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46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减少了布线的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4年2月9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Kr2004-8500的优先权,该申请在此引为参考。
背景技术
进来,随着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一类的装置变得更轻、更薄,也需要这些装置的显示装置更轻更薄。按照这一要求,平板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LCD)得到了发展,其将代替阴极射线管(CRT)。
另外,随着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可以用于移动电话的小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典型地是,折叠式移动电话允许用户确认指示移动电话工作状态的显示信息。例如,天线图标(指示接收电场的强度)、当前时间、覆盖范围偏离状态、电池指示状态、各种功能设置状态等可以仅当在折叠式移动电话的折叠器打开时才显示。
因此,在常规的折叠式移动电话中,存在着这样的不方便,即移动电话的液晶显示装置只允许移动电话的折叠器打开之后才能确认移动电话的操作状态信息。
因此,开发了双重式折叠移动电话,该类移动电话包括内窗和外窗,能够在电话折叠器关闭时使显示信息容易地得到确认。
因而,具有双重LCD板的双重式LCD显示装置被广泛地用作双重式折叠移动电话的显示窗。
图1是驱动常规双重式LCD板的结构框图,图2A是常规双重式LCD板显示装置的布线状态的平面图。
参见图1和2,常规的双重式LCD显示装置包括LCD栅极驱动器30和LCD数据驱动器40。LCD栅极驱动器30包括第一LCD栅极驱动器31和第二LCD栅极驱动器32,以分别驱动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数据驱动器40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的第一LCD数据驱动器41和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2。
为了驱动LCD栅极驱动器30,来自控制单元10的电压施加到驱动电压发生单元20,并且来自驱动电压发生单元20的电压信号施加到LCD栅极驱动器30。与此同时,从控制单元10接收栅极驱动电压,并且因而对扫描线施加栅极信号。
此时,为了驱动第一LCD板100,第一LCD栅极驱动器31维持V开状态,而第二LCD栅极驱动器32维持V关状态。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10只对第一LCD数据驱动器41施加数据信号以驱动第一LCD板100。
类似的,为了驱动第二LCD板200,驱动电压发生单元20允许第一栅极驱动器31的栅极驱动电压维持在V关状态,且第二LCD栅极驱动器32的栅极驱动电压维持在V开状态,只对LCD数据驱动器40中的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2施加数据信号以驱动第二LCD200。
常规地,如果LCD栅极和数据驱动器30和40包括第二LCD栅极驱动器,则双重式LCD板不必还包括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2。类似的,如果LCD栅极和数据驱动器30和40包括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2,则双重式LCD板不必还包括LCD栅极驱动器32。即,LCD栅极和数据驱动器30和40可以只包括第二LCD栅极驱动器32和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2中的一个。
但是,常规技术的缺点在于,因为存在对分别从第二LCD栅极驱动器32和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2延伸到第二LCD板200的布线LSn+1到LS2n和LDn+1到LD2n以及分别从第一LCD栅极驱动器31和第一LCD数据驱动器41延伸到第一LCD板100的布线LS1到LSn和LD1到LDn的需要,如图2所示,所以存在边缘,即,设置第二LCD板200的布线位置的失效空间,这样就增大了双重式LCD显示装置的大小。
另外,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因为在常规技术中需要第二LCD栅极驱动器32和/或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2,所以制造成本增大。
韩国专利申请Kr2001-974和2003-37126描述了一种具有双重式LCD板的折叠移动电话。在此参考文献中,由第一和第二LCD组成的双重式LCD用于移动电话的内外窗,其包括一个LCD驱动单元或两个用于驱动第一和第二LCD的驱动单元。
但在此情况下仍然存在问题,因为第一和第二LCD的控制通过LCD驱动单元执行,所以存在一个设置从LCD驱动单元到第二LCD布线位置的失效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其可以通过将栅极和/或数据信号源设置到一个芯片中而紧凑地制造,不会增大在制造显示装置时的无效空间,并且因为其简单的结构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而变得显而易见或得以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第二平板显示器板;其中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每个包括包含多个分布在第一方向的扫描线的像素区,多个分布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数据线,和设置在由多条数据线和与数据线交叉的多条扫描线形成的区域中的像素电极;和包含在扫描线或数据线的输入端处到多个开/关转换器件的非像素区,其中转换器件分别连结到多条扫描线或多条数据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该显示器板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极;对多条扫描线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和栅极驱动电压的栅极驱动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驱动器驱动信号向多条数据线输出驱动电压的数据驱动器;产生数据驱动器的驱动信号和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控制单元栅极驱动信号并向栅极驱动器输出栅极驱动电压的驱动电压发生单元;和分别连结到多条扫描线或多条数据线的开/关转换器件。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及其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且易于理解,其中图1是驱动常规双重式LCD板的结构框图;图2是图1所示常规双重式LCD显示装置的布线状态的平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重式LCD显示装置的布线状态的平面图;和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驱动双重式LCD板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以下描述的实施例用于通过附图解释本发明。在此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放大了各个层和区域的厚度。
