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碰撞体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70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碰撞体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让人体验车辆碰撞事故的危险性和碰撞瞬间安全带对体验者的安全保护作用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9年, 在我国的各种交通事故形态中,机动车发生正面相撞、侧面相撞和尾随相撞的交通事故达 17. 45万起,造成4. 47万人死亡、20. 64万人受伤;其中,营运客货车辆发生正面相撞、侧面相撞和尾随相撞的交通事故达4. 45万起,造成1.63万人死亡、5. 11万人受伤。在全年M 起造成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1. 67%。为了减少由于机动车碰撞造成的损失,现有技术主要是在机动车上加装各种碰撞保护装置,如中国专利 CN200610100934、CN200420068647、CN20062005M82 等。但是,这些技术均属于被动安全措施,而机动车碰撞造成如此重大损失的根本原因在于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经常不系安全带。在机动车碰撞事故中,安全带对人体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 系好安全带,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因此,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才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的根本途径。提高驾乘人员安全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碰撞体验使人们意识到碰撞事故的危险性和安全带的重要性,从而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和系好安全带的习惯,以尽量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并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降低损失。现有的碰撞体验技术主要包括实车碰撞体验和录像多媒体视觉体验两种。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实车碰撞体验的体验效果较好,但其需要复杂的安全和动力设备,耗资巨大且危险性高;而录像多媒体视觉体验虽然安全且成本低,但其仅能提供视觉感受,体验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体验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导轨,所述导轨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低端处设有碰撞部;带有至少一个座椅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设在所述导轨上,能沿所述导轨运动并与所述碰撞部发生碰撞。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中具有导轨和滑动部,因此通过使滑动部从导轨高端运动到低端并与碰撞部发生碰撞,即可使座椅上的体验者获得真实的碰撞感受,故其体验效果好,且又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滑动部向所述导轨的高端提升的提升机构。[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导轨高端的钢丝卷筒;用于驱动所述钢丝卷筒旋转的动力机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卷筒,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部的钢丝。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钢丝卷筒和动力机构连接或分离的离合器;用于将所述滑动部锁定在所述导轨高端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与所述离合器联动地打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导轨的倾斜角度的倾角调整机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倾角调整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导轨下方的底座;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能沿其轴线旋转;一端支撑所述导轨、另一端伸入所述支撑筒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筒螺纹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缓冲机构,其位于所述碰撞部与所述滑动部发生碰撞的位置处,或位于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碰撞部发生碰撞的位置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机构为液压缓冲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 12度至20度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位于所述导轨下方的移动轮。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的提升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的提升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的高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导轨,所述导轨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低端处设有碰撞部;[0036]带有至少一个座椅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设在所述导轨上,能沿所述导轨运动并与所述碰撞部发生碰撞。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中具有导轨和滑动部,因此通过使滑动部从导轨高端运动到低端并与碰撞部发生碰撞,即可使座椅上的体验者获得真实的碰撞感受,故其体验效果好;而且,与实车碰撞所需的复杂的安全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相比,导轨和滑动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滑动部在导轨上的运动平稳可靠且速度可控,不易发生危险,安全性好。通过碰撞体验,可以提高驾乘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使之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降低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同时碰撞体验还可使体验者知道安全带的重要性,从而养成系好安全带的习惯,以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尽量降低损失。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个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导轨1,该导轨1具有一个高端12和一个低端11,在低端11处设有碰撞部111 ;该碰撞部111可如图1所示为导轨1本身的边框,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高于导轨的挡板等其它形式。该导轨1长度可在6000mm左右,并可由轨道和用于支撑轨道的支架构成,轨道和支架均可由钢材焊接而成。优选地,导轨1 (或者说导轨1上的轨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12度至20 度之间。而滑动部与碰撞部发生碰撞时速度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h = ~-其中 h = IXsina,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导轨,所述导轨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低端处设有碰撞部; 带有至少一个座椅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设在所述导轨上,能沿所述导轨运动并与所述碰撞部发生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滑动部向所述导轨的高端提升的提升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 位于所述导轨高端的钢丝卷筒;用于驱动所述钢丝卷筒旋转的动力机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卷筒,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部的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 用于使所述钢丝卷筒和动力机构连接或分离的离合器;用于将所述滑动部锁定在所述导轨高端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与所述离合器联动地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调整所述导轨的倾斜角度的倾角调整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调整机构包括 位于所述导轨下方的底座;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能沿其轴线旋转;一端支撑所述导轨、另一端伸入所述支撑筒内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筒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机构,其位于所述碰撞部与所述滑动部发生碰撞的位置处,或位于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碰撞部发生碰撞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为液压缓冲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12度至20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导轨下方的移动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碰撞体验技术体验效果不好或结构复杂、成本高、危险性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碰撞体验装置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导轨,所述导轨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低端处设有碰撞部;带有至少一个座椅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设在所述导轨上,能沿所述导轨运动并与所述碰撞部发生碰撞。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让体验者体验到车辆碰撞事故的危险性,体验到车辆碰撞瞬间安全带对体验者的安全保护作用,提高体验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尤其是促进体验者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和系好安全带的习惯。
文档编号G09B9/00GK202049629SQ2011200540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刘富佳, 夏海英, 曾诚, 李枭, 白韶波, 蔡凤田, 赵侃 申请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