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高效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253210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动高效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的,涉及驱动高效PDP的装置和方法,用于消除由于能量恢复电路中的寄生效应而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并用于改善能量恢复效率。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体显示板(PDP)是一种利用由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来显示字符或图像的平板显示。像素根据PDP的大小从几十万变化到超过百万,并以矩阵的形式排列。
图1显示了由L.F.Weber提出的传统交流电(AC)-PDP保持放电(sustain-discharge)驱动器,其包括一个用钳位二极管抑制开关Sr、Ss、Sf、Sd的浪涌电压的能量恢复单元。面板被假设为具有电容器Cp作为负载,以分析PDP驱动电流。图2显示根据开关顺序的输出面板电压Vp和流经电感器L的电流IL的图。AC-PDP保持放电驱动器根据开关顺序,以下面的4种模式进行工作。
1)模式1当正好在接通起MOSFET作用的开关Sr之前接通开关Sx2时(未示出;一个对应于2侧(side2)保持放电驱动器的开关Sd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两端面板电压Vp保持在0V。一旦接通开关Sr,AC-PDP保持放电驱动器开始在模式1中工作。在模式1中,通过能量恢复电容器Cc、开关Sr、二极管Dr、电感器L和电容器Cp这一通路形成电容电感(LC)谐振电路,如图3A所示。因此,电流IL流经电感器L,并且面板的输出电压Vp增加。结果,流经电感器L的电流IL变为0A,而面板的输出电压Vp变为电压+Vpk。
2)模式2在模式2中,断开开关Sr,并接通开关Ss。开关Ss的两端电压从电压+Vpk变化到电压+Vs,这就导致开关电压的损失。电压+Vpk和电压+Vs之间的电压差归因于驱动器的寄生元件,例如寄生电容器或寄生电阻。如图3B所示,电压+Vpk和电压+Vs之间的电压差引起流经开关Sr、电感器L和二极管D1这一通路的自由轮转电流,如图2所示,由于电感器L的两端电压变为大约2V,即二极管D1和开关Ss的电压降电平,自由轮转电流缓慢减少。在模式2中,面板的输出电压Vp保持在电压+Vs,并保持面板的放电。
3)模式3在模式3中,接通开关Sf,并断开开关Ss。通过电容器Cp、电感器L、二极管Df、开关Sf和能量恢复电容器Cc这一通路形成LC谐振电路。因此,电流IL流经电感器L,并且面板的输出电压Vp降低。结果,流经电感器L的电流IL变为0A,并且面板的输出电压Vp变为与电压+Vpk和电压+Vs之间的电压差相等。
4)模式4在模式4中,接通开关Sd并断开开关Sf。开关Sd的两端电压从电压Vs-Vpk快速变化到0V,这就导致开关电压的损失。电压+Vpk和电压+Vs之间的电压差归因于驱动器的寄生元件,例如寄生电容器或寄生电阻。如图3D所示,电压+Vpk和电压+Vs之间的电压差引起流经二极管D2、电感器L和开关Sd这一通路的自由轮转电流,如图2所示,由于电感器L的两端电压变为大约2V,即二极管D2和开关Sd的电压降电平,自由轮转电流缓慢减少。
因此,断开开关Sx2,并接通开关Sx1(未示出;一个对应于2侧保持放电驱动器的开关Sr的MOSFET)。然后,过程返回到模式1的操作,并重复模式1到模式4的操作。
但是,在AC-PDP保持放电驱动器中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引起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自由轮转电流很强,即大约30A,其增加了施加到诸如开关Ss、开关Sd、电感器L、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元件的应力,其中自由轮转电流流经这些元件。结果,必须在驱动器中使用高电流标准元件,其增加了驱动器的大小和生产成本。
第二,自由轮转电流增加了AC-PDP保持放电驱动器的功率消耗。
第三,自由轮转电流使得难以控制面板的输出电压Vp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时序。换句话说,自由轮转电压妨碍了门信号的时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高效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装置和方法,用于快速消除由于能量恢复单元的开关顺序中的寄生效应而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效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该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包括保持放电切换单元,其根据保持放电顺序将能量恢复单元的充电和放电通路连接到PDP。能量恢复单元根据能量恢复顺序,在放电模式中经过谐振通路将PDP的能量释放到能量积聚器件,在充电模式中经过谐振通路用能量积聚器件中积聚的能量对PDP充电,并形成一个在其中的电感器的两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一预定值的闭合电路,从而消除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驱动系统,其根据开关顺序重复复位、寻址和保持放电时间段。