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擦书写板套装及其配套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7668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湿擦书写板套装及其配套板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书写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擦书写板套装及其配套板擦。



背景技术:

书写板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用粉笔书写的书写板在擦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师生的健康带来危害,也不利于环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媒体的出现、及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用具也越来越现代化,但传统的书写板因书写方便快捷、教学直观、也利于学生锻炼写字的能力,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新学校普遍的使用。

目前湿擦书写板的发展和应用,降低了粉尘对师生的健康带来的危害,但是,现有的湿擦书写板采用的湿擦方式,或是简单的用湿布直接擦拭;或者是加装储水装置;直接擦拭的方式,湿布容易被乱扔,没有多大应用价值,而加装储水装置的方式,制作比较复杂,且与书写板及教室的整体格局不容易协调,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擦书写板套装及其配套板擦,能够与现有的书写板进行组装,集清洗、污水回收为一体,使用方便,且能够与教学的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擦书写板套装,包括与书写板下框连接的粉笔托、以及与湿擦用清洗套盒,所述粉笔托的长度与书写板下框相等,所述粉笔托的四周向上折弯成密封的围挡,在所述粉笔托的下面安装有污水收纳盒和粉笔收纳盒,在污水收纳盒对应的粉笔托处设有导流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套盒通过隔板分隔为压水区和蘸水区,在蘸水区内放置有能够托起板擦的板擦托盘,在压水区内放置有压水篦子,所述压水篦子上设有若干泄水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擦托盘的中间部位设有向下凹的平面,在该平面上设有通水孔,所述向下凹的平面的尺寸的大小能够容纳板擦的擦拭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擦托盘的底部托有嵌入式浮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嵌入式浮板的形状为方形框,所述板擦托盘的四周设有向下开口的卡槽,方形框结构的嵌入式浮板卡在板擦托盘四周的卡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压水区内放置的压水篦子的四周设有向上向外延伸的卡边,形成压水盒,所述的卡边能够悬挂在压水区的开口部位,所述压水盒的盒底为中间高两侧底的凸形结构,泄水孔均布在其中间及两侧;在所述压水盒盒口的外侧设有卡位凸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书写板一侧的墙面上安装有托架,所述的清洗套盒放置在托架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托架包括两个平行使用的三角架,每个三角架的自由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折弯钩,每个三角架的外侧相对应的设有辅助托板,两个所述辅助托板与两个三脚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辅助托板的自由端向上延伸形成折弯钩,四个折弯钩围成容纳清洗套盒的空间,清洗套盒的底部卡合在四个折弯钩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粉笔托的底部向后延伸为长条形托板,所述长条形托板与书写板下框的下表面密贴;所述粉笔托的后挡边的上边沿设有与书写板下框卡接的卡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配套的板擦,所述的板擦为海绵板擦,在板擦相对的两长边的外侧均设有刮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普通黑板上加装粉笔托,配清洗套盒,把普通黑板改造成能够湿擦的黑板,在粉笔托上开导流孔,湿擦所产生的污水可通过导流孔排至污水收纳盒,集清洗、污水回收为一体,使用方便,且能够与教学的环境融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清洗套盒拆分状态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压水篦子的底面视图;

图4是图2中板擦托盘的结构图;

图5是图2中板擦托盘的底面视图;

图6是图1中清洗套盒采用悬挂安装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一种视角的示意图;

图8是图6另一种视角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配套的板擦的结构图;

图10是图1中粉笔托的安装结构图;

图11是图1中清洗套盒放置在托架上的结构图;

图中:1、清洗套盒;2、隔板;3、嵌入式浮板;4、板擦托盘;5、压水篦子;6、泄水孔;7、球形小凸起;8、卡边;9、通水孔;10、卡槽;11、托架;12、水盒固定架;13、压水区;14、蘸水区;15、书写板;16、多媒体讲台;17、折弯钩;18、辅助托板;19、书写板下框;20、长条形托板;21、后挡边;22、粉笔托;23、污水收纳盒;24、粉笔收纳盒;25、挂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组装粉笔托和清洗套盒的湿擦用书写板,实现湿擦无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湿擦书写板套装,包括与书写板下框19连接的粉笔托22、以及与湿擦用清洗套盒1,粉笔托22的长度与书写板下框19相等,所述粉笔托22的四周向上折弯成密封的围挡,在粉笔托22的下面安装有污水收纳盒23和粉笔收纳盒24,在污水收纳盒23对应的粉笔托22处设有导流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普通黑板上加装粉笔托22,配清洗套盒1,把普通黑板改造成能够湿擦的黑板,在粉笔托22上开导流孔,湿擦所产生的污水可通过导流孔排至污水收纳盒23,集清洗、污水回收为一体,使用方便,且能够与教学的环境融为一体。

