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8203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直视型显示装置和直视型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一直尝试在电视机或信息显示用的显示装置中,通过排列多个显示装置 (有时也称为拼接技术)来模拟实现大画面的显示装置。然而,在使用该拼接技术时,存在能够看到多个显示装置的接缝这样的问题。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来说明该问题。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装置、向液晶显示面板供给各种电信号的电路、电源、以及收容上述部件的壳体。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一对玻璃基板和设置在这些玻璃基板间的液晶层。在一对玻璃基板中的一个玻璃基板形成有例如像素电极、TFT和总线。在另一个玻璃基板形成有彩色滤光片层、对置电极。 此外,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排列有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和该显示区域周边的边框区域。在边框区域设置有用于使一对基板相互相对并且密闭、保持液晶层的密封部;和用于驱动像素的驱动电路安装部等。由于在边框区域没有排列像素,因此边框区域对显示没有贡献。因此,当通过排列多个液晶显示面板来构成大画面时,在图像中会产生接缝。该问题并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 而是在PDP、有机EL显示装置、电泳显示装置等直视型显示装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有能够显示没有显示面板接缝的图像的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一侧具备透光性罩。该透光性罩的边缘部分具有观察者一侧的表面弯曲的部分。弯曲的部分作为透镜发挥作用,因此以下将其称为“透镜部”。透光性罩的透镜部以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与显示区域中的与边框区域相邻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将显示区域内与透镜部重叠的部分称为“周边显示区域”。 从在周边显示区域中排列的像素出射的光,被透镜部向边框区域一侧折射。其结果是,在边框区域的前表面也显示图像,作为画面整体显示没有接缝的图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8096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表2004-5M5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可知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显示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参照图22说明这些问题。图22是表示包括显示面板410和透光性罩420的显示装置400的示意性截面图。 由于透光性罩420的出射面弯曲,因此使从各种角度入射到透镜部422的外部光向观察者
4反射。因此,在透镜部422上映入显著,显示品质低。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难以看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并且能够抑制透镜部上的映入(反射)的显示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直视型的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域和设置在上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在上述显示区域与上述边框区域之间存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界;和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其配置在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一侧,上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以跨越上述边界的方式配置,并且使从上述显示区域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上述边框区域一侧折射,上述透镜部的出射面是曲面,上述出射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实施过反射防止处理。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防止膜,上述反射防止膜通过粘接层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出射面和上述透镜部的侧面,上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侧面的部分的边缘,位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侧面上。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防止膜,上述反射防止膜通过粘接层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出射面、上述透镜部的侧面和上述透镜部的背面,上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背面的部分的边缘,位于上述边界的上述边框区域一侧。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防止膜,上述反射防止膜通过粘接层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出射面、上述透镜部的侧面和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侧面,上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侧面的部分的边缘,位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侧面上。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防止膜,上述反射防止膜通过粘接层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出射面、上述透镜部的侧面、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侧面和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背面,上述反射防止膜中的位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背面上的部分的边缘,位于上述边界的上述边框区域一侧。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透镜部的上述出射面与上述侧面相交的角部是曲面。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透镜部的上述出射面与上述侧面相交的角部是曲面,上述透镜部的上述侧面与上述背面相交的角部是曲面。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保护带,该保护带具有支承层;和形成在上述支承层的一个面的第一粘接层,上述保护带以覆盖上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侧面的部分的边缘和上述透镜部的上述侧面的方式粘贴。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带还具有形成在上述支承层的另一个面的第二粘接层,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包括2个显示面板,该2个显示面板以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上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包括2个透光性罩,该2个透光性罩以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上述2个透光性罩的上述透镜部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在上述2个透光性罩的上述透镜部通过粘接层粘贴有上述反射防止膜, 上述2个透光性罩由上述保护带粘贴,上述2个透光性罩的上述透镜部的上述侧面的上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100 μ m以内。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a)准备在边缘部分具有透镜部且上述透镜部的出射面是曲面的透光性罩的工序;(b) —边对反射防止膜加压一边通过粘接层将该反射防止膜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出射面的工序;和(C)在上述工序(b)之后,一边对上述反射防止膜加压一边将该反射防止膜粘贴于上述透镜部的侧面的工序。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d)在上述工序(a)与上述工序(b)之间或者上述工序(b)与上述工序(c)之间,以使上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在上述侧面上的部分的边缘存在于上述透镜部的上述侧面上的方式切断上述反射防止膜的工序。