该PDP驱动系统包括Y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分离和复位电路、扫描脉冲产生电路和X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Y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通过将充电模式划分为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将矩形波形的高频电压施加到PDP的Y电极;指导PDP的Y电极在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中通过由不同的电感器引起的谐振通路而被充电和/或放电;并包括一个闭合电路,在该电路中的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差大于一预定值,从而消除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分离和复位电路将保持期间的电路操作与诸如寻址期间和复位期间的其他时期内的电路操作相分离,并在复位期间将斜坡式高压施加到PDP。扫描脉冲产生电路在寻址期间施加水平同步信号,所述水平同步信号在其他时期内被缩短。X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通过将充电模式划分为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将放电模式划分为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将矩形波形的高频电压施加到PDP的X电极;指导在第一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模式中通过包括不同电感器的谐振通路对PDP的Y电极进行充电和/或放电;并包括一个闭合电路,在该电路中的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差大于一预定值,从而消除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


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其中图1显示传统等离子体显示板(PDP)保持放电驱动器;图2显示在图1的传统PDP保持放电驱动器的每一模式中、根据能量恢复单元的开关顺序的PDP输出电压Vp和流经电感器L的电流IL的图;图3A到图3D显示在图1的传统PDP保持放电驱动器的每一模式中、根据能量恢复单元的开关顺序的电流流经的通路;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高效PDP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图5显示在图4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中使用的开关控制信号、电压和电流的图;图6A到图6H显示在图4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的每一模式中、根据开关顺序的电流流经的通路;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PDP驱动系统。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考在其中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发明。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高效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包括保持放电切换单元、能量恢复单元和等离子体显示板(PDP)。
保持放电切换单元包括4个串联的开关Sd1、Sd2、Su2和Su1。开关Sd1的一端连接到地线。开关Su1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电压+Vs。开关Sd2和Su2的接触点连接到PDP(Cp)。开关Sd1和Sd2的接触点以及开关Su2和Su1的接触点的每一个连接到能量恢复单元。
能量恢复单元包括能量积聚块、通路切换块、多个电感器和多个二极管。
更具体的,能量积聚块包括4个串联的电容器Cd1,、Cd2、Cu2和Cu1。电容器Cd1的一端连接到地线。电容器Cu1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电压+Vs。
通路切换块包括分别与电容器Cd1,、Cd2、Cu2和Cu1并联的多个二极管Dr1、Dr2、Df1、Df2、Du和Dd,多个开关Sr1、Sf1、Sr2和Sf2。通路切换块在第一和第二充电模式及第一和第二放电模式中,根据能量恢复顺序切换电流通路,并形成电流经由不同的电感器而流经其中的谐振通路。
在第一和第二充电模式及第一和第二放电模式中,多个电感器Lr1、Lf1、Lr2和Lf2连接到多个开关Sr1、Sf1、Sr2和Sf2,并形成用于能量恢复的谐振电路。
当多个二极管Du1、Du2、Du3、Du4、Dd1、Dd2、Dd3和Dd4连接到多个电感器Lr1、Lr2、Lf1和Lf2的两端时,钳位开关电压并形成用于消除自由轮转电流的通路。换句话说,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自由轮转电流。当发生这一情况时,多个二极管Du1、Du2、Du3、Du4、Dd1、Dd2、Dd3和Dd4被配置用来形成用于释放自由轮转电流的通路。
在图4中,为了方便起见,仅由PDP的1侧电极来表示保持放电驱动器件。以与PDP的1侧电极相同的方式来配置PDP的2侧电极。
