图9的实施例,所述盖元件固定在所述装置的空心体上;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盖元件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2以另一个视图示出根据图11的实施例;

图13示出用于根据图1的装置的盖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4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按图1的装置的盖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5示出空心体的空气引导区域的开口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在印刷机2中干燥设有印刷油墨的印刷材料的装置1。印刷机2仅示意性地示出,其中带有印刷油墨的印刷材料在所示实施例中没有明确示出。印刷机2例如可以是凹版印刷机或柔版印刷机,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称为鼓风单元的装置1使得气态介质朝印刷材料的方向流动。有利地将经加热的空气用作气态介质,以便提高干燥的效率。作为介质例如也可以采用例如空气或其他适当的气体。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优选与管道系统3连接,所述管道系统将气态介质导入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空心体10中。所述装置1主要用于,使所供应的介质均匀地在空心体b的整个宽度上分布,从而可以在印刷材料的整个宽度b上均匀地干燥印刷材料。

空心体10在其一个端侧上具有输入开口11,在所述输入开口上可以连接管道系统3,以便使得气态介质能高效地流入空心体10。在相对置的端侧上设置有盖元件14,所述盖元件示例性地在图2或图3以及在图10至12中示出。所述盖元件14封闭空心体10或空心体的开口1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空心体10可以具有任意的横截面。空心体10这里用作引导空气的通道,在空心体10上构造出空气引导区域20,气态介质可以流动通过所述空气引导区域。空气引导区域20沿其长形的延伸形状具有共同的开口21,所述开口也在图2和图3中示出。通过所述开口21,气态介质可以朝印刷材料的方向离开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输入开口11同样可以通过一个盖元件12封闭,就此还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空气引导区域20以及空心体10构成共同的材料统一的构件,在所有实施例中都示出所述构件。所述共同的构件这里是金属件,所述金属件尤其是耐热的。所述材料例如可以是钢或可以例如具有0.3mm至0.9mm的厚度的金属板。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在空气引导区域20中具有两个壁部22、24,所述壁部彼此隔开间距。在全部实施例中,壁部22具有多个空气阻力元件23。根据图2,空气阻力元件23仅存在于壁部22上,相对置的壁部24构造成没有空气阻力元件。在图2中以及在后面的直至图12的实施例中,空气阻力元件23、25具有长形的延伸形状,所述延伸形状朝空气引导区域20的开口21的方向定向。全部实施例都示出,空气引导区域20在其开口21附近具有通口部段26,在通口部段26中没有空气阻力元件23、25。壁部22、24相互间具有间距x,该间距有利地在1mm≤x≤10mm之间。在图2中,壁部22、24相互平行延伸。相反,根据图3,壁部22、24锥形地相向延伸,这里间距x朝开口21变小。

空气引导区域20根据图2至图3具有从空心体10出发到空气引导区域20的开口21的长度lw,所述通口部段26具有从空气阻力元件25一直延伸到空气引导区域20的开口21的长度lm。已经表明的是,当满足1.5≤lw/lm≤10,特别是满足2≤lw/lm≤5时,则实现了有利的流动状态和干燥结果。这同样适用于根据图4至图15的实施例,就此还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全部实施例中,每个空气阻力元件23、25都具有接触区27,所述接触区固定在相邻的壁部22、24上。根据图2,壁部22的空气阻力元件23的接触区27基本上平行于相对置的壁部24延伸。此外,接触区27具有固定区域28,所述固定区域用于与另一个壁部24固定。在该实施例中,固定区域28与壁部24相焊接或咬合连接。

在图3中,壁部22具有空气阻力元件23,而壁部24同样具有空气阻力元件25。如图1所示,全部空气阻力元件23、25都沿空心体10的宽度b以均匀的间距沿着空气引导区域20分布。两个空气阻力元件23、25的接触区27相互平行延伸,这里,每个接触区域27也都具有更小的固定区域28,如在图2中那样,所述固定区域用于进行固定。在根据图2和图3的两个实施例中,固定区域28设置在空气引导区域20朝向空心体10的一侧上。在图2中,每个空气阻力元件23的深度都为数值t,该数值基本上在其朝开口21的延伸方向上是相同大小的。与此不同,在图3中,每个空气阻力元件的深度t都朝空气引导区域20的开口21减小。图15用另一个视图示出,一个空气阻力元件23.1的固定区域28如何与另一个空气阻力元件23.2的固定区域28相固定。相邻的空气阻力元件23.2、25.2不具有固定区域28。

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空气引导区域20可以具有多个空气阻力元件23、25。试验结果已经表明,当间距x和间距y的商为0.01≤x/y≤0.3时,能实现特别好的流动状态以及好的干燥结果。

可能有利的是,空气阻力元件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这些几何形状明确地在图4至图6以及在图8至11中示出。例如空气阻力元件23、25可以具有在图5中示出的液滴形。备选地也可以设想根据图4的近似矩形的形状或图6中的圆形形状。

根据全部实施例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由金属件成形和/或辊轧成形或者说弯曲而成。空气阻力元件23、25通过成形法形成,特别是通过深冲或压制法制成。特别有利的是,空气引导区域20的自由端部29是卷边的由此,在介质流出时,不会形成不希望的涡流。此外,所述端部29不存在导致受伤的风险。

特别有利的可能是,在空心体10中设置导流元件4,所述导流元件使得气态的介质在空心体10的内部向希望的方向转向,例如朝开口21的方向。由此,在整个开口区域21上可以沿空心体的整个宽度b使体积流量均匀化。在图4至图6中示例性示出所述导流元件,所述导流元件4也可以在图1至图3中使用,但这些附图没有示例性示出所述导流元件。

