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电光学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49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电路、电光学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备作为显示装置被广泛使用的多个电光学元件的电光学装置,要求高精度色彩化或者大画面化,呼应这一点,具备用于驱动多个电光学元件的每一个的像素电路的有源矩阵驱动型电光学装置对于无源驱动型电光学装置的比重更加提高。但是,为了实现进一步的高精度彩色化或大画面化,必须对电光学元件分别进行精密控制。为此,必须对构成像素电路的有源元件的特性参差进行补偿。
作为对有源元件的特性参差进行补偿的方法,比如提出了具备包含用于特性参差补偿的连接二级管的晶体管的像素电路的显示装置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特开平11-272233号公报但是补偿有源元件的特性参差的像素电路一般由四个以上的晶体管构成,因此导致成品率、开口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可以消减构成像素电路或者单位电路的晶体管的个数的电子电路、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机器。
本发明的第一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电源线,所述多个各种单位电路,具备串联连接电子元件并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的第二晶体管;控制为了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而输出数据电流的电流源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的第三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位被电切断,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期间之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中,在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子元件之间,流过在所述第一晶体管上对应由所述数据电流设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电流。
在上述的电子电路中,所谓‘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导通’不单指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情况,也包含通过所述第三晶体管等其他的晶体管等元件或者通过布线实现电连接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二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包含第一电源线;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和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上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遮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各种单位电路,具备串联连接电子元件并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导通的第二晶体管;控制为了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而输出数据电流的电流源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的第三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子元件之间,流过在所述第一晶体管上对应由所述数据电流设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电流。
在所述电子电路中,‘漏极’取决于当数据电流流过所述第一晶体管时夹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的两个端子的电位的相对关系、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电类型。比如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时,将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两个端子之中电位低的端子称为“漏极”,而在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型时,将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两个端子之中电位高的端子称为“漏极”。
在所述电子电路中,所谓‘电子元件’比如可以是电光学元件、电阻元件、二极管等。
本发明的第三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所述多个各单位电子电路,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控制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的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七和第八端子,在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上连接了所述第七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具备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遮断的控制电路。
上述的第一晶体管、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第一控制用端子,比如在后述的实施例的图3的像素电路中,对应于驱动晶体管Q1、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驱动晶体管Q1的漏极、驱动晶体管Q1的栅极。
而,第二晶体管、第三端子、第四端子以及第二控制用端子,分别对应于晶体管Q2、晶体管Q2的源极、晶体管Q2的漏极、晶体管Q2的栅极。
进而,第三晶体管、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第三控制用端子,分别对应于开关晶体管Q3、开关晶体管Q3的源极、开关晶体管Q3的漏极、开关晶体管Q3的栅极。
而,电容元件、第七端子以及第八端子,分别对应于保持用电容器Co、保持用电容器Co的第一电极La以及的保持用电容器Co的第二电极Lb。
由此,与以往的电路相比,可以构成使用晶体管数量被消减的单位电路。
本发明的第四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所述多个各种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控制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的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七端子和所述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所述第八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八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二电源线,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具备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遮断的控制电路。
由此,与以往的电路相比,构成单位电路所使用晶体管数目得到减少,并且可以保持电容元件稳定的电压。
在上述的电子电路中,包含于所述各单位电路的晶体管只有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
由此,使用的晶体管数目与以往的电路相比减少一个而可以构成单位电路。
在上述的电子电路中,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电子元件。
由此,可以在比以往的电路减少一个晶体管的电路中驱动电流驱动元件。
在上述的电子电路中,所述电子元件也可以是电流驱动元件。
由此,可以在比以往的电路减少一个晶体管的电路中驱动电流驱动元件。
在上述的电子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是具备第九端子和第十端子的第四晶体管,也可以将所述第九端子连接所述驱动电压,所述第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
