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四位自动上下料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3522发布日期:2020-10-31 10:1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转盘四位自动上下料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转盘四位自动上下料印刷机。



背景技术:

用于鞋垫的印刷机,是一种在鞋垫上印刷图案或缝线标线的机械设备,在制鞋领域里广泛的运用。现有的鞋垫印刷机,都是设备成直线型的,包括传送带,位于传送带上依次设置的送料机构、印刷机构和下料机构。呈直线型设置的印刷机,存在占用空间大,体积大的问题,在运输和存放都会存在很大的不便捷,而且直线型的印刷机,鞋底在完成印刷工序后,便会直接由输送带传送至下料机构进行卸料,容易发生鞋垫上的图案未风干,卸料后发生图案模糊或者损坏的情况,影响设备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的转盘四位自动上下料印刷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盘四位自动上下料印刷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送机构,沿传送机构的周向分布有上料机构、印刷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和传送机构之间设有取料机构一,所述传送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设有取料机构二,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装载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由电机驱使周向旋转的转盘和位于转盘上的凸起端,所述凸起端上设有滚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具有四个承载台的基架和位于基架下的随动盘,所述随动盘上设有四个沿其对角线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滚轮适配,所述承载台与滑槽的位置相对应,沿随动盘的外周沿设有四个内凹的弧形槽,所述转盘上设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对应凸起端的部分设有内凹槽,所述圆盘的外周沿与随动盘上的弧形槽适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台内设有气腔,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与气腔相连通,所述承载台的侧边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与真空控制泵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台上至少可以放置四片鞋垫。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位于机架上的两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基板由气缸驱使于机架上来回移动,所述基板下设有随动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升降板和位于升降板两侧的多个限位端,每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端为一组,所述限位端上具有内凹的限位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的一端固定在滑移板上,所述滑移板上穿设有丝杠,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穿设过滑移板后固定在基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上,为可拆卸的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料机构一和取料机构二均包括取料横板和固定取料横板上的四组取料端,所述取料横板由纵向气缸控制,带动取料端上下运动,所述取料机构一和取料机构二均位于横梁,由横向气缸驱动,驱使取料机构一于上料机构和传送机构之间来回运动,驱使取料机构二于下料机构和传送机构之间来回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料端为两个前后分布的吸盘,所述吸盘上连接有管路,所述管路与外界的真空控制泵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带呈环形设置,其两端穿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由电机驱动周向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印刷机的工作工位设置成环形的状态,可以减少设备整体的体积,减少占用空间,提升了设备结构的紧凑性。同时增加了鞋垫放置的工位,在鞋垫完成印刷后,有缓冲的时间,不需要立刻下料,避免了鞋垫印刷图案损坏的问题,利于提升设备的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传送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送机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4为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取料机构一和取料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二。

1、机架;2、传送机构;20、转盘;21、凸起端;22、滚轮;23、承载台;230、气腔;231、气孔;24、随动盘;25、基架;26、滑槽;27、弧形槽;28、圆盘;29、内凹槽;3、上料机构;30、基板;31、随动带;32、升降板;33、限位端;34、限位槽;35、滑移板;36、丝杠;37、滑杆38、定位板;4、印刷机构;5、取料机构一;50、取料横板;51、横梁;52、吸盘;6、下料机构;60、传送带;7、取料机构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转盘20四位自动上下料印刷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传送机构2,沿传送机构2的周向分布有上料机构3、印刷机构4和下料机构6,所述上料机构3和传送机构2之间设有取料机构一5,所述传送机构2和下料机构6之间设有取料机构二7,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驱动装置和装载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由电机驱使周向旋转的转盘20和位于转盘20上的凸起端21,所述凸起端21上设有滚轮22,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具有四个承载台23的基架25和位于基架25下的随动盘24,所述随动盘24上设有四个沿其对角线设置的滑槽26,所述滑槽26与滚轮22适配,所述承载台23与滑槽26的位置相对应,沿随动盘24的外周沿设有四个内凹的弧形槽27,所述转盘20上设有圆盘28,所述圆盘28上对应凸起端21的部分设有内凹槽29,所述圆盘28的外周沿与随动盘24上的弧形槽27适配。所述下料机构6包括传送带60,传送带60呈环形设置,其两端穿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由电机驱动周向旋转。

所述承载台23内设有气腔230,所述承载台23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气孔231,所述气孔231与气腔230相连通,所述承载台23的侧边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与真空控制泵连接。所述承载台23上至少可以放置四片鞋垫。

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位于机架1上的两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固定在基板30上,所述基板30由气缸驱使于机架1上来回移动,所述基板30下设有随动带31。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升降板32和位于升降板32两侧的多个限位端33,每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端33为一组,所述限位端33上具有内凹的限位槽34。所述升降板32的一端固定在滑移板35上,所述滑移板35上穿设有丝杠36,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定位板38上,所述定位板38的两端固定有滑杆37,所述滑杆37穿设过滑移板35后固定在基板30上。所述限位端33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30上,为可拆卸的结构。

所述取料机构一5和取料机构二7均包括取料横板50和固定取料横板50上的四组取料端,所述取料横板50由纵向气缸控制,带动取料端上下运动,所述取料机构一5和取料机构二7均位于横梁51,由横向气缸驱动,驱使取料机构一5于上料机构3和传送机构2之间来回运动,驱使取料机构二7于下料机构6和传送机构2之间来回运动。所述取料端为两个前后分布的吸盘52,所述吸盘52上连接有管路,所述管路与外界的真空控制泵连接。

工作原理:

鞋垫成叠放置在升降板32上,两端位于限位端33的限位槽34内进行位置定位,位于最上端的鞋垫最先进行印刷工序,由取料机构一5运动至鞋垫的上方,由气缸驱使取料横板50下移运动,将取料端上的吸盘52与鞋垫抵触,吸盘52通过管道和真空泵的作用,对鞋垫进行吸取,然后将鞋垫运送至传送机构2的第一个承载台23上,承载台23上的基架25与随动盘24连动,电机驱使转动盘周向旋转,转动盘上凸起端21的滚轮22会运动至随动盘24的滑槽26内,随着转动盘的周向旋转,滚轮22逐渐运动至滑槽26的底部,从而带动随动盘24周向转动,将载有有鞋垫的承载台23运送至印刷机构4的下方进行印刷工序,完成印刷。此时取料机构一5又可以对新的鞋垫进行取料放置在第二个承载台23上,完成印刷后,随动盘24继续运动,将第三个承载台23运动至上料机构3的位置,第二个承载台23运动至印刷机构4的位置,第一个承载台23上的成品鞋垫则处于空位,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工作,此时的时间可以用于风干鞋垫上的图案,随动盘24再次旋转时,第四个承载台23运动至上料机构3的位置,第三个承载台23位于印刷机构4的位置,第二个承载台23位于空位,第四个承载台23位于下料机构6的位置,由取料机构二7对成品鞋垫进行拿取,放置在下料机构6的输送带上,进行运送卸料。

鞋垫放置在承载台23上时,由真空控制泵通过气管对气腔230进行吸气,贴合在气孔231上的鞋垫便能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鞋垫的固定更加稳定,在运送或者印刷的过程中稳定性更高。

在送料机构上放置鞋垫时,可以将两组上料装置都进行上料,在第一组完成送料后,通过气缸推动基板30,将另一组上料装置移动至上料的位置,进行工作,然后操作人员能对空位的上料装置进行补充鞋垫。在成叠的鞋垫逐渐被运送时,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可以实现滑移板35沿着滑杆37的向上移动,起到将升降板32位置上升的作用,实现自动上料。

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