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7758发布日期:2020-12-29 09:3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打印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打印机被广泛应用在瓷砖、玻璃、木材、瓦楞纸、织物等加工产业上,通过喷绘的方式将釉料喷绘至前述打印介质上,然后再进行烧制等固色处理,处理后釉料颜色和质感即会变化成色。现有的工业打印机可应用于任意材质的平面全彩打印,其颠覆性的数码打印理念给瓷砖、玻璃等加工行业带来一股新风,以势不可挡的席卷了整个行业,为客户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代替丝印、移印、转印设备,无需制版、无需套色即可制作出比传统方式更高的印刷质量,且机器操作简单方便、性能稳定,完全满足行业批量生产要求。再有,工业打印机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能够降低该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操作工人身体的损害,并能进一步降低该工业污染的程度,因此目前该项技术广受行业的推崇。

循环式打印头是一种工业打印喷头,其原理是让墨水流经喷孔处时被挤压喷出,改变了传统的喷孔为墨水最终点的结构,保持了墨水在喷头内的流动性,是为极端工业化喷墨印刷领域而设计,具备了速度快、精度高以及适应多种类型墨水等特点。能有效解决特殊墨水的沉淀问题,排除墨水中的部分气泡,保证打印图案的品质;适用油墨包括溶剂、uv、水性、油性以及陶瓷墨水等等。如精工rc1536gs喷头支持八级灰度打印,相比较四级渐变、六级渐变,更加高效、快速省墨;可输出13-100pl不同大小墨滴,单点的点火频率高于37khz,使rc1536喷头实现高速度、高效能和高质量的图像输出。

基于循环式打印头,现有技术中设计了相适应的循环墨路,通过ab墨盒实现墨水在a墨盒-喷头-b墨盒-a墨盒之间的循环流动,使得循环式打印头高频喷射墨水的过程中形成于墨盒内的大部分气泡能够被带走,减少气泡堆积而产生喷墨断线。然而,现有的循环墨路大多采用a墨盒正压控制的方式为墨水提供循环动力实现墨水在墨路中的循环,殊不知,正压控制会导致气泡被压制而不易被带走,从而产生气泡堆积,进而产生喷墨断线。此外,也有少数利用墨水自重及ab墨盒的高度差(b墨盒低于a墨盒)使墨水从a墨盒经由喷头流向b墨盒,从而实现墨水在墨路中的循环,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实现墨路循环,墨水通过墨路各部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流速不稳定进而容易产生气泡,还会导致墨路结构分散,不利于打印机结构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解决现有循环墨路中喷头高频喷射过程产生的气泡容易堆积,进而导致喷墨断线影响打印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具有常压的a墨盒、具有负压的循环式喷头、具有负压的b墨盒,所述系统通过喷头负压使a墨盒中的墨水流向喷头并通过b墨盒负压使流经喷头的墨水流向b墨盒,所述b墨盒的负压值大于喷头的负压值,所述a墨盒中墨水的液面与b墨盒中墨水的液面持平。

现有的循环式打印头大多可以通过参数设置使得喷头具有一定负压,例如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sk生产的spt系列循环式喷头,本实用新型正是利用循环式喷头高频喷射时产生的负压驱动a墨盒中的墨水流向喷头,这样一来进入喷头的墨水是由喷头负压主动吸入,而非a墨盒正压被动推入,能够有效避免高频喷射过程中难免产生的气泡被a墨盒正压所压制、进入喷头并堆积进而产生喷墨断线,影响打印质量;另一方面,在喷头负压驱动下,进入喷头的墨水流较为和缓,即便a墨盒中出现气泡也不容易进入喷头或b墨盒中。与此同时,b墨盒中具有的比喷头负压稍大的负压能够促使流经喷头的墨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有效避免墨水沉淀,更重要的是,即便a墨盒中出现的体积较小的气泡流向喷头,或者喷头高频喷射过程中在喷头处形成气泡,也能够被稍大于喷头负压的b墨盒负压引向b墨盒中,有效避免气泡在喷头处堆积。此外,由于墨水不是纯净的溶剂,一旦气泡形成便难以自动消除,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保持a墨盒与b墨盒中墨水液面高度在同一水平面来确保系统停止工作时墨路中的墨水不至于出现大的波动,避免由此而在墨路中形成更多的气泡。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头负压、稍大于喷头负压的b墨盒负压以及a、b墨盒液面持平之间的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使得一直以来困扰着工业打印领域的气泡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正是由于采用喷头负压驱动墨流,才使得保持a、b墨盒持平成为可能,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气泡的无畏产生,进而使得通过b墨盒负压排尽气泡成为可能,最终成就喷头主动通过自身负压使a墨盒墨水流向喷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b墨盒的负压值比喷头的负压值大0.5~2倍。