由此,可以容易地构成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第一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所述电子电路,包含第一电源线,所述多个各种单位电路,具备串联连接电子元件并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导通的第二晶体管;控制为了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而输出数据电流的电流源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的第三晶体管,包含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向所述第一晶体管供给所述数据电流,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第一步骤;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在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子元件之间,流过对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导通状态的电流的第二步骤,在将所述第一步骤的所述数据电流供给所述第一晶体管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将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电切断,在所述第二步骤进行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将所述驱动电压附加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以及源极的任一方。
本发明的第二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具备多个单位电路,各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第四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七端子以及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是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之中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的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包含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进行电切断,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驱动电压电切断,并且,通过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将对应经过所述第一晶体管流过电流的电流水平的电荷量保持到所述电容元件,将对应所述电荷量的电压附加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设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的步骤;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并且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驱动电压进行电连接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三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具备多个单位电路,各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第四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七端子以及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是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之中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并且,是所述第八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之中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八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二电源线的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包含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进行电切断,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驱动电压电切断,并且,通过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将对应经过所述第一晶体管流过电流的电流水平的电荷量保持到所述电容元件,将对应所述电荷量的电压附加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设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的步骤;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并且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驱动电压进行电连接的步骤。
根据上述的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所述单位电路内的晶体管的个数可以尽可能地减少。
本发明的第一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电源线;多个单位电路,所述多个单位电路,具备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串联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电源线中,连接对应的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导通的第二晶体管;在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中,控制对应的数据线的导通,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之中通过对应的扫描线,由供给的扫描信号控制的第三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被从驱动电位电切断的同时,通过将从所述对应的数据线供给的数据电流流过所述第一晶体管,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所述驱动电压被附加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以及栅极的任一方,在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之间,流过对应由所述数据电流设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导通状态的电流。
在上述的电光学装置中,所谓‘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导通’不单指直接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情况,也包含通过所述第三晶体管等、其他的晶体管等元件或者通过对应的数据线等的布线实现电连接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二电光学装置,是具备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光学装置,所述多个各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和第二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三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和第三控制用端子,所述第五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六端子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中的一个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用端子与多条扫描线之中的一条扫描线连接的第三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七端子和所述