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4632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主要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是由与其耦接的扫描线以及数据线控制以显示影像。所有的像素单元各具有一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作为开关元件,当导通一条扫描线时,此时该条扫描线上各像素单元会与其相对应的数据线连接并接收影像数据,且各像素单元会被充电至适当的电压。然后使该条扫描线变成不导通的状态,直到下次导通时才会再重新接收影像数据,接着导通次一条扫描线,重复上述步骤以接收影像数据。色序法(Color Sequential Method)的驱动原理是利用红、蓝、绿三色作时间上的切换来达到所需显示的颜色,由于需要快速切换,故液晶的反应时间要快。请参阅图1,是绘示色序法的时序图。色序法依据时间轴的控制可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导通各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并充电的时间Ttft。第二部份是液晶受薄膜晶体管所施加的电压旋转至预期灰阶度的时间 Υ。。第三部份是待液晶旋转完毕后,快闪红色(R)背光源的时间T%,此时仅完成1/3个画面(l/3Frame)的影像。接着重复上述方式分别再完成绿色(G)背光源与蓝色 ⑶背光源的驱动,以完成1个画面时间(Frame Time)的彩色画面。由于需要依序利用红、 蓝、绿三色作时间上的切换来达到所需显示的颜色,故以色序法显示影像时,液晶需具有快速的反应时间(Fast Response Time)且薄膜晶体管充电时间要快的特性。目前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更新频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扫描频率为240赫兹 (Hertz ;Hz),分辨率设定值为1600*900 (即1600条数据线*900条扫描线)时,以色序法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每条扫描线的充电时间估算为^-900 = 4.6μδ依据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至少需7μ s,若再考虑显示一画面到显示下一画面的间隔时间,则每条扫描线充电时间至少需大于9 μ S,故同时导通多条扫描线例如两条或三条扫描线,以增加充电时间为两倍或三倍,使其充电时间增加为 9. 2 μ s或13. 8 μ S,才能解决充电不足的情况。为了让充电完成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各像素单元包括一储存电容 (Storage Capacitor, Cs)用以储存该充电完成的电压。一般常见的储存电容有两种架构, 分别为Cs位于闸上型(Cs On Gate)与Cs独立型(Cs On Common)。Cs位于闸上型是利用显示电极与闸极(Gate)走线形成的夹层电容来制作出储存电容。Cs独立型是利用显示电极与共通(Common)走线形成的夹层电容来制作出储存电容。由于Cs位于闸上型不必像Cs 独立型需要增加一条额外的共通走线,所以其开口率(Aperture Ratio)较大,所以现今大多使用Cs位于闸上型的架构。请参阅图2,是绘示液晶显示装置的Cs位于闸上型的等效电路图。像素单元10包括液晶电容CLC、储存电容CS以及薄膜晶体管100,且其耦接至相对应的扫描线102以及数据线104。由于储存电容CS采用了位于闸上型的架构,所以储存电容CS会连接至前一条扫描线106。也就是说,储存电容CS在扫描线102从不导通到导通的瞬间两者的电压差异会受到扫描线102与扫描线106(即前一条扫描线)的影响,该电压差异称为反馈 (Feedthrough)电压。如上所述,为解决充电不足的情况,需同时导通多条扫描线例如三条扫描线,若采用位于闸上型的架构,同时导通连续三条扫描线例如&i、&i+l、&i+2时,其显示画面会以三条为单位产生白黑黑或是黑白白现象。这是因为闸上型的架构各扫描线的反馈电压会受到前一条扫描线的影响,而的前一条扫描线(即&1-1)为不导通的状态,Gn+U Gn+2的前一条扫描线(即&K&1+1)为导通的状态,因此&1+1与&1+2具有相同的反馈电压,但与
的反馈电压不同,导致与&ι+1、&ι+2的像素单元所感受的液晶电压也会不同,所以在全白的画面会变成白黑黑或是黑白白现象,而无法正常显示白画面。因此需要对上述利用色序法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于多条扫描线有亮暗不均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时导通连续多条扫描线时显示画面不良的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是对应至所述扫描线的其一以及所述数据线的其一,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同时导通所述扫描线中的至少二条,所述至少二条扫描线是间隔至少一条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且与各所述至少二条扫描线耦接的各所述数据线皆不相同;以及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所述至少二条扫描线耦接的各所述数据线。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同时导通多条扫描线且在同时导通的多条扫描线之间间隔至少一条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能解决各扫描线上的像素单元充电不足以及显示画面不良的问题。再者,同时导通的多条扫描线所耦接的数据线皆不相同则能避免同一条数据线上有多条扫描线同时导通,因而造成显示画面错误的问题。


图1是现有技术的色序法的时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Cs位于闸上型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架构图;以及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扫描线控制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30的驱动方法的架构图。该液晶显示装置30包括多条扫描线Gl至G12、多条数据线Dl至D9以及多个像素单元300,每一像素单元300是对应至扫描线Gl至G12的其一以及数据线Dl至D9的其一,该驱动方法是同时导通扫描线Gl至G12中的多条以增加充电时间,其中导通的扫描线是间隔至少一条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防止同时连续导通的扫描线受到前一条扫描线的影响导致反馈电压不同,且与各导通的扫描线耦接的数据线皆不相同,其目的将于稍后解释。以下将说明符合上述条件的三个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中,该驱动方法的步骤如下同时导通扫描线G1、G5、G9,而扫描线Gl与扫描线G5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2至G4 则不导通,扫描线G5与扫描线G9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6至G8也不导通,且扫描线Gl、G5、 G9是耦接至不同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Gl耦接至数据线D1、D4、D7,扫描线G5耦接至数据线D2、D5、D8,扫描线G9耦接至数据线D3、D6、D9。