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57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印刷装置11具备用于对PF电机22以及CR电机23的旋转状态以及来自印刷头17的油墨的喷射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30。该控制装置30具备数据解析部31、图像处理部32、数据处理部38以及印刷控制部39。数据解析部31、数据处理部38以及印刷控制部39分别由各自形成的微型计算机构成。图像处理部32由DSP (digital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并具有两个DSP内核。
[0031]数据解析部31具有:接收端口 31a,其能够接收从作为外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主机50发送来的印刷任务;解析部31b,其对接收端口 31a所接收的印刷任务进行解析。解析部31b将印刷任务解析为印刷指令和RGB图像数据。印刷指令包含连续纸P的种类以及宽度尺寸、印刷头17的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开始位置等。
[0032]图像处理部32具有作为第一 DSP内核的颜色转换处理部33以及作为第二 DSP内核的半色调处理部34。图像处理部32将RGB图像数据转换为用于向连续纸P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并向数据处理部38输出。
[0033]颜色转换处理部33使用未图示的颜色转换表(查询表)而将从数据解析部31接收到的RGB图像数据转换为印刷用的10色的灰度值的数据即印刷用的图像数据。该印刷用的图像数据的一个示例为每种颜色具有256灰度值的数据。
[0034]半色调处理部34使用公知的有序抖动法或误差扩散法等而将256灰度值的图像数据转换为2灰度值的图像数据。该2灰度的图像数据为,关于各种颜色的油墨点,由形成点的像素以及不形成点的像素组成的点数据。
[0035]数据处理部38具有行程分解处理部38a。行程分解处理部38a以通过印刷头17的N次(N ^ 2)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行程)而印刷出在主扫描方向上排成一列的点列即光栅线的方式,而将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印刷数据)分解在每个行程中,并向印刷控制部39输出。
[0036]印刷控制部39以将从数据处理部38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被分解在每个行程中的印刷数据)向连续纸P进行印刷的方式而对PF电机22以及CR电机23进行控制。
[0037]图2所示,图像处理部32除了颜色转换处理部33以及半色调处理部34以外,还具有数据存储器35、第一程序存储器33a、第二程序存储器34a、第一缓冲器36以及第二缓冲器37。此外,图像处理部32通过程序存储器总线40以及数据存储器总线41而与数据解析部31连接。虽然未图示,但程序存储器总线40以及数据存储器总线41也被形成在图像处理部32中。
[0038]颜色转换处理部33以及半色调处理部34具备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单元)以及MAC (multiply and accumulat1n:乘法累加器)和控制部(均省略图示)。控制部对ALU以及MAC的运算进行控制。颜色转换处理部33以及半色调处理部34能够通过程序存储器总线40而对各程序存储器33a、34a进行访问,并能够通过数据存储器总线41而对数据存储器35以及各缓冲器36、37进行访问。
[0039]在第一程序存储器33a中存储有颜色转换处理的程序。颜色转换处理部33的控制部根据该程序而执行颜色转换处理。
[0040]在第二程序存储器34a中存储有半色调处理的程序。半色调处理部34的控制部根据该程序而执行半色调处理。
[0041]数据存储器35具有第一输入存储器35a、第二输入存储器35b、第一输出存储器35c以及第二输出存储器35d。来自数据解析部31的RGB图像数据被输入于各个输入存储器35a、35b中,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印刷数据)被输入于各个输出存储器35c、35d中。各输出存储器35c、35d向数据处理部38输出印刷数据。
[0042]第一缓冲器36以及第二缓冲器37的一个示例为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存取器)。第一缓冲器36以及第二缓冲器37被设置于颜色转换处理部33以及半色调处理部34与数据存储器35之间。各缓冲器36、37能够由颜色转换处理部33以及半色调处理部34进行访问。
[0043]以此种方式而构成的印刷装置11以如下方式实施印刷动作。
[0044]首先,数据解析部31对从主机50发送来的印刷任务进行解析。该印刷任务包含向连续纸P(参照图1)进行印刷的RGB图像数据。并且,数据解析部31向印刷任务图像处理部32发送解析后的印刷任务。此时,数据解析部31向图像处理部32发送RGB图像数据中的64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数据解析部31在发送了 64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之后,当存在来自图像处理部32的发送请求时,发送接下来的64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另外,图像处理部32每预定周期向数据解析部31请求64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