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具备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遮断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第三电光学装置,是具备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光学装置,所述多个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和第二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三端子,控制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四端子的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和第三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所述第六端子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中的一个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用端子与多条扫描线之中的一条扫描线连接的第三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七端子和所述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所述第八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八端子一起连接于保持规定电位的第二电源线,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具备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遮断的控制电路。
上述的电光学装置中,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所述单位电路内的晶体管数目。
上述的电光学装置中,包含于所述各单位电路的晶体管只有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是理想的。
上述的电光学装置中,所述控制电路是具备第九端子和第十端子的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九端子连接所述驱动电压,所述第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
由此,可以容易地构成控制电路。
上述的电光学装置中,所述电光学元件比如可以是EL元件,其中有机EL元件等的电流驱动元件是合适的。
本发明的第一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是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学装置,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电源线;多个单位电路,所述多个各单位电路,具备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串联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电源线中,连接对应的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导通的第二晶体管;在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中,控制对应的数据线的导通,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之中通过对应的扫描线,由供给的扫描信号控制的第三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被从驱动电位电切断的状态,通过将从所述对应的数据线供给的数据电流流过所述第一晶体管,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第一步骤,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以及通过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将所述驱动电压附加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以及栅极的任一方的状态,在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之间,流过对应由所述数据电流设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导通状态的电流。
本发明的第二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具备多个单位电路,所述多个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和第二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三端子,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第四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和第三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七端子和所述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的电光学元件,所述第六端子与多条数据线之中的一条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用端子与多条扫描线之中的一条扫描线连接,是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的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电切断,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驱动电压电切断,并且,通过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将对应经过所述第一晶体管流过电流的电流水平的电荷量保持到所述电容元件,将对应所述电荷量的电压附加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设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的步骤;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并且通过第一电源线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驱动电压进行电连接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三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具备多个单位电路,所述多个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和第二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三端子,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第四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和第三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七端子和所述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的电光学元件,所述第六端子与多条数据线之中的一条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用端子与多条扫描线之中的一条扫描线连接,是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并且,所述第八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八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二电源线的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包含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电切断,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驱动电压电切断,并且,通过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将对应经过所述第一晶体管流过电流的电流水平的电荷量保持到所述电容元件,将对应所述电荷量的电压附加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设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的步骤;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并且通过第一电源线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驱动电压进行电连接的步骤。
