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0970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其将液晶显示面板等图像显示面板和配设于该图像显示面板表面侧的透明保护玻璃等透光性的透明基板通过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进行粘接、层叠。

本申请主张以在日本于2015年6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号日本特愿2015-124573为基础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参照而被引用至本申请。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所使用的液晶显示面板等图像显示装置如下制造:在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面板等图像显示面板和透明保护玻璃等透光性的透明基板之间,配设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后,对该组合物照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而制成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由此将图像显示面板与透明基板粘接、层叠(专利文献1)。

作为在图像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之间提供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使用在透明基板的表面涂布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之后将透明基板的涂布有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的面贴附于图像显示面板上的方法。这里,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涂布在透明基板时,有必要在透明基板的表面的整面均平坦地涂布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这是因为,如果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未被平坦地涂布,则在随后的向图像显示面板的贴合时卷入气泡,此外贴合后,图像会歪斜。

作为在图像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之间提供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例如,有使用点胶机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涂布于透明基板的方法。该方法如图5所示,准备透光性覆盖构件20,在该透光性覆盖构件20的与图像显示装置相对的表面20a,使用点胶机21将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涂布成预定的形状。或者,也可以如图6所示,使用丝网印刷,隔着网眼版或模绘版等丝网版26利用刮刀27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印刷在透光性覆盖构件20的表面20a,涂布成预定形状。

接着,如图7所示,使透光性覆盖构件20从涂布有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的表面20a侧与图像显示面板23贴合。由此,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在图像显示面板23和透光性覆盖构件20之间扩展,填充至整面。

但是,使用点胶机21的方法存在以下担忧:难于控制将透光性覆盖构件20贴合至图像显示面板23后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的填充形状、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从图像显示面板23和透光性覆盖构件20之间溢出、需要清扫等、使生产率降低。此外,也考虑了预先涂布防止溢出的成为隔堤的树脂的方案,但产生工时增加、显现与隔堤部的边界线等其他问题。

此外,使用网眼版的情况下,刮刀滑动时会卷入空气,在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中残存空隙等,因而现实中无法使用。此外,使用模绘版的情况下,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会进入透光性覆盖构件20和金属制的模绘版之间,无法使用低粘度的树脂、无触变性的树脂。

对于这样的使用点胶机、丝网印刷的方法而言,作为在图像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之间提供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也有使用涂布头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涂布于透明基板的方法。该方法如图8所示,在透光性覆盖构件20的与图像显示面板23相对的表面20a,从涂布头24的喷嘴的前端吐出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从而如图9(a)所示,在透光性覆盖构件20的整面按照预定的厚度形成四边形状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

接着,如图9(b)所示,对形成于透光性覆盖构件20的表面20a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照射紫外线而使其临时固化。这是因为,通过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从液态转变为不显著流动的状态,即使上下颠倒也不会流淌,使操作性提高。

接着,如图9(c)所示,将透光性覆盖构件20从其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侧与图像显示面板23贴合,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得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正式固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0/027041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这里,将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涂布于透光性覆盖构件20等基板表面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的外缘部向外侧润湿扩展,与图像显示面板23贴合时,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的外缘部厚度不足,有时在图像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内发生图像显示面板23和透光性覆盖构件20之间未被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完全填充而形成有间隙的区域。并且,由于外部光从该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的外缘部进入到显示区域,有使图像品质劣化的担心。

此外,如图11所示,一般而言透光性覆盖构件20等透明基板在与图像显示面板23相对的表面的周缘部通过装饰印刷等设有遮光层30以提高显示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通过设置该遮光层30,从而在主面部31和遮光层30之间形成高低差的情况下,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在该遮光层30的上部形成有相对于主面部31的上部隆起的凸部32。如果形成于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的该凸部32高,则将透光性覆盖构件20与图像显示面板23贴合时,可能会在透光性覆盖构件20与图像显示面板23之间混入空气,使图像品质劣化,但该凸部32的高精度的控制是困难的。

