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透明烫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1874发布日期:2020-10-30 21: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耐腐蚀透明烫印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印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透明烫印膜。



背景技术:

烫印膜已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相对于传统的印刷技术,烫印膜色彩绚丽且极具动感,并具有一定的防伪力度。烫印膜的背面设有与物体粘接的背胶层,当背胶层与物体粘接固定后,剥离烫印膜正面的pet薄膜层,即可露出设有防伪图案的成像层。现有烫印膜的成像层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导致成像层容易受到环境中的水分、酸性物质的腐蚀而发生老化和褪色,从而使得冷烫膜的清晰度较差。同时由于现有烫印膜中的镀铝层的存在,其反射回使人眼看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全息图案,但是镀铝层的遮挡会看不到包装物原有的内容,即透明性较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透明烫印膜,旨在提升烫印膜的耐腐蚀性能,且其透明性较好,能够看到包装物原有的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耐腐蚀透明烫印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薄膜基层、离型层、耐腐蚀层、成像层、透明介质层及背胶层。

可选地,所述耐腐蚀层的厚度范围为0.5μm至8μm。

可选地,所述耐腐蚀层的材质为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四氟乙烯及碳纤维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透明介质层包括多层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介质膜。

可选地,所述透明介质膜的材料为硫化锌或氟化镁。

可选地,所述成像层包括丙烯酸层和全息图案层,所述全息图案层压印于所述丙烯酸层背向所述耐腐蚀层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全息图案层背向所述丙烯酸层的表面设置有激光防伪图案,所述全息图案层与所述透明介质层之间还设有二维码标签,所述激光防伪图案与所述二维码标签相互错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激光防伪图案与所述二维码标签的颜色不同。

可选地,所述背胶层的厚度范围为750μm至850μm。

可选地,所述耐腐蚀透明烫印膜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透明介质层与背胶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于烫印膜的成像层与离型层之间设置有耐腐蚀层,可以实现对成像层的防护,从而有效地避免成像层受到环境中的水分、酸性物质的腐蚀而发生老化和褪色,使得成像层的图案能够保持完整以及高的清晰度,最终提高冷烫膜的显示效果。并且,采用透明介质层替代原有的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具有一定的反射性和透射性,这样人眼可以清楚地看到成像层表面的全息图案,同时又能看到包装物原有的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耐腐蚀透明烫印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腐蚀透明烫印膜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耐腐蚀透明烫印膜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腐蚀透明烫印膜100。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耐腐蚀透明烫印膜100一实施例中,耐腐蚀透明烫印膜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薄膜基层10、离型层20、耐腐蚀层30、成像层40、透明介质层60及背胶层80。

具体地,薄膜基层10一般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层,pet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气密性。离型层20是由是离型剂所形成的,用于防止成型的薄膜层与成像层40相互粘接,按照离型剂的不同状态,离型层20可以为薄膜、膏状或蜡状。成像层40是烫印膜100100最主要的涂层,决定烫印膜100的颜色、亮度、切边性、柔韧性、耐高温、耐磨损等主要性能。于成像层40与离型层20之间设置有耐腐蚀层30,可以实现对成像层40的防护,从而有效地避免成像层40受到环境中的水分、酸性物质的腐蚀而发生老化和褪色,使得成像层40的图案能够保持完整以及高的清晰度,最终提高冷烫膜的显示效果。背胶层80是由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的,用于将烫印膜100粘接固定在待印制的表面。并且,采用透明介质层60替代原有的金属反射层,由于透明介质层60具有一定的反射性和透射性。人眼可以清楚地看到成像层40表面的全息图案,同时又能看到包装物原有的内容。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于烫印膜100的成像层40与离型层20之间设置有耐腐蚀层30,可以实现对成像层40的防护,从而有效地避免成像层40受到环境中的水分、酸性物质的腐蚀而发生老化和褪色,使得成像层40的图案能够保持完整以及高的清晰度,最终提高冷烫膜的显示效果。并且,采用透明介质层60替代原有的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60具有一定的反射性和透射性,这样人眼可以清楚地看到成像层40表面的全息图案,同时又能看到包装物原有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成像层40由树脂材料紫外光照射固化制成或模压制成。为了增强成像层40与透明介质层60之间的固定强度,成像层40采用树脂材料紫外光照射(uv)固化制成或模压制成。所谓uv固化是指紫外线光固化工艺,模压工艺是指通过加热、加压固定成像层40。其中,紫外线光固化工艺可以将成像层40粘接固定在镀铝层透明介质层60上,模压工艺可进一步减小成像层40与透明介质层60之间的间隙,进而提高成像层40的固定强度。

