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

文档序号:2613805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善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100的横剖面图。液晶显示器100由两片玻璃基板G1、G2构成,并在该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注入液晶层L1。该液晶层中包含了液晶分子X。玻璃基板G1上包含了多条数据线(未图示)与多条扫描线(未图示)以及多个由扫描线与数据线交错而形成的像素区(未图示),并且每个像素区对应一个液晶分子X。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在液晶层L1中,除了液晶分子X外,还掺杂杂质分子P。杂质分子P如图所示,可为正电性或负电性。
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100在显示画面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要显示画面时,玻璃基板G1与G2之间会加上一个电压差使得液晶分子X转向。也就是说,在玻璃基板G1与G2之间,会产生一个电场E。而在液晶分子X转向的同时,杂质分子P也会因为本身的电性,随着电场的方向移动。
请参考图3。图3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100在显示画面一段时间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显示画面一段时间后,玻璃基板G1与G2之间所加上的电场E会使得杂质分子P的移动更彻底。使得带有正电的杂质分子P都聚集在一侧,而带有负电的杂质分子P都聚集在另外一侧。这样的情况,由于杂质分子P移动速度较慢,因此在电场E消失后杂质分子P并不会马上变回原本常态分布的状况,这样一来,杂质分子P便会在液晶层L1中产生另外一个电场,而使得原本应该回到预定位置的液晶分子X受到影响,造成无法回到原本预定位置。也就是说,如果原本预设的电场为E1,杂质分子P聚集而产生的电场为E2,在理想状态下,液晶分子P受到的电场应为E1,而能够根据电场E1转动到预定的位置,但是由于杂质分子P产生的电场E2的作用,液晶分子P实际上受到的电场变成E1+E2,因此液晶分子P便无法顺利转动到预定的位置,因此产生了影像残留的现象。
请参考图4。图4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100在显示画面一段时间后的示意图。由于杂质分子P所移动的方向,除了电场E的影响外,也会受到液晶分子X转向的影响。如图4所示,由于液晶分子X受到电场E而略为倾斜,因此导致杂质分子P除了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外,也有水平方向的横移。而持续移动的结果,将会造成杂质分子P堆积于液晶显示器100的边界处,造成靠近边界的液晶分子X受到杂质分子P的影响较大,而靠近中央的液晶分子X受到杂质分子P的影响较小。这样一来,靠近边界的液晶分子X与靠近中央的液晶分子X受到的电场将会有明显不同,而导致显示画面时会有不均匀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线状的影像残留(image sticking of line shape type)。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一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该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数据线交错形成的多个像素区。该显示方法包含在一第一时间,开启该多条数据线及依次开启该多条扫描线,并将一第一画面的数据输入给该多条数据线,以使该多个像素区显示该第一画面;在一第二时间,开启该多条数据线及依次开启该多条扫描线,并将一第二画面的数据输入给该多条数据线,以使该多个像素区显示该第二画面;以及在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关闭该多条扫描线并将一第一电压输入至该多条数据线的一第一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该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数据线交错形成的多个像素区,该多个像素区的一端都耦接于一共同电压。该显示方法包含根据一第一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将一第一数据转换为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根据一第二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将一第二数据转换为一第三电压与一第四电压;在一第一半周期内,启动一第一扫描线,将该第一电压输入该第一数据线,使该第一电压输入一第一像素区;在一第二半周期内,启动该第一扫描线,将该第二电压输入该第一数据线,使该第二电压输入该第一像素区;在该第一半周期内,启动一第二扫描线,将该第三电压输入该第二数据线,使该第三电压输入一第二像素区;及在该第二半周期内,启动该第二扫描线,将该第四电压输入该第二数据线,使该第四电压输入该第二像素区;其中该第一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及该第二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的和不同于该第三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及该第四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的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该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数据线交错形成的多个像素区。该显示方法包含根据一第一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将一第一数据转换为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根据该第一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将一第二数据转换为一第三电压与一第四电压;在一第一半周期内,启动一第一扫描线,将该第一电压输入该第一数据线,使该第一电压输入一第一像素区;在一第二半周期内,启动该第一扫描线,将该第二电压输入该第一数据线,使该第二电压输入该第一像素区;在该第一半周期内,启动一第二扫描线,将该第三电压输入该第二数据线,使该第三电压输入一第二像素区;及在该第二半周期内,启动该第二扫描线,将该第四电压输入该第二数据线,使该第四电压输入该第二像素区;其中该第一像素区与该第二像素区的一端分别耦接于一第一共同电压与一第二共同电压,且该第三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差值及该第四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差值的和不同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一共同电压的差值及该第二电压与该第一共同电压的差值的和。