进一步,将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涂布于透光性覆盖构件20等透明基板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如果透明基板弯曲,则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22会存积在凹部,无法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25形成为均匀的厚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图像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之间以均匀的厚度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防止由外部光的入射导致的图像品质的劣化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将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涂布于脱模性片材,形成在外缘部具有相对于主面部隆起的突起部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涂布工序;进行光照射,抑制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流动的第一光照射工序;使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表面与透明基板密合的密合工序;进行光照射,使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进行临时固化的第二光照射工序;将上述脱模性片材从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剥离,将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贴附于图像显示面板的贴附工序;以及进行光照射,使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正式固化的第三光照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与脱模性片材的表面接触的平滑面作为向图像显示面板的贴附面,因此能够不卷入气泡而容易地贴附,此外,外缘部也不会因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润湿扩展而产生空隙。因此,由本工序制造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防止因外部光入射至在图像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之间形成的空隙而图像品质劣化。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图像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图2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a)示出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涂布于脱模性片材、并照射紫外光的工序,(b)示出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与透明基板密合的工序,(c)示出对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照射紫外光、使其临时固化的工序,(d)示出将脱模性片材从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剥离的工序,(e)示出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层叠于图像显示面板、并照射紫外光从而使其正式固化的工序。

[图3]图3是示出利用树脂用点胶机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涂布于脱模性片材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4]图4是示出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填充于脱模性片材形成的凹面部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5]图5是示出在透光性覆盖构件的表面使用点胶机将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涂布成预定的形状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6]图6是示出使用丝网印刷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印刷于透光性覆盖构件的表面的工序的侧视图。

[图7]图7是示出将透光性覆盖构件从涂布有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的表面侧与图像显示面板贴合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8]图8是示出通过从涂布头吐出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从而在透光性覆盖构件的表面形成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9]图9(a)是示出形成有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透光性覆盖构件的截面图,图9(b)是示出对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照射紫外光的工序的截面图,图9(c)是示出将透光性覆盖构件从其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侧贴合于图像显示面板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图10是示出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外缘部向外侧润湿扩展、在图像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内产生了在图像显示面板和透光性覆盖构件之间形成有间隙的区域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1]图11是示出在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遮光层的上部形成有比主面部的上部隆起的凸部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2]图12是示出在弯曲的透明基板的凹部存积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厚度成为不均匀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所适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予以说明的是,本发明不仅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理应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此外,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尺寸的比率等有时与现实不同。具体的尺寸等应当参考以下说明进行判断。此外,附图相互之间显然包括相互的尺寸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图像显示装置]

应用本发明而制造的图像显示装置1如图1所示,图像显示面板2和成为透光性的覆盖构件的透明基板3通过由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所形成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而被层叠。

作为图像显示面板2,可以举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触摸面板等。这里,触摸面板的意思是,将液晶显示面板那样的显示元件和触摸垫片那样的位置输入装置组合而成的图像显示、输入面板。

作为透明基板3,只要有能够看见形成于图像显示构件的图像的那样的透光性即可,可以举出玻璃、丙烯酸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等板状材料、片状材料。对于这些材料,可以实施单面或双面硬涂处理、防反射处理等。透明基板3的厚度、弹性等物性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来适宜决定。

透明基板3在与图像显示面板2层叠的表面3a上形成有沿着周缘部形成的遮光层6。遮光层6是为了提高图像的对比度等而被设置的,是将着色成黑色等的涂料通过丝网印刷法等进行涂布、并使其干燥、固化而得。作为遮光层6的厚度,通常为5~100μm。

[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

作为涂布于该透明基板3的表面3a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如后述那样,由于通过照射紫外线来进行临时固化以及使其正式固化,因此适合使用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如图2(a)所示,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通过涂布于后述的脱模性片材9的平滑的表面9a而在该表面9a形成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具有外缘部5a和主面部5b,在外缘部5a形成有比主面部5b隆起的突起部10。这里,液态是指,在锥板粘度计中显示0.01~100pa·s(25℃)的粘度。