可以理解的,烫印膜100最终需要将薄膜基层10撕除,离型层20的作用是便于薄膜基层10与成像层40的脱离,离型层120的离型剂可以为op蜡、ope蜡或蒙旦蜡中的一种。其中,op蜡离型剂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无毒、脱模效果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离型层20所采用的离型剂优选为op蜡。

可选地,耐腐蚀层30的厚度范围为0.5μm至8μm。

这里耐腐蚀层30的厚度要选择适宜,比如采用耐腐蚀层30的厚度为0.5μm、或3μm、或6μm、或8μm。如若耐腐蚀层30的厚度小于0.5μm,则耐腐蚀效果不明显,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耐腐蚀效果逐渐消除;如若耐腐蚀层30的厚度大于8μm,则会影响冷烫耐腐蚀膜的显示效果,而且还会增加成本,造成资源浪费。优选地,耐腐蚀层30的厚度为0.5μm至3μm。

可选地,耐腐蚀层30的材质为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四氟乙烯及碳纤维中的一种。

这里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四氟乙烯及碳纤维这些材料均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其中,酚醛树脂制作的涂膜光亮坚韧、耐久性、耐水性及耐酸性均较好,因此,通常采用酚醛树脂制作耐腐蚀层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透明介质层60包括多层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介质膜。

一般地,多层透明介质膜叠组成透明介质层60,其透明介质膜的层数一般为3至5层,各层透明介质膜一般按照折射率高、低交替放置,通过调整各层透明介质膜的折射率,可以使得烫印膜100的透射性和反射性达到更好的效果。

可选地,透明介质膜的材料为硫化锌或氟化镁。这里硫化锌的折射率为2.3,氟化镁的折射率为1.38,透明介质膜可以选用硫化锌或者氟化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透明介质层6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介质膜、第二透明介质膜及第三透明介质膜,第一明介质膜层和第三透明介质膜选用硫化锌,第二透明介质膜选用氟化镁,如此便构成了一种折射率为高、低、高的三层透明介质膜。

可选地,成像层40包括丙烯酸层和全息图案层,全息图案层压印于所述丙烯酸层背向所述耐腐蚀层30的表面。在丙烯酸酸层上压印全息图案层,可使得全息图案的结合度更牢,并且在烫印过程中全息图案较为清晰,烫印时全息图案周边无毛刺,烫印精度较高,效果较好。全息图案可选用镭射图案、彩虹图案、光栅图案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亦可以是激光防伪图案,以提高成像层40的防伪效果。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全息图案层背向丙烯酸层的表面设置有激光防伪图案,全息图案层与透明介质层60之间还设有二维码标签50,激光防伪图案与二维码标签50相互错开设置。

这里二维码标签50用于制作防伪标识或用于向人们展示相关内容和信息。二维码标签50设于成像层40与透明介质层60之间,这样可以避免二维码标签50直接外露,有效地避免了二维码标签50被刮花的风险。并且结合激光防伪图案起到双重防伪效果,二者相互错开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激光防伪图案和二维码标签50相互重合而造成的识别干扰。

可选地,激光防伪图案与所述二维码标签50的颜色不同。二者选用不同的颜色,以有利于人们的肉眼识别,增强两者的区别程度。

可选地,背胶层80为强力胶层。这里选用强力胶层可以对烫印膜100起到更好的保护,且能够大大增加烫印膜100的延展性,耐拉伸,不容易出现折痕,不会出现全息图案断裂的现象,使得烫印膜100的寿命延长。

可选地,强力胶层的厚度范围为750μm至850μm。比如强力胶层的厚度为750μm、800μm或850μm。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透明介质层60与背胶层80之间还设置有保护层70,以保证被转移的全息图案在转移到目标物上后的完整性,从而增强被转移的全息图案美观、耐用等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