本发明涉及双重式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显示器板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在本发明的下列实施例中,这些平板显示器板为LCD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板以及其它类型的显示板。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重式LCD显示器的布线状态的平面图。
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重式LCD显示装置包括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
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包括多条分布在第一方向的扫描线LS1、LS2、...、LSn。第一LCD板100还包括多条分布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数据线LD1、LD2、...LDn-1、LDn,并且第二LCD板200还包括多条分布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数据线LDn+1、LDn+2、...LD2n-1、LD2n。
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每个包括像素区,其中像素区包括形成在像素区中的像素电极,其由多条数据线LD1、LD2、...LDn-1、LDn和LDn+1、LDn+2、...LD2n-1和LD2n和条多与数据线交叉的扫描线LS1、LS2、...LSn形成。
另外,在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的扫描线LS1、LS2、...LSn的输入端处包含多个分别连结到多条扫描线的多个开/关转换器件S11、S12、...S1n和S21、S22、...S2n(由图3中的标号50集中标定)。
另外,第一LCD板100的多条扫描线LS1、LS2、...LSn和第二LCD板200的多条扫描线LS1、LS2、...LSn分别通过公共布线互连。
因而,假设第一LCD板100的扫描线数量为n,并且第二LCD板200的扫描线数量也为n,则在图2所示的常规情况下,运行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所需的布线总数量为2n。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需布线的数量仅为n。结果,布线数量减少。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来自LCD栅极驱动器30的栅极驱动电压施加到第n条扫描线LSn时,驱动信号也同时施加到第一LCD板100的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二LCD板200的第n条扫描线。
因此,当输入来自LCD数据驱动器40的数据信号时,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同时被提供驱动信号。
但是,在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中需要在第一LCD板100被驱动时第二LCD板200不被驱动。类似的,需要在第二LCD板200被驱动时第一LCD板100不被驱动。
虽然在常规技术的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中设置不同的布线并选择施加来自控制单元10的信号,使得显示板被选择驱动,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开/关转换器件50,包括S11、S12、...S1n和S21、S22、...S2n,对应于各个栅极信号输入,使得在驱动第一LCD板100时转换器件50的转换器件S11~S1n处于开(ON)状态,而位于第二LCD板200的开关器件S21~S2n处于关(OFF)状态。
类似的,为了驱动第二LCD板200,位于第二LCD板200输入端处的转换器件S21~S2n被转换到开(ON)状态,并且位于第一LCD板100的输入端处的转换器件50的转换器件S11~S1n被转换到关(OFF)状态。
这样做,可以选择驱动第一LCD板100或第二LCD板200,不会增加扫描线的布线数量。
虽然不是必需,但优选开/关转换器件50由薄膜晶体管形成,其中可以采用N或P型薄膜晶体管作为该薄膜晶体管。
为直接驱动开/关转换器件50,还可以包括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60。该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60可以对开/关转换器件50施加电信号以控制其开/关状态。
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60可以只用一个信号同时控制在第一LCD板100或第二LCD板200中的开/关转换器件5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不必单独包含第一和第二LCD栅极驱动器31和32以及第一和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1和42以产生和施加栅极信号和数据信号。一个LCD栅极驱动器30和一个LCD数据驱动器40可以选择驱动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而不用单独的第一和第二栅极及数据驱动器31、32、41和42,由此与常规技术相比减少了驱动器的数量。
虽然已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实例描述了扫描线的布线,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到数据线。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中,应该对每个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单独形成扫描线。
同时,在扫描线LS1、LS2、...LSn和数据线LD1、LD2、...LDn-1、LDn和LDn+1、LDn+2、...LDn-1、LD2n围成的每个区域(像素区)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转换器件、如薄膜晶体管。
薄膜晶体管根据经扫描线施加到薄膜晶体管栅电极G的栅极驱动电压维持开/关状态。另外,经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S从LCD数据驱动器40接收数据信号(图像信号),并且将数据信号经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D传输到像素电极,由此在平板显示装置的每个像素区中发光。
此时,虽然不是必须,但优选薄膜晶体管为P型和N型薄膜晶体管。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与常数技术相比,甚至在运行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时布线数量减少。另外,驱动器数量减少,由此节约了成本,并且减少了失效空间,因而可以制造更紧凑的显示装置。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于驱动双重式LCD板的结构框图。
