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方法及薄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13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方法及薄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方法,以及用于提供具有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薄膜系统,该系统包括衬底体和薄膜体。
EP 1227347A1描述了一种制造具有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喷墨式打印机将第一定位层(orientation layer)印制到衬底上,通过偏振光的照射将所述第一定位层排列成一给定的方向。随后,使用喷墨式打印机将含有液晶材料的层敷设到所述定位层之上,并提供对液晶材料进行排列的条件。然后,使用紫外线对所述液晶层进行固化(harden)。
为了制造具有不同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区域,在电脑的控制下,仅通过区域方式,在各个单独的区域内,通过喷墨式打印机将含有感光聚合物的定向层及含有液晶材料的层敷设到所述衬底之上。另外,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执行以下过程通过喷墨式打印机,以图案的形式将第一定位层印制到衬底上。然后用线性偏振光照射所述的衬底,由此获得图案形式的感光聚合物层适合并且一致的方向。然后,使用所述喷墨式打印机,敷设与第二图案一致的第二感光聚合物层,并使用线性偏振光进行照射。所述第一次的照射和第二次的照射使用的偏振方向是不同的,由此所得到的结果是两个定位层具有不同的方向,并具有相互重叠的关系。上述与具有适合图案形状且具有各个聚合物层结构结合的多重涂层过程使制造具有不同方向的区域成为可能,其中所述聚合物层按照相互重叠的关系排列。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具有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制造方法。
通过一种具有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制造方法实现上述目的,其中,为了制造所述光学可变元件,首先将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层的、并具有包含液晶材料的LCP层的薄膜体敷设到包括用于对液晶进行定向的定向层的衬底体上,其中,在将所述薄膜体敷设到所述衬底体上之前对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进行个性化,并且采用下述方式将所述薄膜体敷设到所述衬底体个性化后的定向层上将所述薄膜体的LCP层放置在所述衬底体个性化后的定向层上,用于对所述薄膜体的LCP层的液晶进行定向。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包括衬底体和薄膜体的薄膜系统实现,其中所述薄膜系统的薄膜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并包含一个含液晶材料的LCP层,其中,薄膜系统的衬底体包括用于对液晶进行定向的定向层,并且其中在衬底体的定向层被个性化之后,通过下述方式将所述薄膜体敷设到个性化后的定向层上将所述薄膜体的LCP层放置在所述个性化后的定向层上,用于对所述薄膜体的LCP层中的液晶进行定向。
本发明所获得的优点在于使廉价、非集中的个性化LC安全元件(LC=液晶)成为可能。在设备复杂度和开销处于低级别的情况下,通过非集中模式对光学安全元件进行个性化是可能的,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制造个性化的光学可变安全元件,并且在其复制安全措施、抗磨损性及易操作性方面完全等同于大规模制造的光学可变安全元件。基于以下事实,本发明还可以获得另外的优点通过较低级别复杂度及低级别开销改装的现有设备可以用作对安全元件进行非集中个性化的设备,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从而获得进一步的成本优势。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对本发明的有利的构造进行了阐述。
所述薄膜体最好具有承载层以及经过物理干燥但尚未交联的LCP层。它确保依照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以快速且顺利地执行。在将所述薄膜体敷设到所述衬底体上之后,可以立即排列所述薄膜体内LCP层的液晶材料,使其对准所述衬底体中个性化后的定向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最好在放置所述薄膜体之后,通过加热使所述薄膜体的LCP层液化,以实现对所述薄膜体LCP层的液晶材料的排列,使其对准所述衬底体的个性化定向层。由于所述非交联且经过物理干燥的LCP层是有粘性的,因此通过附着力可以实现所述薄膜体和衬底体之间的粘合。