图5显示当PDP(见图7)的2侧电极的开关Sd3和开关Sd4接通时,图4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中使用的开关控制信号、电压和电流的半周期图。在这一情形中,1侧电极或2侧电极具有地电平电位(GND)。在图5中,阴影线部分与门信号的导通或截止状态无关。为了对前述的情况进行分析,假设能量积聚块的每个电容器上的两端电压都保持在电压+Vs/4,并且能量恢复单元的电感器具有相同的电感。图6A到6H显示图4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的每一模式中、根据开关顺序的等效电路。下文中,将参考图5到图6H,对在每一模式中的、图4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的操作进行说明。
1)模式1(时间段t0到t1;预充电模式)恰好在时间t0之前,接通开关Sd1和开关Sd2,并且面板电压Vp保持在0V。开关Su1和开关Su2的漏-源电压是电压+Vs/2。在时间t0,当开关Sd1断开并且能量恢复电压的开关Sr1接通时,电容器Cp(PDP)被流经电容器Cd1-开关Sr1-电感器Lr1-二极管Dr1-开关Sd2-电容器Cp这一谐振通路的电流所充电。这时,两端面板电压Vp从0V增加到{(+Vs/2)-dV}。电压dV表示归因于保持放电驱动器件的寄生电阻的电压降。在时间t1,当开关Sd2断开且开关Su2接通时,模式1结束。
2)模式2(时间段t1到t2;电压+Vs/2模式)如图5所示,在时间t1,当开关Sd2断开且开关Su2接通。面板电压Vp保持在电压+Vs/2。作为由于二极管Dr1的逆回复而产生的寄生电流(自由轮转电流)的结果,二极管Dd4导通,所述二极管Dr1的逆回复是由电压降dV引起的。如图6B所示,寄生电流被限制在二极管Dd4-电感器Lr1-开关Sr1-电容器Cd1这一通路中,从而抑制开关的浪涌电压。电感器Lr1的两端电压变为电压+Vs/4,并且因此寄生电流以-Vs比4Lr1的比率快速减少。相反,根据传统PDP保持放电驱动器,电感器的两端电压是大约2V,并且因此寄生电流以-2V比1L的比率缓慢减少。
3)模式3(时间段t2到t3;后充电模式)
在时间t2,当开关Sr2接通时起动模式3。然后,如图6C所示,由于流经电容器Cd1-电容器Cd2-电容器Cu2-开关Sr2-电感器Lr2-二极管Dr2-开关Su2-电容器Cp这一谐振通路的电流,面板电压Vp从电压+Vs/2增加到(+Vs-dV)。在时间t3,当开关Su1接通时,模式3结束。
4)模式4(时间段t3到t4;光放射模式)在时间t3,开关Su1接通。如图5所示,在模式4,面板电压保持在电压Vs,并且PDP的保持放电电流流经开关Su1。相关于PDP的放电物质来确定模式4的持续时间。通常,模式4持续1.7us以上。由于二极管Dr2的逆回复而产生的寄生电流(自由轮转电流)使二极管Dd4被导通,所述二极管Dr2的逆回复是由电压降dV引起的。如图6D所示,寄生电流被限制在二极管Du4-电感器Lr2-开关Sr2-电容器Cu2这一通路中,从而抑制开关的浪涌电压。电感器Lr2的两端电压变为电压+Vs/4,并且因此寄生电流以-Vs比4Lr2的比率快速减少。相反,根据传统PDP保持放电驱动器,电感器的两端电压是大约2V,并且因此寄生电流以-2V比1L的比率缓慢减少。
5)模式5(时间段t4到t5;预放电模式)在时间t4,开关Su1断开且开关Sf2接通。从而,如图6E所示,面板经过电容器Cp-开关Su2-二极管Df2-电感器Lf2-开关Sf2-电容器Cu2-电容器Cd2-电容器Cd1这一谐振通路放电。面板电压Vp从电压+Vs减少到电压{(+Vs/2)+dV}。在时间t5,开关Su2断开,模式5结束。
6)模式6(时间段t5到t6;电压+Vs/2模式)如图5所示,在时间t5,开关Su2断开并且面板电压Vp保持在电压+Vs/2。由于二极管Df2的逆回复而产生的寄生电流(自由轮转电流)使二极管Du2被导通,所述二极管Df2的逆回复是由电压降dV引起的。如图6F所示,寄生电流被限制在开关Sf2-电感器Lf2-二极管Du2-电容器Cu1这一通路中,从而抑制开关的浪涌电压。电感器Lf2的两端电压变为电压+Vs/4,并且因此寄生电流以-Vs比4Lf2的比率快速减少。相反,根据传统PDP保持放电驱动器,电感器的两端电压是大约2V,并且因此寄生电流以-2V比1L的比率缓慢减少。
7)模式7(时间段t6到t7;后放电模式)在时间t6,当开关Sf1接通时起动模式7。如图6G所示,面板电压Vp经过电容器Cp-开关Sd2-二极管Df1-电感器Lf1-开关Sf1-电容器Cd1这一谐振通路从电压+Vs/2减少到电压+dV。在时间t7,当开关Sd1接通时,模式7结束。
8)模式8(时间段t7到t8;接地模式)如图5所示,在时间t7,开关Sd1接通并且面板电压Vp变为0V。由于二极管Df1的逆回复而产生的寄生电流(自由轮转电流)使二极管Dd2导通,所述二极管Df1的逆回复是由电压降dV引起的。如图6H所示,寄生电流被限制在开关Sf1-电感器Lf1-二极管Dd2-电容器Cd2这一通路中,从而抑制开关的浪涌电压。电感器Lf1的两端电压变为电压+Vs/4,并且因此寄生电流以-Vs比4Lf1的比率快速减少。相反,根据传统PDP保持放电驱动器,电感器的两端电压是大约2V,并且因此寄生电流以-2V比1L的比率缓慢减少。
在上述方式中,2侧保持放电驱动器重复模式1至模式8,并将高频AC电压施加到PDP。
图7显示利用如图4所示的高效PDP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的PDP驱动系统。PDP驱动系统包括Y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41、分离和复位电路42、扫描脉冲产生电路43、X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44和等离子体显示板(PDP)45。
Y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41和X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44已经在图4中进行了描述,此处不再描述。
分离和复位电路42的开关Yp是一个用于将保持期间的电路操作与诸如寻址和复位期间的其他时期内的电路操作相分离的开关电路。分离和复位电路42的开关Yfr和Yrr是用于在复位期间将斜坡式高压施加到PDP45的开关电路。