原则上,通过参数设置好喷头负压并控制b墨盒具有相较于喷头负压更大的负压便能够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但是喷头高频喷射过程中容易在喷头处产生涡流,涡流的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墨水沉淀,但如果b墨盒负压过小,也有可能导致气泡无法顺利地被b墨盒负压带走,这取决于高频喷射的频率,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尝试多种解决手段之后发现,通过控制b墨盒负压(绝对值)与喷头负压(绝对值)的比例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为a墨盒供墨的主墨盒,所述主墨盒通过供墨泵连接a墨盒。

a墨盒墨水的供应原则上可以人工手动添加,但为了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运作,本实用新型通过供墨泵从一个体积更大的主墨盒向a墨盒源源不断的供墨,如此一来,a墨盒可以被设计得更小,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发展,还能够减少气泡产生的可能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a墨盒上设有用于控制供墨泵使a墨盒液面保持与b墨盒液面持平的第一液位开关。

确保a墨盒与b墨盒液面持平的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分别使两者的液位高度保持定值,因此,所述第一液位开关可以通过检测a墨盒的液位是否达到该定值来判断并控制供墨泵是否继续向a墨盒供墨;当a墨盒液位到达该定值时,第一液位开关控制供墨泵停止向a墨盒供墨;当a墨盒液位低于该定值时,第一液位开关控制供墨泵继续向a墨盒供墨;从而保证a墨盒液位的稳定、液面与b墨盒液面持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b墨盒中的墨水通过循环泵泵回a墨盒和/或主墨盒。

b墨盒中墨水可以直接抽回a墨盒,也可以抽回为a墨盒供墨的主墨盒后再泵回a墨盒,以实现a墨盒-喷头-b墨盒-(主墨盒)-a墨盒的循环,使得墨路中的墨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防止墨水出现溶质沉淀的现象。采用循环泵将b墨盒中的墨水a墨盒和/或主墨盒,除了实现循环之目的外,还可以通过循环泵控制墨路中的墨水流速,优选将墨水流速控制在80~160ml/min之间,避免流速过急而产生气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b墨盒中设有用于吸出b墨盒墨水使b墨盒液面保持与a墨盒液面持平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循环泵联通。

在确保b墨盒的液位高度保持定值上,可以仿照a墨盒控制液位的方式,在b墨盒上设置液位开关,但这会造成系统成本的上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巧妙的方式来控制b墨盒的液位,具体是在b墨盒中设置出液管,只有当b墨盒液面高出该定值的时候该出液管才能在循环泵控制下发挥吸墨的作用,从而确保b墨盒液面不超过该定值;因为b墨盒负压的存在,将有墨水源源不断地流入b墨盒,从而确保b墨盒液面不低于该定值;因而出液管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持b墨盒液面与a墨盒液面持平的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包括吸墨段和引流段,所述吸墨段和引流段的分界面与a墨盒液面持平,所述出液管上设有位于分界面的侧入口。

为实现出液管仅在b墨盒液面高出定值的情况下具有吸墨功能,可以有很多实现形式,例如,将所述出液管的用于吸入墨水的入口设置在与a墨盒液面持平的水平面上,具体可以是上端连接循环泵、下端作为入口设置在该水平面的导管,也可以下端连接循环泵、上端作为入口设置在该水平面的导管。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出液管上设置侧入口,该侧入口将出液管分成能够起到吸墨作用的吸墨段和无法起吸墨作用的引流段,侧入口设置在与a墨盒液面持平的水平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段下端形成伸入b墨盒底部的主入口。

采用包括吸墨段与引流段这种两段式结构的出液管,可以将出液管的下部,即引流段,插入到b墨盒的液面之下,甚至延伸到b墨盒底部,使得b墨盒底部的墨水也能够被尽早吸出,有利于防止底部沉淀;更优选地,所述主入口的口径比侧入口口径大,有利于促进墨水更多地从伸入b墨盒底部的主入口进入出液管,进一步防止沉淀的产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加热a墨盒和/或b墨盒中墨水的加热装置。

