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屏驱动装置及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20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屏驱动装置及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的驱动装置及等离子体显示器。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器,是利用伴随着气体放电而产生的发光现象的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显示部分、即等离子体显示屏(PDP),在大画面化、薄型化及高视场角上,比其它显示装置有利。PDP大致可发分为用直流脉冲动作的DC型和用交流脉冲动作的AC型。AC型PDP,亮度高,而且结构特别简单。所以,AC型PDP适合于批量化和象素的精细化,被广泛使用。
AC型PDP,例如具有三电极面放电型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构造中,在PDP的背面基板上,朝着屏的纵向配置着地址电极,在PDP的前面基板上,交替而且朝着屏的横向配置着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分别称作“X电极”和“Y电极”)。地址电极和扫描电极,通常一根根地单独使电位变化。
在相邻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对及地址电极的交叉点,设置放电单元。在放电单元的表面,设置由电介质构成的层(电介质层)、旨在保护电极和电介质层的层(保护层)、包含荧光体的层(荧光体层)。在放电单元的内部,封入气体。对维持电极、扫描电极及地址电极之间施加脉冲电压,从而在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时,其中的气体分子就被电离,发出紫外线。该紫外线激发放电单元表面的荧光体,使其发出荧光。这样,放电单元就发光。
PDP驱动装置,通常按照ADS(Address Display-period Separation)方式控制PDP的维持电极、扫描电极及地址电极的电位。ADS方式是子扫描场方式的一种,在子扫描场方式中,图象的一个扫描场被分成多个子扫描场。子扫描场包含初始化期间、地址期间(address period)及放电维持期间。在ADC方式中,对PDP的所有的放电单元,共同设定上述三个期间(参照专利文献1)。
在初始化期间,初始化脉冲电压被施加给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这样,所有的放电单元的壁电荷就被均匀化。
在地址期间,扫描脉冲电压被依次施加给扫描电极,地址脉冲电压则被施加给若干个地址电极。在这里,应当施加地址脉冲电压的地址电极,是根据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选择的。扫描脉冲电压被施加给一个扫描电极、而且地址脉冲电压被施加一个地址电极时,位于该扫描电极和地址电极的交叉点的放电单元产生放电。在该放电的作用下,该放电单元的表面就积蓄壁电荷。
在放电维持期间,放电维持脉冲电压被同时而且周期性地施加给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所有的对。在这里,放电维持脉冲电压比放电开始电压低。可是,在地址期间积蓄了壁电荷的放电单元中,壁电荷产生的电压、即壁电压被叠加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上。这样,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电压,就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其结果,使气体引起的放电持续,产生发光。
由于放电维持期间的长度,因子扫描场而异,所以放电单元的一个扫描场的发光时间、即放电单元的亮度,可以通过选择需要发光的子扫描场来调整。

PDP驱动装置,通常包含扫描电极驱动部、维持电极驱动部及地址电极驱动部等三个。这三个驱动部独立或合作,产生初始化脉冲电压、扫描脉冲电压、地址脉冲电压及放电维持脉冲电压。
这三个驱动部产生脉冲电压,有各种各样的样态。
例如关于现有技术的PDP驱动装置的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发生样态,如下情况已广为人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5是表示该在PDP驱动装置在放电维持期间扫描电极驱动部110、维持电极驱动部120、地址电极驱动部130及PDP200的等效电路的图形。在图15中,PDP200的等效电路只用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及地址电极A之间的杂散电容CXY、CXA及CYA(以下称作“PDP200的面板电容”)表现。在放电单元进行放电时,流过PDP200的电流、即放电电流的线路被省略。
图16是表示在放电维持期间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的电位变化的波形图形。
在放电维持期间,扫描电极驱动部110将扫描电极Y维持成接地电位(0),地址电极驱动部130将地址电极A维持成接地电位(参照图16)。
维持电极驱动部120,包含高端开关Q1和低端开关Q2。高端开关Q1和低端开关Q2,在电源100的正电位端子1P和负电位端子1N之间串联。并且,其串联的连接点J1,与PDP200的维持电极X连接。在这里,正电位端子1P被维持成一定的正电位+Vs;负电位端子1N被维持成一定的负电位-Vs。
在放电维持期间,高端开关Q1和低端开关Q2交替通断。这样,对维持电极X而言,正脉冲电压(脉冲高+Vs)和负脉冲电压(脉冲高-Vs),作为放电维持脉冲电压,被交替施加。
专利文献1特开平08-320667公报 在PDP驱动装置中,在放电维持期间驱动维持电极等的电路和在地址期间及初始化期间驱动维持电极等的电路通常是分别设置的。在放电维持期间,由放电电流和面板电容的充放电电流构成的大电流流入PDP。因此,在放电维持期间驱动维持电极等的电路就会较大,导致妨碍驱动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小型化的PDP驱动装置及等离子体显示器。
采用本发明的PDP驱动装置,被等离子体显示器搭载。在这里,该等离子体显示器具备下述PDP。该PDP,具有利用封入内部的气体放电而发光的放电单元;及为了将所定电压施加给所述放电单元的维持电极、扫描电极及地址电极。
采用本发明的PDP驱动装置,具有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及地址电压发生部。
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中的一方维持成给定电位(接地电位),对另一方则作为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交替施加第一正脉冲电压和第一负脉冲电压。向施加在时间上变化的电压。此外,地址电压发生部,还可以与和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中的第二脉冲电压同极性的脉冲同步地,将具有一定极性的第二脉冲电压,施加给地址电极。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PDP驱动装置,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或扫描电极中的某一个维持成接地电位。就是说,维持电极驱动部或扫描电极驱动部中的某一个,不包含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这样,能够削减驱动装置整体的面积,提高电路设计的柔软性,所以采用本发明的上述PDP驱动装置容易小型化。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PDP驱动装置,进而在向维持电极或扫描电极中的某一个施加第一正脉冲电压或负脉冲电压时,向地址电极施加第二脉冲电压。第二脉冲电压的振幅尽管大,但最好与和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中的第二脉冲电压同极性的脉冲的振幅相等。这时,如下所述,能够抑制通过地址电极的放电。
放电维持期间开始时,在地址电极一侧积蓄壁电荷。该壁电荷特别具有一定的极性。
例如,设想该壁电荷的极性为正时。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负脉冲电压的施加期间,被施加负极性的第二脉冲电压。这时,在第一负脉冲电压的施加处的电极和地址电极之间的电压,比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电压低。所以,在地址电极侧能够抑制正的壁电荷的消去。就是说,放电电流实质上不流入地址电极。进而,在地址电极侧减少电子引起的冲击。
另一方面,在第一正脉冲电压的施加期间,在地址电极一侧积蓄的正的壁电荷,被维持成一定。就是说,放电电流不流入地址电极。
与上述设想相反,地址电极一侧积蓄的壁电荷的极性为负时,在第一正脉冲电压的施加期间,可以施加正极性的第二脉冲电压。
以上的结果,是在整个放电维持期间,在地址电极一侧实质上维持一定的壁电荷。就是说,放电电流实质上不流入地址电极。在地址电极一侧,由于进而减少电子/离子冲击,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荧光体的劣化。
这样,采用本发明的上述PDP驱动装置,就能维持PDP的低耗电量和PDP的长寿命。
另外,地址电压发生部,可以在放电维持期间,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从最大值向最小值变化的过程中,使地址电极的地位从接地电位变成负的给定电位,而且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从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的过程中,使地址电极的地位从负的给定电位变成接地电位。
或者,地址电压发生部,可以在放电维持期间,将PDP的地址电极的地位至少控制成2个不同的电位的同时,在施加第一正脉冲电压的期间,使地址电极的地位下降,在施加第一负脉冲电压的期间,使地址电极的地位上升。或者,地址电压发生部,可以在放电维持期间,在所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从最大值向最小值变化的过程中,使所述地址电极的地位下降,而且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从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的过程中,使地址电极的地位上升。
地址电压发生部施加给地址电极的低的电压,最好是接地电位。这样,在放电维持期间,在1次放电结束后,就能够通过使地址电极的电位上升或下降,调整地址电极侧的壁电荷。其结果,放电电流实质上不流入地址电极。在地址电极一侧,由于进而减少电子/离子冲击,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荧光体的劣化。这样,采用本发明的上述PDP驱动装置,就能维持PDP的低耗电量和PDP的长寿命。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PDP驱动装置,最好具有在初始化期间将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电压的初始化脉冲发生部,和在地址期间将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电压的扫描脉冲发生部。这时,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
这样,维持电极实质上就被始终维持成为接地电位。所以,和PDP驱动装置的维持电极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即维持电极驱动部,可以完全不包含脉冲发生部。各脉冲电压的发生部和电源,最好集中配置在PDP的扫描电极一侧。就是说,PDP驱动装置的噪声源和热源,被集中配置在PDP的扫描电极一侧。所以,容易采用防止噪声/热的措施。例如调谐器等抗噪能力比较弱的高频电路,配置在PDP的维持电极一侧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来自PDP驱动装置的噪声的不良影响。进而,例如由于可以将排分扇等冷却装置的冷却范围限定在PDP的扫描范围内,所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冷却效果。这样,即使从节能的观点上说,也能提高合适的PDP驱动装置或等离子体显示器或。另外,因为能够减少部件,所以还能够提供廉价的PDP驱动装置或等离子体显示器。
采用本发明的PDP驱动装置,如上所述,能够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或扫描电极中的某一个维持成接地电位。就是说,因为维持电极驱动部或扫描电极驱动部中的某一个不包含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所以能够减少驱动装置整体的面积,而且提高电路设计的柔软性。
这样,采用本发明的上述PDP驱动装置,易于小型化。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PDP10和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的等效电路的方框图。
图3A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等效电路图。
图3B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合适的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等效电路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放电维持期间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的电位变化和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3A、Q4A、Q3B、Q4B、Q7的接通期间及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3C、Q4C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合适的放电维持期间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的电位变化和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3D、Q4D、Q7的接通期间及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3C、Q4C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
图6是表示PDP10和采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的等效电路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扫描电极驱动部2的等效电路图。
图8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地址电极驱动部4的等效电路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初始化期间、地址期间及放电维持期间各自的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各自的电位变化和扫描电极驱动部2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S1、QS2、Q7、QB、QR1、QR2、QY1、QY2的接通期间及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S3、Q8、QA1、QA2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
图10是表示PDP10和采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的等效电路的方框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放电维持期间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的电位变化和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3A、Q4A、Q3B、Q4B、Q7的接通期间及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3C、Q4C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
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其它合适的放电维持期间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的电位变化和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3D、Q4D、Q7的接通期间及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3C、Q4C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
图12是表示PDP10和采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的等效电路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地址电极驱动部4的等效电路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初始化期间、地址期间及放电维持期间各自的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各自的电位变化和扫描电极驱动部2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S1、QS2、Q7、QB、QR1、QR2、QY1、QY2的接通期间及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S4、Q9、QA1、QA2、Q3C、Q4C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
图15是表示关于现有技术的PDP驱动装置在放电维持期间扫描电极驱动部110、维持电极驱动部120、地址电极驱动部130及PDP200的等效电路的图形。
图16是表示关于现有技术的PDP驱动装置在放电维持期间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的电位变化的波形图形。
