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925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计算机控制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学校中课堂教学普遍都是教师采用多媒体或者板书讲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教学中可能会增加互动环节,也无非是提问和练习,其教学效果实时反馈及互动是十分缺乏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成熟,多媒体教室逐渐走进教学。釆用大屏幕式的教学,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与教师互动采用举手方式,对于角落学生不便于引起教师注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计算机控制教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计算机控制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铺设在教室讲台处的横向轨道,在横向轨道上安装底板,在底板上安装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驱动底板在横向轨道上做横向运动;

在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授课桌,在授课桌内设有计算机主机、反馈计算机和第一音响,在授课桌的台面上分别安装输入装置、显示器和第一话筒,计算机主机连接输入装置、显示器、第一话筒和第一音响;

在底板上还连接纵向滑轨,在纵向滑轨上配合连接拉板,在拉板上安装座椅,在底板上还安装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拉板在纵向滑轨作纵向移动;

在教室里还放置一组课桌,在课桌上安装提问按钮、第二话筒和第二音响;

在教室的顶部安装第一轨道,在第一轨道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连接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垂直设置,在第二轨道上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连接移动板,在移动板上安装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安装第四电机,在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转轴,在转轴上缠绕拉绳,在缠绕拉绳上连接学生主机;

在教室的顶部还安装主投影仪和副投影仪,在教室的前侧还连接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主显示屏与主投影仪对应设置,副显示屏与副投影仪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显示屏连接在主卷筒上,所述副显示屏连接在副卷筒上。

优选地,所述主投影仪通过第一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教室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副投影仪通过第二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教室的顶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计算机控制教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按钮向教师发出提问、回答问题信号,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显示屏及时看到,教师根据实时的反馈结果,清晰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助于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计算机控制教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控制教学系统,包括横向铺设在教室1讲台处的横向轨道2,在横向轨道2上安装底板3,在底板3上安装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通过第一传动装置驱动底板3在横向轨道2上做横向运动;

在底板3上侧固定连接授课桌4,在授课桌4内设有计算机主机5、反馈计算机和第一音响9,在授课桌4的台面上分别安装输入装置7、显示器6和第一话筒8,计算机主机4连接输入装置7、显示器6、第一话筒8和第一音响9;

在底板2上还连接纵向滑轨11,在纵向滑轨11上配合连接拉板12,在拉板12上安装座椅13,在底板3上还安装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驱动拉板12在纵向滑轨11作纵向移动;

在教室1里还放置一组课桌15,在课桌15上安装提问按钮16、第二话筒17和第二音响18;

在教室1的顶部安装第一轨道19,在第一轨道19通过第二电机21驱动连接第二轨道20,第一轨道19与第二轨道20垂直设置,在第二轨道20上通过第三电机23驱动连接移动板22,在移动板22上安装固定板24,在固定板24上安装第四电机25,在第四电机25的输出轴上连接转轴,在转轴上缠绕拉绳26,在缠绕拉绳26上连接学生主机27;

在教室1的顶部还安装主投影仪29和副投影仪34,主投影仪29通过第一固定座29连接在教室1的顶部,副投影仪34通过第二固定座35连接在教室1的顶部。在教室24的前侧还连接主显示屏31和副显示屏,所述主显示屏31连接在主卷筒30上,所述副显示屏连接在副卷筒上,主显示屏31与主投影仪29对应设置,副显示屏与副投影仪34对应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