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横剖面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在显示画面时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在显示画面一段时间后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在显示画面一段时间后的示意图;图5与图6为本发明的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改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法以数据线吸附杂质分子的示意图;图8为液晶显示器在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在空白区施加电压的示意图;
图10为描述一般数据线所施加的电压的示意图;图11与图12为描述本发明以不同数据内容对应电压的关系来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图13为描述数据线之间的电压差将杂质分子吸附的示意图;图14与图15为说明本发明以不同共同电压来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00 500液晶显示器P 杂质分子X 液晶分子L1 液晶层G1 G2 玻璃基板E 电场D 数据线Vcom共同电压B 空白区T 周期F0 F1 F2 F3 F4 数据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5与图6。图5与图6为本发明的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液晶显示器500上施加了电场之后,原本常态分布于液晶显示器500中的杂质分子P从原本初始的位置开始移动,经过多条数据线D,最后带正电的杂质分子P聚集在一侧,而带负电的杂质分子P聚集在另一侧。请参考图6。本发明即根据图5的现象,在数据线D上施加一个高电压,在杂质分子P通过的时候,将杂质分子P吸住。因此,每条数据线D上都会吸附一部分的杂质分子P,从而可以减少如现有技术的大量杂质分子P聚集在两侧而有明显的影像残留的现象。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的改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法以数据线D吸附杂质分子P的示意图。从图7中可看出,数据线D上可以施加正电压以吸附带负电的杂质分子P,也可以施加负电压以吸附带正电的杂质分子P。数据线D上所施加的电压,只需能有效地吸附杂值分子P即可。
请参考图8。图8为液晶显示器在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另外,图8中的电压为表示数据线D上所施加的电压。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在显示完一个画面之后,会间隔一段时间,然后再显示下一个画面,这就是所谓的空白区B(blanking)。也就是说,数据线D上的电压,在显示画面时,会施加有许多不同的电压以显示画面,而当数据线D在空白区时,仅施加有共同电压Vcom。共同电压Vcom为液晶显示器上对于液晶分子的相对地端,并不会使液晶分子P转向。因此,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上的数据线D在空白区B时无法吸附杂质分子P。
而由于在空白区时,液晶显示器的扫描线不会传送任何扫描信号,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当中,在数据线D上施加任何电压,都不会影响液晶分子X的转向,因此,本发明便利用空白区B的特性,施加一个高电压,以吸附杂质分子P。
请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的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在空白区B施加电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可在空白区B上施加一正电压使得数据线D在空白区B时施加有一个大于共同电压Vcom的电压以吸附杂质分子P;本发明也可在空白区B上施加一负电压使得数据线D在空白区B时施加有一个低于共同电压Vcom的电压以吸附杂质分子P。
请参考图10。图10为描述一般数据线D上所施加的电压的示意图。一般来说,根据液晶分子X的特性,数据线D上的电压为以交流方式来驱动液晶分子X。假设一组数据传输的周期为T,则在数据线,该组数据在周期T的前半段以对应于共同电压Vcom的正值传送,而在周期T的后半段以对应于共同电压Vcom的负值传送,而其正值、负值的大小对应于该组数据的内容。如图10所示,共同电压Vcom设为0伏特,数据F0的内容为0,而所对应的电压为0伏特、0伏特。数据F1的内容为1,而所对应的电压为+1伏特、-1伏特。数据F2的内容为2,而所对应的电压为+2伏特、-2伏特…依此类推。而液晶层L1实际上所接受到的电压,由于共同电压Vcom为0伏特,则数据F0为0伏特、0伏特,数据F1为+1伏特、-1伏特,数据F2为+2伏特、-2伏特…依此类推。