图中1-2个直流电压源的串联连接;1P-直流电压源1的正电位端子;1N-直流电压源1的负电位端子;2扫描电极驱动部2A-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B-第一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2C-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3-维持电极驱动部;3A-第二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4-地址电极驱动部;4A-地址电源部;4B-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C-地址电脉冲发生部;4D-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G-地址电源部4A的高电位端子;4N-地址电源部4A的低电位端子;10-PDP;X-PDP10的维持电极;Y-PDP10的扫描电极;A-PDP10的地址电极;CXY-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YA-扫描电极Y-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讲述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或者是扫描电极)的电位固定成为一定值后驱动的PDP驱动装置的结构、动作。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或者扫描电极)的电位固定后,能够省略在放电维持期间,旨在驱动维持电极的电路,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省电化。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结构的方框图。该等离子体显示器,具有PDP10、改善功率因数的变换器(PFC)20、PDP驱动装置30及控制部40。PDP10,例如是AC型,具有三电极面放电型结构。在PDP10的背面基板上,朝着屏的纵向配置着地址电极A1、A2、A3、…。在PDP10的前面基板上,交替而且朝着屏的横向配置着维持电极X1、X2、X3、…和扫描电极Y1、Y2、Y3、…。维持电极X1、X2、X3、…相互连接,电位实质相等。地址电极A1、A2、A3、…和扫描电极Y1、Y2、Y3、…,通常一根根地使电位单独变化。在相邻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对(例如维持电极X2和扫描电极Y2的对)及地址电极(例如地址电极A2)的交叉点,设置放电单元(例如参照图1所示的斜线部P)。在放电单元的表面,设置由电介质构成的层(电介质层)、旨在保护电极和电介质层的层(保护层)以及包含荧光体的层(荧光体层)。在放电单元的内部,封入气体。对维持电极、扫描电极及地址电极之间施加所定的脉冲电压时,在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这时,放电单元中的气体分子被电离,发出紫外线。该紫外线激发放电单元表面的荧光体,使其发出荧光。这样,放电单元就发光。
PFC20与外部的商用交流电源AC连接。PFC20从商用交流电源AC输入交流电,将该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PFC进而通过其开关动作,将来自商用交流电源AC的输入的功率因数,保持成实质上等于1。等离子体显示器还可以取代PFC20,具有不进行功率因数改善的AC-DC变换器。此外,还可以只具有用二极管电桥和电容器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及倍压整流电路。
PDP驱动装置30,包含DC-DC变换器1、扫描电极驱动部2、维持电极驱动部3及地址电极驱动部4。DC-DC变换器1,将PFC20的输出电压,变换成正的直流电压+Vs和负的直流电压-Vs,将二个输出端子1P和1N分别维持成正电位+Vs和负电位-Vs。在这里,正负两个直流电压的大小Vs最好相等。下面,将这些输出端子,称作正电位端子1P和负电位端子1N。扫描电极驱动部2、维持电极驱动部3及地址电极驱动部4,分别包含开关元件,这些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动作后,产生脉冲电压。扫描电极驱动部2的输入端子,与DC-DC变换器1的正电位端子1P和负电位端子1N连接。扫描电极驱动部2的输出端子,与PDP10的扫描电极Y1、Y2、Y3、…的每一个独立连接。扫描电极驱动部2,独立控制扫描电极Y1、Y2、Y3、…的每一个的电位。维持电极驱动部3,与PDP10的维持电极X1、X2、X3、…连接。维持电极驱动部3,将维持电极X1、X2、X3、…的电位控制成一样。地址电极驱动部4,与地址电极A1、A2、A3、…的每一个独立连接。地址电极驱动部4,独立控制地址电极A1、A2、A3、…的每一个的电位。控制部40,控制扫描电极驱动部2、维持电极驱动部3及地址电极驱动部4各自的开关动作。该开关控制,按照ADS(Address Display-period Separation)方式进行。ADS方式是子扫描场方式的一种,在子扫描场方式中,图象的一个扫描场被分成多个子扫描场。子扫描场包含初始化期间、地址期间及放电维持期间。在ADC方式中,对PDP20的所有的放电单元,共同设定上述三个期间。
在初始化期间,初始化脉冲电压被施加给PDP10的维持电极X1、X2、X3、…和扫描电极Y1、Y2、Y3、…之间。这样,所有的放电单元的壁电荷就被均匀化。
在地址期间,扫描脉冲电压被依次施加给扫描电极Y1、Y2、Y3、…。地址脉冲电压则与扫描脉冲电压同步,被施加给地址电极A1、A2、A3、…中的若干个。在这里,应当施加地址脉冲电压的地址电极,根据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选择。扫描脉冲电压被施加给一个扫描电极Y2、而且地址脉冲电压被施加一个地址电极A2时,位于该扫描电极Y2和地址电极A2的交叉点的放电单元产生放电。在该放电的作用下,该放电单元的P表面就积蓄壁电荷。
在放电维持期间,放电维持脉冲电压被同时而且周期性地施加给维持电极X1、X2、X3、…和扫描电极Y1、Y2、Y3、…的所有的对。在这里,放电维持脉冲电压比放电开始电压低。可是,在地址期间积蓄了壁电荷的放电单元中,壁电荷产生的电压、即壁电压被施加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上,这样,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的电压,就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其结果,使气体引起的放电持续,产生发光。由于放电维持期间的长度,因子扫描场而异,所以放电单元的一个扫描场的发光时间、即放电单元的亮度,可以通过选择需要发光的子扫描场来调整。
控制部40根据视频信号,决定地址脉冲电压的施加对象的地址电极和子扫描场。其结果,就能够在PDP10中再现与视频信号对应的视频。
图2是表示PDP10和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的等效电路的方框图。在这里,PDP10的等效电路只用面板电容、即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及地址电极A之间的杂散电容CXY、CXA及CYA表现。在放电单元进行放电时,流过PDP10的电流、即放电电流的线路被省略, 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与现有技术的PDP控制装置不同,维持电极驱动部3不包含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取而代之的是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这样,PDP驱动装置30在放电维持期间的动作就具有其特点。下面,主要讲述在放电维持期间的动作涉及的结构和动作。
DC-DC变换器1,与二个直流电压源的串联等效。二个直流电压源的电压,都是Vs。进而,二个直流电压源的连接点被接地。这样,正电位端子1P和负电位端子1N,就分别被维持成正电位+Vs和负电位-Vs。
扫描电极驱动部2,具有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和第一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2B。
图3A是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等效电路图。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包含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双向开关部Q7及电力回收部6。
二个维持开关元件Q1、Q2,例如是MOSFET。此外,也可以是IGBT或双极型的晶体管。下面,以开关元件是MOSFET为前提进行讲述,所以作为开关元件的端子,使用栅极、漏极、源极。但毫无疑问,IGBT时,对应的端子名称则是基极、集电极、发射极。
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的漏极,与正电位端子1P连接。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的源极,与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的漏极连接。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的源极,与负电位端子1N连接。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和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之间的连接点J1,与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连接。
双向开关部Q7,是二个开关元件的串联,开关元件的源极互相连接。或者,开关元件的漏极互相连接。这样,二个开关元件都断开时,电流就不能向任何方向流动。2个开关元件的通/断状态,总是被相同地控制。双向开关部Q7在上述输出端子2C和接地端子之间连接。

电力回收部6,包含二个相似的电力回收电路6A、6B。第一电力回收电路6A,包含第一回收电容器CA、第一高端二极管D1A、第一低端二极管D2A、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及第一回收电感器LA。第一回收电容器CA的电容,比PDP的面板电容CXY、CXA及CYA中的任何一个都大得多。第一回收电容器CA的高电位端子J3A,被维持成实质上与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的半值——+Vs/2相等的电位。
第一回收电容器CA的低电位端子被接地,高电位端子J3A与第一高端二极管D1A的阳极连接。第一高端二极管D1A的阴极,与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的漏极连接。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的源极,与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的漏极连接。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的源极,与第一低端二极管D2A的阳极连接。第一低端二极管D2A的阴极,与第一回收电容器CA的高电位端子J3A连接。
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和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之间的连接点J2A,与第一回收电感器LA的一端连接。第一回收电感器LA的另一端,与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连接。
第二电力回收电路6B,包含第二回收电容器CB、第二高端二极管D1B、第二低端二极管D2B、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B、第二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B及第二回收电感器LB。
这些构成要素的特性及相互连接,与第一电力回收电路6A大致相同。但是,第二回收电容器CB和第一回收电容器CA的极性相反。就是说,第二回收电容器CB的高电位端子被接地,低电位端子J3B与第二高端二极管D1B和第二低端二极管D2B连接。进而,第二回收电容器CB的低电位端子J3B,被维持成实质上与负电位端子1N的电位-Vs的半值——-Vs/2相等的电位。

第一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2B,在放电维持期间,只使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和扫描电极Y之间短路(参照图2)。另一方面,在初始化/地址期间,第一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2B例如可以进行和现有技术的部件同样的动作。因此,第一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2B的详细内容,不再赘述。
维持电极驱动部3,包含第二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3A和接地开关3B(参照图2)。
第二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3A,在放电维持期间,只使接地开关3B和维持电极X之间短路。另一方面,在初始化/地址期间,第二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3A例如可以进行和现有技术的部件同样的动作。因此,第二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3A的详细内容,不再赘述。
接地开关3B在放电维持期间接通,将维持电极X接地。在这里,接地电位是0V,最好将PDP10的机壳(未图示)作为接地导体加以利用。
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地址电源4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及地址电脉冲发生部4C(参照图2)。
地址电源4A,是负的直流电源,就是说,将高电位端子4G接地,将低电位端子4N维持成一定的负电位-Va。在这里,地址电源4A的输出电压Va,最好是DC-DC变换器1的输出电压Vs以下Va≤Vs。
图4是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等效电路图。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包含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及第三电力回收部6C。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的漏极,与高电位端子4G连接。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的源极,与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的漏极连接。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的源极,与低电位端子4N连接。
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和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之间的连接点J4,与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连接。
第三电力回收电路6C,包含第三回收电容器CC、第三高端二极管D1C、第三低端二极管D2C、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及第三回收电感器LC。
这些构成要素的特性及相互连接,与第二电力回收电路6B大致相同(参照图3A)。但是,第三回收电容器CC的低电位端子J3C,被维持成实质上与负电位端子4N的电位-Va的半值——-Va/2相等的电位。
地址电脉冲发生部4C,在放电维持期间,只使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和地址电极A之间短路(参照图2)。另一方面,在初始化/地址期间,地址电脉冲发生部4C例如可以进行和现有技术的部件同样的动作。因此,地址电脉冲发生部4C的详细内容,不再赘述。
在放电维持期间,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按照下述方法,将第一正脉冲电压和第一负脉冲电压交替施加给扫描电极Y。另一方面,维持电极X通过接地开关3B(参照图2)被接地。这时,在地址期间积蓄了壁电荷的放电单元中,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
进而,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采用下述方法,与第一负脉冲电压同步,将负极性的第二脉冲电压,施加给地址电极A。就是说,将扫描电极Y维持成时负电位-Vs时,地址电极A和扫描电极Y之间的电压Vs-Va,比维持电极X和扫描电极Y之间的电压Vs低。其结果,在整个放电维持期间,在地址电极A和其它的电极X、Y之间不放电。
图5A是表示放电维持期间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的电位变化和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3A、Q4A、Q3B、Q4B、Q7的接通期间及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3C、Q4C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在图5A中,各开关元件的接通期间用斜线部表示。
在放电维持期间,第一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2B,使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和扫描电极Y之间短路;地址脉冲发生部4C,使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和地址电极A之间短路(参照图2)。进而,维持电极驱动部3将维持电极X维持成接地电位。
在放电维持期间,反复进行下述八个模式I~VIII(参照图5A)。在这里,模式II~IV,相当于施加第一正脉冲电压的期间;模式VI~VIII,相当于施加第一负脉冲电压的期间。
<模式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只将双向开关部Q7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Q1、Q2、Q3A、Q4A、Q4B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3A)。这样,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Q6、Q4C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此外,在图5A中,开关元件Q3B和Q3成为断开状态,但开关元件Q3B在模式I的期间,开关元件Q3C在模式I~模式V为止的期间,可以分别断开。