在对LCP层液晶分子进行对准排列之后,所述LCP层将被固化,例如通过紫外固化的方法。使用加热可交联的系统或在温度的作用下可以液化的系统也是可以的。
在这一方面,若衬底体的定向层具有紫外功能团(UV-functionalgroups),则可以获得更多的优点。在LCP层通过紫外固化的方法固化后,这些功能团可以通过例如化学键接的方式在薄膜体和衬底体之间提供更为牢固的粘合。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衬底体内包含一个或多个生成光学安全特性的层。这种类型的层可以具有诸如衍射结构,这种衍射结构可以提供诸如全息图的光学衍射安全特性。另外,这些层还可以是薄的薄膜层,并能通过干涉现象,提供依赖于观察角度的颜色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除所述衬底体之外,所述薄膜体或者所述衬底体及薄膜体也可以具有这样的层。
通过上述这些附加层,可以极大地改善防止光学可变安全元件被伪造的安全措施,所述这些附加层最好被置于LCP层之上,即观察者和LCP层之间。所述安全元件不能再通过诸如喷墨式打印机及带有偏振器的紫外光源的简单装置被复制或仿制。如果所述衬底体和薄膜体均包含具有上述特性的层,从这方面来讲,安全标准是非常高的。因此,所述个性化安全特性在两侧均得到了保护,并且非常明显的,操纵所述安全元件的任何尝试都将影响另外一个安全元件。
在所述衬底体和薄膜体均具有一个或更多能产生相互补充的光学安全特性的层的情况下,将获得非常高的安全级别。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所述衬底体中定向层的个性化。
已经证明,通过在所述定向层上进行局部印刷的方式将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个性化是非常有利的。上述印制操作使得所述定向层上的凹槽被局部地填充,因此,在所述印刷区域内将不会发生LCP层的定向。上述过程将受益于用于个性化所述定向层的设备的复杂度及开销均非常低的优点。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较低级别的改进开销,就可以简单地再次使用多种现有设备以生成个人资料(如数据卡)。
所述个性化另一种有利的可能选项涉及通过将具有不同朝向的定向层局部转移到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之上的方式对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进行个性化。这样,使得所述定向层包含具有不同方向的区域,由此,可以生成相当复杂的个性化安全特性。
个性化所述定向层采用的其他可能方法包括通过局部机械去除定向层的方法,通过激光烧蚀的方法,通过定向层局部热变形的方法,通过在定向层中对起伏结构(relief structure)进行局部复制的方法,或通过对定向层局部曝光的方法,实现所述定向层的个性化。
使用冲压薄膜、层压薄膜或粘合薄膜作为所述薄膜体是尤其有利的。这类薄膜可通过诸如常规的热冲压或层压的方法敷设到所述衬底上。使用上述类型的薄膜作为所述薄膜体可以确保上述处理过程能被快速并且可靠地实施。另外,诸如层压设备等现有设备也可被再次利用。
使用冲压、层压或粘合薄膜作为所述衬底体也是可以的,这样也可获得以上述的优点。关于这一方面,已经证明,在将所述薄膜体敷设到所述衬底体、安全元件上之前,应用冲压、层压或粘合薄膜形成所述衬底体是非常有利的,所述安全元件可以是例如护照、钞票、充值卡或票据。
然而,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所述衬底体也可以包括例如构成保密文件的承载层,以及敷设到(局部敷设到)其上的定向层。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多个实施例举例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为显示了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a为薄膜体的示图,图2b为衬底体的示图,
图3a为具有个性化定向层的衬底体的示图,图3b为用于衬底体定向层个性化的转印薄膜的截面图,图3c为个性化后定向层的示图,图4为显示了在衬底体上敷设薄膜体的示图,图5为显示了光学可变元件的示图,图6a为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薄膜体的示图,图6b为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衬底体的保密文件的示图,图7a为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薄膜体的示图,以及图7b为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衬底体的示图。