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工序(a)中,准备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透光性罩的显示面板单元。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反射防止膜是LR膜。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反射防止膜具有蛾眼构造。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反射防止膜是电介质多层膜。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缓冲层,上述缓冲层配置在上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的背面与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上述缓冲层的折射率与上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的折射率和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一侧的部件的折射率同等。
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缓冲层由紫外线硬化树脂形成。或者,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板,其具有排列有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和设置在上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在上述显示区域与上述边框区域之间存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界;和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其配置在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一侧,上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以跨越上述边界的方式配置,并且使从上述显示区域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上述边框区域一侧折射,上述透镜部以使从上述显示区域中的多个像素出射的光的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间距大致相等的方式使上述光折射,和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与上述透镜部的出射面的交线是非圆弧的曲线。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交线是由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或者,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域和设置在上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在上述显示区域与上述边框区域之间存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界;和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其配置在上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一侧,上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以跨越上述边界的方式配置,并且使从上述显示区域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上述边框区域一侧折射,上述透镜部的出射面是曲面,并且上述透镜部的背面也是曲面。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难以看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并且能够抑制透镜部上的映入的直视型的显示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A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a) (d)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a)和(b)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a)是液晶显示装置IOOa的示意性截面图,(b)是液晶显示装置IOOb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a) (c)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图7(a)和(b)是用于说明切断刀的移动方向的示意性截面图。图8(a) (c)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图9是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0(a) (c)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1 (a) (c)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2是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3是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4是液晶显示装置100E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5是液晶显示装置100F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6是液晶显示装置100G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7是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8是液晶显示装置200A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9(a)和(b)是用于说明将液晶显示面板10与透光性罩20贴合的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0表示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光线追踪模拟的结果。图21是将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透镜部22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2是显示装置400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直视型液晶显示装置100A。图1是液晶显示装置 100A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A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 ;和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 10的观察者一侧的透光性罩20。液晶显示面板10具有显示区域IOA和设置在显示区域IOA的外侧的边框区域 10F,在显示区域IOA与边框区域IOF之间存在边界Bi。边界Bl在图1中沿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以下,有时也将边界Bl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D1。显示区域IOA具有中央显示区域IOC和周边显示区域10D。透光性罩20具有透镜部22和平板部对。透光性罩20的透镜部22以跨越边界 Bl的方式配置,使从显示区域IOA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边框区域IOF—侧折射。透镜部22 的出射面2 是曲面,在出射面2 上实施过反射防止处理。从中央显示区域IOC出射的光入射到平板部对,直线行进。液晶显示面板10的周边显示区域IOD是指显示区域IOA中的在其观察者一侧配置有透光性罩20的透镜部22的区域。平板部M配置在中央显示区域IOC上。通过利用透镜部22使从周边显示区域IOD出射的光折射,由此将形成于周边显示区域IOD的图像放大到包括周边显示区域IOD和边框区域IOF的区域。因此,能够难以看到边框区域10F。这里,当出射面是曲面时,将从各种角度入射的外部光向观察者反射,因此映入显著,显示品质低。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虽然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是曲面,但是由于被实施过反射防止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外部光的反射,提高显示品质。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作为对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实施的反射防止处理,如图1所示,粘贴有反射防止膜30。然而,反射防止处理并不限定于此。