清洗套盒1的结构参照图2-图5,清洗套盒1通过隔板2分隔为压水区13和蘸水区14,在蘸水区14内放置有能够托起板擦的板擦托盘4,在压水区13内放置有压水篦子5,所述压水篦子5上设有若干泄水孔6。板擦托盘4依靠水的浮力托起,板擦放置在其上后,在浮力的作用下板擦不会下沉,在板擦托盘4下面的水从通水孔9进入到板擦托盘4上面,配套使用的海绵板擦,海绵吸水,保持海绵湿润。另外,板擦放置在板擦托盘4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因为,使用时,只需把板擦随手放在板擦托盘4上,海绵即可吸入水份,不用担心板擦进入水中的深度。因此,板擦托盘的作用是板擦蘸水和板擦放置。

参见图2、图4所示,板擦托盘4的中间部位设有向下凹的平面,在该平面上设有通水孔9,通水孔9最好为两个,其作用是通水,也可作为取出时的把手孔。向下凹的平面的尺寸的大小能够容纳板擦的擦拭面。

参见图2所示,板擦托盘4的底部托有嵌入式浮板3,嵌入式浮板3的作用是增大浮力。

如图5所示,嵌入式浮板3的形状为方形框,板擦托盘4的四周设有向下开口的卡槽10,方形框结构的嵌入式浮板3卡在板擦托盘4四周的卡槽10内,其中嵌入式浮板3优选材质为EVA树脂,EVA树脂的英文名称为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中文名称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在压水区13内放置的压水篦子5的四周设有向上向外延伸的卡边8,形成压水盒,卡边能够悬挂在压水区13的开口部位,压水盒放置好后,其上端与清洗盒边沿平齐,外观美观。压水盒的盒底为中间高两侧底的凸形结构,泄水孔6均布在其中间及两侧,目的是为了配套使用带有刮板的海绵板擦,避免两侧的刮板受到损伤或压水时不便,其中,为了增大挤压的效果,在每个泄水孔6的四周均布有球形小凸起7;在压水盒盒口的外侧设有卡位凸起,使压水盒在压水时,更加牢固稳定,不会晃动。

在书写板一侧的墙面上安装有如图11所示的托架11,清洗套盒1放置在托架11上,清洗套盒1不与托架11固定,可随手拿起加水和倒水。

请参照图11,托架11包括两个平行使用的三角架,每个三角架的自由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折弯钩17,每个三角架的外侧相对应的设有辅助托板18,两个所述辅助托板18与两个三脚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辅助托板18的自由端向上延伸形成折弯钩17,四个折弯钩17围成容纳清洗套盒1的空间,清洗套盒1的底部卡合在四个折弯钩17内。四个折弯钩17围成的空间的开口处张开,便于清洗套盒1放入,同时也能卡牢清洗套盒1,使清洗套盒1放置稳固。

参照图1、图10所示,粉笔托22的底部向后延伸为长条形托板20,所述长条形托板20与书写板下框19的下表面密贴;所述粉笔托22的后挡边21的上边沿设有与书写板下框卡接的卡口。粉笔托22的固定方式为非固定件固定,也即卡接方式,安装拆卸方便,通过粉笔托22上的卡口固定到书写板下框19上,粉笔托22主要是为了防止擦拭书写板时滴下来的水落到地上或者甩到老师的身上而增加的。

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板擦为海绵板擦,如图9所示,在板擦相对的两长边的外侧均设有刮板。

本实用新型书写板设计粉笔托,粉笔托可与下框一体也可分体安装,板托的作用一是放置教具,二是防止湿擦过程中产品的污渍水渍掉落到地面上,污染地面。书写板下框设计有污水导流孔,导流孔内设计有导流管,书写板下框两侧有5mm高度玻璃胶,下框下面有污水收纳盒23及污水盒固定滑轨,用于接纳湿擦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书写板内嵌的固定板结构采用卡嵌式结构,不需要固定件,固定板直接通过卡嵌结构与书写板下框连接固定,而且卡嵌结构最主要的设计功能是可以防止湿擦过程中的水渍流到书写板背面,普通书写板固定板与下框之间有间隙细缝,如果湿擦的时候水会流到书写板背面,使湿擦的污水不能收纳,对板面后边的电路及电器设备等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方法一,清洗盒可以放置在多媒体讲台16上,如图1所示;方法二,在墙面上固定托架,清洗盒放置在托架11上,如图11所示;方法三,如图6、7、8所示,在水盒的后面设有挂接槽25,用螺栓把水盒固定架12固定到墙上,使用时把水盒的挂接槽悬挂在水盒固定架12上即可,取拿方便;方法四、在清洗盒的后面及墙面上加装配套的导轨及滑条。清洗盒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在此不再列举,由上述可知,清洗盒可以与现有的干擦书写板配套使用,可以加装在墙面上,也可以是与书写板配套出售。清洗盒可以随时取下,更换水或是倒去污水,使用灵活方便。即便是现代化的多媒体书写板,在讲台旁准备一个清洗盒,也是比较实用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