扫描脉冲产生电路43在寻址期间将水平同步信号施加到PDP45,所述水平同步信号在其他时期内被缩短。
与图4中器件的模式类似,保持期间的充电和放电模式分别被划分为两种模式,即充电模式中的预充电和后充电模式,以及放电模式中的预放电和后放电模式。预充电和后充电模式组成一对,而预放电和后放电模式组成一对。在每一对中,经过电感器Lr1、Lf1、Lr2和Lf2中的一个形成谐振通路,从而减少施加到半导体器件上的电压应力。同样,通过快速消除自由轮转电流减少施加到半导体器件上的电压应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PDP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被设计为创建一个闭合电路,在其中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差大于一预定值,从而快速消除自由轮转电流,该自由轮转电流是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因此,有可能减小施加到开关上的电流应力。同样,归因于自由轮转电流的功率消耗可被减小,并且门信号的时序可以容易被控制。
方法、器件、系统等可以实现本发明。当通过软件实现本发明时,执行基本操作的代码段构成本发明。程序或代码段被存储在处理器可读介质中,或由与经过传输介质或通信网络的载波相结合的计算机数据信号来传送。处理器可读介质包括能够存储或传送信息的介质,例如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ROMs、闪存、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软盘、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和射频(RF)网络。计算机数据信号包括可被传送经过诸如电子网络通道、光纤、空气、电场和RF网络等介质的信号。
虽然已经详细示出了本发明,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对其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在形式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该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包括保持放电切换单元,其根据保持放电顺序将能量恢复单元的充电和放电通路连接到PDP;和能量恢复单元,其根据能量恢复顺序,在放电模式中经过谐振通路将PDP的能量释放到能量积聚器件,在充电模式中经过谐振通路用能量积聚器件中积聚的能量对PDP充电,并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其中电感器的两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预定值,从而消除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充电模式被分为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放电模式被分为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并在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中形成不同的谐振通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能量恢复顺序被配置为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的持续时间相互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能量恢复顺序被配置为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的持续时间相互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充电模式和放电模式包括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中形成了一条不是由任何电感器所引起的通路,以便将第一充电模式与第二充电模式分离并将第一放电模式与第二放电模式分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能量恢复单元包括四个电感器,该四个电感器在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中形成由不同的电感器引起的谐振通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包含串联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开关(Sd1、Sd2、Su2、Su1)的保持放电切换单元将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到地线,将第四开关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电压,将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接触点连接到PDP,并将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触点以及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接触点连接到能量恢复单元的不同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