[0045]64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被输入到图像处理部32的第一输入存储器35a中。并且,接下来存在来自图像处理部32的发送请求时的64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被输入到第二输入存储器35b中。以此方式,64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被交替地输入到第一输入存储器35a以及第二输入存储器35b中。另外,在RGB图像数据的全部光栅数不为64的倍数的情况下,最后的RGB图像数据中,RGB图像数据的全部光栅数除以64而余下的光栅数的量的RGB图像数据被发送至图像处理部32。
[0046]接下来,颜色转换处理部33获取第一输入存储器35a的RGB图像数据中的2光栅量的图像数据,并对该RGB图像数据实施颜色转换处理。然后,颜色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第一缓冲器36中。另外,接下来的2光栅量的颜色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第二缓冲器37中。
[0047]接下来,半色调处理部34对第一缓冲器36中的颜色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实施半色调处理。半色调处理部34将第一缓冲器36中的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印刷数据)向第一输出存储器35c输出。然后,第一输出存储器35c的印刷数据被发送至数据处理部38。
[0048]数据处理部38的行程分解处理部38a (参照图1)对印刷数据实施行程分解处理,并向印刷控制部39(参照图1)发送。然后,印刷控制部39根据行程分解处理后的印刷数据而使PF电机22以及CR电机23(均参照图1)驱动,从而向连续纸P印刷2光栅量的图像。
[0049]如上所述,印刷装置11反复实施第一输入存储器35a的RGB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行程分解处理以及印刷。而且,印刷装置11在第一输入存储器35a的RGB图像数据的印刷结束之后,同样对第二输入存储器35b的RGB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行程分解处理以及印刷。以此方式,印刷装置11对数据解析部31的全部RGB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行程分解处理以及印刷。
[0050]使用图3以及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将颜色转换处理表示为“颜色转换”,将半色调处理表示为“H/T”。此外,在图3以及图4中,由括号表示的数字表示2光栅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因此,例如在括弧内的数字为“1”的情况下,表示第一个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在括弧内的数字为“2”的情况下,表示第二个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区域。
[0051]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的比较对象而假定一种印刷装置(以下,称为“第一假定印刷装置”),其具备由具有一个DSP内核的DSP组成的图像处理部。第一假定印刷装置的图像处理部在一个DSP内核中具有颜色转换处理部以及半色调处理部。因此,如图4所示那样,第一假定印刷装置在通过颜色转换处理部而对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实施了颜色转换处理之后,对颜色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实施半色调处理。针对每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反复实施此种图像处理。因此,用于对全部RGB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时间增加。尤其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为了向连续纸P印刷高画质的图像而使用10色油墨的情况下,用于对RGB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时间显著增加。
[0052]对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中,由于颜色转换处理部33以及半色调处理部34由分别独立的DPS内核构成,因此,如图3所示那样,能够并行实施颜色转换处理以及半色调处理。具体而言,对作为第一图像区域的一个示例的第一个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进行了颜色转换处理之后实施半色调处理。在对该第一个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实施半色调处理时,对作为第二图像区域的一个示例的第二个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实施颜色转换处理。即,第一个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和第二个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的颜色转换处理被并行实施。以此方式,由于第Μ个(M多2)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和第M+1个被获取的2光栅量的RGB图像数据的颜色转换处理被并行实施,因此与第一假定印刷装置相比,缩短了用于对全部RGB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时间。
[0053]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的比较对象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