除了从b墨盒底部吸出墨水外,为了进一步降低形成沉淀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还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置加热装置的方式为a墨盒和/或b墨盒提供热量,促进墨水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改善墨水粘度,提高打印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b墨盒上设有用于检测和控制b墨盒负压值的压力传感器。

b墨盒的负压可以由吸风机等装置产生,为保持b墨盒中负压的恒定,所述b墨盒中设有用于检测负压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根据检测到的负压值控制吸风机的负压产生装置使b墨盒中的负压维持恒定,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喷墨需要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参数设定,从而达到调整b墨盒负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头负压、稍大于喷头负压的b墨盒负压以及a、b墨盒液面持平之间的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使得一直以来困扰着工业打印领域的气泡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正是由于采用喷头负压驱动墨流,才使得保持a、b墨盒持平成为可能,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气泡的无畏产生,进而使得通过b墨盒负压排尽气泡成为可能,最终成就喷头主动通过自身负压使a墨盒墨水流向喷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由主墨盒供墨的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现a墨盒-喷头-b墨盒-a墨盒循环的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现a墨盒-喷头-b墨盒-主墨盒-a墨盒循环的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现a墨盒-喷头-b墨盒-(主墨盒)-a墨盒循环的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通过第一液位开关控制a墨盒液面的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通过第二液位开关控制b墨盒液面的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通过出液管控制b墨盒液面的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出液管吸墨段设为入口一端从b墨盒的液面之上竖直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0是出液管吸墨段设为入口一端从b墨盒的液面之上倾斜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1是出液管吸墨段设为入口一端从b墨盒的液面之上弯折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2是出液管吸墨段设为入口一端从b墨盒的液面之上扭转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3是出液管吸墨段设为入口一端从b墨盒的液面之下竖直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4是出液管吸墨段设为入口一端从b墨盒的液面之下倾斜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5是出液管吸墨段设为入口一端从b墨盒的液面之下弯折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6是出液管吸墨段设为入口一端从b墨盒的液面之下弯折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7是具有吸墨段和引流段的两段式出液管竖直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8是具有吸墨段和引流段的两段式出液管倾斜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19是具有吸墨段和引流段的两段式出液管弯折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20是具有吸墨段和引流段的两段式出液管弯折地伸入b墨盒的示意图。

图21是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控制b墨盒负压的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墨盒100,第一液位开关110,喷头200,b墨盒300,第二液位开关310,出液管320,吸墨段321,入口321a,出口321b,引流段322,主入口322a,侧入口322b,循环泵330,第二过滤器331,压力传感器340,主墨盒400,供墨泵410,第一过滤器4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喷绘墨路循环系统,其可应用于工业打印机的喷绘系统中,用于为喷头200提供循环流动的墨水,以达到防止墨水沉淀、排走气泡、甚至减少气泡产生的效果。该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具有常压的a墨盒100、具有负压的循环式喷头200和具有负压的b墨盒300,系统通过喷头200负压使a墨盒100中的墨水流向喷头200并通过b墨盒300负压使流经喷头200的墨水流向b墨盒300,b墨盒300的负压值大于喷头200的负压值,a墨盒100中墨水的液面与b墨盒300中墨水的液面持平。

其中,循环式喷头200可以通过参数设置使得喷头200具有一定负压,例如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sk生产的spt系列循环式喷头200。本实用新型正是利用循环式喷头200高频喷射时产生的负压驱动a墨盒100中的墨水流向喷头200,这样一来进入喷头200的墨水是由喷头200负压主动吸入,而非a墨盒100正压被动推入,能够有效避免高频喷射过程中难免产生的气泡被a墨盒100正压所压制、进入喷头200并堆积进而产生喷墨断线,影响打印质量;另一方面,在喷头200负压驱动下,进入喷头200的墨水流较为和缓,即便a墨盒100中出现气泡也不容易进入喷头200或b墨盒300中。

与此同时,b墨盒300中具有的比喷头200负压稍大的负压能够促使流经喷头200的墨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有效避免墨水沉淀,更重要的是,即便a墨盒100中出现的体积较小的气泡流向喷头200,或者喷头200高频喷射过程中在喷头200处形成气泡,也能够被稍大于喷头200负压的b墨盒300负压引向b墨盒300中,有效避免气泡在喷头200处堆积。

