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00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的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芯笔防滑套的自动装配的
直O
背景技术
在中芯笔的装配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将中芯笔笔杆上的防滑套与笔杆可靠地组装到一起。而现有的自动化装配设备中,将中芯笔的防滑套组装于笔杆上是采用高压气体直接将防滑套吹压至笔杆上,然这种方法的缺陷是高压气体的气压较难控制,防滑套吹压到笔杆上的位置不准确,而造成装配中产生大量的不良品,同时,高压气体释放后在吹压防滑套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很大,对工作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现有的另一种装配防滑套的方法是直接由自动化装配设备上的推杆推动防滑套到达笔杆上的相应位置,然这种装配方法对防滑套料件的要求很高,如果防滑套较软或者防滑套端口的形状因受压等原因而不是标准的圆形的话,防滑套很难直接被推入笔杆上, 因而也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品,同时在整个中芯笔的自动化装配过程中,任何一个部件的装配进展及装配质量都将影响整个中芯笔的装配进程及装配质量,因此,如何解决中芯笔防滑套在自动化装配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显得颇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其能够提高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质量及可靠性,同时提高中芯笔的整体装配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包括设置于中芯笔自动化装配设备上的第一工站装配部件及第三工站装配部件,所述第一工站装配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套,第一推杆及内撑杆,所述外套固定设置于所述中芯笔自动化装配设备上;所述第三工站装配部件包括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的前端向内凹设有容置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工站装配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套及第一推杆同轴的内撑杆,所述内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内,所述内撑杆上设有中心孔和通气孔。所述第一推杆和内撑杆间设有供内撑杆复位的第一弹簧。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第二工站装配部件,所述第二工站装配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推杆和内撑定位杆,所述内撑定位杆设置于第二推杆上。所述第二推杆和内撑定位杆间设有供内撑定位杆复位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三推杆为选自牛筋、塑胶、橡胶材料制成的推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大大提高了防滑套的装配质量与可靠性,减少了装配中的不良品,且对防滑套料件的要求较低。

[0012]图1是中芯笔笔杆和防滑套装配前的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装配工站的剖视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工站装配完成后防滑套在笔杆上位置的示意图;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装配工站的剖视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工站装配完成后防滑套在笔杆上位置的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装配工站的剖视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工站装配完成后防滑套在笔杆上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是在中芯笔的自动化装配机上进行的, 属于中芯笔自动化装配过程中的步骤之一。如图2A至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过程包括三个工站的装配步骤。每一装配工站的附图中,将中芯笔笔杆8所在的一端定义为前端,将装配机上的装配部件向着笔杆的方向推进定义为向前推进。如图1所示的中芯笔的笔杆8,其具有装配防滑套9的装配端81,且该装配端81 上设置有至少一向外凸起的肋条82,以对装配好的防滑套9进行限位。如图2A、2B所示,为防滑套9装配的第一个工站的装配图及第一工站装配完成后防滑套9在笔杆8上的位置图;第一工站的装配部件包括外套11、第一推杆12和内撑杆13, 外套11固定于第一推杆12前端的装配机台(图未示)上,且外套11、第一推杆12和内撑杆13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推杆12可往复地推入外套11的内侧,而内撑杆13又设于第一推杆12内,内撑杆13可沿第一推杆12的内壁往复运动,其与第一推杆12间设置有供内撑杆13复位的第一弹簧14,同时,内撑杆13的中心形成有一中心孔131,该中心孔131的内壁上设置有数个通气用的通气孔132。