反射防止处理的具体例子将在后面详述。此外,也可以如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那样, 反射防止膜30以还覆盖透光性罩20的平板部M的出射面Ma的方式被粘贴。另外,图1 中省略了用于粘贴反射防止膜30的粘接层等。液晶显示面板10可以是公知的任意的液晶显示面板。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例示了使用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显示面板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显示面板例如还能够使用PDP用显示面板、有机 EL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等。接着,参照图2(a) (d)说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制造方法。图 2(a) (d)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首先,如图2(a)所示,准备透光性罩20。接着,如图2(b)所示,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并且通过粘接层将该反射防止膜30’ 粘贴在平板部M的出射面Ma。如图2(b)所示,反射防止膜30’是通过辊状的加压部件 60加压而被粘贴的。另外,粘接层预先形成于反射防止膜30,省略其图示。辊状的加压部件60沿箭头指示的方向移动。接着,如图2(c)所示,一边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一边将其粘贴在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0接着,如图2(d)所示,在透镜部22的端部22d切断反射防止膜30’。这里,透镜部22的端部22d是指出射面2 与侧面22b相交的部分。切断位置在图2(d)中用箭头表
7J\ ο接着,例如将液晶显示面板10配置在透光性罩20的背面一侧,用粘接剂将二者贴合,由此得到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将透光性罩20与液晶显示面板10贴合的方法的具体例子将在后文中描述。另外,在上述制造方法中,示出了在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粘贴反射防止膜30 后,将透光性罩20与液晶显示面板10贴合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首先准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的显示面板单元,然后粘贴并切断反射防止膜。此外,在图2(b)中, 通过使辊状的加压部件60移动来粘贴反射防止膜30,,但是也可以使透光性罩20移动来进行粘贴。即,能够使辊状的加压部件60与透光性罩20相对移动来进行粘贴。在切断上述反射防止膜30,的工序中,例如能够使用旋转刀(rotary cutter)作为切断刀。另外,关于切断刀的移动方向的具体例子将在后文中描述。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反射防止膜30’在粘贴于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之后被切断, 但是也可以预先切断反射防止膜30’,然后粘贴。参照图3(a)和(b)对此时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3(a)所示,对以使粘贴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端部30d的位置与透镜部 22的端部22d重叠的方式调整长度后被切断(图3(a)中用30d’表示切断位置)的反射防止膜30’,一边加压一边使其粘贴在平板部M的出射面Ma。
然后,如图3(b)所示,一边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一边使其粘贴在平板部M的出射面2 和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然后,与参照图2所说明的制造方法同样地,通过将透光性罩20与液晶显示面板 10贴合,得到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在参照图2所说明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透镜部22的端部22d将反射防止膜30’ 切断,因此存在在透镜部22的端部22d产生切割损伤的情况。当在端部22d产生切割损伤时,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显示品质降低。参照图4说明在产生切割损伤时显示品质降低的情况。图4是具有切割损伤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中用箭头表示在透镜部的端部22d(图4中用白色圆圈表示)产生切割损伤时从端部22d出射的光线。优选从透镜部22出射的光沿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IOa垂直的方向向观察者直线行进,但是如图4所示,从端部22d出射的光线(用实线箭头表示),因切割损伤的凹凸而不沿期望的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出射。因此,在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上产生显示不均。此外,当反射防止膜30’的切断位置的对位精度低时,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显示品质降低。当反射防止膜30’的切断位置的对位精度低时,反射防止膜30的端部30d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内侧或外侧。在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内侧切断时,存在在出射面 2 上产生切割损伤的情况。当在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上产生切割损伤(图4中用黑色圆圈表示在出射面22上产生切割损伤的部位)时,与在端部22d产生切割损伤时同样地, 光线不沿期望的方向出射,从而产生显示不均。此外,存在在切断反射防止膜30’时由于外力而将反射防止膜30’的一部分从透镜部22剥离的情况。当存在被剥离的部位时,空气进入反射防止膜30与出射面2 之间, 反射防止效果降低。此外,在透镜部22的端部22d或出射面2 上切断反射防止膜30’时, 切断面变得粗糙,此时反射防止效果也降低。如参照图3说明的制造方法那样,在粘贴预先切断的反射防止膜时,当切断的位置的对位精度低时,切断位置也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内侧或外侧。当切断位置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内侧时,产生显示不均,当切断位置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外侧时,反射防止膜容易被剥离。参照图5(a)和(b)说明这一情况。图5 (a)是切断位置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内侧时的液晶显示装置IOOa的示意性截面图。当切断位置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内侧时,存在在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上未粘贴反射防止膜30的部分。在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中的存在反射防止膜30 的部分,外部光的反射被抑制,但是在不存在反射防止膜30的部分,外部光易于被反射。因此,当切断位置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内侧时,产生显示不均。图5 (b)是切断位置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外侧时的液晶显示装置IOOb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5(b)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IOOb中,反射防止膜30的一部分从透镜部22的端部22d伸出。当反射防止膜30具有伸出的部分时,在组装工序中外力容易施加到反射防止膜的伸出部分,容易将反射防止膜30剥离。此外,即使将反射防止膜30的伸出部分粘贴在透镜部22的侧面22b,反射防止膜30的伸出部分相对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 的对位精度低,伸出且位于侧面22b上的部分短,侧面22b的粘接面积小,因此反射防止膜 30例如由于反射防止膜所具有的刚性而容易被剥离。