此外,由于墨水不是纯净的溶剂,一旦气泡形成便难以自动消除,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保持a墨盒100与b墨盒300中墨水液面高度在同一水平面来确保系统停止工作时墨路中的墨水不至于出现大的波动,避免由此而在墨路中形成更多的气泡。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头200负压、稍大于喷头200负压的b墨盒300负压以及a、b墨盒300液面持平之间的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使得一直以来困扰着工业打印领域的气泡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正是由于采用喷头200负压驱动墨流,才使得保持a、b墨盒300持平成为可能,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气泡的无畏产生,进而使得通过b墨盒300负压排尽气泡成为可能,最终成就喷头200主动通过自身负压使a墨盒100墨水流向喷头200。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系统还包括为a墨盒100供墨的主墨盒400。可选地,主墨盒400向a墨盒100供墨的过程可以是人工手动添加或通过机器设备全自动添加。优选地,主墨盒400通过供墨泵410连接a墨盒100,通过供墨泵410从一个体积更大的主墨盒400向a墨盒100源源不断的供墨,如此一来,a墨盒100可以被设计得更小,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发展,还能够减少气泡产生的可能性。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b墨盒300中墨水可以直接抽回a墨盒100,也可以抽回为a墨盒100供墨的主墨盒400后再回到a墨盒100,以实现a墨盒100-喷头200-b墨盒300-(主墨盒400)-a墨盒100的循环,使得墨路中的墨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防止墨水出现溶质沉淀的现象。

可选地,如图3~5所示,b墨盒300中的墨水通过循环泵330泵回a墨盒100和/或主墨盒400。采用循环泵330将b墨盒300中的墨水a墨盒100和/或主墨盒400,除了实现循环之目的外,还可以通过循环泵330控制墨路中的墨水流速,优选将墨水流速控制在80~160ml/min之间,避免流速过急而产生气泡。

确保a墨盒100与b墨盒300液面持平,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手段检测a墨盒100和b墨盒300的液面高度并根据监测结果对a墨盒100和/或b墨盒300中墨水量进行动态调整,但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分别使两者的液面高度保持定值,称为液位定值,该液位定值可以在设备调试过程中根据a墨盒100和b墨盒300的结构和体积、墨水的性质进行设定,以求达到最佳的喷绘效果,示例性的,该液位定值可以设定在a墨盒100或b墨盒300的1/2~4/5高度处。

可选地,如图6所示,a墨盒100上设有用于控制供墨泵410使a墨盒100液面保持与b墨盒300液面持平的第一液位开关110。第一液位开关110可以通过检测a墨盒100中液面是否超过该液位定值来判断并控制供墨泵410是否继续向a墨盒100供墨;当a墨盒100液面超过该液位定值时,第一液位开关110控制供墨泵410停止向a墨盒100供墨;当a墨盒100液面低于该液位定值时,第一液位开关110控制供墨泵410继续向a墨盒100供墨;从而保证a墨盒100液面高度稳定,与b墨盒300液面保持动态平衡。

其中,第一液位开关110可以是电容式液位开关、浮球式液位开关、电子式液位开关、压力式水位开关、外贴式超声波液位开关、外贴非接触式超声波液位开关、音叉式液位开关或电缆浮球液位开关。

可选地,b墨盒300设有用于控制循环泵330使b墨盒300液面保持与a墨盒100液面持平的第二液位开关310(如图7所示),或者设有用于吸出b墨盒300墨水使b墨盒300液面保持与a墨盒100液面持平的出液管320(如图8所示)。

可选地,如图7所示,同理于a墨盒100的液面控制,b墨盒300设有用于控制循环泵330使b墨盒300液面保持与a墨盒100液面持平的第二液位开关310。第二液位开关310可以通过检测b墨盒300中液面是否超过该液位定值来判断并控制循环泵330是否继续将b墨盒300中墨水泵回a墨盒100和/或主墨盒400;当b墨盒300液面低于该液位定值时,第二液位开关310控制循环泵330停止将b墨盒300中泵水a墨盒100和/或主墨盒400;当b墨盒300液面超过该液位定值时,第二液位开关310控制循环泵330继续将b墨盒300中泵水a墨盒100和/或主墨盒400;从而保证b墨盒300液面高度稳定,与a墨盒100液面保持动态平衡。

其中,第二液位开关310可以是电容式液位开关、浮球式液位开关、电子式液位开关、压力式水位开关、外贴式超声波液位开关、外贴非接触式超声波液位开关、音叉式液位开关或电缆浮球液位开关。

