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51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和液晶显示
>J-U装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液晶电视机正在广泛地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所,如餐厅、酒店、候车亭、火车站等场所到处可见液晶电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对该类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产品的外观和形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美观,又要超薄轻便,随着液晶电视机一体化的趋势,使液晶电视机往超薄及超窄边框方向发展。 如图I和图2所示,现有的液晶电视机其组件较多,包括前壳I、铁框2、液晶模组
3、胶框4、背光模组5、铁背板6、塑胶背板7、机芯/电源/声音/遥控组件和后盖8组成。在装配过程中,首先以塑胶背板7为装配基准,依次装配铁背板6、背光模组5、胶框4、液晶模组3、铁框2和前壳I。再将液晶电视机翻转,前壳I朝下趴在工作台上,装配机芯/电源/声音/遥控组件和后盖8,最终完成整机的装配。其装配步骤复杂、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和液晶显示装置,旨在减少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的组件,简化装配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包括面壳、胶框、塑胶背板和后盖,所述面壳与塑胶背板夹持所述胶框,且在所述面壳、塑胶背板与胶框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收容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空腔,所述后盖与塑胶背板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胶框设置有多个钩状卡扣,所述卡扣向面壳方向延伸,所述面壳与卡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所述面壳与胶框。优选地,所述胶框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向所述面壳方向延伸,所述面壳与限位块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容置于限位槽内。优选地,所述卡槽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cm。优选地,所述塑胶背板与胶框通过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壳体、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包括面壳、胶框、塑胶背板和后盖,所述面壳与塑胶背板夹持所述胶框,且在所述面壳、塑胶背板与胶框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收容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空腔,所述后盖与塑胶背板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胶框设置有多个钩状卡扣,所述卡扣向面壳方向延伸,所述面壳与卡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所述面壳与胶框。优选地,所述胶框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向所述面壳方向延伸,所述面壳与限位块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容置于限位槽内。优选地,所述卡槽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cm。[0014]优选地,所述塑胶背板与胶框通过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较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结构简单,省去了现有的结构当中的铁框和铁背板,一方面可以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的重量,使得整机更加轻便。由于本实用新型特有的结构性特点,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采用倒装法(即以面壳为装配基准),这种方法装配简便,在整个装配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液晶显示装置,就能完成整机的装配,可有效的避免在翻转过程存在液晶屏损坏,划伤等风险。面壳与胶框采用装卸方便的卡扣连接,通过卡扣与卡槽配合限定了面壳与胶框之间上下的移动、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限定了面壳与胶框之间上下的移动,使得面壳与胶框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此外还解决了传统的死扣易装配难拆卸的技术问题,同时也符合了液晶显示装置超薄和超窄边框的设计理念,让整体更美观。卡扣的钩状设计还克服了卡扣易脱落的缺点。

图I为现有技术中液晶电视机装配爆炸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液晶电视机的塑胶背板与后壳装配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面壳与胶框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面壳与胶框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图6中沿D-D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沿C-C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不壳体的局部结构不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包括面壳10、胶框20、塑胶背板30和后盖40,其中,所述面壳10与塑胶背板30夹持所述胶框20,且在所述面壳10、塑胶背板20与胶框3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收容液晶模组50和背光模组60的空腔,所述后盖40与塑胶背板30的固定连接。后盖40包括用于容纳机芯、电源、声音和\或遥控等组件的腔体。参照图4,上述塑胶背板30相对于胶框20的背面设置有多个螺柱,胶框20与该螺柱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对应的螺孔,螺钉通过螺柱贯穿塑胶背板30并与胶框20螺纹连接。本实施例较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结构简单,省去了现有的结构当中的铁框和铁背板,一方面可以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的重量,使得整机更加轻便。参照图5和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面壳与胶框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面壳的局部结构不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上述卡扣21和卡槽11所构成的卡扣结构,与上述限位块22和限位槽12所构成的限位结构起到相互制约的效果,卡槽11与限位槽12之间的距离B小于或等于15cm,同样分别与卡槽11和限位槽12相对应的卡扣21与限位块22之间的距离也小于或等于15cm。