根据所述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不仅可以对决定供给电光学元件的电流或者电压的晶体管的特性参差进行补偿,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构成像素电路的的晶体管数量。
本发明的第一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的电子电路。
上述的电子电路可以用于所述电子机器的显示装置、内存等具有有源功能的有源驱动部。
本发明的第二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的电光学装置。
上述的电光学装置可以高精度地控制电光学元件的同时,具有高开口率,因此可以提供具有优秀的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的电光学装置。
而且,上述的电光学装置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构成像素电路的晶体管的数量,因此可以抑制制造成本。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器的电路构成方框电路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板部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电路构成的方框电路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为了说明实施方式1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显示板部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电路构成的方框电路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像素电路的电路7是表示为了说明实施方式3的移动型个人计算机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为了说明实施方式3的手持电话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9是为了说明其他例子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10是为了说明其他例子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Co-作为电容元件的保持用电容器,Q1-作为第一晶体管的驱动晶体管,Q2-作为第二晶体管的晶体管,Q3-作为第三晶体管的开关晶体管,QV-作为控制电路或者第四晶体管的驱动电压供给晶体管,Vdd-驱动电压,VL1-第一电源线,VL2-第二电源线,Xm-数据线,Yn-扫描线,10-作为电光学装置的有机EL显示器,20、30-作为单位电路的像素电路,21-作为电子元件、电光学元件或电流驱动元件的有机EL元件,70-作为电子机器的个人计算机,80-作为电子机器的手持电话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下,参照附图1~4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光学装置的有机EL显示器的电路构成方框电路图。图2是表示显示板部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电路构成的方框电路图。图3是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为了说明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有机EL显示器10具备信号生成电路11、有源矩阵部12、扫描线驱动电路13、数据线驱动电路14以及电源线控制电路15。有机EL显示器10的信号生成电路11、有源矩阵部12、扫描线驱动电路13、数据线驱动电路14以及电源线控制电路15,也可以由分别独立的电子部件构成。比如,信号生成电路11、有源矩阵部12、扫描线驱动电路13、数据线驱动电路14以及电源线控制电路15也可以分别由一个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构成。或者信号生成电路11、有源矩阵部12、扫描线驱动电路13、数据线驱动电路14以及电源线控制电路15的全部或一部分由可编程序IC芯片构成,由将其功能写入IC芯片的程序以软件的方式实现。
信号生成电路11基于从图中未示的外部装置来的图像数据作成用于在有源矩阵部12尚显示图像的扫描线控制信号以及数据控制信号。然后,信号生成电路11将所述扫描控制信号输出到扫描驱动电路13的同时,将所述的数据控制信号输出到数据线驱动电路14。而,信号生成电路11对电源线控制电路15输出时序控制信号。
有源矩阵部12,如图2所示那样,沿着列方向延伸设置的M条的数据线Xm(m=1~Mm是自然数)、沿着行方向延伸设置的N条扫描线Yn(n=1~Nn是自然数),具有作为在对应以上的交叉部的位置配置的多各单位电路的像素电路20。然后,以多个像素电路20形成一个电子电路。
即,各相素电路20通过分别连接沿着其列方向延伸设置的数据线Xm和沿着其行方向延伸设置的扫描线Yn,排列成矩阵形状。而且,各像素电路20与扫描线Yn平行延伸设置的第一电源线VL1连接。各第一电源线VL1,通过供给驱动电压用的晶体管与提供作为沿着配置在有源矩阵部12的右端侧的像素电路20的列方向延伸设置的驱动电压的驱动电压Vdd的电压供给线Lo连接。
像素电路20,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发光层是有机材料构成的作为电光学元件或电子元件的有机EL元件21。而,像素电路20,在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在导通状态时,通过第一电源VL1供给驱动电压Vdd。另外,各像素电路20内配置形成的后述的晶体管,由TFT(薄膜晶体管)构成。
扫描线驱动电路13,基于从信号生成电路11输出的扫描控制信号,在有源矩阵部12上配置的N条扫描线Yn之中选择一条扫描线,向选择的那个扫描线输出扫描信号。
数据线驱动电路14,如图2所示那样,具备多个单一行驱动器23。各单一行驱动器23分别连接于排列在有源矩阵部12上,对应的数据线Xm。数据线驱动电路14基于从信号生成电路11输出的所述数据控制信号,分别生成数据电流Idata1、Idata2、…、IdataM。而,数据线驱动电路14通过数据线Xm将那些生成的数据电流Idata1、Idata2、…、IdataM输出到各像素电路20。而像素电路20分别对应数据电流Idata1、Idata2、…、IdataM设定该像素电路的内部状态,对应这个数据电流Idata1、Idata2、…、IdataM的电流水平,控制向有机EL元件21提供的驱动电流Ie1。
电源线控制电路15,通过电源线控制线F与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的栅极连接。电源线控制电路15基于从信号线生成电路11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生成、供给决定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的导通·截止状态的电源线控制信号SFC。
而,在驱动电压用的晶体管Qv处于导通状态,向第一电源线VL1供给驱动电压Vdd,向与该第一电源线VL1连接的像素电路20供给驱动电压Vdd。
其次,就有机EL显示器10的像素电路20进行以下说明。
如图3所示那样,像素电路20由驱动晶体管Q1、晶体管Q2、开关晶体管Q3以及保持用电容Co构成。
驱动晶体管Q1的导电型是p型(p沟道)。而,晶体管Q2以及开关晶体管Q3的导电型均为是n型(n沟道)。
驱动晶体管Q1的漏极与有机EL元件的阳极、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有机EL21的阴极接地。晶体管Q2的源极与驱动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晶体管Q2的栅极与沿着有源矩阵12的行方向排列的其他像素电路20的晶体管Q2的栅极一起连接与第二副扫描线Yn2。
在驱动晶体管Q1的栅极上,连接保持用电容Co的第一电极La的同时,保持用电容Co的第二电极Lb连接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
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开关晶体管Q3的源极。开关晶体管Q3的漏极连接数据线Xm。开关晶体管Q3的栅极连接第一幅扫描线Yn1。而,第一副扫描线Yn1与第二副扫描扫描线Yn2构成扫描扫描线Yn。
而,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与其他像素电路20的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一起连接第一电源线VL1。第一电源线VL1与作为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的第十端子的漏极连接。作为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的第九端子的源极与Lo连接。