保持放电顺序被配置为在第一充电模式中接通第二开关并断开其他开关,在第二充电模式中接通第三开关并断开其他开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保持放电顺序被配置为在第一放电模式中接通第三开关并断开其他开关,在第二放电模式中接通第二开关并断开其他开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所述能量恢复单元包括能量积聚器件块,其具有串联的第一到第四电容器(Cd1、Cd2、Cu2、Cu1),并将第一电容器的一端连接到地线,将第四电容器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电压;通路切换块,其与第一到第四电容器并接,并包括多个开关(Sr1、Sf1、Sr2、Sf2)和多个二极管(Dr1、Df1、Dr2、Df2、Du和Dd),用于在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中根据能量恢复顺序来形成包括多个电感器(Lr1、Lf1、Lr2和Lf2)的电流通路;连接到多个开关的多个电感器,以便在第一充电模式、第二充电模式、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中形成谐振通路;多个二极管(Du1、Du2、Du3、Du4、Dd1、Dd2、Dd3和Dd4),其分别连接到各电感器的两端,钳位开关电压,并形成用于消除自由轮转电流的通路;其中在能量恢复单元中布置电路元件以形成自由轮转电流通路,在该通路中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差大于预定值,所述自由轮转电流由于模式转换的寄生效应而在由电感器引起的谐振通路中产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在第一充电模式中,能量恢复单元接通开关Sd2和开关Sr1,从而电容器Cd1中积聚的能量经过LC谐振通路Cd1-Sr1-Lr1-Dr1-Sd2-Cp(Cp指示面板电容器)对PDP充电,并且在第一充电模式的结尾,能量恢复单元将电路元件布置用来消除由于寄生效应而产生并流经通路Dd4-Lr1-Sr1-Cd1的自由轮转电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在第二充电模式中,能量恢复单元接通开关Su2和开关Sr2,从而在电容器Cd1、Cd2和Cu2中积聚的能量经过LC谐振通路Cd1-Cd2-Cd3-Sr2-Lr2-Dr2-Su2-Cp(Cp指示面板电容器)对PDP充电,并且在第二充电模式的结尾,能量恢复单元将电路元件布置用来消除由于寄生效应而产生并流经通路Du4-Lr2-Sr2-Cu2的自由轮转电流。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在第一放电模式中,能量恢复单元接通开关Su2和开关Sf2,从而在PDP中充满的能量经过LC谐振通路Cp-Su2-Df2-Lf2-Cu2-Cd2-Cd1释放到电容器Cu2、Cd2和Cd1中,并且在第一放电模式的结尾,能量恢复单元将电路元件布置用来消除由于寄生效应而产生并流经通路Sf2-Lf2-Du2-Cu1的自由轮转电流。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其中在第二放电模式中,能量恢复单元接通开关Sd2和开关Sf1,从而在PDP中充满的能量经过LC谐振通路Cp-Su2-Dd2-Lf1-Sf1-Cd1释放到电容器Cd1中,并且在第二放电模式的结尾,能量恢复单元将电路元件布置用来消除由于寄生效应而产生并流经通路Sf1-Lf1-Dd2-Cd2的自由轮转电流。
15.一种用于设计具有重复复位、寻址和保持时间段的开关顺序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持放电驱动器件被设计用来形成一个其中的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差大于一预定值的自由轮转电流通路,所述自由轮转电流是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充电模式被分成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所述放电模式被分为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并且在第一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模式中形成了不同的谐振通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量恢复顺序被配置为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的持续时间相互相同。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量恢复顺序被配置为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的持续时间相互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充电模式和放电模式包括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中形成了一条不是由任何电感器所引起的通路,以便将第一充电模式与第二充电模式分离并将第一放电模式与第二放电模式分离。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量恢复顺序被配置为在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中分别对PDP充入最大充电电压的一半。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量恢复顺序被配置为在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的每一个中分别释放PDP最大充电电压的一半。