参照图7,图7为图6中沿D-D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卡槽11与卡扣21卡合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图7所反映为卡槽11与卡扣21卡合的截面结构。上述胶框20与面壳10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多个钩状卡扣21,卡扣21向面壳10的方向延伸,上述面壳10与卡扣2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卡扣21适配的卡槽11,卡扣21与卡槽11卡合,钩状卡扣21钩住卡槽11,连接面壳10与胶框20。另外,也可在面壳10上设置卡扣,对应地在胶框20上设置卡槽,也可实现面壳10与胶框20的卡扣连接,同样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8,图8为图6中沿C-C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图8所反映为限位槽12与限位块22组合的截面结构。上述胶框20与面壳10接触的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片状限位块22,限位块22向面壳10的方向延伸,上述面壳10与限位块2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块22适配的限位槽12,限位块22容置于限位槽12内。限位槽12与限位块22配合可对面壳10与胶框20之间的连接进行限位,避免了面壳10与胶框20连接后由于之间的缝隙而产生的相对晃动。卡扣21与卡槽11配合连接面壳10与胶框20,取代了传统的螺纹连接,既保证了连接的稳固,又省去了螺纹连接的螺柱,进一步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钩状卡扣21的设计解决了卡扣脱落的问题,同时卡扣连接比螺纹连接更有利于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超薄和超窄边框,使整体更美观,此外卡扣连接也更便于装卸。限位块22与限位槽12配合可以对面壳10与胶框20的连接限位,避免了由于零件加工的误差致使连接后面壳10与胶框20还能相对晃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壳体、液晶模组50和背光模组60,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装配步骤包括第一步以面壳10为装配基准,装配液晶模组50,并通过卡槽11与卡扣21的配合和限位槽12与限位块22的配合,连接面壳10与胶框20,液晶模组50被夹持在面壳10与胶框20之间;第二步装配背光组件60,并通过螺钉配合螺柱和螺孔将胶框20与塑胶背板30螺纹连接,背光模组60被夹持在胶框20与塑胶背板30之间;第三步装配后盖40,最终完成整机的装配。由于省去了传统的铁框和铁背板,减少了组件的数量,简化了整个装配的过程,而且面壳10与胶框20的卡扣连接也更容易拆卸。另外在整个装配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显示装置,而完成整机的装配,能够避免翻转过程存在液晶屏损坏,划伤等风险。本实用新型较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结构简单,省去了现有的结构当中的铁框和铁背板,一方面可以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的重量,使得整机更加轻便。由于本实用新型特有的结构性特点,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采用倒装法(即以面壳10为装配基准),这种方法装配简便,在整个装配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液晶显示装置,就能完成整机的装配,可有效的避免在翻转过程存在液晶屏损坏,划伤等风险。面壳10与胶框20采用装卸方便的卡扣连接,通过卡扣21与卡槽11配合限定了面壳10与胶框20之间上下的移动、限位块22与限位槽12配合限定了面壳10与胶框20之间上下的移动,使得面壳10与胶框20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此外还解决了传统的死扣易装配难拆卸的技术问题,同时也符合了液晶显示装置超薄和超窄边框的设计理念,让整体更美观。卡扣21的钩状设计还克服了卡扣易脱落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包括面壳、胶框、塑胶背板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与塑胶背板夹持所述胶框,且在所述面壳、塑胶背板与胶框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收容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空腔,所述后盖与塑胶背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设置有多个钩状卡扣,所述卡扣向面壳方向延伸,所述面壳与卡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所述面壳与胶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向所述面壳方向延伸,所述面壳与限位块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容置于限位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cm。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背板·与胶框通过螺钉连接。·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壳体、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包括面壳、胶框、塑胶背板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与塑胶背板夹持所述胶框,且在所述面壳、塑胶背板与胶框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收容所述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空腔,所述后盖与塑胶背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设置有多个钩状卡扣,所述卡扣向面壳方向延伸,所述面壳与卡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所述面壳与胶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向所述面壳方向延伸,所述面壳与限位块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容置于限位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cm。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背板与胶框通过螺钉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壳体包括面壳、胶框、塑胶背板和后盖,顺次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的液晶显示装置。较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壳体省去了铁框和铁背板,组件的减少一方面简化了装配的步骤,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此外还减轻了重量,使整机更轻更薄。
文档编号G09F9/35GK202584628SQ2011205334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亚东, 饶春利 申请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