这样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可以优选例示含有丙烯酸酯系低聚物成分(成分(i))、丙烯酸酯系单体成分(成分(ii))和光聚合引发剂(成分(iii))作为主成分的组合物。

成分(i)的丙烯酸酯系低聚物用作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基体材料。作为优选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由聚异戊二烯、聚氨酯、聚丁二烯等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例如,聚异戊二烯系(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系(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丁二烯系(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等)。予以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这样的用语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聚异戊二烯系(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优选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异戊二烯聚合体的马来酸酐加成物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酯化物(uc102(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17000)、(株)可乐丽;uc203(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35000)、(株)可乐丽;uc-1(分子量约25000)、(株)可乐丽)等。

此外,作为聚氨酯系(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优选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脂肪族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ebecryl230(分子量5000)、daicel-allnex(株);ua-1、lightchemical工业(株))等。

作为聚丁二烯系(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可以采用公知的物质。

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中,为了对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赋予充分的反应性和涂布性等,成分(ii)的丙烯酸酯系单体成分作为反应性稀释剂而被使用。作为这样的丙烯酸酯系单体,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乙酯等。

作为成分(iii)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公知的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irgacure184、巴斯夫日本(株))、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1-丙烷-1-酮(irgacure127、巴斯夫日本(株))、二苯甲酮、苯乙酮等。

就这样的光聚合引发剂而言,相对于成分(i)丙烯酸酯系低聚物和成分(ii)丙烯酸酯系单体的合计100质量份,如果过少,则紫外线照射时固化变得不足,如果过多,则有因开裂引发的脱气增多而存在发泡不良的倾向,因此优选为0.1~5质量份,更优选为0.2~3质量份。

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可以进一步含有成分(iv)增塑剂成分。成分(iv)的增塑剂成分是为了对固化树脂层赋予缓冲性、并且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固化收缩率减少而使用,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不与成分(i)的丙烯酸酯系低聚物成分和成分(ii)的丙烯酸酯系单体成分发生反应。这样的增塑剂成分含有固态的赋粘剂(1)和液态油成分(2)。

作为固态的赋粘剂(1),可以举出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氢化萜烯树脂等萜烯系树脂;天然松香、聚合松香、松香酯、氢化松香等松香树脂;萜烯系氢化树脂。此外,也可以使用将前述的丙烯酸酯系单体预先进行低分子聚合化而成的非反应性的低聚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己酯以及丙烯酸的共聚物、丙烯酸环己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等。

作为液态油成分(2),可以含有聚丁二烯系油、或聚异戊二烯系油等。

此外,为了调整分子量,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可以含有链转移剂。例如,可以举出2-巯基乙醇、月桂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2,3-二巯基-1-丙醇、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等。

此外,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可以进一步根据需要含有硅烷偶联剂等粘接改善剂、抗氧化剂等通常的添加剂。

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增塑剂成分(成分(iv))。因此,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中,成分(i)的丙烯酸酯系低聚物成分和成分(ii)的丙烯酸酯系单体成分的合计含量优选为25~85质量%,但成分(iv)的增塑剂成分的含量为0~65质量%的范围。

[图像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序]

接下来,对图像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图像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序具备:将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涂布于脱模性片材,形成在外缘部具有比主面部隆起的突起部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涂布工序;进行光照射,抑制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流动的第一光照射工序;使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的表面与透明基板密合的密合工序;进行光照射,使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进行临时固化的第二光照射工序;将上述脱模性片从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剥离,将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贴附于图像显示面板的贴附工序;及进行光照射,使上述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正式固化的第三光照射工序。

[涂布工序]

如图2(a)所示,涂布工序是将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涂布于脱模性片材9,形成在外缘部5a具有比主面部5b隆起的突起部10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工序。