请参考图11以及图12。图11与图12为描述本发明以不同数据内容对应电压的关系来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图11即是将图10中数据对应于电压的关系往上升高1伏特。如图所示,数据F0的内容为0,而所对应的电压为1伏特、1伏特。数据F1的内容为1,而所对应的电压为2伏特、0伏特。数据F2的内容为2,而所对应的电压为3伏特、-1伏特…依此类推。而液晶层L1实际上所接收到的电压,由于共同电压Vcom为0伏特,则数据F0为1伏特、1伏特,数据F1为2伏特、0伏特,数据F2为3伏特、-1伏特…依此类推。图12即是将图10中数据对应于电压的关系往下降低1伏特。如图所示,数据F0的内容为0,而所对应的电压为-1伏特、-1伏特。数据F1的内容为1,而所对应的电压为0伏特、-2伏特。数据F2的内容为2,而所对应的电压为1伏特、-3伏特。而液晶层L1实际上所接收到的电压,由于共同电压Vcom为0伏特,则数据F0为-1伏特、-1伏特,数据F1为0伏特、-2伏特,数据F2为1伏特、-3伏特…依此类推。在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所有的数据线,都是以如图10中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来传输电压,因此平均来说,数据线与数据线之间,并不会有电压差产生。而对于杂质分子P来说,便可以轻易通过。而本发明在不同的数据线,使用不同的数据对应电压的关系,如图11与图12。举例来说,本发明可在相邻的数据线,一条使用图11的对应关系,另一条使用图12的对应关系。由此,长时间平均的结果,在相邻的数据线之间,便会产生一电压差,而这个电压差,便能将杂质分子P给吸附。而如果整个液晶显示器的数据线都使用不同的数据对应电压的关系,便能将杂质分子P的移动分散,进而降低杂质分子P堆积在两侧的程度。
请参考图13。图13为描述数据线D之间的电压差将杂质分子P吸附的示意图。由图可看出,各数据线施加不同的数据对应电压的关系,所造成的电压差,能有效吸附杂质分子,而将杂质分子P的移动分散,进而降低杂质分子P堆积在两侧的程度。
请参考图14以及图15。图14与图15为描述本发明以不同的共同电压来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的示意图。图14即是将图10中的共同电压Vcom往上提高1伏特。如图所示,数据F0的内容为0,而所对应的电压为0伏特、0伏特。数据F1的内容为1,而所对应的电压为+1伏特、-1伏特。数据F2的内容为2,而所对应的电压为+2伏特、-2伏特…依此类推。而液晶层L1实际上所接受到的电压,由于共同电压Vcom为1伏特,则数据F0为-1伏特、-1伏特,数据F1为0伏特、-2伏特,数据F2为+1伏特、-3伏特…依此类推。图15即是将图10中的共同电压Vcom往下降低1伏特。如图所示,数据F0的内容为0,而所对应的电压为0伏特、0伏特。数据F1的内容为1,而所对应的电压为+1伏特、-1伏特。数据F2的内容为2,而所对应的电压为+2伏特、-2伏特…依此类推。而液晶层L1实际上所接受到的电压,由于共同电压Vcom为-1伏特,则数据F0为+1伏特、+1伏特,数据F1为2伏特、0伏特,数据F2为+3伏特、-1伏特…依此类推。在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所有的数据线,都是以如图10中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来传送电压,因此平均来说,数据线与数据线之间,并不会有电压差产生。而对于杂质分子P来说,便可以轻易通过。而本发明如图14与图15在不同的数据线,使用不同的共同电压。举例来说,本发明可在相邻的数据线,一条使用图14的共同电压,另一条使用图15的共同电压。如此一来,长时间平均的结果,在相邻的数据线之间,便会产生一电压差,而这个电压差,便能将杂质分子P吸附。而如果整个液晶显示器的数据线都使用不同的数据对应电压的关系,便能将杂质分子P的移动分散,进而降低杂质分子P堆积在两侧的程度。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的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能有效降低杂质分子堆积的程度,改善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问题,并提高画面显示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意图覆盖所有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之内的改进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一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该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数据线交错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方法包含在一第一时间,开启该多条数据线及依次开启该多条扫描线,并将一第一画面的数据输入给该多条数据线,以使该多个像素区显示该第一画面;在一第二时间,开启该多条数据线及依次开启该多条扫描线,并将一第二画面的数据输入给该多条数据线,以使该多个像素区显示该第二画面;以及在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关闭该多条扫描线并将第一电压输入给一该多条数据线的一第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关闭该多条扫描线并将一正电压输入给该多条数据线的该第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关闭该多条扫描线并将一负电压输入给该多条数据线的该第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关闭该多条扫描线并将一第二电压输入给该多条数据线的一第二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压与该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反。
6.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该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数据线交错形成的多个像素区,该多个像素区的一端都耦接于一共同电压,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方法包含根据一第一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将一第一数据转换为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根据一第二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将一第二数据转换为一第三电压与一第四电压;在一第一半周期内,启动一第一扫描线,将该第一电压输入该第一数据线,使该第一电压输入一第一像素区;在一第二半周期内,启动该第一扫描线,将该第二电压输入该第一数据线,使该第二电压输入该第一像素区;在该第一半周期内,启动一第二扫描线,将该第三电压输入该第二数据线,使该第三电压输入一第二像素区;以及在该第二半周期内,启动该第二扫描线,将该第四电压输入该第二数据线,使该第四电压输入该第二像素