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86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有效降低内部定电流控制电路 的功率损耗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有节能、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因此以发光二极管(LED)做为 背光源已是液晶显示器(LCD)目前发展的趋势。然而发光二极管在此方面的应用上仍存在 着种种的问题亟待克服。发光二极管应用于背光源的方式通常可分为侧入式与直下式两种型态。请参考图1 所示,图ι揭示了一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发光二极管排列模式,是将多个灯串90并排配置 于一液晶面板的背后当作背光模组的发光源,其中所述灯串90包含一第一灯串901、一第二 灯串902及一第三灯串903,其中所述每一灯串90由数个发光二极管900串联一起所构成,所 述多组灯串90的一端会连接一直流对直流转换器91 (DC/DC converter),另端则连接一定电 流控制电路92。所述直流对直流转换器91可将一直流电源转换成适当电压准位供所述灯串 90使用。所述定电流控制电路92则可以是通过电压反馈的方式控制输出给每一所述灯串使 用的工作电流,使所述工作电流维持固定,以避免所述发光二极管900产生忽明忽暗的问题。然而,所述定电流控制电路92在各个所述灯串90上所耗损之功率往往会有所不 同,此因根据所述发光二极管900的组件特性进行分类的成本过高,故于配置所述发光二 极管900时往往不会特别针对各个所述发光二极管900的顺向导通电压进行检测及分类。 如图1所示,可看出所述第一灯串901所包含的发光二极管900的顺向导通电压Vf范围介 于3. 1伏特(Volts)到3. 5伏特(Volts);所述第二灯串902所包含的发光二极管900的 顺向导通电压VF范围介于3. 1伏特到3. 4伏特;而所述第三灯串903所包含的发光二极管 900的顺向导通电压Vf则皆为于3. 1伏特。由于所述发光二极管900中最高的顺向导通电 压值Vf为3. 5伏特,所述直流对直流转换器91就必须以此电压值为基准来驱动各个所述发 光二极管900,因此其它顺向导通电压值Vf不到3. 5伏特的所述发光二极管900就会产生 多余的功率耗损。若以组件特性最不符合需求的所述第三灯串903为例,其所含的所述发 光二极管900的导通电压Vf皆为最低值的3. 1伏特,若令所述第三灯串903包含5个所述 发光二极管900以及定电流为120毫安(mA),则所述第三灯串其将造成高达5x(3. 5-3. 1) χ0· 12 = 0. 24ff(瓦特)的功率耗损。为了克服此问题,虽可以令每一所述灯串90独立使用一组所述直流对直流转换 器91,视每一所述灯串90的导通电压规格来提供不同的驱动电压,然而此方法将会大大增 加使用所述直流对直流转换器91的成本,较不符合实际的成本考虑。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所包含的灯串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配置来减少在一定电流控制电路上所造成功率耗损的差异,进而有效降低所述定电流控制 电路的功率损耗。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于平均分成多个灯串时,确保每一 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都分布在同样的电压值范围内,以减少所述灯串之间在一定 电流控制电路上所造成功率耗损的差异。为达成本发明的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组,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平均分成多个灯 串,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配置成串联,且每一所述灯串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 连接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介于一最小导通电压值与一最大导通电压值之间,且 每一所述灯串均包含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具 有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一直流对直流转换器,是连接所述多个灯串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一定电流控制电路,是连接所述多个灯串的第二连接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是从所述最小导 通电压值依序递增至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平均导通电压值相等。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布于一平面上以构成所述背光模 组的一发光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为达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组,所 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均分成多个灯串,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配 置成串联,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介于一最小导通电压值与一最大导通电压值之 间,且每一所述灯串均包含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 极管具有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是从所述最小导 通电压值依序递增至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平均导通电压值相等。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布于一平面上以构成一发光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灯串是连接于一直流对直流转换器与一定电流 控制电路之间。

图1是一现有背光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的组件配置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组件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 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所示,图2揭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组件配置示意图, 其主要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一直流对直流转换器20以及一定电流控制电路30。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有多个发光二极管100,多个发光二极管100是排布于一平 面上以构成一发光面,因此本发明可以是一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100平 均分成多个灯串10,每一所述灯串10的发光二极管100是配置成串联,且每一所述灯串10 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与一第二连接端,所述发光二极管100的导通电压皆介于一最小导通电 压值与一最大导通电压值之间,其中每一所述灯串10至少包含一第一发光二极管100A及 一第二发光二极管100B,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00A具有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所述第二发 光二极管100B具有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优选的是令每一所述灯串10的发光二极管100 的导通电压是从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依序递增至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以及令每一所述灯 串10的发光二极管100的平均导通电压值相等。以本实施例来说,如图2所示,每一所述灯串10皆由5颗所述发光二极管100串 联所构成,其中每一所述灯串10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00A及第二发光二极管100B分别具有 一最小导通电压值为3. IV以及一最大导通电压值为3. 5V,且所述发光二极管100的导通电 压依序递增而分别为3. 1V、3. 2V、3. 3V、3. 4V及3. 5V,如此一来,每一所述灯串10的发光二 极管100的平均导通电压皆为3. 3V。所述直流对直流转换器20是连接所述多个灯串10的第一连接端,将一直流电源 转换成适当准位的直流电压,来提供给各个所述灯串10使用。所述定电流控制电路30是连接所述多个灯串10的第二连接端,以控制流经每一 所述灯串10的电流,使所述电流维持固定。本发明背光模组的发光二极管模组主要是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100,其被均分成 数个灯串10,令每一所述灯串10所具有的发光二极管100的导通电压皆介于一最大导通电 压值与一最小导通电压值之间,以减少每一所述灯串10在所述定电流控制电路30上所造 成功率耗损的差异。以图2的实施例来说,令流经所述灯串10的电流为120毫安,则每一所述灯串10 造成所述定电流控制电路30的功率损耗为{(3. 5-3. 5) + (3. 5-3. 4) + (3. 5-3. 3) + (3. 5-3. 2) + (3. 5-3. 1)} χ0· 12 = 0. 12W如上所述,以相同的电流条件来看,相较于现有背光模组可能造成的0. 24W的功 率损耗,以本发明图2的较佳实施例通过令每一所述灯串10的发光二极管100的平均导 通电压值相等的手段,而有效降低所述定电流控制电路30的功率损耗至0. 12W,足足减少 了一半的功率损耗,进而有助于电路转换效率的改善,意味着工作电源的输入功率也可获 得调降,而收到节能省电的功效。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确实可以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的缺 点ο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 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 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组,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平均分成多个灯串,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配置成串联,且每一所述灯串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介于一最小导通电压值与一最大导通电压值之间,且每一所述灯串均包含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及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具有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一直流对直流转换器,是连接所述多个灯串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一定电流控制电路,是连接所述多个灯串的第二连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 压是从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依序递增至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平均导 通电压值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布于一平面上 以构成所述背光模组的一发光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
6.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发光二极 管模组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均分成多个灯串,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配置成串联,其 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介于一最小导通电压值与一最大导通电压值之间,且每一所 述灯串均包含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及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具有 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 压是从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依序递增至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灯串的发光二极管的平均导 通电压值相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布于一平面上 以构成一发光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灯串是连接于一直流对直流 转换器与一定电流控制电路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模组,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平均分成多个灯串,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介于一最小导通电压值与一最大导通电压值之间,且每一所述灯串均包含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具有所述最小导通电压值,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所述最大导通电压值。以此背光模组可有助于降低定电流控制电路的功率损耗。
文档编号G09G3/34GK101923832SQ201010245678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杨景元, 贺成明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