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的导电型是p型(p沟道)。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通过从电源控制电路15来的电源控制线F对应供给的电源线控制信号SFC,成为电气的切断状态(OFF状态)以及电气的连接状态(ON状态)。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成为ON状态后,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向连接于第一电源VL1连接的各像素电路20的驱动晶体管Q1提供驱动电压Vdd。
其次,参照附图4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像素电路20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在图4中,驱动周期Tc,表示的是有机EL元件21的灰度每次更新的周期,通常相当于帧的周期。
首先,如图4所示那样,从数据线驱动电路14供给数据电流Idata。在这个状态,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第一副扫描线Yn1,向开关晶体管Q3的栅极提供使开关晶体管Q3成为ON状态的第一扫描信号SC1。而此时,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第二副扫描线Yn2,向晶体管Q2的栅极提供使开关晶体管Q2成为ON状态的第二扫描信号SC2。
由此,开关晶体管Q3晶体管Q2分别成为ON状态。然后,数据电流Idata,经过驱动晶体管Q1流过。由此,对应电流Idata的电荷量被保持在保持用电容Co中,应对对应该党电贺量的栅极电压Vo,设定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导通状态。
然后,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第一副扫描线Yn1,向开关晶体管Q3的栅极提供使开关晶体管Q3成为OFF状态的第一扫描信号SC1。而此时,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第二副扫描线Yn2,向晶体管Q2的栅极提供使开关晶体管Q2成为OFF状态的第二扫描信号SC2。
由此,开关晶体管Q3晶体管Q2分别成为OFF状态,数据线Xm与驱动晶体管Q1被切断电连接。
另外,至少在数据电流Idata供给驱动晶体管Q1期间,通过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从电源线控制电路15提供的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置成OFF状态的电源线控制信号SFC被供给,成为OFF状态。
接着,从电源线控制电路15通电源线控制线F向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的栅极提供将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置成ON状态的电源线控制信号Sv。然后,驱动电压供给用的晶体管Qv成为ON状态,向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提供驱动电压Vdd。
由此,对应由数据电流设定的导通状态的驱动电流Ie1提供给有机EL元件21,有机EL元件21发光。此时,为了使驱动电流Ie1与数据电流Idata几乎完全相等,驱动晶体管Q1被设定为在饱和区域进行驱动那样是理想的。
如上所述,由于作为数据信号使用数据电流Idata,向每个驱动晶体管Q1补偿阈值电压、增益系数等各种驱动晶体管Q1的电器特性的参数的参差。
直到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成为OFF状态为止,有机EL元件21亿对应数据电流Idata的灰度持续发光。
如上所述,像素电路20与需要四个晶体管的以往的像素电路相比,可以减少使用一个晶体管。因此,可以提高像素电路20的晶体管制造中的成品率和开口率。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子电路以及电光学装置,可以得到以下的特征。
(1)在本实施例中,由驱动晶体管Q1、晶体管Q2、开关晶体管Q3以及保持用电容Co构成像素电路20。在为了驱动驱动晶体管Q1而提供驱动电压Vdd的第一电源线VL1与沿着设置在有源矩阵部12的右侧端的像素电路20的列方向延伸设置的电压供给线Lo之间连接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
由这样的构成,像素电路20使用的晶体管的个数与以往的电路相比减少,因此,可以提供具有适合于提高晶体管制造的成品率与开口率的像素电路的有机EL显示器10。
实施例2其次,参照图5对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相同构成部件采用相同的符号,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有机EL显示器10的有源矩阵不12a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4的2电路构成的方框电路图。图6是配置在有源矩阵部12a上的像素电路30的电路图。
有源矩阵部12与第一电源线VL1平行地配置第二电源线VL2。多个第二电源线VL2,都如图6所示那样,在连接各像素电路30的保持用电容Co的同时,连接电压供给线Lo。
像素电路30,如图6所示那样,由驱动晶体管Q1、晶体管Q2、开关晶体管Q3以及保持用电容Co构成。
驱动晶体管Q1的漏极与有机EL元件21的阳极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有机EL元件21的阴极接地。晶体管Q2的源极连接驱动晶体管Q1的栅极的同时,与保持用电容Co的第一电极连接。晶体管Q2的栅极与第二副扫描线Yn2连接。
保持用电容Co的第二电极Lb,与第二电源线VL2连接。由此,在保持用电容Co上,作为定电压的驱动电压Vdd与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的导通·截止状态无关,独立地始终得到供给。
这样地,通过将保持用电容Co的第二电极Lb连接到第二电源VL2上,可以在向驱动晶体管Q1供给数据电流Idata时以及向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附加驱动电压时,抑制在保持用电容Co上产生的电压变动。
其结果,像素电路30在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的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1比较,可以精度更高地控制有机EL元件21的灰度等级。
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与第一电源VL1连接的同时,连接开关晶体管Q3的源极。开关晶体管Q3的漏极连接数据线Xm。开关晶体管Q3的栅极连接第一副扫描线Yn1。
其次,对上述那样地构成的像素电路30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由数据线驱动电路14供给数据电流Idata。在这个状态中,从扫描驱动电路13通过第一副扫描线Yn1向开关晶体管Q3的栅极提供将开关晶体管Q3置成ON状态的第一扫描信号SC1。而此时,从扫描驱动电路13通过第二副扫描线Yn2向晶体管Q2的栅极提供将开关晶体管Q2置成ON状态的第二扫描信号SC2。
这样,开关晶体管Q3以及晶体管Q2分别成为导通状态。然后,数据电流Idata经过驱动晶体管Q1以及晶体管Q2,使对应数据电流Idata的电荷量被保持在保持用电容器Co中。
由此,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被设定为导通状态。
然后,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第一副扫描线Yn1向开关晶体管Q3的漏极供给将开关晶体管Q3置成截止状态的第一扫描信号SC1。并且,此时,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通过第二副扫描线Yn2向晶体管Q2的栅极供给将晶体管Q2置成截止状态的第二扫描信号SC2。其结果,开关晶体管Q3和晶体管Q2分别成为截至状态,数据线Xm与驱动晶体管Q1被电切断。
另外,至少在数据电流Idata供给驱动晶体管Q1期间,驱动电压供给晶体管Qv通过供给将从电源线控制电路15供给的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置成截至状态的电源线控制信号SFC,成为截止状态。
接着,通过电源线控制线F,从电源线控制电路15将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置成导通状态的电源线控制信号Sv提供给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的栅极。这样,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成为导通状态,驱动晶体管Q1的源极被供给驱动电压Vdd。此时,在保持用电容Co的第二电极Lb上,驱动电压Vdd与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的导通/截至状态无关,被独立地始终供给,因此,在保持用电容器Co上保持相对于数据电流Idata的电荷量时以及通过将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置成导通状态从驱动晶体管Q1向有机EL元件21供给驱动电流Iel时,可以抑制保持用电容器Co上产生的电压变动。所以,对应保持用电容器Co保持的电压Vo的驱动电流Iel被提供给有机EL元件。