区;其中该第一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以及该第二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的和不同于该第三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及该第四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的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共同电压为固定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共同电压在第一半周期与第二半周期为不同电压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不同于该第二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不同于该第四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三电压相对于该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同,该第二电压与该第四电压相对于该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三电压相对于该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反,该第二电压与该第四电压相对于该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反。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相对于该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反,该第三电压与该第四电压相对于该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反。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像素区相邻于该第二像素区。
15.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上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该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数据线交错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方法包含根据一第一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将一第一数据转换为一第一电压与一第二电压;根据该第一种数据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将一第二数据转换为一第三电压与一第四电压;在一第一半周期内,启动一第一扫描线,将该第一电压输入该第一数据线,使该第一电压输入一第一像素区;在一第二半周期内,启动该第一扫描线,将该第二电压输入该第一数据线,使该第二电压输入该第一像素区;在该第一半周期内,启动一第二扫描线,将该第三电压输入该第二数据线,使该第三电压输入一第二像素区;以及在该第二半周期内,启动该第二扫描线,将该第四电压输入该第二数据线,使该第四电压输入该第二像素区;其中该第一像素区与该第二像素区的一端分别耦接于一第一共同电压与一第二共同电压,并且该第三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差值以及该第四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差值的和不同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一共同电压的差值以及该第二电压与该第一共同电压的差值的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一共同电压的差值不同于该第二电压与该共同电压的差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差值不同于该第四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差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该第一数据与该第二数据相同,则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三电压相同,该第二电压与该第四电压相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三电压分别相对于该第一共同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同,该第二电压与该第四电压分别相对于该第一共同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三电压分别相对于该第一共同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反,该第二电压与该第四电压分别相对于该第一共同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反。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压与该第二电压分别相对于该第一共同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反,该第三电压与该第四电压分别相对于该第一共同电压与该第二共同电压的极性相反。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像素区相邻于该第二像素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影像残留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利用液晶显示器在画面切换期间中,在数据线施加一电压,以吸附通过数据线的杂质分子,从而降低影像残留的程度;同时通过非对称的驱动波形降低因长时间以固定电压驱动所造成的残影现象。
文档编号G09G3/20GK1971701SQ20061016098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1日
发明者刘品妙, 连水池, 黄嘉宏, 廖干煌, 何宇玺, 张庭瑞, 谢曜任, 苏振嘉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