<模式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双向开关部Q7断开,将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一回收电容器CA→第一高端二极管D1A→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第一回收电感器LA→输出端子2C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3A)。进而,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Q6、Q4C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4)。这样,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扫描电极Y→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Y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地址电源4A的高电位端子4G→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4)。
这时,第一回收电感器LA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及第一回收电感器LA和扫描电极Y-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YA的串联电路,分别被第一回收电感器LA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上升。
<模式I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1高端二极管D1A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DC-DC变换器1的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即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为止。这时,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断开(参照图3A)。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被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此外,在图5A中,在模式III的期间,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断开。但在模式III的期间,也可以从接通到断开。
在地址期间积蓄壁电荷的PDP10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上添加壁电压,所以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这样,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这时,旨在放电维持电流的电力,由DC-DC变换器1,通过正电位端子1P和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供给PDP10。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Q6、Q4C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这时,扫描电极Y-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YA,积蓄与两电极间的电压+Vs相应的电荷。就是说,在PDP10的放电单元中,特别是在地址电极A一侧,积蓄正的壁电荷。
<模式IV>
扫描电极Y的电位,在所定时间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后,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断开,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一回收电容器CA←第一低端二极管D2A←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第一回收电感器LA←输出端子2C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3A)。进而,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一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Q6、Q4C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4)。这样,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扫描电极Y←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Y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地址电源4A的高电位端子4G←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4)。
这时,第一回收电感器LA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及第一回收电感器LA和扫描电极Y-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YA的串联电路,分别被第一回收电感器LA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下降。
<模式V>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1高端二极管D1A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接地电位(0)为止。这时,双向开关部Q7接通(参照图3A)。这样,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接地电位。此外,在图5A中,在模式V的期间,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断开。但在模式V的期间,也可以从接通到断开。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Q6、Q4C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
<模式V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双向开关部Q7断开,将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4B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二回收电容器CB→第二低端二极管D2B←第二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B←第二回收电感器LB←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图3)。
这时,第二回收电感器LB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被第二回收电感器LB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下降。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断开状态,将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 4C维持成接通状态(参照图4)。这样,接地端子→接地开关3B→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三回收电感器LC→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第三低端二极管D2C→第三回收电容器CC→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4)。
这时,第三回收电感器LC和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的串联电路,被第三回收电容器CC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地址电极A的电位平稳下降。
<模式V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二低端二极管D2B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DC-DC变换器1的负电位端子1N的电位-Vs(即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为止。这时,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接通(参照图3A)。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被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Vs。此外,在图5A中,在模式VII的期间,第二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B断开。但在模式VII的期间,也可以断开。
在地址期间积蓄壁电荷的PDP10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Vs上添加壁电压,所以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这样,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这时,旨在放电维持电流的电力,由DC-DC变换器1,通过负电位端子1N和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供给PDP10。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三低端二极管D2C断开。进而,地址电极A的电位,达到地址电源4A的低电位端子4N的电位-Va为止。这时,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接通(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的电位被维持成低电位端子4N的电位-Va。此外,在图5A中,在模式VII的期间,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断开。但在模式VII的期间,也可以断开。
在这里,地址电极A的电位-Va,比接地电位(0)低,是扫描电极Y的电位-Vs以上-Vs≤-Va<0。地址电极A的电位-Va,最好接近扫描电极Y的电位-Vs。这样,在放电单元的地址电极A的一侧,就维持正的壁电荷。
<模式VI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断开,将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B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二回收电容器CB→第二高端二极管D1B→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B→第二回收电感器LB→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4)。
这时,第二回收电感器LB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被第二回收电容器CB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下降。
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二高端二极管D1B断开,扫描电极Y达到接地电位(0)为止。双向开关部Q7接通,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接地电位,和模式I相同(参照图3A)。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断开,将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接通(参照图4)。这样,接地端子←接地开关3B←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三回收电感器LC←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4C←第三高端二极管D1C←第三回收电容器CC←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4)。
这时,第三回收电感器LC和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的串联电路,被第三回收电容器CC施加电压-Va/2,共振。所以,地址电极A的电位平稳上升。
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三高端二极管D1C断开,地址电极A达到接地电位(0)为止。这时,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接通,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和模式I相同(参照图3A)。
在模式II和VI中,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被充电。各模式中充电所需的电力,分别由第一回收电容器CA及第二回收电容器CB向面板电容CXY供给。另一方面,在模式IV和VIII中,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放电。这样,在模式II和VI中供给的电力,分别被从面板电容CXY向第一回收电容器CA及第二回收电容器CB的各自回收。
同样,在模式VI中由第三回收电容器CC向面板电容CXA供给的电力,在模式VIII中被从面板电容CXA向第三回收电容器CC回收。
这样,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升/下降中,PDP10的面板电容CXY、CXA、CYA和回收电感器LA、LB、LC共振,电力在它们之间有效地交换。就是说,施加放电维持脉冲电压时,起因于面板电容的充放电的无功电力减少。
如上所述,在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中,在放电维持期间,维持电极驱动部3将维持电极X接地。就是说,将维持电极X的电位固定成一定值。这样,维持电极驱动部3就不需要包含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
在上述示例中,如图5A所示,在放电维持期间,与扫描电极Y的负脉冲完全同步地给地址电极A施加负脉冲。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地址电极A的电位控制成为在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最小值(-Vs)之前达到最小值(-Va),而且在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最大值(Vs)之前达到最大值(0)。
此外,在放电维持期间,和上述示例相反,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扫描电极Y接地。就是说,将扫描电极Y的电位固定成一定值,采用维持电极驱动部3包含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结构。这样,扫描电极驱动部2就需要包含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
综上所述,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X(或扫描电极Y也行)接地(固定成一定值)后,能够在维持电极驱动部3(或扫描电极驱动部2)中,除去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这样,能够使驱动装置整体的面积得到相应的减少,提高电路设计的柔软性。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容易小型化。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PDP驱动装置中,在放电维持期间,维持电极和地址电极,被始终维持成接地电位。因此,每逢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正电位或负电位时,放电电流就从地址电极一侧流出,在PDP的省电化中存在问题。另外,由于地址电极一侧实质上残留着壁电荷,所以荧光体层出现的电子/离子冲击激烈,荧光体容易受伤,PDP的长寿命也存在问题。与此不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后,不将地址电极的电位固定成一定电位,使其按照扫描电极的电位变化,所以不会出现上述专利文献的问题。下面,对此加以阐述。
PDP10的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期间的开始时,在地址电极A的一侧积蓄正的壁电荷的可能性很大。
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在放电维持期间,与施加给扫描电极Y的第一负脉冲电压同步,向地址电极A施加负极性的第二脉冲电压(参照图5A的模式VI~VIII)。
这样,在施加第一负脉冲电压的期间,地址电极A和扫描电极Y之间的电压,比维持电极X和扫描电极Y之间的电压低,所以,在地址电极A的一侧,能够抑制正的壁电荷的消去。就是说,放电电流实质上不流入地址电极A。进而,在地址电极A的一侧,电子引起的冲击减少。
另一方面,在施加第一正脉冲电压的期间(参照图5A的模式II~IV),在地址电极A的一侧,积蓄的正的壁电荷被维持成一定。就是说,放电电流不流入地址电极A。
以上的结果,是在整个放电维持期间,在地址电极A的一侧实质上维持一定的正的壁电荷。就是说,放电电流实质上不流入地址电极A。在地址电极A的一侧,减少电子/离子冲击。
这样,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后,就能维持PDP的低耗电量和PDP10的长寿命。
在这里,在放电维持期间的开始时,在地址电极A的一侧积蓄的壁电荷的极性为负的可能性高时,可以将第二脉冲电压的极性设定为正。这时,与向扫描电极Y施加第一正脉冲电压同步,向地址电极A施加第二脉冲电压。
在地址电极A的一侧积蓄的壁电荷的极性,实际上难以特定。因此,例如可以通过试验,在放电维持期间,实际施加具有正负各极性的第二脉冲电压,比较流入地址电极A的放电电流的量。可以将该放电电流量较少时的极性,作为第二脉冲电压的极性决定。
第二脉冲电压的脉冲宽度,可以比第一正/负脉冲电压小。第二脉冲电压的脉冲宽度,最好相当于放电单元持续一次的放电的时间。这时,第二脉冲电压的上升,可以与第一正/负脉冲电压的上升同步。