参见图4,本发明的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0、驱动电压发生单元20、LCD栅极驱动器30、LCD数据驱动器40、开/关转换器件50以及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
控制单元10向驱动电压发生单元20输出一个限定施加到第一和第二LCD板100和200的公共电压的周期和幅度的信号,向LCD数据驱动器40输出数据驱动器驱动信号,并根据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以及从控制单元外部施加的主时钟信号向LCD栅极驱动器30输出栅极驱动器驱动信号。
数据驱动器40响应于数据驱动器驱动信号向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的各个数据线输出数据驱动电压。
驱动电压发生单元20从控制单元接收限定公共电极电压Vcom的周期和幅度的信号,以上下调节信号的电压水平,并对LCD栅极驱动器30输出栅极驱动电压Von或Voff。
栅极驱动器30根据控制单元10提供的栅极驱动器驱动信号以及驱动电压发生单元20提供的栅极驱动电压Von或Voff向LCD板100和200输出栅极驱动电压。
此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开/关转换器件50连结到扫描线输入端或数据线输入端,并且分别对应地连结到扫描线或数据线。当从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60接收到电信号以驱动第一LCD板100时,连结到第一LCD板100的转换器件50置于开(ON)状态,连结到第二LCD板200的转换器件50置于关(OFF)状态,以使从LCD栅极驱动器30输出到LCD板100和200的驱动电压信号仅施加到第一LCD板100,由此只驱动第一LCD板100。
类似的,为驱动第二LCD板200,从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60接收电信号,使得连结到第一LCD板100的转换器件50置于关(OFF)状态,连结到第二LCD板200的转换器件50置于开(ON)状态,由此只驱动第二LCD平板显示器板200。
同时,第一和第二LCD板100和200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多条公共电极线、连结到各条扫描线和数据线的薄膜晶体管,液晶电容器和存储电容器。因此,第一和第二LCD板100和200将响应于LCD栅极驱动器30提供的栅极电压(或扫描信号)和驱动电压发生单元20提供的公共电极电压显示由LCD数据驱动器40提供的数据电压(或图像信号)。
同时,如前所述,虽然不是必须,但优选第一LCD板100的第一到第n条扫描或数据线与第二LCD板200的第一到第n条扫描或数据线通过一条导线互连。
通过这样做,第一LCD板100和第二LCD板200不必单独包括第一和第二LCD栅极驱动器31和32及第一和第二LCD数据驱动器41和42以分别驱动扫描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和数据信号(图像信号),并且布线数量也减少。第一平板显示器板100和第二LCD板200可以仅由一个LCD栅极驱动器30和一个LCD数据驱动器40选择性地驱动。
同时,虽然不是必须,但优选N或P型薄膜晶体管用作开/关转换器件50。
同时,本发明的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平板显示装置,并且可以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或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装置、TFT液晶显示装置、场序制液晶显示装置等。
如上所述,与应用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的常规技术相比,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布线数量减少。另外,随着驱动驱动器数量的减少,制造成本也降低,并且随着无效空间的减少,显示装置可以制造得更为紧凑。
虽然以上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显示器板;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其中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每个包括像素区,包括多条在第一方向分布的扫描线,多条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布的数据线,和设置在由多条数据线和与数据线交叉的扫描线形成的区域中的像素电极;和非像素区,包括处于扫描线或数据线输入端的多个开/关转换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件分别连结所述多条扫描线或多条数据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扫描线通过一条导线连结到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扫描线,此处n为自然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换器件为薄膜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晶体管为N型或P型薄膜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数据线通过一条导线连结到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扫描线,此处n为自然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换器件为薄膜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晶体管为N型或P型薄膜晶体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以直接驱动开/关转换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响应于处于开状态的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个开/关转换器件将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个开/关中转换器件控制在关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仅用一个电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平板显示器板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开/关转换器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响应于处于开状态的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个开/关转换器件将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个开/关中转换器件控制在关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个栅极驱动器和一个数据驱动器,以同时控制第一平板显示器板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栅极驱动器和一个数据驱动器分别直接连结到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像素区至少包括一个转换元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元件是P型或N型中的任何一种薄膜晶体管。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扫描线的数量为n,数据线的数量为2n。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线的数量为n,扫描线的数量为2n。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设置为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装置、TFT液晶显示装置和场序制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种。