图1显示了用于制造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方法流程图,包括方法步骤11至18的多个步骤。在这种情况下,下面将参考相关的附图2a到5,对各个单独的步骤11到18进行描述。方法步骤11到14代表了集中的(central)子过程1中的方法步骤,方法步骤15到18代表了在非集中子过程2中的方法步骤。集中的子过程1可用于生成衬底体和薄膜体,通过所述衬底体和薄膜体,个性化的光学可变元件可在随后的非集中子过程2中生成。
集中的子过程1中的方法步骤可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实现。
通过方法步骤11和12可制造出如图2a所示的具有三个层31,32,33的薄膜体3。所述薄膜体3是冲压薄膜。所述薄膜体3也可以是层压薄膜或粘合薄膜。
薄膜体3具有层31,32,33三个层。层31是承载层,由例如厚度在19μm到23μm之间的聚酯薄膜构成。在方法步骤11中,通过例如凹版印刷工艺将层32敷设到承载层31上。层32是LCP层(LCP=液晶聚合物),所述LCP层包含可通过照射或其他方式固化的液晶材料。可以使用在US No 5 389 698 A,US No 5 602 661 A,EP 0 689 084A,EP 0 689 065 A1,WO 98/52007以及WO 00/29878中描述的液晶材料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液晶材料。最好使用Merck RMM 129或OPALVA(Vantico-Basel)作为层32的液晶材料。
优选地,被敷设到所述承载层31上的液晶材料的敷设重量为0.5-3g/m2。随后,在方法步骤12中,实现对层32上的承载溶剂的LCP材料的物理干燥。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干燥是在例如温度为100到120℃的干燥槽内进行的。
在将所述LCP层32敷设到所述层31上时,也可以不覆盖整个表面区域,而是通过适合形状的凹版印刷滚筒局部地以图案方式的形状覆盖所述层31的表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尚未个性化的LCP层中提供作为附加安全属性的复杂的图案。
然后,将所述层33敷设到所述干燥层32上。所述层33是用于保护所述LCP层32粘性表面的硅纸。
也可以在所述层31和32之间提供释放和/或保护漆层,以保证所述承载层31可以从所述LCP层32更好地释放,或为层32提供更好的物理保护。
图2b中所示的衬底体4是通过方法步骤13和14生成的。所述衬底体4是粘合薄膜,它天然具有其他的层。然而,所述衬底体4也可以是冲压薄膜或层压薄膜。
所述衬底体4,也就是所述层42,也可被直接构造(例如通过激光烧蚀的方式)。另外,所述衬底体4也可由PCV板形成。
所述衬底体4具有包含起伏结构40的定向层41及承载层42。
所述承载层42是诸如层厚在10μm到50μm的PET或BOPP薄膜。在方法步骤13中,所述定向层41将被敷设到所述承载层42的整个表面区域上,例如通过使用凹版印刷滚筒。
所述层41是一个复制层,通过冲压工具将所述起伏结构40压纹(emboss)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层41最好含有明显的热塑性材料。例如,用于层31的复制漆具有以下成分成分比重高分子PMMA树脂 2000硅树脂环基,非油性 300非离子湿润剂50
低粘性硝化纤维750甲基甲乙酮1200甲苯 2000乙酰丙酮醇2500所述复制层可通过以下方式被敷设到层42上,例如在干燥后使用敷设重量为2.2g/m2的线性栅格凹板印刷滚筒。所述干燥是在温度为100到120℃的干燥通道中实现的。
目前,在方法步骤14中,通过使用由诸如镍构成的印模(die)在约130℃将用于液晶定向的起伏结构40压纹于层41中。在冲压所述起伏结构40时,所述印模最好用电加热。在所述冲压操作之后,在所述印模从层41上提起之前,所述印模可被重新冷却。在所述起伏结构40的冲压操作之后,可通过交联或其他方式固化所述复制漆。
在这里,例如所述起伏结构40具有多个平行的凹槽,这些凹槽排列成相互并列的关系,并且允许对液晶分子进行定向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起伏结构的空间频率最好在300到3000行/mm,并且所述凹槽的剖面深度最好在200nm到600nm。
然而,也可以使用曝光的感光聚合物层来构成所述定向层41。原则上,为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使用所有可通过偏振光照射建立其方向属性的感光聚合物。这样的感光聚合物(LPP=LinearilyPhotopolymerisized Polymeres)的范例在诸如EP 0 611 786 A,WO96/10049以及EP 0 763 552 A中有所描述。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也可以使用在EP 1 227 347 A1中描述的感光聚合物。