在这里,作为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其它适当的实施示例,图3B示出其等效电路图。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包含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双向开关部Q7及电力回收部6D。电力回收部6D的电路,包含第四回收电感器LD、第四高端二极管D1D、第四低端二极管D2D、第四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D、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与电力回收部6A及6B的不同之处是去掉了回收电容器CA或CB,连接点J3D直接接地。其它各部的连接形态,都相同。使用图3B所示的电力回收部时,放电维持期间的动作,如图5B所示。
<模式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双向开关部Q7断开,将第四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D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四高端二极管D1D→第四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D→第四回收电感器LD→输出端子2C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3B)。进而,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这时,第四回收电感器LD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上升。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断开,将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接通(参照图4)。这样,接地端子←接地开关3B←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三回收电感器LC←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4C←第三高端二极管D1C←第三回收电容器CC←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4)。这时,第三回收电感器LC和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的串联电路,被第三回收电容器CC施加电压-Va/2,共振。所以地址电极A的电位平稳上升。
<模式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四高端二极管D1D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DC-DC变换器1的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即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为止。这时,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断开(参照图3B)。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被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此外,在图5B中,在模式II的期间,第四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D断开。但在模式II的期间,也可以从接通到断开。
在地址期间积蓄壁电荷的PDP10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上添加壁电压,所以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这样,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这时,旨在放电维持电流的电力,由DC-DC变换器1,通过正电位端子1P和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供给PDP10。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开关元件Q6、Q4C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此外,在图5B中,在模式II的期间,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断开。但在模式II的期间,也可以从接通到断开。
<模式III>
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断开,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四低端二极管D2D←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第四回收电感器LD←输出端子2C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3B)。进而,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这时,第四回收电感器LD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及第一回收电感器LA和扫描电极Y-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YA的串联电路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下降。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断开,将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接通(参照图4)。这样,接地端子→接地开关3B→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三回收电感器LC→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第三低端二极管D2C→第三回收电容器CC→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4)。这时,第三回收电感器LC和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的串联电路,被第三回收电容器CC施加电压-Va/2,共振。所以地址电极A的电位平稳下降。
<模式IV>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四低端二极管D2D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DC-DC变换器1的负电位端子1N的电位-Vs(即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为止。这时,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接通(参照图3B)。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被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Vs。此外,在图5B中,在模式IV的期间,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断开。但在模式IV的期间,也可以断开。
在地址期间积蓄壁电荷的PDP10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Vs上添加壁电压,所以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这样,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这时,旨在放电维持电流的电力,由DC-DC变换器1,通过负电位端子1N和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供给PDP10。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三低端二极管D2C断开。进而,地址电极A的电位,达到地址电源4A的低电位端子4N的电位-Va为止。这时,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接通(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的电位被维持成低电位端子4N的电位-Va。此外,在图5B中,在模式IV的期间,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断开。但在模式IV的期间,也可以断开。
这样,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升/下降中,PDP10的面板电容CXY、CXA、CYA和回收电感器LA、LB、LC共振,电力在它们之间有效地交换。就是说,施加放电维持脉冲电压时,起因于面板电容的充放电的无功电力减少。
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讲述了只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或者是扫描电极)的电位固定成为一定值后驱动的PDP驱动装置的结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在放电维持期间的基础上,在初始化期间及地址期间也将维持电极(或者是扫描电极)的电位固定成为一定值后驱动的PDP驱动装置的结构、动作。采用本实施方式后,由于能够完全省略旨在驱动维持电极(或扫描电极)的电路,所以能够实现PDP驱动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
采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和采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参照图1)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关于结构的讲述,援引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及图1。
图6是表示PDP10和采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的等效电路的方框图。在图2和图6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维持电极驱动部3不包含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取而代之的是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第二初始化脉冲发生部4E。这样,维持电极驱动部3不包含实质性的电路,只不过是维持电极X和接地端子的连接部而已。就是说没,维持电极X被始终维持成接地电位(0)。
图7是扫描电极驱动部2的等效电路图。扫描电极驱动部2,具有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和第一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2B。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结构,与采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结构相同(参照图3A或图3B)。所以在图3A、图3B和图7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结构要素的讲述,援引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
特别是电力回收部6的电路结构,与采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回收部6的电路结构一样。所以,在图7中省略了关于电力回收部6的图示。进而,关于该等效电路的讲述,援引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及图3A或图3B。
第一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部2B,包含三个恒电压源E1、E2、E3,二个斜面波形发生部QR1、QR2,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旁路开关元件QB及扫描开关部2D。
三个恒电压源E1、E2、E3,分别例如根据DC-DC变换器1施加的直流电压,将正极和负极性之间的电压,维持成恒定值V1、V2、V3。
第一恒电压源E1的电压V1,等于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上限和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之差。就是说,(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上限)=Vs+V1。
第二恒电压源E2的电压V2,与扫描脉冲电压具有相反的极性,大小和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相等。就是说,(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在这里,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下限,等于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
第三恒电压源E3的电压V3,等于扫描脉冲电压的振幅(上限和下限之差)。就是说,(扫描脉冲电压的上限)=V3-V2。
二个斜面波形发生部QR1、QR2,分别例如包含NMOS。该NMOS的栅极和漏极,至少用包含电容器的电路连接。斜面波形发生部QR1、QR2接通时,各波形发生部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实质上以一定的速度变化到零为止。
扫描开关部2D,实际上以与多个扫描电极Y1、Y2、…(参照图1)相同的数量设置,与扫描电极Y1、Y2、…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扫描开关部2D的每一个,都包含高端扫描开关QY1和低端扫描开关QY2的串联。
高端扫描开关QY1的源极,与低端扫描开关QY2的漏极连接。该连接点J5,再与对应的扫描电极Y连接。
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和低端扫描开关QY2的源极之间串联。在这里,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之间,各自的漏极互相连接。另一方面,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的源极,与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连接;第二分离开关元件QS2的源极,与低端扫描开关QY2的源极连接。
在放电维持期间,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及低端扫描开关QY2接通,使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和扫描电极Y之间短路(参照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这时,PDP10的放电电流及面板电容的充放电电流,流入这些开关元件QS1、QS2及QY2。所以,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最好具有较大的电流容量。例如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可以分别是多个开关元件的并联。
第一恒电压源E1的负极,与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的源极连接;正极与高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1的漏极连接。高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1的源极,与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的漏极连接。就是说,第一恒电压源E1和高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1的串联,与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并联。
第二恒电压源E2的正极接地,负极与低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2和旁路开关元件QB各自的源极连接。低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2和旁路开关元件QB各自的漏极,与低端扫描开关QY2的源极连接。就是说,低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2和旁路开关元件QB在低端扫描开关QY2的源极和第二恒电压源E2的负极之间并联,而且以相同极性连接。在这里,低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2的电流容量足够大时,也可以不设置旁路开关元件QB。
第三恒电压源E3正极,与高端扫描开关QY1的漏极连接,负极与低端扫描开关QY2的源极连接。
此外,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2B,还可以是上述电路结构以外的电路。只要是能够将PDP10所需的初始化及可以扫描的电压施加给扫描电极的电路结构就行,本申请的发明,对初始化/扫描脉冲发生2B的电路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图8是地址电极驱动部4的等效电路图。
地址电极驱动部4,具有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地址脉冲发生部4C及第二初始化脉冲发生部4E。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结构,与采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结构相同(参照图4)。所以在图4和图8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结构要素的讲述,援引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
特别是第三电力回收电路6C的结构,与采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回收电路6C的结构一样。所以,在图8中省略了关于电力回收电路6C的等效电路的图示。进而,关于该等效电路的讲述,援引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及图4。
第二初始化脉冲发生部4E,包含第四恒电压源E4,高端开关元件——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及低端开关元件Q8。
地址脉冲发生部4C,包含第五恒电压源E5和地址开关部4F。