19.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每个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极;栅极驱动器,向多条扫描线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和栅极驱动电压;数据驱动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驱动器驱动信号向多条数据线输出驱动电压;控制单元,产生数据驱动器驱动信号和栅极驱动信号;驱动电压发生单元,从控制单元接收栅极驱动信号并向栅极驱动器输出栅极驱动电压;和关/开转换器件,分别连结所述多条扫描线或多条数据线。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转换器件选择性地开/关扫描线或数据线。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控制单元的信号以控制开/关转换器件,使得扫描线或数据线选择性地被开/关。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响应于对处于开状态的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扫描线或数据线的控制,同时将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扫描线或数据线控制在关状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扫描线通过一条导线连结到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扫描线,或者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数据线通过一条导线连结到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数据线。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转换器件控制单元响应于对处于关状态的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扫描线或数据线的控制,同时将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扫描线或数据线控制在开状态。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转换器件为薄膜晶体管。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晶体管为N型或P型薄膜晶体管。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设置为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装置、TFT液晶显示装置和场序制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种。
28.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每个包括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多个处于扫描线或数据线输入端的开/关转换器件;其特征在于转换器件分别连结所述多条扫描线或多条数据线。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扫描线通过一条导线连结到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扫描线。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数据线通过一条导线连结到第二平板显示器板的第n条数据线。
31.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显示器板,具有多条信号线;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具有多条分别连结到第一信号线以接收公共信号的信号线;其特征在于转换所述第一和第二多条信号线的开/关状态,使得彼此相反。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分别连结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多条信号线每一条的开/关转换器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开/关转换控制单元以控制开/关转换器件。
34.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驱动器,向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提供同样的信号;和转换器件,在任何指定的时间只允许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中的一个接收来自驱动器的信号。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转换控制单元,以控制转换器件。
36.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栅极驱动器,驱动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和数据驱动器,驱动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其中栅极驱动器或数据驱动器通过公共导线向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提供各个同样的信号,并且转换该信号,使得在任何指定的时间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中只有一个接收信号。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公共导线平板输入处转换所述信号的转换器件。
全文摘要
一种双重式平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显示器板;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其中第一和第二平板显示器板每个包括像素区,其中包括多条在第一方向分布的扫描线,多条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布的数据线,和设置在由多条数据线和与数据线交叉的扫描线形成的区域中的像素电极;和非像素区,其中包括处于扫描线或数据线输入端的多个开/关转换器件,其特征在于转换器件分别连结所述多条扫描线或多条数据线。
文档编号G09G5/00GK1655037SQ200410082679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9日
发明者朴东振, 郑泰赫, 许海珍, 安秉善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