因此,在如参照图3所说明的制造方法那样,预先切断反射防止膜30’时,优选以使相对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对位精度提高的方式切断反射防止膜。当对位精度低时, 得到如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00a(图5(a)或液晶显示装置IOOb(图5(b))那样的显示装置, 因此良品率低。在如参照图3所说明的制造方法那样,切断反射防止膜30’之后进行粘贴的情况下,虽然不会产生在参照图2所说明的制造方法中产生的切割损伤以及切割时的剥离,但是如上所述存在对位精度低时良品率降低的问题。另外,如参照图4所说明的那样,在粘贴反射防止膜30’之后进行切断的情况(图 2)下,当切断位置的对位精度低、且在出射面2 上进行切断而在出射面2 上产生切割损伤时,光因切割损伤的凹凸而不沿期望的方向出射,因此产生显示不均。此时,也由于在出射面2 上存在未粘贴有反射防止膜30的部分,基于与液晶显示装置100a (图5(a))同样的原理,产生显示不均。此外,在粘贴反射防止膜30’之后进行切断的情况下,当切断位置的精度低、且反射防止膜30的一部分从透镜部22的端部22d伸出时,基于与液晶显示装置 IOOb(图5(b))同样的原理,反射防止膜容易被剥离。因此,在粘贴反射防止膜30’之后进行切断时,也优选以高的对位精度进行切断。利用以下所示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 在后文中说明。),由于反射防止膜的边缘位于透镜部的侧面上,因此能够抑制上述的显示不均或剥离的产生。下面,参照图6(a) (c)说明此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图 6(a) (c)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B(图9)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首先,如图6 (a)所示,准备支承板300和透光性罩20。此时,以使支承板300的端部300d位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外侧的方式,将透光性罩20配置在支承板300上。接着,如图6(b)所示,一边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一边使其通过粘接层粘贴在透光性罩20的平板部M的出射面Ma、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支承板300上。此时,被粘贴的反射防止膜30’中的端部22d与支承板300之间的部分,以与透光性罩20和支承板 300不接触的方式粘贴。然后,以使切断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上的方式,在图6(b)中由箭头指示的位置调整长度来切断反射防止膜30’。接着,如图6(c)所示,用辊状的加压部件60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使其粘贴在透镜部22的侧面22b。接着,例如将液晶显示面板10配置在透光性罩20的背面一侧,并用粘接剂将二者贴合,由此得到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示出了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侧面22b之后,将透光性罩20与液晶显示面板10贴合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首先准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的显示面板单元,接着粘贴反射防止膜并进行切断。参照图7(a)和(b),对上述图6(b)所示的切断工序中切断刀的移动方向进行说明。图7(a)和(b)是用于说明切断工序的图,是透光性罩20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图7(a) 所示,使用比反射防止膜30’的宽度长的切断刀302进行切断时,能够通过向支承板300落下切断刀302(在图7(a)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来切断。此外,例如使用上述的旋转刀等切断刀进行切断时,如图7(b)所示,能够使切断刀304沿与反射防止膜3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进行切断(图7(b)中用箭头表示切断刀304的移动方向)。在上述制造方法(图6(a) (C))中,示出了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透镜部22之后进行切断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预先切断反射防止膜30’之后进行粘贴。参照图8(a) 和(b)说明此时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8 (a)所示,对以使切断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端部30d位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的方式调整长度而被切断(图8(a)中用30d’表示切断位置)的反射防止膜30’ 一边加压一边使其粘贴于平板部M的出射面Ma。接着,如图8(b)所示,一边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一边使其粘贴于平板部M的出射面2 和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接着,如图8(c)所示,一边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一边使其粘贴于透镜部22的侧面 22b ο接着,将透光性罩20与液晶显示面板10贴合,得到液晶显示装置100B (图9)。图9示意性表示通过参照图6和图8所说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B的截面结构。如图9所示,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上。 此时,由于在出射面2 不存在未粘贴反射防止膜30的部分,所以不会产生如参照图4所说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那样的显示不均。此外,在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 如液晶显示装置IOOb(图5(b))那样,反射防止膜30的一部分未从透镜部22的端部22d 伸出,所以难以被剥离。此外,如参照图5(b)所说明的那样,即使将反射防止膜30的伸出的部分粘贴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由于伸出的部分短,所以容易被剥离,与此相对,如图9所示,当以使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存在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上的方式进行切断时,反射防止膜30 中的与透镜部22的侧面22b粘接的部分的面积比较大,因此难以被剥离。用于获得充分的粘接力的面积,考虑反射防止膜30的刚性适当设定即可。另外,作为粘接剂(包括粘接剂),优选使用具有7N/20mm以上的粘接力的粘接剂。此外,在参照图6和图8所说明的制造方法中,不会产生像显示装置100A’ (图4) 那样的切割损伤、切割时的剥离。因此,不会发生因切割损伤、切割时的剥离而导致的显示品质的降低。此外,在参照图8所说明的制造方法中,以使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存在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上的方式调整切断位置,但是此时的切断位置的精度,可以不达到如以使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存在于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方式切断反射防止膜的、参照图3所说明的制造方法那样的精度。像这样,如果采用参照图6和图8所说明的制造方法,则能够得到能够抑制发生显示不均和反射防止膜30的剥离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图9)。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C)。参照图10(a) (c)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制造方法。图10(a) (c)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C(图12)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首先,如图10(a)所示,首先,准备支承板310和透光性罩20。如图10(a)所示,支承板310具有基部312和伸出部314。透光性罩20以透镜部22的背面22c的一部分从支承板310的基部312伸出、存在于伸出部314上的方式配置。接着,如图10(b)所示,一边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一边通过粘接层使其粘贴在透光性罩20的平板部M的出射面Ma、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侧面22b和支承板310的伸