二个恒电压源E4、E5,分别例如根据DC-DC变换器1施加的直流电压,将正极和负极性之间的电压,维持成恒定值V4、V5。
第四恒电压源E4的电压V4,与地址脉冲电压具有相反的极性,大小和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相等。就是说,(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V4。
在这里,第四恒电压源E4的电压V4,既可以比地址电源4A(参照图6)的输出电压Va高,也可以比它低。在图8中,例示第四恒电压源E4的电压V4比地址电源4A的输出电压Va高时的情况V4>Va。
第五恒电压源E5的电压V5,等于地址脉冲电压的振幅(上限和下限之差)。就是说,(地址脉冲电压的上限)=V5-V4。第五恒电压源E5的电压V5,特别比第四恒电压源E4的电压V4低V5<V4。因此,地址脉冲电压的上限为负。
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8,例如是MOSFET。此外,也可以是IGBT或双极型的晶体管。
地址开关部4F,实际上以与多个地址电极A1、A2、…(参照图1)相同的数量设置,与地址电极A1、A2、…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地址开关部4F的每一个,都包含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1和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串联。
二个地址开关元件QA1、QA2,例如是MOSFET。此外,也可以是IGBT或双极型的晶体管。
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1的源极,与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漏极连接。该连接点J6,再与对应的地址电极A连接。
第五恒电压源E5的正极,与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1的漏极连接,负极与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连接。
第四恒电压源E4的电压V4比地址电源4A的输出电压Va高(V4>Va)时,如图8所示,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的源极,与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连接,漏极与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连接。在放电维持期间,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和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接通,使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和地址电极A之间短路(参照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
第四恒电压源E4的正极接地,负极与低端开关元件Q8的源极连接。低端开关元件Q8的漏极,与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的源极连接。
第四恒电压源E4的电压V4比地址电源4A的输出电压Va低(V4<Va)时,与图8不同,使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和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之间短路(未图示)。
进而,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和低端开关元件Q8相互反极性串联,构成双向开关。该双向开关,在第四恒电压源E4的负极和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之间连接(未图示)。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初始化期间、地址期间及放电维持期间各自的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各自的电位变化和扫描电极驱动部2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S1、QS2、Q7、Q8、QR1、QR2、QY1、QY2的接通期间及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S3、Q8、QA1、QA2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在图9中,各开关元件的接通期间用斜线部表示。
在这里,设想第四恒电压源E4的电压V4比地址电源4A的输出电压Va高(V4>Va)时。第四恒电压源E4的电压V4比地址电源4A的输出电压Va低(V4<Va)时,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的接通期间,与图9所示的低端开关元件Q8的接通期间一致。
采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与现有技术的PDP控制装置不同,维持电极X始终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在初始化期间,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的电位,因施加初始化脉冲电压而变化。
按照初始化脉冲电压的变化,可将初始化期间分作如下六个模式I~VI。
<模式I>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双向开关部Q7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7)。这样,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地址电极驱动部4,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及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8)。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
<模式II>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将双向开关部Q7断开。这时,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则被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上升到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为止。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被维持着模式I的状态。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模式III>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断开。将斜面波形发生部QR1接通。这时,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第二分离开关元件QS2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则被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以一定的速度,从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上升到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上限+Vs+V1为止。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被维持着模式I的状态。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这样,在PDP10所有的放电单元中,施加电压都一样比较平缓地上升到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上限+Vs+V1为止。这样,就积蓄了一样的壁电荷。这时,由于施加电压的上升速度小,所以放电单元的发光被限制到很弱。
<模式IV>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接通。将斜面波形发生部QR1断开。这时,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第二分离开关元件QS2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则被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下降到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为止。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被维持着模式I的状态。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这样,在PDP10所有的放电单元中,就停止放电,停止微弱的发光。
<模式V>
在扫描电极驱动部2中,维持模式IV的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维持成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和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断开,将低端开关元件Q8接通。这时,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地址电极A的电位,下降到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V4为止。在这里,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V4被设定成不使地址电极A和其它电极之间产生放电。
<模式VI>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和第二分离开关元件QS2断开,将低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2接通。这时,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和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则被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以一定的速度,从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下降到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下限-V2为止。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中,被维持成模式V的状态。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V4。
这样,就给PDP10的放电单元施加和模式II~V的施加电压极性相反的电压。因此,放电单元的所有的壁电荷被一样地除去,而被均匀化。这时,由于施加电压比较平稳地下降,所以放电单元的发光被抑制到微弱。
特别是因为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负电位-V4,所以在放电单元的地址电极A的一侧,电子引起的冲击被抑制。
在地址期间中,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低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2断开,将旁路开关元件QB接通。这样,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的源极(或发射极)被维持成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进而,例如将双向开关部Q7接通。这时,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被维持成接通状态。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中,将低端开关元件Q8维持成为接通状态,将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维持成为断开状态。这样,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或发射极)被维持成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V4。
在地址期间的开始时,扫描电极驱动部2对于所有的扫描电极Y1、Y2、Y3、…(参照图1),将高端扫描开关元件QY1维持成接通状态,将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所有的扫描电极Y的电位,就都被一样地维持成扫描脉冲电压的上限V3-V2。
接着,扫描电极驱动部2依次使扫描电极Y1、Y2、Y3、…的每一个进行如下变化(参照图9所示的扫描脉冲电压SP)。选择扫描电极的一个Y时,与该扫描电极Y连接的高端扫描开关元件QY1断开,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则被接通。这样,该扫描电极Y的电位,下降到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为止。该扫描电极Y的电位,在所定时间维持成为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时,与该扫描电极Y连接的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断开,高端扫描开关元件QY1则被接通。这样,该扫描电极Y的电位,上升到扫描脉冲电压的上限V3-V2为止。
扫描电极驱动部2,对与扫描电极Y1、Y2、Y3、…的每一个连接的扫描开关元件QY1、QY2,依次进行和上述同样的开关动作。这样,扫描脉冲电压SP就被依次施加给扫描电极Y1、Y2、Y3、…的每一个。
在地址期间的开始时,地址电极驱动部4对所有的地址电极A1、A2、A3、…(参照图1),将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维持成接通状态,将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1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所有的地址电极A的电位,都被维持成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V4。这时,在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之间,维持相当于扫描脉冲电压的上限V3-V2和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V4之差的电压V3-V2+V4。
在地址期间,地址电极驱动部4根据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选择一个地址电极A,使该选择的地址电极A,在所定的时间上升到地址脉冲电压的上限V5-V4为止。
例如,在图9所示的区间SP,扫描脉冲电压施加给扫描电极的一个Y的同时,地址脉冲电压还施加给地址电极的一个A。这时,在该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之间,被施加相当于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和地址脉冲电压的上限V5-V4之差的电压-V2+V4-V5。该电压高于扫描电极和地址电极的其它的组合之间的电压。所以,在区间SP内,在位于同时被选择的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之间的交叉点的放电单元中,在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之间产生放电。这样,在该放电单元特别在扫描电极Y上,积蓄的壁电荷的量就比其它的放电单元多。
在放电维持期间,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维持成接通状态。从而使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和扫描电极Y之间短路。另一方面,地址电极驱动部4将第三分离开关元件QS3和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维持成接通状态。从而使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和地址电极A之间短路。
在该状态下,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和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进行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动作。这样,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放电维持脉冲电压被施加给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参照图5)。这时,在地址期间积蓄的壁电荷的量较多的放电单元就放电维持,所以发光。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PDP驱动装置30,维持电极X被始终维持成接地电位。就是说,维持电极驱动部3可以是维持电极X和接地端子之间的单纯的连接部。相应地,除了地址脉冲发生部4C之外,地址电极驱动部4还需要包含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和第2初始化脉冲发生部4E。
这样,可以完全除去旨在驱动维持电极X的电位的驱动电路,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电路规模。进而,各脉冲电压的发生部和电源,能够集中配置在PDP10的扫描电极Y的一侧。就是说,由于PDP驱动装置30的噪声源和热源,被集中配置在PDP10的扫描电极Y的一侧,所以容易采用防止噪声/热的措施。
例如可以将调谐器等抗噪能力比较弱的高频电路,配置在PDP的维持电极一侧。这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来自PDP驱动装置30的噪声的不良影响。
另外,例如可以将排分扇等冷却装置的冷却范围限定在PDP10的扫描电极Y的一侧。这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冷却效果。
此外,在图9中作为放电维持期间的电压波形,记述了设想图3A所示的回收电路部的波形。但也可以使用图3B所示的回收电路部,这时的放电维持期间的电压波形及各开关元件的通断状态,就如图5B所示。