可选地,如图8所示,b墨盒300中设有用于吸出b墨盒300墨水使b墨盒300液面保持与a墨盒100液面持平的出液管320,所述出液管320与循环泵330联通。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巧妙的方式来控制b墨盒300的液位,具体是在b墨盒300中设置出液管320,只有当b墨盒300液面高出该液位定值的时候该出液管320才能在循环泵330控制下发挥吸墨的作用,从而确保b墨盒300液面不超过该液位定值;因为b墨盒300负压的存在,将有墨水源源不断地流入b墨盒300,从而确保b墨盒300液面不低于该液位定值;因而出液管320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持b墨盒300液面与a墨盒100液面持平的作用。

可选地,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6,出液管320至少包括可以起到吸墨作用的吸墨段321,吸墨段321的两端分别设为入口321a和出口321b,入口321a用于从b墨盒300中吸入墨水,出口321b与循环泵330连接,用于将吸入的墨水排出到a墨盒100和/或b墨盒300中。只要该入口321a设置在与a墨盒100液面持平的水平面上(即前面提到的液位定值),就能够保证出液管320只在b墨盒300液面高出该液位定值的时候吸入墨水并通过循环泵330将吸入的墨水泵回a墨盒100和/或主墨盒400。可选地,吸墨段321设为入口321a一端可以从b墨盒300的液面之上/下竖直或倾斜或弯折或扭转地伸入b墨盒300中,图9~12示出了吸墨段321设为入口321a一端从b墨盒300的液面之上竖直或倾斜或弯折或扭转地伸入b墨盒300,图13~16示出了吸墨段321设为入口321a一端从b墨盒300的液面之下竖直或倾斜或弯折或扭转地伸入b墨盒300。

可选地,请一并参阅图17至图20,出液管320还包括与吸墨段321相接的引流段322,吸墨段321和引流段322的分界面与a墨盒100液面持平,出液管320上设有位于分界面的侧入口322b。该侧入口322b通向前述入口321a,将出液管320分成能够起到吸墨作用的吸墨段321和无法起吸墨作用的引流段322,可以说是前述入口321a的一部分,两者都位于与a墨盒100液面持平的水平面上。

可选地,引流段322下端形成伸入b墨盒300底部的主入口322a。采用包括吸墨段321与引流段322这种两段式结构的出液管320,可以将引流段322远离吸墨段321的一端设为主入口322a,主入口322a构成前述入口321a的另一部分,并将引流段322插入到b墨盒300的液面之下,甚至延伸到b墨盒300底部,使得b墨盒300底部的墨水也能够被尽早吸出,有利于防止底部沉淀;可选地,主入口322a的口径比侧入口322b口径大,有利于促进墨水更多地从伸入b墨盒300底部的主入口322a进入出液管320,进一步防止沉淀的产生。

可选地,b墨盒300的负压值比喷头200的负压值大0.5~2倍。原则上,通过参数设置好喷头200负压并控制b墨盒300具有相较于喷头200负压更大的负压便能够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但是喷头200高频喷射过程中容易在喷头200处产生涡流,涡流的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墨水沉淀,但如果b墨盒300负压过小,也有可能导致气泡无法顺利地被b墨盒300负压带走,这取决于高频喷射的频率,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尝试多种解决手段之后发现,通过控制b墨盒300负压(绝对值)与喷头200负压(绝对值)的比例关系为1.5~3:1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示例性的,根据喷头200的参数设计喷头200内压力为-5kpa,则b墨盒300的负压可设计为-7.5kpa、-10kpa、-15kpa,优选为-10kpa。

可选地,b墨盒300上设有用于检测和控制b墨盒300负压值的压力传感器340。b墨盒300的负压可以由吸风机等装置产生,为保持b墨盒300中负压的恒定,所述b墨盒300中设有用于检测负压值的压力传感器340,所述压力传感器340根据检测到的负压值控制吸风机的负压产生装置使b墨盒300中的负压维持恒定,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喷墨需要对压力传感器340进行参数设定,从而达到调整b墨盒300负压的目的。

可选地,系统还包括加热a墨盒100和/或b墨盒300中墨水的加热装置。除了从b墨盒300底部吸出墨水外,为了进一步降低形成沉淀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还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置加热装置的方式为a墨盒100和/或b墨盒300提供热量,促进墨水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改善墨水粘度,提高打印质量。

可选地,如图1~8、图21所示,供墨泵410向a墨盒100供墨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过滤器411,用于排除气泡以免气泡进入a墨盒100,循环泵330向a墨盒100和/或主墨盒400泵回墨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过滤器331,用于排除气泡以免气泡进入a墨盒100和/或主墨盒40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喷绘墨路循环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喷绘墨路循环系统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