11出部314上。然后,在图10(b)中由箭头指示的位置上切断反射防止膜30’,以使得切断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接着,如图10(c)所示,将反射防止膜30’折返,用辊状的加压部件60对其进行加压,使其粘贴在透镜部22的背面22c。接着,例如将液晶显示面板10配置在透光性罩20的背面一侧,并用粘接剂将二者贴合,由此得到图1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示出了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侧面22b之后切断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预先切断反射防止膜30’之后进行粘贴。参照图 11(a) (c)对此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1(a)所示,对以使切断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端部30d位于透镜部22 的背面22c上的方式调整长度而被切断(图11 (a)中用30d’表示切断位置)的反射防止膜30’ 一边加压一边使其粘贴于平板部M的出射面Ma。接着,如图11(b)所示,一边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一边使其粘贴于平板部M的出射面2 和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侧面22b。接着,如图11(c)所示,一边对反射防止膜30’加压一边使其粘贴于背面22c。然后,将透光性罩20与液晶显示面板10贴合,得到液晶显示装置100C(图12)。图12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制造方法而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截面结构。 如图12所示,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图1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与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同样,能够抑制发生显示不均和反射防止膜30的剥离。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00C由于反射防止膜30也粘贴在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所以与液晶显示装置100B相比,具有使反射防止膜30更难以被剥离的优点。此外,图10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由于如图10(a)所示那样在透镜部22的端部22d或出射面22a以外的部分切断反射防止膜30’,因此具有不会发生在图2所示的制造方法中所发生的切断时的剥离和切割损伤的优点。此外,与图8所示的制造方法同样,在图11所示的制造方法中,反射防止膜30的切断位置的精度,可以不达到图3所示的制造方法那样的精度。另外,图2所示的制造方法具有无需参照图11(a)和(b)所说明的将反射防止膜折返而进行粘贴的工序的优点。液晶显示装置100C (图12)中,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优选位于显示区域与边框区域之间存在的边界(图1中用Bl表示)的边框区域一侧(图12中的右侧)。这是因为,反射防止膜30中的位于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的部分不会对显示产生影响。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D)。液晶显示装置100D例如是以使切断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的位置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IOb上的方式切断反射防止膜而得到的。具体而言,例如首先准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的显示面板单元。然后,例如与图2(a) (c)和图11(b) 同样,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平板部M的出射面2 和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透镜部 22的侧面22b。接着,进一步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并切断反射防止膜30’,由此能够得到图1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此时,以使切断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存在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IOb上的方式切断反射防止膜30’。
图13是示意性表示这样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截面结构。如图13所示,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IOb上。图1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D中,与液晶显示装置100B(图9)和液晶显示装置100C(图12)同样,能够抑制发生反射防止膜30的剥离和显示不均。此外,还具有防止发生切割损伤和切断时的剥离的优点。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E)。液晶显示装置100E例如是以使切断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的位置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IOc上的方式切断反射防止膜而得到的。具体而言,例如首先准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的显示面板单元。然后,例如与图2(a) (c)和图11(b) 同样,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平板部M的出射面Ma、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透镜部 22的侧面22b。接着,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10b,进一步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IOc后切断反射防止膜30’,由此能够得到图 1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此时,以使切断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存在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IOc上的方式调节长度并切断反射防止膜30’。图14是示意性表示这样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的截面结构。如图14所示,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IOc上。图1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E中,与液晶显示装置100B (图9)、液晶显示装置100C (图1 和液晶显示装置100D (图 13)同样,能够抑制发生反射防止膜30的剥离和显示不均。此外,还具有防止发生切割损伤和切断时的剥离的优点。另外,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图13)也可以不是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透镜部22的侧面22b和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IOb后进行切断,而是以使粘贴后的反射防止膜30的端部30d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IOb上的方式预先调整长度并切断反射防止膜30’后进行粘贴。此时,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IOb不发生切割损伤故优选。此外,也与液晶显示装置100E(图14)同样,当以使粘贴后的反射防止膜 30的端部30d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IOc上的方式调整长度并切断后进行粘贴时,在背面IOc不发生切割损伤故优选。另外,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面IOb或背面IOc上的切割损伤,有可能成为液晶显示面板10的裂痕或裂纹的原因。如液晶显示装置100B (图9)、100C(图12) UOOD (图13)和100E (图14)那样,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侧面22b时,出射面2 和侧面22b相交的角部(即,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附近)可以是曲面(图15)。图15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F中,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此外,液晶显示装置 100F的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与侧面22b相交的角部是曲面。当透镜部22的端部22d的附近是曲面时,具有能够使反射防止膜30更难以被剥离的优点。此外,如图1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那样,在将反射防止膜30粘贴于透镜部 22的背面22c上时,进一步优选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与背面22c相交的角部也是曲面。图 16表示此时的液晶显示装置100G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G中, 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00G的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与侧面22b相交的角部是曲面,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与背面22c相交的角部也是曲面。当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与背面22c相交的角部也是曲面时,具有能够使反射防止膜30更难以被剥离的优点。
