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屏和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08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屏和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以及包括该柔性显示屏的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屏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形可弯曲的显示屏,由于其低功耗、体积小的优点,成为未来在多领域使用的显示器。

现有技术中,在制备柔性显示屏的过程中应用比较多的是贴覆取下法,通常的工艺过程是在玻璃底板上设置柔性基板,再在柔性基板上制备柔性显示器的各易损结构,制备完成后,再用激光将柔性基板以及玻璃底板分离,最后在柔性基板上压覆保护层以形成完整的柔性显示屏。

现有的柔性显示屏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其中的保护层101通常不会完全覆盖柔性基板103,柔性基板101裸露的边缘与保护层101形成段差。并且在柔性基板101的裸露处可以形成一接口,该接口处的电极线路102可以连接外部电路,但是上述电极线路102在压覆上述保护层101而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断线,影响整个柔性显示屏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和包括该柔性显示屏的柔性显示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基板,该柔性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保护层,该保护层完全覆盖上述柔性基板的第二表面;易损结构,设置在上述柔性基板的第二表面与上述保护层之间,其中,该易损结构包括电极线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和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基板、保护层和易损结构,上述柔性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述保护层完全覆盖在柔性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而上述易损结构可以设置在上述柔性基板的第二表面和保护层之间,这里的易损结构可以包括电极线路,上述保护层完全覆盖上述电极线路可以避免柔性显示屏在制备过程中发生电极线路断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沿图2A中虚线a的柔性显示屏的截面图;

图2C示出了图2A中柔性基板与电极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D示出了图2A中保护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沿图3A中虚线b的柔性显示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2A-图2B,其中图2A示出了本申请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沿图2A中虚线a的柔性显示屏的截面图。结合图2A和图2B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200可以包括柔性基板201、易损结构、保护层203。

在本实施中,柔性显示屏200中的柔性基板201具有一定的伸展性,使得该柔性显示屏200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弯折或卷曲。上述柔性基板201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2011和第二表面2012,如图2B所示。上述易损结构可以设置在柔性基板201的第二表面2012上,该易损结构至少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电极线路202。上述保护层203可以完全覆盖上述柔性基板201的第二表面2012,该保护层203可以保护设置在柔性基板201上的易损结构。

上述柔性基板201可以为聚酰亚胺(PI)基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板等高分子材料基板,柔性基板201还可以为不锈钢基板、铝基板、铜基板等金属材料基板。本申请不对柔性基板的材料做具体限定,在具体的制备过程中可以根据柔性显示屏200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柔性基板201。

上述易损结构还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器件,例如薄膜集体管、栅极线、数据线等。上述易损结构中的电极线路202通常设置在柔性基板201的边缘处,可以与上述各显示器件连接。上述电极线路202还可以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用于接受外部电路的输入信号,并将该输入信号发送到上述显示器件,使得柔性显示屏200可以进行显示。上述保护层203完全覆盖上述电极线路202,可以避免电极线路202被外力损坏,保证了柔性显示屏200可以正常显示。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层203可以包括第一区域2031和第二区域2032,如图2D所示,其示出了图2A中保护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保护层203的第一区域2031可以完全覆盖上述柔性基板201的第二表面2012,由此可见,保护层203的尺寸可以大于上述柔性基板201的尺寸,保护层203上的第二区域2032可以裸露在外,如图2A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地表示上述保护层203与柔性基板201的大小关系,图2A和图2B中将柔性基板201置于保护层203的上方,但是图2A和图2B中柔性显示屏的各结构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中各结构的上下关系,例如,可以将图2A或图2B转动180度后,可以看出上述保护层203位于柔性基板201的上方。

上述保护层203上设有电极图案204,该电极图案204可以位于上述保护层203的第一区域2031和第二区域2032,如图2D所示。进一步的,位于第一区域2031的电极图案204向柔性基板201的第二表面2012的正投影可以与上述电极线路202相交叠,以使上述电极图案204的部分区域可以与电极线路202相接触。由此可见,在上述保护层203中,位于第一区域2031上的电极图案204可以与上述电极线路202电连接,而位于第二区域2032上的电极图案204可以完全裸露在外,该部分电极图案204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电路。例如,结合图2A和2D可以看出,当保护层203的第一区域2031的尺寸与上述柔性基板201的尺寸相同时,柔性基板201上的电极线路202可以与上述第一区域2031上的电极图案204相接触,使得上述电极线路202可以与上述电极图案204电连接,而位于保护层203的第二区域2032的电极图案204完全裸露在外。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层203上的电极图案204和上述电极线路202的形状可以相同,如图2C和图2D所示。电极图案204和电极线路202的形状相同,可以便于上述电极图案204与电极线路202接触电连接,同时外部电路可以按照与原有的电极线路202连接的方式与电极图案204进行连接。在位于第二区域2032的电极图案204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后,外部电路可以通过电极图案204将输入信号传输到上述电极线路202,而后电极线路202可以将外部电路的输入信号传输到各显示器件,使得柔性显示屏200可以进行显示。其中,图2C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的柔性基板201与电极线路202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保护层203的尺寸通常会小于柔性基板201的尺寸,使得电极线路202至少可以部分裸露在外,形成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接口,以使外部电路可以通过该接口与上述电极线路202连接,但是该接口处裸露的电极线路202容易出现断线的情况。而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层203的尺寸大于柔性基板201的尺寸,可以完全覆盖上述电极线路202,保护电极线路202,并且在保护层203上设有电极图案204,可以形成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接口,上述电极图案204可以分别连接上述电极线路202和外部电路,可见,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在保护电极线路202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电极线路202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200的保护层203沿第一方向的厚度要远大于柔性基板201沿上述第一方向的厚度,如图2B所示。可选地,第一方向与柔性基板201垂直。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保护层203上的外部电路接口与现有的设置在柔性基板201上的外部电路接口相比安全性更高,可以保证柔性显示屏200显示效果。