实施例3其次,参照图7以及图8对第一或第二实施例说明的电气光学装置的有机EL显示器10的电子机器的适用进行说明。有机EL显示器10适用于移动型个人计算机、手持电话、数字相机等各种各样的电子机器。
图7表示移动型个人计算机的构成的立体图。在图7中,个人计算机70由具备键盘71的主体部72、采用有机EL显示器10的显示装置73构成。
在这种情况中,采用有机EL显示器10的显示装置73发挥与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其结果,在可以高精度地控制有机EL元件21的灰度等级的同时,可以提供具备提高成品率以及开口率的有机EL显示器10的移动型个人计算机70。
图8表示手持电话的构成的立体图。在图8中,手持电话80具备多个操作按键81、受话器82、送话器83、采用有机EL显示器10的显示装置84。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有机EL显示器10的显示装置84也可以发挥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其结果,在可以高精度地控制有机EL元件21的灰度等级的同时,可以提供具备提高成品率以及开口率的有机EL显示器10的手持电话80。
另外,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也可以如下那样地实施。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分别将像素电路20、30的驱动晶体管Q1的导电型设定为p型(p沟道)、晶体管Q2以及开关晶体管Q3的导电型设定为n性(n沟道)。而驱动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有机EL元件21的阳极。而有机EL元件21的阴极接地。
将这些改为设定驱动晶体管Q1的导电型设定为n型(n沟道)、开关晶体管Q3以及晶体管Q2的导电型设定为p型(p沟道)也可以。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阳极对像素电极,阴极对多个像素电极作为共通的共通电极,也可以将阴极对像素电极,将共通电极作为阴极。
·在上述的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将包含在像素电路中的开关晶体管Q3的栅极连接第一副扫描线Yn1。而,将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第二副扫描线Yn2。而,有第一副扫描线Yn1与第二副扫描线Yn2构成扫描线Yn。
对此,如图9、图10所示那样,也可以用共通的扫描信号SC1控制晶体管Q2以及开关晶体管Q3。
由此,对于一个像素电路设置的扫描线条数成为一条,可以减少每个像素电路的布线数,提高开口率。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控制对于驱动电压Vdd的像素电路的供给的控制电路,使用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
也可以将此改为设置在低电位与高电位之间可切换的开关,代替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而且,作为所述控制电路为了提高驱动能力,也可以使用缓冲电路或者包含源极跟随电路的电压跟随电路。通过这样地处理,可以对像素电路迅速地提供驱动电压Vdd。
·在所述实施例中,将电压供给线Lo设定在有源矩阵部12的右端侧,但是不限于此,比如,也可以设置在有源矩阵部12的左端侧。
·也可以将电压供给线Lo设置在对于有源矩阵部12与扫描驱动电路13相同一侧。
·也可以将电源控制电路15设置在对于有源矩阵部12,与扫描驱动电路13相同一侧。
·在所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是本发明适用于有机EL元件的例子,当然,有机EL元件以外的元件,比如也可以具体化为驱动LED、FED、液晶元件、无机EL元件、电泳元件、电子放射元件等各种各样的电光学元件的单位电路。也可以具体化为RAM等(特别是MRAM)的存储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电源线,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具备串联连接电子元件并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导通的第二晶体管;以及控制为了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而输出数据电流的电流源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的第三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位被电切断,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期间之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子元件之间,流过在所述第一晶体管上对应由所述数据电流设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电流。
2.一种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电源线和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的控制电路,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具备串联连接电子元件并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导通的第二晶体管;以及控制为了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而输出数据电流的电流源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的第三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子元件之间,流过在所述第一晶体管上对应由所述数据电流设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电流。
3.一种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控制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的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以及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隔断的控制电路。
4.一种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控制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的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以及具有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隔断的控制电路。
5.一种电子电路,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控制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三端子的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以及具有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所述第八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电路的所述第八端子一起连接保持于规定电位的第二电源线,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隔断的控制电路。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于所述各单位电路的晶体管只有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3~6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电子元件。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是电流驱动元件。
9.如权利要求2~5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是具备第九端子和第十端子的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九端子连接所述驱动电压,所述第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