此外,如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那样,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上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还包括保护带50,该保护带50具有支承层 52 ;和在支承层52的一个面形成的粘接层54,以覆盖边缘30d和透镜部22的侧面22b的方式粘贴保护带50(图17)。图1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以覆盖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和透镜部22的侧面22b的方式粘贴保护带50。图1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 具有反射防止膜30难以被剥离的优点。如上所述,示出了在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上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粘贴保护带50的情况(图17),但是例如如图1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100C那样,在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可以用保护带50粘贴边缘30d与透镜部22的侧面22b和/或背面22c。通过用保护带50 进行粘贴,能够使反射防止膜30更难以被剥离。接着,参照图18,对具有将液晶显示面板10拼接而成的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 200A进行说明。图1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包括2个液晶显示面板10和2个透光性罩20。图18是将液晶显示装置200A的2个液晶显示面板10的接合部放大表示的示意性截面图。另外,拼接能够用公知的方法进行。2个液晶显示面板10以在第二方向D2(图18中的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这里,第二方向D2是与第一方向Dl (参照图1)正交的方向。在各液晶显示面板10 的观察者一侧配置有透光性罩20。如图18所示,在透光性罩20的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侧面22b粘贴有反射防止膜30。2个透光性罩20以透镜部22在第二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侧面22b上。液晶显示装置200A包括保护带50。保护带50包括支承层52和2个粘接层(第一粘接层讨和第二粘接层56)。即,保护带50是双面带。第一粘接层M形成于支承层52 的一个面。第二粘接层56形成于支承层52的另一个面。如图18所示,保护带50将2个透光性罩20的侧面22b贴合。贴合在各透光性罩 20的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和透镜部22的侧面22b被保护带50覆盖。在通过使用在双面形成有粘接层的保护带50来拼接液晶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也与图1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同样,能够使反射防止膜30难以被剥离。这样,保护带50具有兼备将2个透光性罩20贴合并且使反射防止膜30难以被剥离这2个功能的优点。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200A中,保护带50和反射防止膜30的透镜部22的侧面 22b上的部分,构成对显示没有贡献的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因此,优选保护带50尽可能地薄。优选例如以使各透光性罩20的透镜部22的侧面22b的第二方向D2上的间隔L2为 100 μ m以下的方式粘贴保护带50。此外,即使在如图1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那样,拼接液晶显示面板10而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以使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存在于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的方式粘贴反射防止膜30,用保护带50将2个透光性罩20的侧面22b粘贴。另外,在该情况下也优选非显示区域为100 μ m以下。另外,此时也可以用保护带50将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与透镜部22的侧面22b和/或背面22c粘贴。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通过公知的方法贴合即可。例如如图19(a)和 (b)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可以隔着缓冲层80贴合。当缓冲层80的折射率与透光性罩20的折射率和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观察者一侧的部件(例如上侧基板)的折射率接近时,能够抑制界面反射,提高显示品质,因此优选。此外,当液晶显示装置具备背光源装置时,具有能够使从背光源装置出射的光的透过率提高,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亮度提高和耗电降低的优点。参照图19(a)和(b),对使用紫外线硬化树脂作为缓冲层80的材料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9(a)和(b)是用于说明将液晶显示面板10与透光性罩20贴合的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19(a)所示,用平板台91支承液晶显示面板10,将适量的紫外线硬化树脂 80’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9上。此外,用平板台92支承透光性罩20,使透光性罩20的背面20b与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9相对。例如可以将紫外线硬化树脂80’ 滴下到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9上。接着,如图19(b)所示,在与显示面19垂直的方向上使液晶显示面板10与透光性罩20相对地移动,将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贴合。贴合的工序优选在减压气氛中以气泡不进入紫外线硬化树脂80’内的方式进行。此时,减压气氛例如优选为 1. 5 X KT4MPa 3. 0 X KT3MPa 的范围。接着,照射紫外线使上述紫外线硬化树脂80’硬化。像这样,能够将液晶显示面板10与透光性罩20隔着缓冲层80贴合。另外,也可以在照射紫外线后,进一步加热以促进硬化。作为将液晶显示面板10与透光性罩20贴合的粘接部件,也可以使用粘接片、凝胶片(gel sheet)等具有粘接性的片型部件。在使用片型的部件进行贴合的情况下,一边利用辊等加压部件对片型部件加压,一边使其粘贴在被平板台91支承的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9上。然后,将例如用平板台92支承的透光性罩20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10。将液晶显示面板10与透光性罩20贴合的工序,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优选在减压气氛中进行。这样,能够将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贴合。通过使用具有粘接性的片型部件, 在制造工序中,即使在由于气泡或异物进入等而使贴合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再加工(rework),因此能够提高良品率。作为反射防止膜,能够使用公知的反射防止膜。作为反射防止膜,例如也可以使用涂敷型的低反射膜(LR膜)。涂敷型的低反射膜是通过将低折射率的树脂材料以特定的膜厚涂敷于基材而制作的。通过设置涂敷型的低反射膜,能够使反射率为左右。此外,也能够使用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防止膜(特别是也称为AR膜)。电介质多层膜例如是通过将折射率不同的2种以上的无机类电介质材料通过蒸镀等在PET等膜上以特定的膜厚层叠而得到的。电介质多层膜通过干涉效果能够使反射率为0. 2%左右。此外,也能够使用具有蛾眼构造的反射防止膜。具有蛾眼构造的反射防止膜例如如下述方式制作。准备铝基材,通过反复进行阳极氧化工序和蚀刻工序,制作表面具有凹凸构造的压膜(stamper)。接着,将压膜按压到例如在表面涂敷有紫外线硬化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树脂等)的PET膜,通过照射紫外线(例如以IOmW照射360秒的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得到在表面转印有从表面的法线方向观看时为2维大小且相邻距离为IOnm以上且不足500nm的凹凸构造的由树脂膜构成的反射防止膜。具有蛾眼构造的反射防止膜,能够使反射率为0.2%左右(参照国际公开第2006/059686号和国际公开第2009/019839号)。为了参考,在本发明中引用国际公开第2006/059686号和国际公开第2009/019839号的全部公开内容。使用反射防止膜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按照使用涂敷型的低反射膜的显示装置、使用电介质多层膜的显示装置和使用具有蛾眼构造的反射防止膜的显示装置的顺序提高。