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31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实验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物理教学中,课本上许多的概念和定律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演示和论证,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做许多实验,以满足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对于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是学习物体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基础,所以对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尤为重要,在学习时老师一般通过黑板进行简单的讲解,大多时候需要对于物体运动的方向进行分解,由于学生不能看到实物,无法看到物体移动的方向,不直观,只靠想象,不仅学习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难以理解,降低了教学质量。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物体运动演示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包括工字型支架,支架包括上梁、支撑杆和底座,上梁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定滑轮,两个定滑轮之间设置有拉绳,拉绳的一端设置有重物,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旋转齿轮并通过支座与其相连接,旋转齿轮前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柱并与其铰接,前述拉绳另一端与固定柱相连接;相应的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旋转齿轮与减速器输出轴上设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相应的底座上设置有换向盒。[0006]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旋转齿轮的中心位于同侧定滑轮的正下方。[0007]—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旋转齿轮和重物分别设置在支撑杆的两侧。[0008]本实用新型的物体运动演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操作较为简单,通过这种物理实验,不仅直观,便于老师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便于学生理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0010]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1、上梁,2、定滑轮,3、拉绳,4、旋转齿轮,5、固定柱,6、支座,7、底座,8、减速器,9、驱动电机,10、支撑杆,11、换向盒,12、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0013]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梁I、支撑杆10和底座7,上梁I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定滑轮2,两个定滑轮2之间设置有拉绳3,拉绳3的一端设置有重物12,所述底座7 —侧设置有旋转齿轮4并通过支座6与其相连接,旋转齿轮4前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柱5并与其铰接,前述拉绳3另一端与固定柱5相连接;相应的底座7 上设置有驱动电机9和减速器8,旋转齿轮4与减速器8输出轴上设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相应的底座7上设置有换向盒11。旋转齿轮4的中心位于同侧定滑轮2的正下方;旋转齿轮4和重物12分别设置在支撑杆10的两侧。[0014]使用时,通过操作换向盒,使驱动电机匀速转动,让固定柱由竖直位置以一定角速度缓缓转动至水平位置,可看出重物做变速运动,然后让驱动电机反向转动,根据拉绳的夹角的变化可以看出,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这样可以得出实际重物的运动沿着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分解。[0015]本实用新型的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包括工字型支架,支架包括上梁、支撑杆和底座,上梁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定滑轮,两个定滑轮之间设置有拉绳,拉绳的一端设置有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旋转齿轮并通过支座与其相连接,旋转齿轮前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柱并与其铰接,前述拉绳另一端与固定柱相连接;相应的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旋转齿轮与减速器输出轴上设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相应的底座上设置有换向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齿轮的中心位于同侧定滑轮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齿轮和重物分别设置在支撑杆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属于物理实验仪器领域,其结构包括工字型支架,支架包括上梁、支撑杆和底座,上梁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定滑轮,两个定滑轮之间设置有拉绳,拉绳的一端设置有重物,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旋转齿轮并通过支座与其相连接,旋转齿轮前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柱并与其铰接,前述拉绳另一端与固定柱相连接;相应的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旋转齿轮与减速器输出轴上设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相应的底座上设置有换向盒。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演示直观等特点。
文档编号G09B23/10GK202748990SQ20122047614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刚 申请人:李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