第3实施方式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讲述了在放电维持期间,一边将维持电极(或者是扫描电极)的电位固定成为一定值,一边向地址电极A施加负极性的脉冲电压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一边向地址电极A施加正极性的脉冲电压,一边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或者是扫描电极)的电位固定成为一定值的例子。
采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和采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参照图1)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关于其结构的讲述,援引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及图1。
图10是表示PDP10和采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的等效电路的方框图。在图2和图10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
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施加给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的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电压的接地基准,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就是说没,地址电源4H是正的直流电压源,即将高电位端子4G作为一定的正电位Ve,将低电位端子4N维持成接地电位。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具体的电路结构,与图4相同,所以援引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及图4。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是由于如上所述,施加给高电位端子4G和低电位端子4N的电压不同,所以回收电容器CC的电位,实质上成为Ve/2。

图11A示出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电路结构为第1实施方式的图3A时的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放电维持期间的具体的动作及施加给PDP10的各电压波形。
如图11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X的电位,控制成接地电位,同时还按照扫描电极Y的电位变化,将地址电极A的电位控制成正电位Ve或接地电位0中的某一个。更具体地说,在扫描电极Y的电位处于最大值(Vs)的期间,使地址电极A的电位从正电位Ve向接地电位0变化;在扫描电极Y的电位处于最小值(-Vs)的期间,使地址电极A的电位从接地电位0向正电位Ve变化。此外,地址电极A的电位在扫描电极Y的电位从最小值(-Vs)上升后,到再度下降到最小值(-Vs)为止的期间,从正电位Ve向达到接地电位0地变化,而且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最小值(-Vs)后,在达到最大值(Vs)为止的期间中,可以从接地电位0向达到正电位Ve地变化。例如,在图11A中,地址电极A的电位在从模式XII起到模式VIII为止的期间,可以从正电位Ve向达到接地电位0地变化,而且在从模式IX起到模式II为止的期间,可以从接地电位0向达到正电位Ve地变化。
按照施加电压的变化,可分作如下12个模式I~XII。
<模式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双向开关部Q7维持成接通状态,将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4A、第二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B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3A)。这样,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接通状态,将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4C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高电位(Ve)。此外,在图11A中,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B及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断开,但也可以接通。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B在结束模式XII的期间之前断开就行。另外,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既可以在结束模式III的期间之前断开,也可以从模式I起在模式III或模式XI、模式XII的某一个期间断开。
<模式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双向开关部Q7断开,将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一回收电容器CA→第一高端二极管D1A→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第一回收电感器LA→输出端子2C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3A)。进而,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这时,第一回收电感器LA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被第一回收电容器CA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上升。在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中,也进行和模式I同样的动作。
<模式I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一高端二极管D1A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DC-DC变换器1的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即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为止。这时,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断开(参照图3A)。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被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此外,在图11A中,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断开,但也可以接通。第一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A既可以在结束模式V的期间之前断开,也可以在从模式III起到模式V为止的某一个期间断开。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进行和模式I同样的动作。
在地址期间积蓄壁电荷的PDP10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上添加壁电压,所以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这样,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这时,旨在放电维持电流的电力,由DC-DC变换器1,通过正电位端子1P和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供给PDP10。
<模式IV>
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进行和模式III同样的动作,但是放电结束。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断开,将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接通(参照图4)。这样,接地端子→接地开关3B→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三回收电感器LC→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第三低端二极管D2C→第三回收电容器CC→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4)。这时,第三回收电感器LC和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的串联电路,被第三回收电容器CC施加电压Va/2,共振。所以地址电极A的电位平稳下降。
<模式V>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进行和模式IV同样的动作。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三低端二极管D2C断开。进而,地址电极A的电位,达到地址电源4H的低电位端子4N的电位、即接地电位为止。这时,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接通(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的电位被维持成接地电位。此外,在图11A中,在模式V的期间,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断开,但也可以接通。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既可以在结束模式IX的期间之前断开,也可以在从模式V起到模式IX为止的某一个期间断开。
<模式VI>
扫描电极Y的电位,在所定时间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后,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断开,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一回收电容器CA←第一低端二极管D2A←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第一回收电感器LA←输出端子2C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3A)。进而,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这时,第一回收电感器LA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被第一回收电感器LA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下降。在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中,进行和模式V同样的动作。
<模式V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一低端二极管D2A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接地电位(0)为止。这时,双向开关部Q7接通(参照图3A)。这样,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接地电位。此外,在图11A中,在模式VII的期间,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断开。但也可以接通到。第一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A,既可以在结束模式I之前断开,也可以在从模式VII起到模式XII为止的某一个期间断开。在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中,进行和模式VI同样的动作。
<模式VI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双向开关部Q7断开,将第二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B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二回收电容器CB→第二低端二极管D2B←第二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B←第二回收电感器LB←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2、图3A)。这时,第二回收电感器LB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被第二回收电容器CB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下降。在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中,进行和模式VII同样的动作。
<模式IX>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在模式VIII中发生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二低端二极管D2B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DC-DC变换器1的负电位端子1N的电位-Vs(即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为止。这时,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接通(参照图3A)。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被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Vs。此外,在图11A中,在模式IX的期间,第二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B断开,但也可以接通。第二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B,既可以在结束模式XI之前断开,也可以在从模式IX起到模式XI为止的某一个期间断开。
在地址期间积蓄壁电荷的PDP10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Vs上添加壁电压,所以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这样,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这时,旨在放电维持电流的电力,由DC-DC变换器1,通过负电位端子1N和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供给PDP10。在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中,进行和模式VIII同样的动作。
<模式X>
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进行和模式IX同样的动作。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断开,将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接通(参照图4)。这样,接地端子←接地开关3B←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三回收电感器LC←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第三高端二极管D1C←第三回收电容器CC←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4)。这时,第三回收电感器LC和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的串联电路,被第三回收电容器CC施加电压-Va/2,共振。所以,地址电极A的电位平稳上升。
<模式XI>
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进行和模式X同样的动作。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在模式X中发生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三低端二极管D2C断开。地址电极A的电位,达到高电位电压Ve。这时,第二各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接通,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高电位Ve(参照图4)。在这里,地址电极A的电位Ve,接近扫描电极Y的电位Vs。
<模式X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断开,将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B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二回收电容器CB→第二高端二极管D1B→第二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B→第二回收电感器LB→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环路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3A)。
这时,第二回收电感器LB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被第二回收电容器CB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上升。
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二高端二极管D1B断开,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接地电位(0)为止。这时,双向开关部Q7接通,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接地电位,成为和模式I相同(参照图3A)。
接着,使用图11B,讲述电力回收部6是图3B时的驱动方法。图11B示出电力回收部6是图3B时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驱动波形。