该显示品质的不同起因于3种反射防止膜的反射率的不同。另外,涂敷型的低反射膜、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防止膜和具有蛾眼构造的反射防止膜中,涂敷型的低反射膜和具有蛾眼构造的反射防止膜比较柔软,如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那样有利于粘贴于曲面。这里,参照图20,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线追踪模拟的结果。图20 中表示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有2个液晶显示面板10的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2个液晶显示面板10的接合部附近的光线追踪模拟结果。液晶显示装置200B包括2个液晶显示面板10和2个透光性罩20。2个液晶显示面板10以在第二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这里,第二方向D2是与第一方向Dl (参照图1)正交的方向。在各液晶显示面板10的观察者一侧配置有透光性罩20。如图20所示,在透光性罩20的透镜部22的出射面、侧面和背面22c粘贴有反射防止膜30。反射防止膜30的边缘30d位于透镜部22的背面22c上。2个透光性罩20以透镜部22在第二方向 D2上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如图20所示,从排列于周边显示区域IOD的像素出射的光入射到透镜部22,折射后向观察者一侧出射,在与显示面19垂直的方向上行进。从而,形成于周边显示区域IOD 的图像被放大显示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IOD和边框区域IOF的区域中,因此能够难以看到边框区域10F。2个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IOF构成非显示区域10G。液晶显示装置200B, 由于难以看到2个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10F,所以当从与显示面19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非显示区域IOG难以被看到。此外,由于在透镜部22粘贴有反射防止膜30,所以外部光的反射被抑制,显示品质高。像这样,通过在透镜部的出射面和侧面粘贴反射防止膜,或者通过在透镜部的出射面、侧面和背面粘贴反射防止膜,使得难以发生反射防止膜的剥离,提高显示品质。此外, 在拼接多个显示面板时(多显示器,无缝显示器),作为一个显示装置不会产生不适感,从而提高显示品质。透光性罩例如是通过使用丙烯酸树脂进行切削或射出成型而制作的。作为透光性罩的材料,例如也能够使用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或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如上所述,作为粘贴反射防止膜的方法,示出了通过粘接层进行粘贴的方法,但是作为粘接层的材料也可以使用粘接剂。通过使用粘接剂,与用于将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透光性罩贴合的粘接剂同样,即使在制造工序中由于气泡或异物进入等而导致贴合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再加工,因此能够提高良品率。接着,说明透镜部的出射面的形状。透镜部的与和出射面的边界(显示区域与边框区域之间的边界,图1中由Bl表示)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例如也可以是圆弧。此外,与和出射面22a的边界Bl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也可以是非圆弧的曲线,例如可以是由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特别优选国际公开第2009/157150号中记载的由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为了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引用国际公开第2009/157150号的全部公开内容。参照图21,对与和出射面22a的边界Bl垂直的平面的交线是由国际公开第 2009/157150号中记载的由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的液晶显示装置100H进行说明。图21是将液晶显示装置100H的透镜部22附近放大表示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 2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H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和透光性罩20。透光性罩20具有透镜部22和平板部对。在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侧面22b粘贴有反射防止膜30。图21中用虚线表示从排列于显示区域IOA的像素出射的光线。如图21所示,从周边显示区域IOD内的像素出射的光入射到透镜部22,向边框区域IOF —侧折射。例如,将形成于周边显示区域IOD的图像与形成于中央显示区域IOB的图像相比较,以图像压缩率a压缩而形成,将形成于周边显示区域IOD的图像放大到Ι/a倍而显示在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上的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的形状能够如以下所述求出。作为非球面函数f(x),使用以下的函数。f(x) = h-cx2/(1+( 1-(1+k) fx2)"2)+Α4Χ4+Α6Χ6+Α8Χ8+Α10Χ10,其中,c 透镜部22的曲率(曲率半径的倒数)h:平板部M的厚度k 圆锥常数(也称作“锥形常数(conic constant),,)。χ表示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上的各点的第二方向D2上的位置,将中央显示区域 IOC 一侧设为零(0),越是靠近边框区域IOF —侧数值越大。
例如在进行以下设定的情况下 周边显示区域IOD的宽度Ll :12mm ; 边框区域IOF的宽度L2 :3mm ; 图像压缩率a 0. 8 ; 平板部M的厚度h :13mm;
曲率半径(透镜部22的曲率c的倒数,1/c) :23mm ; 透镜部22的折射率η 1. 49 (丙烯酸树脂),得到 k = 1. 15 ; A4 = -7. 86X10";
A6 = 1. 89X10
-8

10
A8 = -1. 62X10 A10 = 4. 95Χ1(Γ13
另外,当a = 0. 4 0. 89时,k的值通过下式得出。 k = 89. 918a4-194. 57a3+159. 82a2-57. 099a+7. 1865
另外,图像压缩率较小(例如a < 0. 7)时,Ι/a的值较大,各像素被大幅放大。因此,位于像素与像素之间的黑矩阵变得明显而能够被看到,多产生显示不良的情况。另外, 当图像压缩率大(例如a >0.9)时,由于需要比边框区域的宽度大很多的透镜部,所以不太优选。例如,图像压缩率a = 0.95时,由于a = Ll/(L1+L2) = 0. 95,所以透镜部的宽度 (L1+L2)是边框区域的宽度L2的20倍。如上述例子那样如果边框区域的宽度L2是3mm,
17则透镜部的宽度是L1+L2是60mm。例如,在便携式电话用的显示装置等中,装置的宽度是 60mm以下的情况较多,不能配置透镜部的宽度L1+L2为60_的透镜部件。因此,图像压缩率a优选在0. 7 0. 9左右。基于上式,图像压缩率a = 0. 7、0· 9时的圆锥常数k分别被算出为k 0. 38,2. 4,所以圆锥常数k的优选范围是0. 38以上2. 4以下。使用上述k的值求出上述非球面函数f(x),如果制作具有由f(x)表示的出射面 22a的透镜部22,则在周边显示区域IOD和边框区域10F,能够显示没有变形的图像。如果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的截面是由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则如图21所示, 能够使从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向观察者一侧出射的光的第二方向D2上的间隔相等。换言之,如果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的截面是由上述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则透镜部22使光折射,使得从显示区域IOA中的周边显示区域IOD内的多个像素出射的光的第二方向D2 上的间距(即,与第一方向Dl垂直的平面上的间距)大致相等。从而,液晶显示装置100H 能够在包括周边显示区域IOD和边框区域IOF的区域显示没有变形的图像。另外,液晶显示面板10也可以是公知的任意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在上基板11与下基板12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3。在下基板12例如设置有TFT和像素电极,在上基板11例如设置有彩色滤光片层和对置电极。在上基板11的上方和下基板12的下方根据需要配置偏光板。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边框区域IOF形成有密封部16 和驱动电路等。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下方设置有背光源装置40。背光源装置40例如是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荧光管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00A (图 1)、100B (图 9)、100C (图 12) UOOD (图 13) UOOE (图 14) UOOF(图 15)、100G(图 16)、100H(图 21)、200A(图 18)和 200B(图 20)均示出了仅透