22.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驱动系统,其根据开关顺序重复复位、寻址和保持放电时间段,该PDP驱动系统包括Y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其通过将充电模式划分为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将矩形波形的高频电压施加到PDP的Y电极;指导PDP的Y电极在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中通过由不同电感器引起的谐振通路而被充电和/或放电;并包括一个闭合电路,在该电路中的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差大于一预定值,从而消除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分离和复位电路,其将保持期间的电路操作与诸如寻址期间和复位期间的其他时期内的电路操作相分离,并在复位期间将斜坡式高压施加到PDP;扫描脉冲产生电路,其在寻址期间施加水平同步信号,所述水平同步信号在其他时期内被缩短;和X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其通过将充电模式划分为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将放电模式划分为第一放电模式和第二放电模式,将矩形波形的高频电压施加到PDP的X电极;指导在第一和第二充电模式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模式中通过包括不同电感器的谐振通路对PDP的Y电极进行充电和/或放电;并包括一个闭合电路,在该电路中的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差大于一预定值,从而消除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PDP驱动系统,其中所述Y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或X电极保持放电驱动电路包括保持放电切换单元,其包括串联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开关(Sd1、Sd2、Su2、Su1),将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到地线,第四开关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电压,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接触点连接到PDP,并将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触点以及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接触点连接到能量恢复单元的不同端;能量积聚块,其具有串联的第一到第四电容器(Cd1,、Cd2、Cu2、Cu1),并将第一电容器Cd1的一端连接到地线,第四电容器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电压;通路切换块,其与第一到第四电容器并行连接,并包括多个开关(Sr1、Sf1、Sr2、Sf2)和多个二极管(Dr1、Dr2、Df1、Df2、Du和Dd),用以根据能量恢复顺序在第一和第二充电模式及第一和第二放电模式中形成包含不同电感器的电流通路;连接到多个开关的多个电感器,以在第一充电模式、第二充电模式、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中形成谐振电路;和多个二极管(Du1、Du2、Du3、Du4、Dd1、Dd2、Dd3和Dd4),其被连接到各个电感器的两端,钳位开关电压,并形成用于消除自由轮转电流的通路;其中能量恢复单元将电路元件配置为形成一自由轮转电流通路,该通路中的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差大于一预定值,所述自由轮转电路是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高效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装置和方法,用于快速消除由于能量恢复电路中的寄生效应而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从而改善能量恢复效率。高效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保持放电驱动器件包括保持放电切换单元,其根据保持放电顺序将能量恢复单元的充电和放电通路连接到PDP;还包括能量恢复单元,其根据能量恢复顺序,在放电模式中经过谐振通路将PDP的能量释放到能量积聚器件,在充电模式中经过谐振通路用能量积聚器件中积聚的能量对PDP充电,并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其中电感器的两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预定值,从而消除由于模式转换期间的寄生效应而在谐振通路的电感器中产生的自由轮转电流。
文档编号G09G3/296GK1499465SQ200310114159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8日
发明者卢政煜, 李相训, 金惠廷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