<模式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将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维持成为断开状态,将第四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D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四高端二极管D1D→第四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D→第四回收电容器LD→输出端子2C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3B)。进而,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这时,第四回收电感器LD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上升。
在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中,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维持成接通状态,将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4C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高电位(Ve)。此外,在图11B中,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断开,但也可以接通。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既可以在结束模式II的期间之前断开,也可以在模式VIII和从模式I起在模式II的某一个期间断开。
<模式I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四高端二极管D1D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DC-DC变换器1的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即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为止。这时,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接通(参照图3B)。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被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此外,在图11B中,第四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D断开,但也可以接通。第四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D既可以在结束模式IV的期间之前断开,也可以在从模式II起到模式IV为止的某一个期间断开。
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进行和模式I同样的动作。
在地址期间积蓄壁电荷的PDP10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上添加壁电压,所以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这样,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这时,旨在放电维持电流的电力,由DC-DC变换器1,通过正电位端子1P和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供给PDP10。
<模式III>
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进行和模式III同样的动作,但是放电结束。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断开,将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接通(参照图4)。这样,接地端子→接地开关3B→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三回收电感器LC→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第三低端二极管D2C→第三回收电容器CC→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4)。这时,第三回收电感器LC和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的串联电路,被第三回收电容器CC施加电压Vs/2,共振。所以地址电极A的电位平稳下降。
<模式IV>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进行和模式III同样的动作。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三低端二极管D2C断开。进而,地址电极A的电位,达到地址电源4H的低电位端子4N的电位、即接地电位为止。这时,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接通(参照图4)。这样,地址电极A的电位被维持成接地电位。此外,在图11B中,在模式IV的期间,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断开,但也可以接通。第三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C,既可以在结束模式VI的期间之前断开,也可以在从模式IV起到模式VI为止的某一个期间断开。
<模式V>
扫描电极Y的电位,在所定时间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上限+Vs后,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断开,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接通。这样,接地端子←第四低端二极管D2D←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第四回收电感器LD←输出端子2C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3B)。进而,输出端子2C←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接地开关3B←接地端子的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这时,第四回收电感器LD和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之间的面板电容CXY的串联电路共振。所以扫描电极Y的电位平稳下降。在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中,进行和模式IV同样的动作。

<模式VI>
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在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四低端二极管D2D断开。进而,扫描电极Y的电位,达到DC-DC变换器1的负电位端子1N的电位-Vs(即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为止。这时,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接通(参照图3B)。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被维持成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Vs。此外,在图11B中,在模式VI的期间,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断开,但也可以接通。第四低端回收开关元件Q4D,既可以在结束模式VIII之前断开,也可以在从模式VI起到模式VIII为止的某一个期间断开。
在地址期间积蓄壁电荷的PDP10的放电单元,在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下限-Vs上添加壁电压,所以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这样,由于持续放电,所以发光。这时,旨在放电维持电流的电力,由DC-DC变换器1,通过负电位端子1N和第一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2,供给PDP10。在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中,进行和模式VI同样的动作。
<模式VII>
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进行和VI模式同样的动作。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将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断开,将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接通(参照图4)。这样,接地端子←接地开关3B←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第三回收电感器LC←第三高端回收开关元件Q3C←第三高端二极管D1C←第三回收电容器CC←接地端子的环形路线就导通(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参照图10、4)。这时,第三回收电感器LC和维持电极X-地址电极A之间的面板电容CXA的串联电路,被第三回收电容器CC施加电压Va/2,共振。所以,地址电极A的电位平稳上升。
<模式VIII>
在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中,进行和模式VII同样的动作。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在模式VIIX中发生的共振电流实质衰减到零为止后,第三高端二极管D1C断开,地址电极A的电位,达到高电位电压Ve为止。这时,第二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5接通,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高电位Ve(参照图4)。在这里,地址电极A的电位Ve,接近扫描电极Y的电位Vs。
然后,各开关元件的动作,返回<模式I>,继续放电维持期间。
综上所述,在采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中,由于在放电维持期间,维持电极驱动部3将维持电极X接地,所以维持电极驱动部3不需要包含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另外,在放电维持期间,也可以与上述示例相反,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扫描电极Y接地,维持电极驱动部3包含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这时,扫描电极驱动部2不需要包含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这样,在扫描电极驱动部2或维持电极驱动部3中,由于能够除去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所以能够减少驱动装置整体的面积,而且提高电路设计的柔软性。因此,易于小型化。
第4实施方式在第3实施方式中,讲述了在放电维持期间,一边向地址电极A施加正极性的脉冲电压,一边将维持电极(或者是扫描电极)的电位固定成为一定值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在放电维持期间的基础上,还在初始化期间及地址期间也一边向地址电极A施加正极性的脉冲电压,一边将维持电极(或者是扫描电极)的电位固定成为一定值的例子。
采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和采用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参照图6)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关于其结构的讲述,援引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讲述及图6。
图12是表示PDP10和采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的等效电路的方框图。在图6和图12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
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不同,施加给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的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电压的接地基准,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就是说没,地址电源4H是正的直流电压源,即将高电位端子4G作为一定的正电位Ve,将低电位端子4N维持成接地电位。扫描电极驱动部2,和第2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关于其结构的讲述,援引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讲述及图7。
图13是地址电极驱动部4的等效电路图。地址电极驱动部4,具有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地址脉冲发生部4C及第二初始化脉冲发生部4E。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结构,与采用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结构相同。另外,地址脉冲发生部4C的结构,与采用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地址脉冲发生部4C的结构相同。所以在图8和图13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进而,关于这些同样的结构要素的讲述,援引上述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的讲述。特别是第三电力回收电路6C的结构,与采用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回收电路6C的结构一样。
第三初始化脉冲发生部4J,包含第六恒电压源E6,高端开关元件Q9及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恒电压源E6,分别例如根据DC-DC变换器1施加的直流电压,将正极和负极性之间的电压,维持成恒定值V6。
在这里,第六恒电压源E6的电压V6,既可以比地址电源4H(参照图12)的输出电压Ve高,也可以比它低。在图13中,例示第六恒电压源E6的电压V6比地址电源4H的输出电压Ve高时的情况V6>Ve。
地址开关部4F,实际上以与多个地址电极A1、A2、…(参照图1)相同的数量设置,与地址电极A1、A2、…的每一个一一连接。地址开关部4F的每一个,都包含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1和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串联。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1的源极,与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漏极连接。该连接点J6,再与对应的地址电极A连接。
第五恒电压源E5的正极,与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1的漏极连接,负极与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连接。第六恒电压源E6的电压V6比地址电源4H的输出电压Ve高(V6>Ve)时,如图13所示,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的漏极,与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连接,源极与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连接。在放电维持期间,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和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接通,使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和地址电极A之间短路(参照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
第六恒电压源E6的负极接地,正极与高端开关元件Q9的漏极连接。高端开关元件Q9的源极,与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的漏极连接。
第六恒电压源E6的电压V6比地址电源4H的输出电压Ve低(V6<Ve)时,与图13不同,成为使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和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之间短路,在高端开关元件Q9的漏极和第六恒电压源6之间插入二极管的电路。二极管的阳极侧与第六恒电压源E6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侧与高端开关元件Q9的漏极连接(未图示)。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初始化期间、地址期间及放电维持期间各自的PDP10的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及地址电极A各自的电位变化和扫描电极驱动部2包含的开关元件Q1、Q2、QS1、QS2、Q7、QB、QR1、QR2、QY1、QY2的接通期间及地址电极驱动部4包含的开关元件Q5、Q6、QS4、Q9、Q3C、Q4C、QA1、QA2的接通期间的波形图。在图14中,各开关元件的接通期间用斜线部表示。
此外,第六恒电压源E6的电压V6比地址电源4H的输出电压Ve低(V6<Ve)时,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不被短路,所以没有关系。