在方法步骤13中,通过湿化学工艺将所述感光聚合物层敷设到所述承载层42上。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凹版印刷工艺实现敷设所述感光聚合物层的操作。然后,在方法步骤14中,干燥所述感光聚合物层,并使用偏振紫外线对其进行照射,由此,在允许液晶分子进行定向的定向层41中生成所述起伏结构40。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定向层41也可以已经以图案的结构被印制在所述承载层42上,由此,在对所述定向层进行个性化之前,将作为进一步安全属性的复杂图案敷设到所述定向层41上。另外,也可以通过所述起伏结构40的适当凹入形状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非集中子过程2中,通过使用简单的设备,借助于所述衬底体4和薄膜体3可以非集中地(decentrally)制造出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
出于这一目的,在方法步骤15中,所述衬底体4的定向层41被个性化。
下面参考图3a描述个性化的定向层41的第一种可能的方法图3a显示了具有承载层42和定向层41的衬底体4。以区域方式敷设到所述层41上的层是印刷层43,所述印刷层43填满了所述起伏结构40的凹槽。这类例如通过TTF打印机或喷墨式打印机进行的彩色或无色印刷使得所述定向层41上的区域通过以特定目标风格的方式进行填充,从而被覆盖或清除。所述感光聚合物的区域中或结构区域的表面随后将不会出现液晶材料的排列,所述感光聚合物通过打印操作消除活性,所述结构区域通过打印操作来填充,这样,将实现所述液晶分子在上述区域内的各向同性的分布。在偏振器的作用下,通过液晶材料的定向,可在非打印区域内获得“是/否”信息,然而在被消除活性或通过打印填充的区域内,液晶不会涉及任何优选的定向操作,因此不会具有任何的光学激活信息。
所述定向层41的个性化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实现,如通过局部去除所述定向层41的方法。这样在方法步骤15中,可通过例如铣削头或其他材料去除工具局部去除所述起伏结构40,由此,随后在去除的材料中生成所述液晶分子的各向同性分布,并且由此实现光信息的清除。也可通过热去除实现这类清除,例如通过使用激光器。
另一种可能选项包括通过对所述定向层41进行局部热处理来局部恢复所述起伏结构40的形状(retro-shaping),由此局部消除所述起伏结构的液晶定向特性。
另外,也可以使用未曝光的或局部曝光的LPP层作为所述定向层41,并且在方法步骤15中,通过一个或多个曝光步骤个性化该层。在这种情况下,该处理也能与图3a相关的所述处理相结合,由此,首先在诸如未曝光的或局部曝光的感光聚合物层之上印刷一层,通过涂层以及后续的偏振光照射防止后续的定向。
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冲压机床局部地去除所述定向层41的起伏结构40。除了直接地清除所述起伏结构40外,该冲压机床还可以进一步在所述定向层41中压纹新的具有不同方向的起伏结构。通过这种方式,生成具有不同方向的液晶分子区域也是可以的。
如果需要,也可通过与一个具有偏振特性的阻滞剂层(retarderlayer)结合生成具有对比变化(contrast change)的LC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阻滞剂层可以是所述衬底体的一部分,例如可直接被放置在所述定向层41的下方。它也可作为在所述衬底体之上的薄膜体30部分的一部分,例如可直接被放置在LCP层32之上。
例如,所述阻滞剂层可由额外的、适当定向的并且固定的LC层形成。然而,所述阻滞剂层也可以是适当的承载材料层,所述承载材料对偏振光表现出双折射特性,也就是说,它对应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如果所述承载层由适当的材料制成,所述阻滞剂层例如也可由承载层42构成。此外,所述阻滞剂层也可由具有偏振或与偏振相关的属性的其他材质制成。
由定向的LC层32产生的偏振效果以及由阻滞剂层生成的偏振效果叠加在一起,由此,由于对定向层41的个性化而使LC层32不具有偏振特性的区域中,光的偏振由所述阻滞剂层确定,而在其他区域,光的偏振则由阻滞剂层和LC层32的属性确定。所述阻滞剂层的偏振方向目前最好选择为相对于液晶分子的定向层成45度角。所述附加的阻滞剂层可以是以例如透明覆盖的方式配置在局部定向的LC层上,假设在所述定向层的区域内也生成了光有效信息(“明/暗”效果),其中这些区域通过个性化降低活性。由所述LCP层结合“是/否”信息,由此提供一个基于LC的元件,该元件用偏振器来观看,随着偏振器的转动显示为对比的变化(contrast change)。在这种情况下,与阻滞剂层结合的LC元件具有反射或透射特性。