接下来请参考图3A-图3B,其中图3A示出了本申请的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沿图3A中虚线b的柔性显示屏的截面图。结合图3A和图3B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300可以包括柔性基板301、易损结构、保护层303。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柔性基板301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011和第二表面3012,如图3B所示。上述易损结构可以设置在柔性基板301的第二表面3012上,该易损结构至少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电极线路302。上述保护层303可以完全覆盖上述柔性基板301的第二表面3012,该保护层303可以保护设置在柔性基板301上的易损结构。

上述易损结构还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器件,例如薄膜集体管、栅极线、数据线等。上述易损结构中的电极线路302通常设置在柔性基板301的边缘处,可以与上述各显示器件连接。上述电极线路302还可以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用于接受外部电路的输入信号,并将该输入信号发送到上述显示器件,使得柔性显示屏300可以进行显示。上述保护层303完全覆盖上述电极线路302,可以避免电极线路302被外力损坏,保证了柔性显示屏200可以正常显示。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柔性基板301上可以设有通孔306,上述电极线路302可以通过上述通孔306与外部电路电连接。这里,可以根据上述电极线路302的位置设置上述通孔306的位置,例如,上述电极线路302位于上述柔性基板301的边缘处,上述通孔306设置在柔性显示屏300的边缘位置,与上述电极线路302对应。具体地,如图3B所示,在柔性显示屏300的边缘处设置上述通孔306,该通孔306可以将电极线路302与导电走线305连接,该导电走线305可以设置在柔性基板301的第一表面3011。上述外部电路可以通过上述导电走线305与上述电极线路302电连接,使得外部电路的输入信号可以通过导电走线305传输到上述电极线路302,最后电极线路302可以将输入信号传输到各显示器件,使得柔性显示屏300可以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层303中与上述柔性基板301的第二表面3012的尺寸相等,如图3B所示,上述保护层303向上述柔性基板301的正投影图形的边缘与该柔性基板301的边缘相重合。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保护层303中与柔性基板301的第二表面3012相对的表面的尺寸还可以大于上述第二表面3012尺寸,上述保护层303向柔性基板301的正投影的图形可以完全覆盖该柔性基板301,此时外部电路同样可以通过设置在上述柔性基板301上的通孔306与电极线路302电连接。

可以理解,在上述柔性基板301的第一表面3011上形成的导电走线305的形状可以与上述电极线路302的形状相同,以便于上述外部电路可以直接与上述导电走线305电连接。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300,外部电路可以通过柔性基板301上的通孔306与上述易损结构电连接,并且其中的保护层303可以完全覆盖柔性基板301,使得该保护层303可以保护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易损结构。

此外,本申请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屏。

首先,准备例如玻璃底板等常规的硬质基底。之后,在上述硬质基底上形成柔性材料层,例如聚酰亚胺等,该柔性材料层可以采用涂布等常规方法制造,在后续的激光剥离步骤中,柔性材料层会与硬质基底分离,从而形成柔性显示屏中柔性基板。而后,可以通过构图工艺在柔性材料层上形成包括上述电极线路的易损结构,显然,本步骤中形成的显示结构的具体种类、结构、位置,以及形成这些显示结构所用的工艺、顺序、参数等是根据柔性基板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的,但这些均属于已知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最后,可以在上述柔性基板上形成保护层,并且该保护层可以完全覆盖上述易损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上述保护层之前,可以采用激光剥离的方法,将上述柔性材料层和硬质基底分离,形成上述柔性基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制备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屏。并且,在上述柔性基板上形成覆盖其上的保护层的步骤中,确保该保护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上述柔性基板的尺寸,此种结构可以避免在形成保护层的过程中柔性基板边缘处的电极线路受到压覆力的作用而被损坏。

上述柔性显示屏还可以包括一些公知的结构,诸如驱动芯片、无机材料层等。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公知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未提及。

最后,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屏。该柔性显示装置中柔性显示屏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柔性显示装置可以为柔性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