采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与现有技术的PDP控制装置不同,维持电极X始终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在初始化期间,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的电位,因施加初始化脉冲电压而变化。按照初始化脉冲电压的变化,可将初始化期间分作如下七个模式I~VII。
<模式I>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双向开关部Q7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7)。这样,扫描电极Y被维持成接地电位(0)。
地址电极驱动部4,将第二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及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维持成接通状态,将剩下的开关元件维持成断开状态(参照图13)。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接地电位。
<模式II>
在扫描电极驱动部2,维持模式I的状态。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将高端开关元件Q9接通,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断开。这样,地址电极A被维持成为第六恒电压源E6的的电位V6。
<模式III>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将双向开关部Q7断开。这时,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则被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上升到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为止。地址电极驱动部4,被维持着模式II的状态。
<模式IV>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断开,将高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1接通。这时,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第二分离开关元件QS2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则被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以一定的速度,从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上升到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上限+Vs+V1为止。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被维持着模式I的状态。
这样,在PDP10所有的放电单元中,施加电压都一样比较平缓地上升到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上限+Vs+V1为止。这样,就积蓄了一样的壁电荷。这时,由于施加电压的上升速度小,所以放电单元的发光被限制到微弱。
<模式V>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接通。将高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1断开。这时,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第二分离开关元件QS2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则被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下降到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为止。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被维持着模式IV的状态。这样,在PDP10所有的放电单元中,就停止放电,停止微弱的发光。
<模式VI>
在扫描电极驱动部2中,维持模式V的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维持成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将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9断开,将第二低端开关元件Q6和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接通。这时,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地址电极A的电位,下降到地址脉冲电压的下限-V4为止。
<模式VII>
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第一高端维持开关元件Q1和第二分离开关元件QS2断开,将低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2接通。这时,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和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被维持成接通状态,剩下的开关元件则被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扫描电极Y的电位,以一定的速度,从正电位端子1P的电位+Vs下降到初始化脉冲电压的下限-V2为止。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中,被维持成模式VI的状态。这样,PDP10的所有的放电单元的壁电荷都被一样地除去,而被均匀化。这时,由于施加电压比较平稳地下降,所以放电单元的发光被抑制到微弱。
在地址期间中,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低端斜面波形发生部QR2断开,将旁路开关元件QB接通。这样,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的源极(或发射极)被维持成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进而,例如将双向开关部Q7接通。这时,第一分离开关元件QS1被维持成接通状态。
在地址电极驱动部4中,将低端维持开关元件Q6和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维持成为接通状态。这样,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的源极被维持成接地电位。
在地址期间的开始时,扫描电极驱动部2对于所有的扫描电极Y1、Y2、Y3、…(参照图1),将高端扫描开关元件QY1维持成接通状态,将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所有的扫描电极Y的电位,就都被一样地维持成扫描脉冲电压的上限V3-V2。
接着,扫描电极驱动部2依次使扫描电极Y1、Y2、Y3、…的每一个进行如下变化(参照图14所示的扫描脉冲电压SP)。选择扫描电极的一个Y时,与该扫描电极Y连接的高端扫描开关元件QY1断开,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则被接通。这样,该扫描电极Y的电位,下降到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为止。该扫描电极Y的电位,在所定时间维持成为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时,与该扫描电极Y连接的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断开,高端扫描开关元件QY1则被接通。这样,该扫描电极Y的电位,上升到扫描脉冲电压的上限V3-V2为止。
扫描电极驱动部2,对与扫描电极Y1、Y2、Y3、…的每一个连接的扫描开关元件QY1、QY2,依次进行和上述同样的开关动作。这样,扫描脉冲电压SP就被依次施加给扫描电极Y1、Y2、Y3、…的每一个。
在地址期间的开始时,地址电极驱动部4对所有的地址电极A1、A2、A3、…(参照图1),将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维持成接通状态,将高端地址开关元件QA1维持成断开状态。这样,所有的地址电极A的电位,都被维持成接地电位。
在地址期间,地址电极驱动部4根据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选择一个地址电极A,使该选择的地址电极A,在所定的时间上升到地址脉冲电压的上限Va为止。
例如,在图14所示的区间SP,在扫描脉冲电压施加给一个扫描电极Y的同时,地址脉冲电压还施加给地址电极的一个A。这时,在该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之间,被施加相当于扫描脉冲电压的下限-V2和地址脉冲电压的上限Va之差的电压-V2+Va。该电压高于扫描电极和地址电极的其它的组合之间的电压。所以,在区间SP内,在位于同时被选择的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之间的交叉点的放电单元中,在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之间产生放电。这样,在该放电单元特别在扫描电极Y上,积蓄的壁电荷的量就比其它的放电单元多。
在放电维持期间,扫描电极驱动部2将二个分离开关元件QS1、QS2及低端扫描开关元件QY2维持成接通状态。从而使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的输出端子2C和扫描电极Y之间短路。另一方面,地址电极驱动部4将第四分离开关元件QS4和低端地址开关元件QA2维持成接通状态。从而使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的输出端子4D和地址电极A之间短路。
在该状态下,第一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和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进行和上述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动作。这样,和上述第3实施方式同样,放电维持脉冲电压被施加给扫描电极Y和地址电极A(参照图11A)。这时,在地址期间积蓄的壁电荷的量较多的放电单元就放电维持,所以发光。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PDP驱动装置30,维持电极X被始终维持成接地电位。就是说,维持电极驱动部3可以是维持电极X和接地端子之间的单纯的连接部。相应地,除了地址脉冲发生部4C之外,地址电极驱动部4还需要包含第二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4B和第三初始化脉冲发生部4J。这样,可以实际除去维持电极驱动部3,实现的PDP驱动装置小型化。
另外,各脉冲电压的发生部和电源,能够集中配置在PDP10的扫描电极Y的一侧。就是说,由于PDP驱动装置30的噪声源和热源,被集中配置在PDP10的扫描电极Y的一侧,所以容易采用防止噪声/热的措施。
例如可以将调谐器等抗噪能力比较弱的高频电路,配置在PDP的维持电极X的一侧。这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来自PDP驱动装置30的噪声的不良影响。
进而,例如可以将排分扇等冷却装置的冷却范围限定在PDP10的扫描电极Y的一侧。这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冷却效果。
此外,在图14中作为放电维持期间的电压波形,记述了设想图3A所示的回收电路部的波形。但也可以使用图3B所示的回收电路部,这时的放电维持期间的电压波形及各开关元件的通断状态,就如图11B所示。
以上,讲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业内人士来说,显然有其它许多变形例、修正、其它利用。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讲述的各实施方式,而只能被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限定。此外,本申请与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04-164593号(2004年6月2日提出)相关,通过参照将它们的内容编入本文中。
本发明在具备等离子体显示屏的驱动装置及等离子体显示屏的显示装置中,大有用处。
权利要求
1.一种PDP驱动装置,是具有地址电极、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屏的驱动装置,具有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其在放电维持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中的一方维持成给定电位,而对另一方则交替施加作为放电维持脉冲电压的第一正脉冲电压和第一负脉冲电压;和地址电压发生部,其在所述放电维持期间,向所述地址电极施加在时间上变化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电压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将具有一定极性的第二脉冲电压,与所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中的与所述第二脉冲电压同极性的脉冲相同步地,施加给所述地址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电压的最大振幅值,在与所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中的所述第二脉冲电压同极性的脉冲的最大振幅值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电压,具有负极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初始化脉冲发生部,其在初始化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电压;和扫描脉冲发生部,其在地址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电压,所述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电压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在所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从最大值向最小值变化的过程中,使所述地址电极的地位从接地电位变成负的给定电位,而且在所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从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的过程中,使所述地址电极的地位从负的给定电位变成接地电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初始化脉冲发生部,其在初始化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电压;和扫描脉冲发生部,其在地址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电压,所述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电压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将所述PDP的地址电极的地位至少控制成2个不同的电位,并且,在施加所述第一正脉冲电压的期间使所述地址电极的地位下降,在施加所述第一负脉冲电压的期间使所述地址电极的地位上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电极的被控制的电位中的最低的电位,是接地电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初始化脉冲发生部,其在初始化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电压;和扫描脉冲发生部,其在地址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电压,所述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电压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在所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从最大值向最小值变化的过程中,使所述地址电极的地位下降,而且在所述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从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的过程中,使所述地址电极的地位上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初始化脉冲发生部,其在初始化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电压;和扫描脉冲发生部,其在地址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对所述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电压,所述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在放电维持期间,将所述维持电极维持成接地电位。
13.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器,具备等离子体显示屏,其具有利用封入内部的气体放电而发光的放电单元、和为了将给定电压施加给所述放电单元的维持电极、扫描电极及地址电极;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PDP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屏。
全文摘要
等离子体显示屏(PDP) (10)的驱动装置,具有在放电维持期间,将维持电极(X)维持成固定电位(接地电位),作为放电维持脉冲电压,向扫描电极(Y)交替施加第一正脉冲电压和第一负脉冲电压的放电维持脉冲发生部(2A、4B);向地址电极(A)施加在时间上变化的电压的地址电压发生部(4C)。地址电压发生部(4C),在放电维持期间,将具有一定极性的第二脉冲电压,与和放电维持脉冲电压中的第二脉冲电压同极性的脉冲,同步地施加给地址电极(A)。
文档编号G09G3/292GK1898717SQ2005800013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日
发明者井上学, 池田敏, 新井康弘, 中田秀树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