下面参考图3b和3c描述对所述定向层41进行个性化的另一种可行的方式。在这方面,在图3b和3c所示的处理流程中,通过将另一个已预先定向的感光聚合物层或复制层局部转移到所述定向层41之上,可获得所述定向层41单独的方向。
图3b示出了具有载体4、释放层47、复制层48以及粘合层49的转印薄膜44。
所述载体46包括承载薄膜461以及具有复制结构的复制漆462。
所述复制层41被成形为例如与图2b所示的复制层类似的形状,并且具有压纹的允许液晶分子进行定向的起伏结构。所述粘合层49可以是诸如一种可热激活的粘合剂。当前,可以通过例如适当的冲压机床将所述的转印薄膜44局部地敷设到所述的定向层41上。由此,图3c显示了具有所述定向层41的衬底体4,其中,将所述的转印薄膜敷设到所述定向层41的区域45中,其敷设方向与所述定向层41的方向垂直,以及将所述的转印薄膜敷设到所述定向层41的区域50中,其敷设方向相对于定向层41的方向成45度角。在敷设所述转印薄膜44之后,所述承载薄膜46将被去除,这样,在所述区域45和50中,所述复制层48的起伏结构就形成了操作性表面结构。从图3c可以看出,涉及不同方向的定向层的区域可通过局部敷设这类其他的定向层分别生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生成具有对比反转(contrastreversal)的图像。
除了应用具有压纹的起伏结构的复制层之外,可以理解,还可以使用曝光的感光聚合物层作为层48。
目前,在方法步骤16中,将所述薄膜体3敷设到所述衬底体4之上。为实现上述目的,将包含硅纸的保护层33从薄膜体3中剥离,随后将余下的薄膜体反向地层压到所述衬底体44上。这样,经过物理干燥的LCP层32具有良好的粘合能力,可以在所述衬底体和薄膜体之间提供稳定的结合,而不需要使用其他的方法。图4显示了执行方法步骤16后所提供的薄膜体。所述薄膜体包括承载层42,具有局部印刷层43的定向层41,LCP层32及承载层31。
当前,在方法步骤17中,将对图4所示的多层体进行加热,以实现将所述LCP层32的液晶分子对准个性化后的定向层41的定向。所述LCP层32将在热作用下液化,由此,所述LCP层32的液晶分子将对准个性化后的定向层41进行排列。
在方法步骤18中,使用穿透所述承载层31的紫外线对目前已定向的LCP层32进行曝光。优选地,使用波长范围在280到365nm的紫外线进行所述曝光操作。上述紫外线曝光为所述液晶材料提供紫外线(UV)定影。
在上述情况下,所述承载体可以阻止氧气带来的抑制作用(inhibition),由此,可以省去在惰性条件下处理LCP时通常所必需的照射固化过程。
在所述LCP层32的UV定影之后,从多层体中剥离出所述承载层31,由此,可得到如图5所示的光学可变元件51,该光学可变元件51包括承载层42,具有局部印刷层43的个性化定向层41,以及已定向的LCP层32。
在所述LCP层32之上保留所述承载层31也是可以的,此时,所述承载层将作为例如保护层来保护所述LCP层32。
下面将结合图6a和6b描述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
图6a显示了具有承载层61、转移层62的薄膜体6,其中,所述转移层62具有释放和保护漆层63、复制层64、LCP层65和保护层66。所述承载层61、LCP层65及保护层66与图2a中显示的层31、32和33相类似。
所述层64是一个复制层,在其中以区域方式压纹一衍射结构67。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层64和65所使用材料的折射率是不相同的,由此通过所述衍射结构67可以生成透明的光衍射安全特性。因此,通过所述衍射结构67生成诸如全息图或活动图(Kinegram)是可能的。
图6b显示了由例如(印刷的)塑料和/或纸介质构成的保密文件72。这类保密文件例如可用作通行证、身份证、公司身份证、信用卡、充值卡或票据。
除此之外,图6b显示了被敷设到所述保密文件72之上的衬底体71。所述衬底体71包括承载层73、释放层74、定向层75、复制层76、反射层77及粘合层78。
所述承载层73类似于图2a中所示的承载层31。所述定向层75类似于图2b中所示的定向层41。复制层76是在其中局部形成有衍射结构79的复制层。所述反射层77包含一个薄的汽相沉积金属层。本质上,铬、铝、铜、铁、镍、银、金或包含上述金属的合金均可作为所述金属层的材料。此外,所述反射层77也可以是一个HRI层(HRI=高折射率)。
因此,在所述衍射结构79的区域内生成具有光学衍射效果的反射安全元件,例如全息图或活动图。可以理解,所述反射层77也以是一个局部层,由此,例如以区域方式具有一个透明窗口,使得所述保密文件72的元件可见。
所述粘合层78包括例如可热激活的粘合剂层。
当前,在集中的子过程中,可通过如下步骤生成所述薄膜体6将所述释放/保护漆层63敷设到所述承载层61上;通过印刷来敷设一个复制漆层,对所述复制漆层进行干燥,并复制所述衍射结构67;通过印刷来敷设所述LCP层64,并对所述LCP层65进行物理干燥;再敷设所述保护层66。当前,在非集中的子过程中,将所述衬底体71敷设到所述保密文件72上(可选地,在所述保密文件72被个性化后)。随后,从所述衬底体71中剥离所述承载层73及释放层74,然后,再如与图3a至3c对应的描述中所述,对所述定向层75进行个性化。接下来,从所述薄膜体6中剥离所述保护层66,再将所述薄膜体6和层65层压到所述衬底体71的层75之上。