图7示意性示出具有干燥单元32的印刷机2,所述干燥单元具有多个导向辊33。给每个导向辊33配设一个装置1,其中所述装置1可以根据所述实施例之一构成。印刷材料5通过入口34引入干燥单元32,并在出口35处离开干燥单元32。所述装置1的所有开口21都直接对准导向辊33的旋转轴线,在当前实施例中,沿径向对准导向辊33的旋转轴线。由此,可以在印刷材料5上实现良好的干燥结果。只有配设给入口34的装置1和配设给出口35的装置1相对于导向辊33的旋转轴线具有不同的取向。入口34的装置1这样定向,使得其开口13朝相邻的导向辊33定向、所述定向特别是沿印刷材料的运动方向取向。出口35的装置1同样这样取向,使得其开口13朝相邻的导向辊33的方向定向,特别是反向于印刷材料5的运动方向定向。印刷材料5的运动方向从左向右延伸,见箭头所示。装置1向左和向右的定向使得,可能处于干燥单元32中的溶剂不会向外流出、特别是不会通过入口34或通过出口35向外流出。干燥单元32处于印刷机2的两个上色机构31之间或者处于最后的上色机构31之后。

在图8中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一个壁部22的空气阻力元件23相对于另一个壁部24的空气阻力元件25具有错开量y/2。所有空气阻力元件23、25都可以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同样可以设想的是,如图8中所示,设有两个在其几何形状上不同地构成的空气阻力元件23.1、23.2、25.1、25.2。第一空气阻力元件23.1、25.1构造成大于第二空气阻力元件23.2、25.2。与第二空气阻力元件23.2、25.2相比,第一空气阻力元件23.1、25.1对于气态介质提供更大的空气阻力。在当前实施例中,较大的空气阻力元件23.1、25.1具有固定区域28,所述固定区域设定为用于固定在相对置的壁部22、24上。固定区域28的固定可以如在图2或图3中说明的那样构成。有利地可以在固定区域28与相应壁部22、24之间存在咬合连接。同样可以设想的是,只有一个壁部22、24构造成具有设计得不同的空气阻力元件23、25,其中,通过至少设置在几个空气阻力元件23、25上的固定区域28可以实现与相对置的壁部22、24的固定。

在空心体10的装配状态下,空气阻力元件23、25在所有实施例中在空气引导区域20内部都处于共同的高度上,由此可以在印刷材料5的整个宽度上实现均匀的干燥。

在图9至图12中示出,空心体10可以具有一个开口13,所述开口与输入开口11相对置地定位。开口13以及输入开口11能通过盖元件12、14封闭。输入开口11通过盖元件12封闭,开口13通过盖元件14封闭,这个盖元件没有明确示出。输入开口11上的盖元件12的这个实施形式基本上对应于用于开口13的盖元件14。但两个盖元件12、14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盖元件12具有流动开口16,由此气态介质可以从外面进入空心体10中。盖元件14在与盖元件12相对置的一侧上可靠地封闭空心体10,从而流入的气态介质可以均匀地朝印刷材料5的方向离开空气引导区域20。

根据图9和图10,盖元件12形锁合和力锁合地固定在空心体10上。盖元件12具有双层壁的固定部段15,所述固定部段在图13和14中示出。固定部段15具有内部段15.1和外部段15.2。在内部段15.1和外部段15.2之间构成空隙15.3,空心体10在所述空隙中延伸,这在图13中示意性示出。空隙15.3用作安装辅助结构,从而确保盖元件12可靠地配合在空心体10上。附加地设有固定元件19.1,所述固定元件形锁合和力锁合地贴靠在空心体10的内壁上。在当前实施例中,固定元件19.1设计成螺栓,所述螺栓位于空隙15.3中并且通过其螺纹作用在空心体10的内侧上和作用在内部段和外部段15.1、15.2上。由此实现了将盖元件12有效地固定在空心体10上。为了提高盖元件12在空心体10上的固定作用,可以设定,在内部段15.1和/或外部段15.2上构造出一个或多个突起19.2。由此,可以在盖元件12和空心体10之间实现更高的夹紧作用。在图14中示例性示出突起19.2。所述突起19.2可以设计成肋状的并且表现出在空隙15.3中的延伸形状,所述延伸形状沿空心体10的宽度方向b上取向。

图11和图12中示意性示出,所述盖元件12可以具有卡接凸块17,所述卡接凸块在安装在空心体10上的状态下嵌入空心体10的卡接口18。由此也可以实现将盖元件12可靠地固定在空心体10上。

根据图9至图14的盖元件12的所述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封闭开口13的盖元件14上。

在图13中,盖元件12具有导流元件4,所述导流元件使得流入的气态介质能在空心体10的内部朝开口21的方向转向。导流元件4的插入深度小于空心体10的总宽度b的10%,所述总宽度b通过空心体10的输入开口11和开口13之间的间距确定。导流元件4可以具有弯曲的走势,所述走势朝空气引导区域20的开口21的方向取向。所述盖元件12、14由塑料注塑件构成,所述塑料注塑件优选具有高导电性,以便避免可能出现的电荷。

附图标记列表

x壁部22、24之间的间距

lw空气引导区域20的长度

lm通口部段26的长度

b空心体的宽度

t空气阻力元件的深度

y两个空气阻力元件之间的间距

1装置

2印刷机

3管道系统

4导流元件

5印刷材料

10空心体

11输入开口

12盖元件

13开口

14盖元件

15固定部段

16流动开口

17卡接凸块

18卡接口

15.1内部段

15.2外部段

15.3空隙

19.1固定元件

19.2突起

20空气引导区域

21开口

22壁部

23空气阻力元件

24壁部

25空气阻力元件

26通口部段

27接触区

28固定区域

31上色机构

32干燥单元

33导向辊

34入口

35出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