10.一种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是包含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所述电子电路具有第1电源线,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具备串联连接电子元件并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导通的第二晶体管;以及控制为了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而输出数据电流的电流源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的第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含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向所述第一晶体管供给所述数据电流,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第一步骤;和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在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子元件之间,流过对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导通状态的电流的第二步骤,在将所述第一步骤的所述数据电流供给所述第一晶体管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电切断,在所述第二步骤进行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将所述驱动电压施加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以及源极的任一方。
11.一种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是具备多个单位电路,各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第四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以及具有第七端子以及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之中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的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进行电切断,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驱动电压电切断,并且,通过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将对应流经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电流的电流水平的电荷量保持到所述电容元件,将对应所述电荷量的电压施加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设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的步骤;和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并且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驱动电压进行电连接的步骤。
12.一种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是具备多个单位电路,各单位电路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第四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以及具有第七端子以及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之中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并且所述第八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之中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八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二电源线的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进行电切断,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驱动电压电切断,并且,通过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将对应流经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电流的电流水平的电荷量保持到所述电容元件,将对应所述电荷量的电压施加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设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的步骤;和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并且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驱动电压进行电连接的步骤。
13.一种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电源线;以及多个单位电路,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具备与电光学元件串联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电源线中,连接对应的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导通的第二晶体管;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中对应的数据线的导通,受到经所述多条扫描线之中对应的扫描线而供给的扫描信号所控制的第三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被从驱动电位电切断的同时,通过将从所述对应的数据线供给的数据电流流过所述第一晶体管,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中,所述驱动电压被施加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以及源极的任一方,在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之间,流过对应由所述数据电流设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导通状态的电流。
14.一种电光学装置,是具备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和第二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三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第六端子和第三控制用端子,所述第五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六端子与所述多个数据线之中的一个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用端子与多条扫描线之中的一条扫描线连接的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的电光学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隔断的控制电路。
15.一种电光学装置,是具备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单位电路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第四端子和第二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三端子,控制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四端子的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第六端子和第三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所述第六端子与所述多个数据线之中的一个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用端子与多条扫描线之中的一条扫描线连接的第三晶体管;以及具有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所述第八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八端子一起连接于保持规定电位的第二电源线,具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设定为多个电位,或者控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驱动电压的供给以及隔断的控制电路。