在防滑套装配前,中芯笔的笔杆8首先固定在位于所述外套11、第一推杆12和内撑杆13前端的中芯笔自动化装配机的抬升台(图未示)上,且笔杆8位于与外套11、第一推杆12及内撑杆13同轴的位置处;防滑套9从第一推杆12的上方落在第一推杆12的前端后,第一推杆12及内撑杆13在气缸或其他动力源的推动下向前推动,将防滑套9推入所述外套11的内侧,之后,向内撑杆13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内撑杆13上的中心孔 131 一方面向前推动内撑杆13,另一方面压缩空气通过通气孔132进入内撑杆13及防滑套 9间的空间而对防滑套9进行吹气,而产生气撑的效果,使得防滑套的直径变大,强度增强。 这样,使得内撑杆13能够很顺利的推入防滑套9的内侧,接下来,继续推动第一推杆12,将防滑套9推至如图IB所示的笔杆8上的第一位置83处,则完成第一工站的装配过程,之后, 第一推杆12及内撑杆13复位,准备进行一下个防滑套的装配。接下来进行第二工站的装配过程,如图3A所示,第二工站的装配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推杆21和内撑定位杆22,本实施例中,第二推杆21由固定连接的两部分组成,即第二后推杆211和第二前推杆212,内撑定位杆22设置于第二推杆21内,其后端与第二推杆21通过第二弹簧23连接,其前端部分具有与笔杆8的装配端81相同的直径,且前端的头部呈锥形伸出第二推杆前端。[0024]第二工站装配时,将第一工站装配完成后的笔杆8及防滑套9移至中芯笔自动化装配机抬升台上与第二推杆21及内撑定位杆22同轴的位置,然后推动第二推杆21,使得内撑定位杆22前端的锥形头部伸入笔杆8的内侧,以进行定位,继续推动第二推杆21后,第二推杆21的前端将到达笔杆8的装配端81,第二推杆21进一步推动防滑套9至图2B所示的笔杆上的第二位置84处,之后,第二推杆21及内撑定位杆22复位。由于图:3B所示的防滑套所在第二位置84的后端的笔杆上设置有肋条82,而第二推杆21又是由较硬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因此,继续推动图3A中第二推杆21后,可能出现第二推杆21无法继续推动防滑套,或第二推杆21的前端与肋条82相抵触而卡死的现象,从而影响中芯笔在自动装配机上装配的顺利进展,因此,为了更可靠地实现防滑套9与笔杆8 的装配,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如图4A所示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为第三工站的装配工序,该第三工站的装配部件为一较软材料如牛筋、塑胶或橡胶等材料制成的第三推杆31,第三推杆31前端向内凹置有容置笔杆装配端的收容孔311。第三工站装配时,将第二工站装配好的防滑套9及笔杆8放置第三推杆31前端的装配机的抬升台上,并使得笔杆8与第三推杆31同轴,然后推动第三推杆31,使得笔杆8的装配端81伸入第三推杆31的收容孔311内,第三推杆31的前端将推动防滑套9至图4B 所示的第三位置85,这也是防滑套在笔杆上的最终装配位置。由于第三推杆31为较为柔软的材料,因此,不会发生与笔杆或防滑套相卡死的现象。至此,完成了防滑套与笔杆的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防滑套料件的实际情况及装配质量要求, 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可选择采用第一工站的装配部件及第三工站的装配部件,相应的装配方法则选择采用第一工站的装配工序及第三工站的装配工序来完成装配,而省掉第二工站的装配部件及第二工站的装配工序。另外,在第一工站的装配部件中,也可省掉内撑杆,而采用外套及第一推杆在气缸等动力源的推动下,将压缩空气直接通入第一推杆内的方法进行装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包括设置于中芯笔自动化装配设备上的第一工站装配部件及第三工站装配部件,所述第一工站装配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套,第一推杆及内撑杆,所述外套固定设置于所述中芯笔自动化装配设备上;所述第三工站装配部件包括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的前端向内凹设有容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站装配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套及第一推杆同轴的内撑杆,所述内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内,所述内撑杆上设有中心孔和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和内撑杆间设有供内撑杆复位的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第二工站装配部件,所述第二工站装配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推杆和内撑定位杆,所述内撑定位杆设置于第二推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和内撑定位杆间设有供内撑定位杆复位的第二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所述装配装置包括第一工站的装配部件、第二工站的装配部件及第三工站的装配部件,所述第一工站的装配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套、第一推杆和内撑杆,所述第二工站装配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推杆和内撑定位杆,所述内撑定位杆设置于第二推杆上,所述第三工站装配部件包括第三推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芯笔防滑套的装配装置大大提高了防滑套的装配质量与可靠性,减少了装配中的不良品,且对防滑套料件的要求较低。
文档编号B43K15/02GK202144154SQ20112019452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周小斌, 徐久宏, 赵炳燚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新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