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l耦接的各数据线D1、D4、D7、与扫描线G5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以及与扫描线G9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数据线Dl至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接着同时导通扫描线G2、G6、G10,而扫描线G2与扫描线G6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3 至G5则不导通,扫描线G6与扫描线GlO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7至G9也不导通,且扫描线 G2、G6、GlO是耦接至不同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G2耦接至数据线D2、D5、D8,扫描线G6耦接至数据线D3、D6、D9,扫描线GlO耦接至数据线Dl、D4、D7。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2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与扫描线G6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以及与扫描线GlO耦接的各数据线D1、D4、D7。数据线Dl至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再接着同时导通扫描线G3、G7、G11,而扫描线G3与扫描线G7之间间隔的扫描线 G4至G6则不导通,扫描线G7与扫描线Gll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8至GlO也不导通,且扫描线G3、G7、Gll是耦接至不同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G3耦接至数据线D3、D6、D9,扫描线G7耦接至数据线Dl、D4、D7,扫描线Gll耦接至数据线D2、D5、D8。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3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与扫描线G7耦接的各数据线D1、D4、D7以及与扫描线Gll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数据线Dl至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最后同时导通扫描线G4、G8、G12,而扫描线G4与扫描线G8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5 至G7则不导通,扫描线G8与扫描线G12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9至Gll也不导通,且扫描线 G4、G8、G12是耦接至不同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G4耦接至数据线Dl、D4、D7,扫描线G8耦接至数据线D2、D5、D8,扫描线G12耦接至数据线D3、D6、D9。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4耦接的各数据线D1、D4、D7、与扫描线G8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以及与扫描线G12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数据线Dl至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以同时导通三条扫描线G1、G5、G9为例,扫描线Gl与扫描线G5之间间隔3条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扫描线G5与扫描线G9之间也间隔3条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在其它实施例中,扫描线Gl与扫描线G5之间所间隔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的数量可与扫描线G5与扫描线G9之间所间隔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的数量不同。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扫描线控制时序图。首先导通致能信号OE来延迟所有信号的输入而不会执行任何扫描动作,即当致能信号OE为高准位时,扫描线Gl至 G12不会被导通。该致能信号OE是指显示一画面至显示下一画面的间隔时间。当致能信号OE从高准位变为低准位并侦测到扫描频率(Gate Clock)的第一个负缘时(即从高准位变为低准位的瞬间),以该第一个负缘触发扫描起始脉波(Gate Start Pulse),开始执行扫描,首先同时导通扫描线61、65、69,直到扫描频率(Gate Clock)的第二个负缘被触发时, 使扫描线G1、G5、G9变成不导通并同时导通扫描线G2、G6、G10,接着扫描频率(Gate Clock) 的第三个负缘被触发时,使扫描线G2、G6、G10变成不导通并同时导通扫描线G3、G7、G11,最后扫描频率(Gate Clock)的第四个负缘被触发时,使扫描线G3、G7、G11变成不导通并同时导通扫描线G4、G8、G12,完成一个画面的扫描,如此周而复始的扫描。根据本发明概念的第二实施例的步骤如下同时导通扫描线G1、G3,而扫描线Gl与扫描线G3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2则不导通, 且扫描线Gl、G3是耦接至不同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Gl耦接至数据线Dl、D4、D7, 扫描线G3耦接至数据线D3、D6、D9。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l耦接的各数据线Dl、D4、D7以及与扫描线G3 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数据线D1、D4、D7、D3、D6、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
存各影像数据。接着同时导通扫描线G2、G4,而扫描线G2与扫描线G4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3则不导通,且扫描线G2、G4是耦接至不同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G2耦接至数据线D2、D5、 D8,扫描线G4耦接至数据线Dl、D4、D7。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2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以及与扫描线G4 耦接的各数据线D1、D4、D7。数据线D2、D5、D8、D1、D4、D7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