下面结合图7a和7b描述本发明所述的薄膜系统的其他实施例。
图7a显示了具有承载层81、LCP层82、复制层83、反射层84及粘合层85的薄膜体8。
所述承载层81、LCP层82及复制层83与图6a中所示的层61、65及64类似。所述反射层84及粘合层85与图6b中所示的层77和78类似。衍射结构87在复制层83上以区域形式成形,并由此提供了反射光安全元件。
图7b展示了衬底体9,该衬底体9具有承载层91、释放和/或保护漆层92、复制层93、薄的薄膜层系统的吸附层94和衬垫层95、定向层96及保护层97。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承载层91、复制层93及定向层96与图6b中所述的层73、76和75相类似。在一个区域中,所述复制层93具有衍射结构98,在该衍射结构区域内,生成具有光衍射效果的透明安全元件。所述薄的薄膜层系统包括吸附层94和衬垫层95,生成透明的光学安全元件,该光学安全元件可以通过干涉作用,产生取决于观察角度的颜色变化。
在所述集中子过程中,生成了所述薄膜体8和衬底体9。随后,在所述非集中子过程中,所述衬底体8将通过粘合层85粘合到保密文件上。随后,从所述转移层上去除所述承载薄膜81。在后续步骤中,从所述衬底体9的定向层96去除所述保护层97,并根据图3a到3c所描述的其中一种处理方法个性化所述定向层96。然后,将导向所述薄膜体8的LCP层82的所述个性化的定向层96敷设到所述衬底体9上,并将所述衬底体9层压到所述薄膜体8上。
从这方面来讲,由具有光学衍射效应的所述结构87和88生成的光学安全特性将表现出相互补充的光学安全特性。举例来说,上述两个衍射结构可以生成一个共同的全息图显示的相邻区域。
权利要求
1.用于制造具有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5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制造所述光学可变元件(51),将一个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并具有包含液晶材料的LCP层(32,65,85)的薄膜体(3,6,8)敷设到一个衬底体(4,7,9)上,所述衬底体具有用于液晶定向的定向层(41,75,96),在所述薄膜体被敷设到所述衬底体之前,对所述衬底体(4,7,9)的定向层(41,75,76)进行个性化,并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薄膜体(3,6,8)敷设到所述衬底体(4,7,9)的经过个性化的定向层(41,75,96)上将所述薄膜体(3,6,8)的LCP层(32,65,85)设置在所述衬底体的个性化后的定向层之上,用于对所述薄膜体LCP层的液晶进行定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定向层上进行局部印刷(43),对所述衬底体(4)的定向层(41)进行个性化。
3.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不同方向的定向层(48)局部转移到所述衬底体(4)的定向层(41)上,对所述衬底体(4)的定向层(41)进行个性化。
4.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局部地机械去除所述定向层,对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进行个性化。
5.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定向层进行局部热变形,对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进行个性化。
6.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起伏结构复制到所述定向层内,对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进行个性化。
7.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定向层进行曝光,对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进行个性化。
8.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列所述薄膜体(3)中LCP层(32)的液晶材料使其对准所述衬底体(4)中经过个性化的定向层(41),然后固化所述LCP层(32)的经过排列后的液晶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薄膜体(3)敷设到所述衬底体(4)上之后,为了实现对液晶的排列,加热所述薄膜体(3)的LCP层(32)。