16.如权利要求13~15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于所述各单位电路的晶体管只有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是具备第九端子和第十端子的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九端子连接所述驱动电压,所述第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
18.如权利要求13~17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学元件是EL元件。
19.一种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学装置,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电源线;以及多个单位电路,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具备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串联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电源线中,连接对应的第一电源线的第一晶体管;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导通的第二晶体管;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中对应的数据线的导通,受到经所述多条扫描线之中对应的扫描线而供给的扫描信号所控制的第三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被从驱动电位电切断的状态下,通过将从所述对应的数据线供给的数据电流流过所述第一晶体管,设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的第1步骤,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以及通过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将所述驱动电压施加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以及栅极的任一方的状态下,在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电光学元件之间,流过对应由所述数据电流设定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导通状态的电流。
20.一种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是具备多个单位电路,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第四端子和第二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三端子,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第四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第六端子和第三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的电光学元件,所述第六端子与多条数据线之中的一条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用端子与多条扫描线之中的一条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的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进行电切断,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驱动电压电切断,并且,通过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将对应流经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电流的电流水平的电荷量保持到所述电容元件,将对应所述电荷量的电压施加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设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的步骤;和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并且通过第一电源线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驱动电压进行电连接的步骤。
21.一种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是具备多个单位电路,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每一个,包含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一控制用端子的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三端子、第四端子和第二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三端子,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所述第四端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五端子、第六端子和第三控制用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连接所述第五端子的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所述第七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以及所述第三端子的电容元件;以及所述第二端子上连接的电光学元件,所述第六端子与多条数据线之中的一条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用端子与多条扫描线之中的一条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一电源线,并且所述第八端子与所述多个单位电路的其他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八端子一起连接于第二电源线的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源线从驱动电压电切断,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驱动电压电切断,并且,通过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导通状态,将对应流经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电流的电流水平的电荷量保持到所述电容元件,将对应所述电荷量的电压施加在所述第一控制用端子,设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导通状态的步骤;和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置成截止状态并且通过第一电源线将所述一系列的单位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驱动电压进行电连接的步骤。
22.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安装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
23.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安装了权利要求13~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电路,由驱动晶体管(Q1)、晶体管(Q2)、开关晶体管(Q3)以及保持用电容器(Co)构成像素电路(20)。而在为了对驱动晶体管(Q1)进行驱动而供给驱动电压(Vdd)的第一电源线(VL1)与沿着设置在有源矩阵部(12)的右端侧的像素电路(20)的列方向,延伸设置的电压供给线(Lo)之间连接驱动电压供给用晶体管(Qv)。由此可以提供减少使用的晶体管的个数而且提高成品率与开口率的电子电路、电子电路的驱动方法、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机器。
文档编号G09G3/30GK1494048SQ03155390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
发明者宫泽贵士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