存各影像数据。扫描线G5至G8的导通顺序与上述扫描线Gl至G4的导通顺序相同,即同时导通扫描线G5、G7,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5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以及与扫描线G7耦接的各数据线Dl、D4、D7,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接着同时导通扫描线G6、G8,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6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以及与扫描线G8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最后,扫描线G9至G12的导通顺序与上述扫描线Gl至G4及扫描线G5至G8的导通顺序相同,即同时导通扫描线G9、G11,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9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以及与扫描线Gll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该影像数据。接着同时导通扫描线G10、G12,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lO耦接的各数据线Dl、D4、D7以及与扫描线G12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 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根据本发明概念的第三实施例的步骤如下同时导通扫描线Gl、G3、G5,而扫描线Gl与扫描线G3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2不导通,扫描线G3与扫描线G5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4也不导通,且扫描线G1、G3、G5是耦接至不同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Gl耦接至数据线Dl、D4、D7,扫描线G3耦接至数据线D3、 D6、D9,扫描线G5耦接至数据线D2、D5、D8。
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l耦接的各数据线D1、D4、D7、与扫描线G3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以及与扫描线G5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数据线Dl至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接着同时导通扫描线G2、G4、G6,而扫描线G2与扫描线G4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3 则不导通,扫描线G4与扫描线G6之间间隔的扫描线G5也不导通,且扫描线G2、G4、G6是耦接至不同数据线,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G2耦接至数据线D2、D5、D8,扫描线G4耦接至数据线Dl、D4、D7,扫描线G6耦接至数据线D3、D6、D9。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2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与扫描线G4耦接的各数据线Dl、D4、D7以及与扫描线G6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数据线Dl至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扫描线G7至G12的导通顺序与上述扫描线Gl至G6的导通顺序相同,即同时导通扫描线G7、G9、G11,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7耦接的各资料线D1、D4、D7、与扫描线G9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以及与扫描线Gll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接着同时导通扫描线G8、G10、G12,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扫描线G8耦接的各数据线D2、D5、D8、与扫描线GlO耦接的各数据线D1、14、D7以及与扫描线G12耦接的各数据线D3、D6、D9,相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的扫描线控制时序图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此不再赘述。综合上述实施例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是同时导通多条扫描线中的至少二条,使充电时间增加为至少二倍并能增加电压饱和率。此外,该同时导通的扫描线是间隔至少一条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能避免相邻扫描线之间的信号干扰,导致反馈电压不同的问题。最后,该同时导通的扫描线所耦接的数据线皆不相同的目的在于避免同时在同一条数据线上有多条扫描线同时导通。例如图3中,当同时导通扫描线G1、G4、G7 时,由于该三条扫描线G1、G4、G7皆耦接至数据线Dl,因此该三条扫描线G1、G4、G7与数据线Dl对应的像素单元300接收到相同的影像数据,即接收到相同的灰阶显示电压,然而各像素单元300所需的灰阶显示电压不见得相同,会造成接收到的灰阶电压与所需的灰阶电压有误差而发生颜色色偏的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是对应至所述扫描线的其一以及所述数据线的其一,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同时导通所述扫描线中的至少二条,所述至少二条扫描线是间隔至少一条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且与各所述至少二条扫描线耦接的各所述数据线皆不相同;以及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所述至少二条扫描线耦接的各所述数据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数据线是互相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所述至少二条扫描线耦接的各所述数据线时,各相对应的像素单元接收并储存各影像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一致能信号控制一画面的扫描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致能信号从第一准位变为第二准位时,利用扫描频率的边缘触发启动扫描起始脉波,开始同时导通所述扫描线中的至少二条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位为高准位,所述第二准位为低准位,且所述边缘触发为负缘触发。
7.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脉冲信号同时导通所述扫描线中的至少二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时导通所述扫描线中的至少三条时,所述至少三条扫描线相邻之间所间隔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的数量为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时导通所述扫描线中的至少三条时,所述至少三条扫描线相邻之间所间隔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的数量为不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是对应至该扫描线的其一以及该数据线的其一,该驱动方法包括同时导通扫描线中的至少二条,其中该至少二条扫描线是间隔至少一条未同时导通的扫描线且与各该至少二条扫描线耦接的各该数据线皆不相同;以及传送各别的影像数据至与该至少二条扫描线耦接的各该数据线。本发明能解决显示画面不良以及显示画面错误的问题。
文档编号G09G3/36GK102201205SQ20101013288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
发明者刘家麟, 周焕庭, 戴文智, 李菱, 莫启能, 邱显钧, 陈盈惠 申请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