脱模性片材9通过在表面涂布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并使其固化从而支撑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优选由硅橡胶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脱模性片材9在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与透明基板3密合且临时固化后,从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剥离。

脱模性片材9平滑地形成有被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涂布的表面9a。因此,形成于该平滑的表面9a上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与表面9a接触的面也被平滑化。并且,如后述那样,通过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平滑面与图像显示面板2贴合,从而能够在图像显示面板2和透明基板3之间以均匀的厚度形成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

关于脱模性片材9,例如如图3所示,利用树脂用点胶机13向表面9a涂布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树脂用点胶机13具有存积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存积部、和将存积部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吐出于脱模性片材9的表面9a的吐出口。此外,树脂用点胶机13的吐出口具有与转附于透明基板3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宽度相符的预定的宽度,且在吐出口的整个宽度吐出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

并且,树脂用点胶机13一边从脱模性片材9的平滑的表面9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一边利用未图示的泵将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挤出,吐出于脱模性片材9的表面9a,从而涂布成预定的厚度。由此,在脱模性片材9的平滑的表面9a形成大体矩形状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

[突起部]

该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具有外缘部5a和主面部5b,根据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对脱模性片材9的表面9a的润湿性,沿着外缘部5a形成比主面部5b隆起的突起部10。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通过沿着外缘部5a形成突起部10,从而能够抑制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向外侧润湿扩展,防止在脱模性片材9和透明基板3之间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在厚度方向上未被充分填充而产生空隙。此外,即使将突起部10按压于透明基板3、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向外侧润湿扩展的情况下,脱模性片材9和透明基板3之间也能够被构成突起部10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填充,形成在厚度方向上均匀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

予以说明的是,突起部10可以通过利用树脂用点胶机13控制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吐出量、移动速度等来形成。例如,树脂用点胶机13可以通过使移动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吐出量相比于两端部之间的吐出量增大,或者使移动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的移动速度相比于两端部之间的移动速度减小,从而在树脂用点胶机13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部形成突起部10。此外,树脂用点胶机13也可以通过使吐出口的两端的吐出量相比于吐出口的两端之间的吐出量增大,从而沿着树脂用点胶机13的移动方向形成突起部10。此外,研究这些吐出量和移动速度时,可以分别对脱模性片材9的表面9a与吐出口的距离下功夫。或者,可以通过在脱模性片材9的表面9a沿着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涂布区域的外缘形成凸部,从而根据该凸部形成突起部10。

予以说明的是,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涂布方法并不限定于使用树脂用点胶机13的方法,可以适宜使用丝网印刷以外的其他公知的涂布方法。利用丝网印刷的情况下,由硅橡胶等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的脱模性片材9与模绘版的密合性提高,因此也能够消除树脂进入两者的间隙等问题。

[凹面部]

予以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脱模性片材9可以在表面9a设置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保持为预定形状的凹面部9b。通过将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涂布于凹面部9b,从而能够抑制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向外侧润湿扩展,在与透明基板3之间在厚度方向上形成均匀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予以说明的是,凹面部9b的形状可以任意地设定。

[第一光照射工序]

在向脱模性片材9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涂布工序之后,如图2(a)所示,进行对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照射紫外线而促进固化反应、抑制流动的第一光照射工序。第一光照射工序中,固化成能够抑制液态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润湿扩展、维持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形状的程度。因此,第一光照射工序优选在涂布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后立即进行。

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用led、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氙气灯等公知的紫外光源。此外,照射条件根据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种类、光源来改变,例如可以设为led:365nm、500mw/cm2、1000mj/cm2

此时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固化率优选为60%以上97%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上95%以下。如果固化率超过97%,则固化反应过度进行,可能发生与透明基板3的密合性降低、空气的卷入。此外,如果固化率低于60%,则无法维持形状,可能无法与透明基板3密合。