10.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冲压薄膜、层压薄膜或粘合薄膜作为所述衬底体(71,9)。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薄膜体(6)敷设到所述衬底体(71)上之前,将形成所述衬底体(71)的冲压薄膜、层压薄膜或粘合薄膜敷设到一个保密文件(7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体(4,7)具有形成保密文件的承载层(42,72)。
13.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冲压或层压过程中,被敷设到所述衬底体(4,7,9)上的薄膜体(3,6,8)是冲压薄膜、层压薄膜或粘合薄膜。
14.用于提供具有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51)的薄膜系统,包括衬底体(4,7,9)及薄膜体(3,6,8),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系统的薄膜体(3,6,8)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并具有包含液晶材料的LCP层(32,65,85),所述薄膜系统的衬底体(4,7,9)具有用于进行液晶定向的定向层(41,75,96),并且在对所述衬底体(4,7,9)的定向层(41,75,96)进行个性化之后,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薄膜体(3,6,8)敷设到所述衬底体(4,7,9)的经过个性化的定向层(41,75,96)上将所述薄膜体(3,6,8)的LCP层(32,65,85)放置到所述衬底体(4,7,9)的经过个性化的定向层(41,75,96)之上,用于对所述薄膜体(4,6,8)的LCP层(32,65,85)的液晶进行定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薄膜体与所述衬底体更好地粘合在一起,所述衬底体的定向层具有紫外线功能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体(3,6,8)具有承载层(31,61,81)和经过物理干燥的LCP层(32,65,85)。
17.根据权利要求14到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体(7,9)具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用于生成光学安全特性的层(76,77,94)。
18.根据权利要求14到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体(6,8)具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用于生成光学安全特性的层(68,83,84)。
19.根据权利要求14到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体(7,9)及薄膜体(6,8)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产生相互补充的光学安全特性的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4到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体和/或构成所述光学可变元件一部分的薄膜体部分包含具有偏振特性的阻滞剂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偏振特性的个性化光学可变元件的方法,以及实现上述方法的薄膜系统。为了生成所述光学可变元件,将一个薄膜体敷设到一个衬底体上,其中所述薄膜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31,32),并具有包含液晶材料的LCP层(32),所述衬底体包含用于对液晶进行定向的定向层(41)。在将所述薄膜体敷设到所述衬底体上之前,对所述定向层(41)进行个性化。然后,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薄膜体敷设到所述衬底体上的经过个性化的定向层上将所述LCP层(32)设置到所述衬底体的经过个性化的定向层(41,43)上,从而能够对所述薄膜体的LCP层(32)中的液晶进行排列。
文档编号B42D15/00GK1853120SQ200480026726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6日
发明者海蒙·卡其克, 维尔那·赖因哈特, 马蒂亚斯·塞兹 申请人:雷恩哈德库兹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