镜部22的出射面2 是曲面的例子,但是例如透镜部的出射面和背面也可以是曲面。当透镜部的两个面是曲面时,入射到透镜部的光被折射两次而出射。从而,与仅单面是曲面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短的光学距离使光大幅折射。由此,即使使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背面22c的曲率半径与仅单面是曲面的显示装置相比大,也能够发挥同等的光学特性。使曲率半径越大,就能够使透镜部的厚度越小。因此,通过使透镜部22的出射面2 和背面22c 为曲面,具有能够使透镜部22薄型化和轻量化的优点。当透镜部的两个面是曲面时,与和出射面的边界(显示区域与边框区域的边界, 图1中由Bl表示)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与和背面的边界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例如都是圆弧。 此外,也可以使上述2条交线中的至少一条为由非球面函数规定的曲线。此外,也可以使出射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个是其他的自由曲面(参照国际公开第2009/157161号)。为了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引用国际公开第2009/157161号的全部公开内容。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难以看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并且能够抑制透镜部上的映入的直视型显示装置。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合适地用作电视机和信息显示用的显示装置。附图标记说明10 液晶显示面板IOA 显示区域IOC 中央显示区域
IOD周边显示区域
IOF边框区域
19显示面板的显示面
20透光性罩
22透镜部
22a出射面
22b侧面
22c背面
24平板部
30反射防止膜
IOOA液晶显示装置
Bl边界
Dl第一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直视型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区域之间存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界;和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其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一侧, 所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具有透镜部,该透镜部以跨越所述边界的方式配置,并且使从所述显示区域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所述边框区域一侧折射,所述透镜部的出射面是曲面,所述出射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实施过反射防止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防止膜,所述反射防止膜通过粘接层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出射面和所述透镜部的侧面, 所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侧面的部分的边缘,位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防止膜,所述反射防止膜通过粘接层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出射面、所述透镜部的侧面和所述透镜部的背面,所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背面的部分的边缘,位于所述边界的所述边框区域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防止膜,所述反射防止膜通过粘接层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出射面、所述透镜部的侧面和所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侧面,所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侧面的部分的边缘,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反射防止膜,所述反射防止膜通过粘接层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出射面、所述透镜部的侧面、所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侧面和所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背面,所述反射防止膜中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背面上的部分的边缘,位于所述边界的所述边框区域一侧。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部的所述出射面与所述侧面相交的角部是曲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出射面与所述侧面相交的角部是曲面, 所述透镜部的所述侧面与所述背面相交的角部是曲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保护带,该保护带具有支承层;和形成在所述支承层的一个面的第一粘接层,所述保护带以覆盖所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侧面的部分的边缘和所述透镜部的所述侧面的方式粘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还具有形成在所述支承层的另一个面的第二粘接层, 所述至少一个显示面板包括2个显示面板,该2个显示面板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所述至少一个透光性罩包括2个透光性罩,该2个透光性罩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所述2个透光性罩的所述透镜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 在所述2个透光性罩的所述透镜部通过粘接层粘贴有所述反射防止膜, 所述2个透光性罩由所述保护带粘贴,所述2个透光性罩的所述透镜部的所述侧面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IOOym以内。
10.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准备在边缘部分具有透镜部且所述透镜部的出射面是曲面的透光性罩的工序;(b)一边对反射防止膜加压一边通过粘接层将该反射防止膜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出射面的工序;和(c)在所述工序(b)之后,一边对所述反射防止膜加压一边将该反射防止膜粘贴于所述透镜部的侧面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d)在所述工序(a)与所述工序(b)之间或者所述工序(b)与所述工序(c)之间,以使所述反射防止膜中的粘贴在所述侧面上的部分的边缘存在于所述透镜部的所述侧面上的方式切断所述反射防止膜的工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序(a)中,准备包括显示面板和所述透光性罩的显示面板单元。
全文摘要
直视型的显示装置(100A)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板(10),其具有显示区域(10A)和设置在显示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10F),在显示区域(10A)与边框区域(10F)之间存在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边界(B1);和至少一个透光性罩(20),其配置在至少一个显示面板(10)的观察者一侧。至少一个透光性罩(20)具有透镜部(22),该透镜部以跨越边界(B1)的方式配置,并且使从显示区域(10A)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向边框区域(10F)一侧折射,透镜部(22)的出射面(22a)是曲面,出射面(22a)的至少一部分被实施过反射防止处理。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难以看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并且能够抑制透镜部上的映入的直视型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9F9/40GK102308329SQ2010800071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0日
发明者友利拓马, 渡边寿史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