予以说明的是,优选从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侧照射紫外线,但脱模性片材9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脱模性片材9的背面侧照射。此外,就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而言,在暴露于空气的表面侧,固化受阻,固化反应进行得慢,在与脱模性片材9的表面9a接触的一面侧,固化反应容易进行。

[密合工序]

接着,如图2(b)所示,进行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表面与透明基板3密合的密合工序。由此,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表面所形成的突起部10通过按压于透明基板3而被压瘪,从而防止在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外缘部5a产生因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的润湿扩展而形成的空隙。

此外,通过由硅橡胶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脱模性片材9,从而通过使辊压机11在脱模性片材9的背面滑动等进行滚压,能够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转附于透明基板3。由此,能够压瘪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突起部10,并且将介于与透明基板3的接触面的空气挤出,同时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密合。

与透明基板3密合时,即使透明基板3由于接合有柔性基板等而产生高低差,具有挠性的脱模性片材9也能够吸收该高低差,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与透明基板3密合。因此,对于透明基板3而言,可以提高柔性基板等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

此外,由于利用辊压机11等对脱模性片材9进行滚压而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密合,无论突起部10的高度如何,突起部10都被压瘪而形成为均匀的厚度,因此不需要高精度地控制突起部10的高度。

进一步,由于利用辊压机11等对具有挠性的脱模性片材9进行滚压,因此即使透明基板3发生弯曲,也能够追随透明基板3的表面的起伏而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密合,能够在透明基板3的表面上以均匀的厚度形成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

[第二光照射工序]

接着,如图2(c)所示,进行对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照射紫外线,使其临时固化的第二光照射工序。第二光照射工序中,通过促进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固化反应,从而使其临时固化至从脱模性片材9在维持形状的同时可剥离的程度(例如,80~90%的固化率)。由此,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在与透明基板3接触的表面也进行固化反应,牢固地与透明基板3密合。

[贴附工序]

接着,如图2(d)、图2(e)所示,进行将脱模性片材9从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剥离,使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与图像显示面板2贴合的贴附工序。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由于通过第二光照射工序而被临时固化,因此以贴附于透明基板3的状态残存,仅脱模性片材9被剥离。由此,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呈现出曾与脱模性片材9的表面9a接触的平滑面5c。

将该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平滑面5c贴附于图像显示面板2。向图像显示面板2的贴附可以使用公知的压接装置、例如在10℃~80℃进行加压而进行。此时,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由于将曾与脱模性片材9的表面9a接触的平滑面5c作为向图像显示面板2的贴附面,因此不会卷入气泡,能够容易地进行贴附。此外,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由于被临时固化,因此在外缘部5a也不会因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4润湿扩散而产生空隙。因此,通过本工序制造的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防止由于外部光入射至在图像显示面板2和透明基板3之间形成的空隙而使图像品质劣化。

予以说明的是,使用液晶显示面板作为图像显示面板2等情况下,一般会在透明基板3所贴附的液晶显示部配置偏光板,因此支撑于透明基板3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与设于图像显示面板2的偏光板层叠。通过本工序制造的图像显示装置1由于将平滑面5c贴附于偏光板,因此即使由偏光板的热引起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热收缩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空隙的产生、防止由外部光的入射导致的图像品质的降低。

[第三光照射工序]

接着,进行对夹持在图像显示面板2和透明基板3之间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进行光照射、使其正式固化的第三光照射工序。由此,将图像显示面板2和透明基板3隔着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进行层叠,获得图像显示装置1。第三光照射工序中的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固化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

予以说明的是,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的透光性的水平只要是能够看到形成于图像显示面板2的图像的那样的透光性即可。

符号说明

1图像显示装置、2图像显示面板、3透明基板、3a表面、4光固化性透明树脂组合物、5光固化性透明树脂层、5a外缘部、5b主面部、5c平滑面、9脱模性片材、9a表面、9b凹面部、10突起部、13树脂用点胶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